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文观测数据宝库,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近年来,随着天文观测与理论的快速发展,对历史超新星、太阳活动周期等问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但古代天象记录的整理工作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水平,在信息利用方面存在检索不便、文献不全、缺乏相应分析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天文研究工作的需求。基于面向文档数据库、全文检索、语法分析、Web等技术,设计开发了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数据库,实现了对古代天象记录中各类科学和文史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与检索。这一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研发为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更好地服务于全世界天文学家,促进对古代天象记录的校勘、证认、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隋书.天文志>天象记录选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占卜为主要目的的天象记录在中国历代官定史书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也是读史者的障碍.现代天文方法可以推算有史以来的大多数天象记录.这些计算结果与古代记录比对,可借以校正文字,考察古人的观测方法和制度,体验其星占心态,对历代天文志中占主要篇幅的天象记录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作为例子,本文计算了<隋书>天文志中梁、陈两代六十余年的天象记录,并与其它史籍中的有关记载作了比对和考校.对文中涉及的天象也尽可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天文学是非常发达的,诞生了很多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制造了一大批天文观测仪器,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就注意到了众多天文现象,并有相当数量古老、丰富的天象记录,这些对日后研究天文学做出了很多宝贵的贡献。可惜能保存下来的古代天文仪器数量较少,现存的古代仪器主要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及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  相似文献   

4.
朱文鑫《历代日食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代天文计算结果来全面研究整理中国古代日食记录,首推朱文鑫先生的<历代日食考>.他开拓的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系统考察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成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中的显学.介绍了<历代日食考>一书的内容和学术价值,比较了各个研究者对中国各代日食记录的统计,并对错误较多的西汉日食记录做了进一步的考证,以续朱先生言.分析指出,西汉日食记录的错误,许多是由另一条正确记录衍生出的.其错误的形态显示,原始记录只有年月,而日干支和所在宿度,是衍生错误已经发生之后加注的.  相似文献   

5.
《明实录》是明朝历代官修的编年体史书,篇幅巨大,其中包含天象记录达6000余条,是二十四史以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最大来源,其中包括日月食336条、月行星掩犯2622条、流陨2248条.明后期除日月食和彗星记录外,其他类型天象记录大幅减少.天象记录的密度,正德以前平均每年38条,嘉靖以后则只有每年7条.由可以回算验证的月行星掩犯记录得到错误率4.1%,属历代最佳.错误主要是资料编纂整理过程和书籍传抄过程造成的.月亮记录显示,凌晨的观测,通常记前一日日期;掩犯恒星记录显示,官内星名与传统略有差异.若干例证说明,原始记录采用日序式纪日.只是在编纂史书时,才改用干支纪日.  相似文献   

6.
五星运动的观测与研究是古代历法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检验历法疏密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深受古代天文学家重视.《汉书·天文志》和《续汉书·天文志》记载有具体时间和位置的五星运动约160条.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对诸条进行计算、验证、分析与研究,并将正误结果用图和表反映出来.结果表明:160条记录中绝大多数是准确和比较准确的,占77.5%.错误的仅有36条,占22.5%.此外,160条行星运动记录中,其中有3种典型的或者说特殊的运动形态,即"守"、"合"、"犯"的运动分别占总数9%(14条),14%(22条)和29%(46条).对这3种特殊的运动形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结果列于图表中.研究表明:汉代的行星运动记录为观测实录,至于36条错误记录,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后人对观测资料加工、整理、编辑和出版时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1982年3月8—12日,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史专业组在陕西临潼召开学术讨论会,出席代表约30余人.讨论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和利用.会议收到有关报告20篇,另有其它方面的天文学史报告10篇. 首先有席泽宗、宣焕灿分别就主题作了综合性报告:“东方古代天文记录在现代天文  相似文献   

