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钻孔应变异常与强震活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新疆钻孔应变18年的观测期间,发生了6级以上强震17组(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钻孔应变资料在64%强震前记录到了异常变化。其中属于天山和塔里木地块周边的15例强震中,在儿例地震前钻孔应变资料出现了异常,占全部强震的73%。利用钻孔应变资料正确预报的地震数仅4例,占全部强震的23%,占天山及塔里木地块周边地震数的26%。在这些强震中距离台站250km范围以内发生的地震有7例,正确预报的有4例,占57%。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2—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台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出现的8次突变(阶跃)事件,通过对其突变形态特征、阶跃幅度、持续时间及异常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地震实例探讨钻孔应变与地震前兆异常机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将钻孔应变观测(BSM)和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结合起来,能基本覆盖地壳形变的时间和空间波段。钻孔应变仪是揭示中短期(从数秒到数月)连续变形的仪器,因而在对地震爆发之时和之前现象的观测中,将扮演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勘测产生的钻孔数据,基于实体-关系为数据模型设计钻孔数据库,实现钻孔地层、剪切波速、土动力学参数等重要信息的全面表达;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管理软件,实现钻孔数据库的有效存储与管理。以Visual Studio为开发平台,以B/S为架构、动态网页(ASP)形式实现钻孔数据的远程录入、编辑、查询与分析等功能。通过钻孔信息系统的开发,可以实现钻孔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与网络化服务,直接服务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同一条测线上应用三种不同地震勘探手段(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法、横波反射法与高分辨率折射法)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了测线控制地段内废黄河断层的确切位置、上断点埋深以及速度分布图像.探测结果表明:在薄覆盖层地区的断裂调查中,上述三种技术手段的联合反演要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手段更加可靠,并能从不同角度查明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特征,为钻孔联合剖面位置的布设和钻孔深度的设计提供地震学依据.经高精度钻孔联合地质剖面证实,三种地震勘探方法反演得到的主要地层界面和构造特征都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吻合较好.试验表明了上述三种地震勘探方法在基岩面埋深较浅地区联合反演的可行性以及地震勘探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渭河断裂中部隐伏段的位置,在咸阳窑店布设了浅层地震勘探测线,在浅层地震勘探资料对断层解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窑店和陈家沟钻孔联合剖面勘探工作,详细查明了渭河断裂的精确位置和组合特征,结合钻孔土样光释光(OSL)年龄测试和区域地层资料,深入研究了渭河断裂带最新活动年代和滑动速率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A prime requirement for hydrological applications,such as sediment budgeting or numerical modelling,is that produced Digital Terrain Models(DTMs)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shape of landforms,especially for river reaches where data are not homogeneous.DTM error is a function of data point measurement accuracy and density and also of the field survey strategy when limited amounts of data will be acquired.This paper aims to advance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eld survey strategy for the specific,but common cases,where only limited topographic data will be available.This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the idea that any feature can be properly described by a set of cross sections and breaklines describing both main and secondary directions of the flow.Then,a longitudinal linear interpola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fined homogeneous zones.This morphologically oriented(MO)method that includes data acquisition strategy and interpolation,was validated using a reference DTM derived from LiDAR measurements.An estimation of the uncertainties also is suggested based on the distance of the nearest point and the local slope using a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The proposed MO method is typically applicable to Alpine river reaches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channels that may always be underwater and not navigable such as an alternate bar system with secondary and transverse channels.  相似文献   

8.
谢彩 《华南地震》2005,25(1):77-82
对广西邕宁、灵山钻孔压磁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广西及邻区几次中强地震前,两台钻孔压磁应力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前兆异常。邕宁、灵山钻孔压磁应力观测曲线出现明显的压应力超差异常,应力测值下降速率较大,震后均显示缓慢的回升过程,特别是北部湾6.1级地震前,两台应力测点出现的方差限(异常限)幅度和时间跨度具有一致性,异常性质均为压性。  相似文献   

9.
Sacks-Evertson钻孔应变仪观测网在京津地区的安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acks-Evertson钻孔应变仪最深可置于500米的钻孔底部。这种仪器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可分辨10~(-11)应变)工作频带宽(频响曲线的平直段从零频至十几赫兹),动态范围大(10~(-11)至10~(-5)应变),由于安装在钻孔深部,尽可能地避免了太阳热辐射、降雨、地面振动等因素的干扰。它可用于地震前兆观测、确定震源过程、地球自由振荡、应变固体潮、火山活动与地质构造活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西安地震台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子午镇秦岭北麓,台基岩性为前震旦纪片麻状花岗岩。TJ-Ⅱ型钻孔体应变仪于2007年开始试运行。井深70 m,探头深60 m,终孔直径150 mm。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钻孔应变观测系统。西安地震台TJ-II钻孔体应变资料从总体来看,观测精度较高,可以清晰地记录到应变固体潮现象。但也存在一定的干扰和漂移现象(图1)。  相似文献   

