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内蒙东胜工区进行土壤的磁性调查,研究土壤磁性与铀矿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磁异常与铀矿有相当的相关性。利用土壤磁化率和次生剩磁能较好地确定铀矿化带的位置的土壤磁性勘探方法,对铀矿找矿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四纪沉积物磁性勘查油气法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桂林 《物探与化探》1997,21(4):254-262
本文介绍了利用第四纪沉积物磁性调查油气的原理,地下油气藏会在近地表第四纪沉积物中产生磁性矿物并形成多种磁性参量异常。检验了形成磁性异常的磁性矿物的种类;发现了油田地区土壤中存在着趋磁细菌。在5个油田地区近450km2范围应用该方法调查油气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磁性异常(κ、Mn、Mr、Ir、Iκ)呈综合异常的形式,它们的形成及分布特征受油气活动、通道及环境条件的控制。实际资料证实,磁性综合异常能反映油田地区油气活动的分布状态。该方法作为综合勘查方法之一,应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李勇  李海燕 《现代地质》2015,29(3):721-726
对安徽凤阳石英砂工业区土壤剖面的磁学参数和SiO2含量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土壤剖面磁性矿物含量低,磁学性质由磁赤铁矿控制,土壤剖面由上而下可分成3个磁性层;从第一层到第三层磁性逐渐减弱;第三层磁学性质主要由成土母质决定,第一层存在明显的磁性增强现象,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次生磁赤铁矿和燃烧作用。磁学参数和SiO2含量显示土壤剖面的第一层已被弱磁性石英尾砂污染,在石英尾砂的稀释作用下,其磁性结构特征发生了改变,磁性矿物含量降低。土壤剖面的磁学参数组合特征及SiO2含量反映了弱磁性石英尾砂对第一层土壤的污染过程。  相似文献   

4.
磁性矿物在成土过程中的生成转化机制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作为重要的地球表层生态系统记录了丰富的地质和环境信息。在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其所含磁性矿物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土壤磁性与成土时期的气候环境信息相关,进而可用于重建古环境。然而,土壤的磁学性质由磁性矿物种类、含量和粒径等多参数控制。明确磁性矿物在成土过程中的生成和转化机制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减少解释的不确定性,是土壤环境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磁性矿物成土机制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河北平原区土壤磁性调查及农业应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土壤磁性数据将是生物磁学农业应用的基础。通过对河北省平原区某地土壤样品的磁性测试,试图分析河北省平原区的土壤磁性背景,探讨生物磁学农业应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土壤磁性矿物的形成、转化、运移和保存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其对气候的响应形式、敏感程度及机制是土壤环境磁学的基础研究内容。本研究选取亚热带山地不同海拔高度,但位置相近,母质、地形和植被类型上基本无差异的3个剖面为对象,进行环境磁学、色度、常量元素等参数的测量,探究土壤磁学特征对气候的响应及其敏感程度。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发育,土壤中超顺磁(SP)、单畴(SD)细粒亚铁磁性矿物增加,次生反铁磁性矿物的含量也不断增加,亚铁磁性矿物增加的速率高于反铁磁性矿物。土壤磁性随着成壤强度的增加而增强。2)气候通过风化/成壤作用进而影响土壤中磁性矿物,是3个研究剖面磁学特征随海拔规律性变化的主导因素。3)降水量不是湿润亚热带山地土壤磁性增强的限制因子。气温通过化学反应速率和蒸发量调节土壤磁性矿物的生成、转化与保存,是山地垂直地带性土壤磁性差异的主导因素。亚热带山地土壤磁性矿物可以非常敏感地响应气温的微小变化。  相似文献   

7.
土壤磁性测量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它是通过测量土壤样品磁性参数来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土壤磁性测量在研究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中的可行性,并通过在内蒙古东胜地区的应用研究总结出了氧化带前锋线处磁化率异常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磁性变化规律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动态跟踪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物性在水位上涨后所受影响,选择重庆市忠县石宝寨镇长江左岸一带作为研究区,以消落带外同类型土壤作对照,从分析不同水位土壤的磁学性质入手,探究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土壤性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库区蓄水后,不仅导致了消落带内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还使土壤磁性空间分布在不同水位这一维度上发生显著改变。消落带监测断面数据显示,土壤磁性由蓄水前垂直方向上较稳定的分布,变为目前整体上随淹没水深增加而增高的特征;169~175 m高程附近,土壤磁性接近当地同类土壤背景值,而低于此高度尤其是低于157 m后,磁化率值迅速增高。磁性的变化是库区蓄水后土壤磁性矿物组成发生改变造成的,由热磁曲线可知,次生磁铁矿的加入是首要原因。扫描电镜下观测出的浑圆状磁铁矿的最可能来源是上游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磁性外来污染物,其随江水输运至此并沉积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研究结果为间接监测污染物的迁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应用土壤磁性测量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可行性 ,并通过在内蒙古东胜地区的应用研究总结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土壤磁性参数异常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城镇周边土壤中燃煤成因磁性微球粒的环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13个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磁性微球粒的形貌结构和矿物成分的研究,确定其具有明显的燃煤成因特征和示踪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的功能。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磁性微球粒中的含量普遍都高于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可判断磁性微球粒也是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载体之一。磁性微球粒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贡献率大多不超过1%,但在微球粒含量高的情况下可达10%,甚至60%。由于以磁性微球粒形式存在的重金属元素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在进行土壤地球化学生态效应评价时有必要考虑其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