8.
《天文爱好者》2009,(6):72-77
在中国古代,“天文”二字原意为“天上的图纹”。所谓古代天学,通俗地说就是星中学,古代的天象记录可谓是星占学的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9.
由于留存文献较多而又保持传统特色,明代天文记录是研究中国传统天文学的重要资料。由于《明实录》卷帙浩繁,何丙郁等将其中与天文学有关的记载摘录出来,出版了《明实录中之天文资料》一书。以同样的体例,将该书未包括的《崇祯实录》及《崇祯长编》中的天文资料辑出,以为该书之补充。同时对其中能够计算的天象作了复算,以为注释;对崇祯朝天象记录文献来源的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一年的天象预报与您见面了,在接下来的12期里,我很荣幸能和大家一同见证2012年精彩的天象。同时,也希望有更多朋友通过天象预报开始关注天文,进行天文观测,并能从中收获更多的快乐。2012年虽然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重要天象,但一月的天象剧场并没有给大家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象限仪流星雨是全年为数不多观测会受到月光干扰的大流量流星雨,而过近日点的P/2006 T1(levy)彗星预计也不会达到肉眼可见的亮度。只是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这几颗经典行星的观测条件还都不错,大家可以尽情发挥,拍些行星合月的天象照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天气转凉,火爆的精彩天象高潮也逐渐褪去。9月的星空虽然寂寥,但对于热爱天文,勤于进行天文观测的你来说,仍然有很多精彩的天象值得去关注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天文历法的置闰方法判断《黄帝内经》历法是一部阳历,因此寻找早期历法中出现的阳历,发现《吕氏春秋》中的月令体系是阳历。比较其他学者对《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分析,认为内经的成书年代应在秦汉之际。在此过程中,发现《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天象并不是该书成书的年代,推断是由于历史上月令的持续应用,现在看到的月令中的天象实际上是以东汉时期的天象记录为基准,上至公元前620年,下至公元900年的长时间观测记录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是由中国天文学会和北京天文馆联合主办的天文学科普杂志,目前为双月刊,明年起恢复为月刊。现开辟有宇宙信息、宇宙学、太阳系空间探测、宇宙画廊、追星一族、星空漫步、天文信箱、星空有约、天象观测、少年天文、观测角、爱好者之页、网络天文、天文奥赛等栏目,欢迎广大天文专家和爱好者投稿。来稿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篇幅不超过4000字,请勿  相似文献   

14.
带着广大天文爱好者的鼓励与期待,我们的“天象预告”栏目迈入了新的一年。2010年仍将是精彩天象不断上演的一年,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带给大家准确、丰富的天象信息,为您的天文观测引路导航。新年伊始,精彩天象就接踵而来,下面就给大家细细讲解。  相似文献   

15.
对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帝纪和天文志中的全部天象记录进行了整理和计算验证,发现其中历日朔闰与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不合27例。汇集这样的例证,对于恢复中国古代完整的实行历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浩瀚的宇宙魅力无穷。此书是专门为指导天文爱好者进行天文观测,开展天文活动而写的,它将是爱好者实现美好理想的好朋友和助手。你想加入天文观测者的行列,亲自去探索星空的奥秘,亲眼目睹神奇宇宙中那千姿百态的天体和天象吗?你想了解开展业余天文观测活动须具备那些知识?..  相似文献   

17.
二十四时制,是民间小历的一部分,其名称,由“八干,四维,十二辰”组成。在唐以前,此制曾行用于天象记录中,自唐代起,其用途限于择葬。自公元585年起,“十二辰”制开始出现于天象记录中。由于二十四时制也有“十二辰”名,二者极易混淆。史书中错把“八干”的时间名称妄加改动的实例颇不少见。如果今天想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进行研究,应对二十四时制有所了解。文中提出了对二十四时制与十二辰制的一些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简讯     
简讯天津市第一军人预备学校的校领导非常重视天文知识的普及。由于学生以后从军,所以根据战备的需要,使学生懂些天文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因此他们在军校学生中组织天文小组开展活动,如认识四季星空,重大天象的观测,天文知识的大型讲座,观看天文幻灯片等。充实了学生...  相似文献   

19.
古代日月食观测记录是研究过去几千年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最有用的材料, 本文对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明末以前)的日食观测作了分析讨论。指出,西汉以后资料是系统完整的。多为当时首都的观测记录。可惜的是,古人不重视记录天象发生的准确时刻。 作者从这些材料中筛选出13次观测地点明确的日全食观测,探讨分析了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一、《天文爱好者》杂志是由中国天文学会与北京天文馆联合主办的天文学科普杂志。双月刊,逢单月的20日出版。 二、《天文爱好者》现开辟有“天文大事”、“小行星动态”、“太阳篇”、“太空美术”、“动手做”、“宇宙信息”、“备战奥赛”、“爱好者之页”、“星空有约”和“天象观测”等栏目,欢迎天文界的专家学者与广大爱好者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