11.
现代地震勘探通常借助于声波地震测井(井口附近的震源)、垂直地震剖面、反射波和折射波方法,来研究垂直和近垂直方向的速度分布,而钻孔速度测量的结果又经常用作解释地表长剖面的观测资料(这种类推的可行性并没有进行论证)。近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验资料,证明地质体在横向存在强烈的不均匀性。石油矿产储区勘探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12.
断层在滑动时的摩擦阻力控制了地震动力学。地震期间摩擦过程释放热量。因此,地震后的断层温度反映了摩擦程度。日本海沟快速钻井项目(Japan Trench Fast Drilling Project,JFAST)(综合海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343和343T勘探)在2011年3月日本东北地区近海MW9.0地震16个月后,在海沟附近的断层带上钻孔安装了钻孔温度观测仪,该断层带在地震中滑动了约50m。运行9个月后,回收了全部的传感器组。结果发现板块边界断层的异常温度为0.31℃,相当于地震时每平方米释放了27 MJ热量。该研究结果的表面摩擦系数0.08明显小于大多数岩石的静态值。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第2期《美国地震学会通报》(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BSSA)刊出了"第一个地震致转物体世界目录"(The first world catalog of earthquake-rotated objects(EROs))的文章,文章给出了作者收集整理的第一个地震致转物体世界目录。该目录由1349—2014年发生的184个地震的2 053个地震致转物体构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被视为少震、弱震区,但近两年来(1985.9—1987.7),在广东省老震区的阳江县,就发生了M_s3.2—5.0级地震共达11次之多,其中4级以上4次,有2次为5.0级。可见此期间该区的地震活动既不算“少”,也并不很“弱”,这是值得人们关注的。笔者发现,在多次阳江地震前,海口市ZK 26钻孔(Δ=260km)水化组分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应变化,似乎是反映该区地震活动的灵敏点。本文仅就该区2次5级地震前该钻孔地下水中HCO_3~-、Cl~-、CO_2含量及pH值的变化情况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台风“利奇马”过境浙江期间,岱山地震台、东阳地震台钻孔体应变数据,采用数据滤波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这2个台站钻孔体应变对台风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东阳地震台受台风引起的低气压的影响,钻孔体应变与气压同步变化;而岱山地震台受低气压和降水的共同影响,钻孔体应变与气压在变化的相关性和同步性上均有差异。气压和降水导致钻孔体应变的变化量可以通过负载力学模型进行估算求解。  相似文献   

16.
钻孔剖面是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中重要的基础资料。绘制钻孔地质柱状图是地震、地质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随着计算机在地质学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利用计算机高效快速地绘制钻孔地质柱状图地质工作者还进行了各种尝试,但往往效率不高,对地震工作的针对性也不强。基于.NET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一款独立的地震钻孔柱状图和钻孔综合剖面绘制软件。介绍软件实现的关键环节及主要功能模块。该软件可以方便地读取实际观测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柱状图绘制,生成高清矢量图形,编辑生成的钻孔参数文件还可以方便地用于构建地下三维地质模型和钻孔数据可视化分析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5月18日,《地震研究快报》(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在线发表了题为《德克萨斯州诱发地震历史回顾》(A historical review of induced earthquakes in Texas)的文章指出,自1925年以来,人类活动已经在德克萨斯州引发多次地震,此后,人为诱发地震迅速遍布整个美国。  相似文献   

18.
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是当今国际上地壳岩石应变相对测量的主流方法,其中探寻异常信号与地震的关系是地震预测的首要任务。文章选取云南省腾冲地震台8年钻孔应变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原始分钟值曲线上记录到一种肉眼可识别的脉冲信号,波形与地震波相近。将其出现的时间和振幅与地方中强震(M_S3.0,震中距100km)的震级做逐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存在一定的伴生现象。应变仪四个分量元件不一定都能同时记录到该种信号,气压、水位和人为干扰不是引起该信号的原因。为判断该信号的性质,进一步搜集当地小震目录(M_S=2.0~3.0)和微震目录(M_S=0.1~1.9),发现一半信号原来是应变小震波(震中距一般70km),另有24%为应变微震波(震中距大多在16km以内),剩余的26%没有对应地震,推测地震目录可能记录不全。认为这部分信号也应是小震或微震引起,均由钻孔附近岩石的微破裂所致,与区域性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北天山地区的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分析2016年呼图壁M6.2地震同震应变阶跃的张、压性特征。结合余震精定位方法等给出的震源参数,基于弹性位错理论,模拟不同震源参数下的同震应变阶跃的张、压性特征。通过对钻孔应变张、压性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呼图壁M6.2地震的发震断层。结果表明:(1)震中附近4个四分量钻孔应变台站数据自检性能较好,且多记录到明显的同震应变阶跃,其中,呼图壁、石场、巴伦台应变阶跃较为明显,张、压性变化最大值分别达2.5×10-8和-3.4×10-8;(2)在地震震源参数为293°/64°/90°(走向/倾角/滑动角)、发震断层面倾向北时,钻孔应变张、压性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最为吻合,呼图壁M6.2地震的发震断层极有可能为一条倾向北的高角度逆冲型盲断层。本文结果为认识呼图壁M6.2地震的发震构造提供重要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初步分析日本9.0级地震对新疆钻孔应变台站观测资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震对新疆钻孔应变的影响与钻孔深度和震中距关系不大,这可能与钻孔所处的岩石性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