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徐建华 《中国沙漠》2001,21(2):147-150
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为研究背景,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运用Fuzzy数学方法,建立了二级层次结构的综合评价模型。其中,一级评价模型建立在各评价因素子集上,它着眼于各评价因素子集中每一个具体的评价因素,建立隶属度矩阵以及最理想与最不理想单元,计算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二级评价模型建立在整个评价因素集合上,它着眼于各评价因素子集,在一级评价模型评价计算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应用该模型对三西地区某11个区域进行评价,计算出了每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  相似文献   

2.
三西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三西地区为背景,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问题,建立多层次、多要素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定量化计算模型,借助于该模型,运用有关实地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对三西地区各县(市、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排序计算,有关结果为三西地区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23  
邵波  陈兴鹏 《干旱区地理》2005,28(1):136-141
中国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深居中国内陆,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其町持续发展状况受人关注。而可持续发展状况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在西北地区环境——经济复合系统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利用科学、客观的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出指标体系中各项经济、环境指标因素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对西北地区各经济、环境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量化处理,得到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值;最后,引入经济、环境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西北五省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进行定量模拟.分析,得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青海省均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区域,陕西省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区域,甘肃省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环境损益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严重失调衰退类环境损益型区域。  相似文献   

4.
以三元空间为研究视角,对旅游物理空间、旅游信息空间和旅游人本空间进行内涵解释并构建指标体系,以长三角四省市为研究区域,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等,测算2013—2018年旅游三元空间的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及各子指标对系统协调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从综合发展水平来看,四省市的三个旅游空间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均呈上升态势,旅游物理空间综合发展水平最高,旅游人本空间次之,旅游信息空间的发展程度最低。从综合评价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来看,上海市和安徽省均属于旅游信息空间发展优先型,江苏省和浙江省均属于旅游人本空间发展优先型(;2)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来看,旅游空间呈现出不断协调发展的趋势,但整体耦合协调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四省市的两两空间耦合度好于三元空间耦合结果(;3)从指标关联分析来看,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二级指标均对三元空间耦合协调度有较大影响,灰色关联度全部处于“强关联”或“较强关联”状态,但不同空间的二级指标影响力不同,对不同省份的影响程度也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以西湖景区为案例地,依据层次分析法(AHP)原理,运用SPSS软件,选取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媒介3个一级评价指标,基础设施及服务、拥挤敏感度、开发、环境、保护5个二级评价指标,19个三级指标,构建了拥挤指标体系并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向量,对案例地的拥挤度进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西湖景区旅游黄金周拥挤度评价综合结果为较高;子系统层中旅游媒介的综合评判值最大,西湖旅游资源较好;因素评价层中评判值由高到低依次是基础设施及服务、拥挤敏感度、开发、环境、保护;因子评价层中交通通达度、停车场占用率、住宿入住率的隶属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山西滹沱河山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滹沱河山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基于PSR理论模型,从生态系统结构、状态、功能和协调度4方面选取了26项指标,构建了滹沱河山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二级综合模糊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滹沱河山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滹沱河山区湿地生态系统在健康级别的隶属度综合得分是0.095;在亚健康级别的隶属度综合得分是0.368;在一般疾病级别的隶属度综合得分是0.398;在疾病级别的隶属度综合得分是0.139。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滹沱河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属于一般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7.
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评价--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具体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度的评价方法。从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效益、资源利用结构、资源外部依赖性和资源管理5个方面选取22项具体指标构建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系统,应用层次分析法从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和协调度3个方面对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能力和协调度较低,整体可持续发展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以产业用地综合数据库为基础,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构建,实现基于区域的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根据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在传统强度评价的基础上,新增规模、结构和布局评价,并构建三级收敛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综合功能型城市为样本,构建了能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评价标准;引入相对权重模型,通过隶属函数计算构建评价模型.以合肥市为样本,开展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显示:(1)禁止发展产业用地面积偏大是总体集约度偏低的最主要因素;(2)距离聚集度也是限制性因子之一;(3)规模合意度与强度合意度评价结果适中.  相似文献   

9.
从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其评价对象分解为5类认同度较高的一级指标,并确立29个二级指标.选择国内部分欠发达省份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其区域低碳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低碳创新能力,从构建低碳产业和能源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完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北向拓展最有可能惠及的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相邻的9个地级市之间竞争发展比较激烈.科学评价城市竞争力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在突出城市集聚与扩散功能比较的理念下,构建了城市竞争力比较的指标体系,在总量、质量、流量3个一级指标下选取了12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对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9城市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发现各城市的竞争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轴-辐式理论的长三角区域物流网络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高效的区域物流网络,实现区域物流业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运用轴-辐式物流网络基本原理,通过选取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物流市场供需状况、物流业基础设施3个一级指标及11个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以长三角16个城市2013年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层次体系,采用城市流强度分析长三角16个城市区域辐射能力,并通过引力模型度量各城市间的物流引力大小,以此构建了长三角区域以上海物流圈、南京物流圈、杭州物流圈为核心的轴-辐式物流网络,其中上海为一级轴心城市,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为二级轴心城市,其他城市为辐点城市。  相似文献   

