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的综合地质调查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点。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基础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农业地质区划、农用矿产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旅游地质及城市地质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力争解决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建立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综合体系,为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区域地质研究室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研究和多目标地质填图等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研究室在编人员1 6人,以中青年专业人员为主,其中研究员2名、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2名、副研究员5名,专业领域涵盖岩石、地层古生物、构造、矿产、遥感地质、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地质等学科。该室先后在川西、藏北高原、海南岛和长江三峡等地区完成了多项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研究和国土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科研项目。近期,研究室全面完成了青藏高原1∶2 5万赤布张错幅和海南岛1∶2 5万乐东、陵水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各项任务,提交了区域地质调查成…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发现付建明(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在进行1:5万昌江县幅和邦溪幅区域地质调查期间,首次在海南岛发现加里东期花岗岩,这对研究海南岛构造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其特征简述如下。(1)地质特征:该期花岗岩仅见一个岩体,称为保梅岭岩...  相似文献   

4.
庄文明 《广东地质》2002,17(4):33-41
总结性阐述了城市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现状、城市地质环境类型及其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认为城市地区1:25万区调填图应以基础地质调查和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区域地质调查为根本,根据城市地质环境类型、功能类型的不同开展重点不同的专项地质调查研究。专项地质调查包括区域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和自然资源调查,以及中心城市的城市地质调查,地方或相应部门的特别要求属专项地质调查的一部分。不同的专项地质调查工作采用相应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质是基础地质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领域。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是城市地质研究的基础。目前,我国城市地质研究中普遍存在基础地质薄弱、灾害地质调查忽视基本的成因分析、第四系覆盖区地质调查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基岩出露区地质调查忽视基本结构构造分析等问题。基础地质调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不应该被忽视。如果城市地质在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基础地质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成为薄弱环节,是严重的策略性失误。  相似文献   

6.
李秋金  白涛  李金梅 《江苏地质》2023,47(3):339-344
乡村综合地质调查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作。以江苏仪征月塘为例,结合乡村发展规划与需求,在研究区开展了国土空间利用现状调查、水土环境地质调查、特色自然资源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等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为乡村农田建设、特色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等提供地质依据与支撑,探索乡村地质调查路径,为今后构建乡村地质调查工作体系提供思路,延伸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同龄人的我国地质学、地球化学先驱、奠基人和杰出的战略科学家侯德封先生(1900-1980),生逢我国现代地质科学从初起至成形而蓬勃发展的风云际会之时,自北京大学校门走出,从矿业第一线技术人员起步,历经农商部(农矿部、实业部),晋绥矿产测勘局、四川地质调查所、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任职,将其毕生精力全部贡献予我国地质与地球化学事业,在中国地质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在中国地质学、地球化学里很难找到一个学科或领域没有侯徳封先生的影响所在。诸如领导祁连山综合考察.黑龙江流域地质考察、三门峡水土保持考察、海南岛红土沉积考察、煤炭及锰矿资源勘查,部署西北石油地质调查,支持陆相生油理论,开创稀有元素及稀土元素研究,提出铀矿地质学基本理论,创建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实验室,倡导和开拓中国地球化学及核子地球化学研究,推动中国工程地质学和第四纪地质学发展,倡议组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和青海盐湖研究所,以及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先生之慧眼独到的高瞻远瞩、坚持创新的远见卓识,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学术和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纪念。为此,本刊特邀著名地质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潘云唐教授撰写此文,并将分2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以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总结地质工作的实践经验,将地质调查研究理论思维的基本程序归纳为:地质问题、观测研究、推断预测、分析验证、地质认识(理论)等5个环节。地质调查研究是一个发现地质问题、解决地质问题、再发现地质问题的循环往复的实践过程。一次地质认识的形成不应作为地质调查研究的终点,而应看成新一阶段地质调研的起点。只有这样,地质调查工作乃至地矿事业、地球科学才能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质》2009,32(2)
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我刊《前寒武纪研究进展》于2003年起更名为《地质调查与研究》。办刊宗旨:本刊为地质科学领域中的学术性刊物,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及国家的出版政策法规,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面向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为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提供交流载体,推动我国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主要刊登内容:地质调查和研究的新认识、新成果、新进展,地区性、专业性焦点、难点问题讨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和引进。内容涉及基础地质、矿床地质、同位素地质年代、第四纪地质、水资源与环境、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质调查信息等领域,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等方面的文章,亦刊登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成果。主要开设栏目: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技术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质》2015,(1):81
<正>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我刊《前寒武纪研究进展》于2003年起更名为《地质调查与研究》。办刊宗旨:本刊为地质科学领域中的学术性刊物,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及国家的出版政策法规,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面向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为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提供交流载体,推动我国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主要刊登内容:地质调查和研究的新认识、新成果、新进展,地区性、专业性焦点、难点问题讨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和引进。内容涉及基础地质、矿床地质、同位素地质年代、第四纪地质、水资源与环境、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球物理  相似文献   

