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技术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在滑坡体工程勘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原理及技术方法,并通过工程勘察实例,说明多道瞬态瑞雷波法应用于滑坡体勘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层状介质中,瑞雷波具有频散特性.瑞雷波波速主要与其穿透深度范围内的介质物理性质有关.利用瑞雷波波速与剪切波波速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岩土力学参数测试,但传统的瑞雷波勘探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发展了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技术,从测量仪器选择、观测系统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加固处理效果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瑞雷波法在黄土地区地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雷波勘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具广泛应用前景。介绍了瑞雷波的特点、原理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 ,探讨了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法在黄土地区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灰土垫层地基等检测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瑞雷波勘探法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界.本文在对瑞雷波的特点、原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探讨了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法在灰土挤密桩检测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5.
武斌  张淳 《四川地质学报》2007,27(2):149-152
瑞雷波勘探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在岩土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瑞雷波原理和特点,并对多道瞬态面波法结合具体的岩溶体探测和第四纪化学沉积钙华层的划分工程实例,探讨了瑞雷波法在解决灰岩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面波速度映像成图对岩溶体探测起到的全面追索和对比作用。  相似文献   

6.
查明地基岩土体结构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地层中存在的不良地质结构勘察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加固和设计方案的选择。通过引进、介绍多道瞬态瑞雷面波勘察的原理和方法,本文以一城建地基岩土结构勘察工程为例,开展了多道瞬态瑞雷面波勘探工作。根据瞬态瑞雷面波勘探结果和少量钻孔资料,对场地内存在松散层和空洞等不良地质结构体的分布进行了识别。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瑞雷面波勘探结果与工程钻探数据相结合,提高了面波反演解释的准确性,达到综合勘探的效果,最终解释地层松散层、空洞结构异常10处,其中有6处为钻探工程所验证,研究结果为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瞬态瑞雷波探测技术及其在矿井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稳态瑞雷波勘探是由高到低逐渐改变振动频率的瑞雷波勘探方法,而瞬志瑞雷波勘探是宽频谱瑞雷波勘探。本文重点介绍了瞬态瑞雷波勘探原理、数字处理技术及其在矿井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周永峰  杨强 《广西地质》1995,8(3):65-69
瑞雷波法勘探是近年开发的一种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无需钻孔且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在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勘察中有广泛用途。该方法和于靖西县建行综合营业大楼岩溶地基勘察,效果良好,推断结果已为风钻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瑞雷波勘探技术在石门水库勘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家宝 《福建地质》2009,28(2):149-153
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在工程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简要介绍了瞬态瑞雷面波基本原理、工作方法以及资料解释等,并以工程实例论述瑞雷面波法在检测海堤抛石体深度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地球物理的海底探测技术在20世纪里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地球科学的进展。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技术是实现海底高精度探测的基础。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包括水面船只和水下探测系统的精确定位。现代水面船只定位依赖以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为主的导航定位系统;水下定位系统主要发展有超短基线定位系统(USBL)、短基线定位系统(SBL)和长基线定位系统(LBL)等。海洋重力测量系统的主体技术得到改进,陀螺稳定平台广泛采用光纤陀螺技术,开发出改正交又耦合效应的新技术,系统实现数字化控制,卫星测高技术引入海洋重力测量领域。海洋地磁测量发展出光泵式测量技术、多分量测量技术和梯度测量技术,近数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海底声学探测技术有多波束测深技术、声纳侧扫技术和浅层剖面测量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在当代海底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勘查、海洋工程和海洋开发等方面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世纪里,海洋地球物理仍然保持着前沿科学的地住。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新世纪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论述了综合钻探技术是我国未来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发展综合钻探技术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前期应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X射线荧光分析在岩屑录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典型岩石化学的理论计算分析了部分沉积岩的成分特征和差别,为X射线荧光(XRF)录井分析鉴别岩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地层在岩性组合与厚度上的差别是XRF录井技术鉴定地层的基本前提.根据沉积岩薄层岩层的厚度,提出以分米作为XRF录井取样的最低分辨率的标准.并以实例论述了在石油钻井的随钻过程中,采用XRF录井新技术进行岩性分析和地层对比的步骤;评价和展望了XRF录井新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远景;指出建立不同岩性主要元素理论数据库和地区性地层岩性变化元素理论剖面的重要性;提出进一步改进XRF录井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目前在含巨大孤石地层中的成孔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如开挖法,冲击钻进、回转钻进,大直径潜孔锤钻进,爆破法,复合钻进工艺。一般方法处理某些孤石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形状不规则的孤石,则效果欠佳。若采用爆破法或复合性钻进工艺则很好地解决含大孤石地层成孔难题。  相似文献   

15.
复合射孔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射孔方向和压裂缝的扩展。对其应用于煤层致裂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针对煤层的特性 ,介绍了煤质模型的射孔与高能气体压裂 (HEGF)实验的研究情况 ,结果表明 ,射孔和压裂效果良好。复合射孔技术必将成为煤层致裂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岩石显微构造分析现代技术——EBSD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淑云  刘俊来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0):1091-1096
EBSD技术的发展,为岩石显微构造分析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与现代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设备配合,可以同时对块状样品进行晶体结构与成分分析,从而使显微构造、微区成分与结晶学数据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EBSD技术可以精确、快速定量标定包括各种晶系晶体颗粒的晶格方位和描述晶体颗粒的边界、形态等特征,对于具有低角度边界的晶体颗粒提供精确数据,为阐述岩石变形机制提供重要约束,并为高级晶族和不透明矿物结晶学组构与变形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EBSD尤其使获取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尺度上颗粒(亚颗粒)或相之间的定向差别(达到20 nm的空间分辨率和0.3度角度分辨率)成为可能。EBSD技术在矿物相鉴定、亚微域内的应变分析、矿物出溶作用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新技术在显微构造分析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其广泛应用必将带来岩石显微构造研究的新突破,也将成为未来岩石变形机制与岩石圈流变学研究取得飞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复合射孔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射孔方向和压裂缝的扩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针对煤层的特性 ,将该技术用于煤层致裂 ,经过现场应用 ,效果良好。该技术在煤层致裂爆破中的发展方向较多 ,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杨生彬 《探矿工程》2006,33(8):8-10,16
北京市深基坑工程中土钉墙支护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对于边坡变形要求严格的基坑,采用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联合支护技术可有效控制变形,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技术的设计思路及应用过程,说明了该技术的适用性,并就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Axis Translation and Negative Water Column Techniques for Suction Contro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egative water column and axi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re conventionally use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obtaining data to interpret the engineering behavior of unsaturated soils. The negative or the hanging water column technique is used as a suction control method in the low suction range (i.e., 0–30 kPa). The axis translation technique is used in the suction range 0 to 500 kPa or higher. This technique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testing specimens with suction values greater than 100 kPa avoiding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cavitation. While the axis-translation technique has been commonly used, the limit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is technique related to air diffusion, water volume change and evaporation are not discussed in greater detail in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highlights some of the key aspects related to the negative water column and axis translation technique that are of interest both to the researchers and practicing engineers.  相似文献   

20.
随着GPS观测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GPS定位技术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越来广泛,本文介绍国内外利用GPS定位技术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GPS精密定位技术在福建地壳形变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取得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