12.
常珊珊  刘璇 《地理教学》2023,(22):28-32
本文解析了初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内涵,采用“目标—结构法”构建了初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思维与认知”“行动与应用”“思想与观念”三个一级指标和十个二级指标,并界定了二级指标的内涵,最后提出了该指标体系在初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简评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分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处理方法,评述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梳理。最后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建立在“满足需要”、“资源有限”、“环境有价”、“未来更好”4类指标之上,然后把4个指标再统一为一个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4.
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黄松  李燕林  戴平娟 《地理学报》2017,72(2):242-255
提升旅游竞争力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的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北京、南京、武汉、成都、大连、厦门等12个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通过模拟仿真运算构建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上述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① 旅游科技创新竞争力是影响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最关键的一级指标,其他一级指标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旅游发展保障竞争力、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和旅游环境支撑竞争力;② 中国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且极不均衡,根据评价等级和竞争态势分为5类。第一类北京市是中国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标杆,5项一级指标评价值均领先于其他城市,总评价值高达0.887,评价等级AA、竞争态势“优势”;第二类南京市旅游环境支撑竞争力评价值与北京市并列第1,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旅游科技创新竞争力和旅游发展保障竞争力评价值均位列第2,总评价值0.536,明显高于除北京市外的其他智慧旅游城市,评价等级BB、竞争态势“较强”;第三类武汉、大连、成都、厦门、镇江、温州、烟台7市代表目前中国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普遍水平,5项一级指标评价值偏低且差距不明显,总评价值在0.3~0.4之间,评价等级B、竞争态势“一般”;第四类福州、洛阳2市绝大多数一级指标评价值较低,总评价值在0.2~0.3之间,评价等级CC、竞争态势“较弱”;第五类黄山市总评价值仅0.176,评价等级C、竞争态势“弱势”;③ 构建的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根据评价值的大小判断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优劣,比照指标体系寻找差距并加以完善,同时对评价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将是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引用宋松柏等人提出的RSWRS系统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分单项指标可持续利用隶属度和等级评分两种方法对指标量化,为避免线性加权求和方法得出的指标数值因忽略低指标数值对可持续利用的限制影响,建立了以可持续隶属度幂权重求积方法的水资源复合系统综合指数模型,对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与线性加权求和方法得出的结论相比较。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研究方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进行解析,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表达,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定义区域可持续发展比较优势能力及其计算方法,分别从数量角度(总体能力)和质量角度(比较优势能力)对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全国和西部地区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人工湿地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和景观生态效果,构建了表流人工湿地不同植物组合的评价体系,分析了湿地植物组合的应用潜力。评价体系选用一级、二级评价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植物特性、净化能力、社会经济功能和景观功能;二级指标包括耐污性、耐寒性、氮、磷、COD的去除率和植物维护管理等15项指标。通过计算每种植物组合的指标分数,判断在不同情况下最适合的植物组合。结果表明:在处理污染严重的污水时,芦苇—浮萍—穗状狐尾藻为最优组合,得分为0.80,属于“优”级;在处理污染较轻的水体时,芦苇—凤眼莲—穗状狐尾藻为最优组合,得分为0.74,属于“良”级。湿地植物评价需更加详细并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张鹏  任熠  钱阿剑  降同昌  王民 《地理教学》2023,(20):11-13+34
高中地理教师胜任力是地理教师胜任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本研究基于地理教师胜任力的定义、高中地理教师要求等构建高中地理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专业实践、专业素质、专业发展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本文初步认定该指标体系对高中地理教师胜任力的评价效果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9.
着眼于微观家庭对生态移民绩效的判断,从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多角度进行考察.以疏勒河项目区少数民族移民定居点的家庭调查为样本,构造了包括5项二级指标和21项三级指标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进行logit 回归模型分析;利用模糊DEA方法进行绩效综合评价.认为提高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绩效必须满足多样性的自愿移民家庭需求;逐步使移民工作由扶贫开发的特殊轨道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正常轨道;重视为移民提供安全、心理和社交方面的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建设“两型社会”至关重要.长株潭城市群在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如何科学评价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方向和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理解环境友好的内涵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3个层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设计出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评价模型.通过实证,深入剖析了旅游经济这个复杂系统,验证了指标及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发现,长株潭旅游业属于弱友好水平,对此为其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