11.
农业地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讨论了农业地质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农业地质是研究制约大农业的地质背景条件和拓宽地质服务领域的地学与农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对其研究现状和有关成果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农业地质的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东北部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评价海南岛东北部地区地质环境质量,重点总结了影响地质环境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及主要地质灾害等主要因素;选取气候、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土壤环境、地下水资源、人类活动、植被条件等7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11个评价因子,建立了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采用权重加权平均,对区内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岛东北部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好:优级区4 075 km2,占22.3%,分布于火山岩台地、丘陵、剥蚀堆积台地区;良好区9 700 km2,占69.3%,不间断分布于各个地质地貌区;中级区1 225 km2,占8.4%,主要分布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地质灾害较严重区。  相似文献   

13.
南太行山(河南部分)的洞穴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太行山(河南部分)拥有丰富的洞穴旅游资源,洞穴类型分为岩溶洞穴、崩塌洞穴、古采矿洞三类。其沉积可划分为化学沉积、崩塌堆积、流水机械沉积。洞穴发育与地层、岩性、构造、地貌等都有密切关系。有效开发利用这些洞穴资源,可采取综合开发、营造洞穴文化、完善洞穴景观、提高洞穴的科学内涵等方式,对实现南太行(河南部分)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彩色红外航空像片,遥感图像处理与野外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详细解释了新疆奎赛公路段的各种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并进行了重要工点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评价,为我国西部开发过程中,迅猛发展的工程项目的遥感质量调查及工程地质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娄底地区地质灾害概况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奇武 《湖南地质》1990,9(3):41-45
娄底地区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塌陷、地裂、房裂、滑坡、地震等。对人们生命财产影响最大的是塌陷与滑坡,这些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地质环境不良、加上人类活动触发所致。塌陷主要出现在岩溶发育的断裂带及其附近,尤其是当地下水位降深和排水量增大时。目前,地下采空区、河道及交通道路两侧以及受破坏的陡坡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综合研究,提高抗灾防灾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叶家瑜 《物探与化探》1989,13(3):180-189
本文是1986年地矿部组织的海南岛1:20万区域化探跨省承包项目中有关由五个实验室联合承包全岛样品分析工作的经验总结。文章系统介绍了他们对数据的报出和报出率、I、II级标样的监控、内部检查、密码抽查等质量参数的认识和质量监控方法方面的经验。这些认识和经验对于目前正在进行1:20万区域化探样品分析的各省局实验室和承担拼图编图任务的物探队,特别是由几个实验单位共同承担本省样品分析任务的实验室如何保证检品分析质量的问题上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西宁市北山寺滑坡包括I号滑坡、I号滑坡及大型深层蠕变体,它们对坡体上的寺院建筑及重点文物等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根据滑坡的详细勘测资料,阐明了滑坡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对滑坡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滑坡治理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的圈闭地质评价的方法,试图从控制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出发,动、静态相结合,针对具体地质情况,建立不同层次结构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以对圈闭进行客观的地质评价。  相似文献   

19.
岩体结构二维可视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岩体结构图形可视化是岩体结构研究的一个有效手段 ,它可以为地质工程师和工程设计人员提供直观的图形资料 ,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地质判断和工程设计。我们基于随机不连续面圆盘理论提出了岩体结构二维可视化模型 ,解决了岩体结构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中的定位和绘制方法 ,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西南某大型水电站坝肩抗力体岩体结构研究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马袅-铺前断裂为1605年海南琼山7.5级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其活动历史研究对琼北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防震减灾以及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地质地貌调查结果表明,马袅-铺前断裂西段由三条近东西向平行展布的北倾阶梯状正断层组成,并构成南北宽约2.5 km的断裂带。老城人工开挖南北宽达70 m的断裂带剖面揭露了该断裂晚更新世活动历史,道堂组光释光(OSL)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断裂在距今16~31 ka期间经历了两期活动:第一期表现为南、北相向倾斜的正断活动,累计垂直位移3.3 m;第二期为南倾的正断活动,活动强度较大。马袅-铺前断裂错断不同时代地层的位移量表明该断裂自上新世以来开始活动,第四纪活动强烈,现今仍是琼北控制地震活动的重要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