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山东蒙阴苏家沟科马提岩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全喜 《岩矿测试》2000,19(1):58-62
针对山东省镜内发现的科马提岩,阐述了其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副矿物等特征,并与国内外资料对比,度为该岩石为一套典型的超镁铁质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2.
桂北中元古代的科马提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北四堡群的科马提岩,自下而上分为堆晶带、鬣剌带和冷凝带。它们分别由辉石质科马提岩、具鬣刺结构的玄武质科马提岩和淬碎熔岩组成。与国外太古代绿岩带科马提岩对比,岩石化学成分、分带性、特有的鬣刺结构及区域变质特征、含矿性等方面亟相似。但我国华南元古代科马提岩也有自己的特点,产于元古代古大陆边缘,化学成分为超镁铁—镁铁质,且以镁铁质为主。  相似文献   

3.
闽中早—中元古代科马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天寿  王国金 《福建地质》1992,11(3):141-155
闽中下一中元古界东华组绿片岩原岩主要为一套超镁铁质-镁铁质火山岩。其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区域变质特征和国外太古代的科马提岩极为相似;和桂北、湖南益阳中元古代的科马提岩也可对比,但变质程度较高,达低角闪岩相。该绿片岩自下而上分别为辉石质科马提岩、玄武质科马提岩,并伴生有拉斑玄武岩。它和上部卓地组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组成一套完整的岩浆演化系列,且具有双模式特征。闽中早一中元古代科马提岩产于拉张盆地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
维尔乔恩(M.J.Viljon and R.P.Viljon,1969)在研究南非巴伯顿地区科马提河流域的太古界剖面时,确认了一类火山成因的超基性熔岩,以及与之伴生的基性熔岩和超镁铁质岩墙、岩床等,并根据这套岩石产出的地点将这种富镁的超基性熔岩系列命名为科马提岩(Komatiite).在1979年8月彭罗斯(Penrose)科马提岩会议上,与会者将科马提岩定义为橄榄岩的火山岩当量体,亦即喷发的超镁铁质岩.其特征是呈岩流  相似文献   

5.
近十多年来,国外地质学家在研究铜-镍硫化物及铂族元素矿床含矿母岩的过程中,于南非科马提波特附近发现一套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与铜-镍硫化物矿床及铂族元素矿床的关系极为密切,提出了“科马提岩”这一名称。科马提岩受到各国地质学者的重视,目前已有许多论文问世。笔者综合有关资料对科马提岩及其有关矿床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福建前寒武纪蛇绿岩物质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淦波  王勇 《福建地质》1992,11(1):48-59
福建前寒武纪蛇绿岩分布于政和、建阳、建瓯等地,往北可延至浙江龙泉。该蛇绿岩下部为堆晶橄榄岩、鬣刺状科马提岩等超镁铁质岩组合;上部为细碧角斑岩等镁铁质岩组合。其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铅同位素均表现为洋中脊岩石特征,为古洋壳残片。  相似文献   

7.
桂北四堡群中科马提岩系及其成因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北四堡群中许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实际上是火山岩或次火山岩。有的还具有科马提岩岩流的结构分层,其堆积带上部橄榄石和辉石晶体间隙中充填有基质物质。这些基质中发育了典型的橄榄石鬣刺结构。科马提岩与其伴生玄武岩属具成因联系的同一演化系列。在微量元素及REE特征上,区内科马提岩具有较好的Ⅱ类科马提岩属性,它们系亏损地幔经较小程度部分熔融产生。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吉峰科马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学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北段吉峰林场一带变质超基性岩为具有典型鬣刺结构的科马提岩。科马提岩系列由橄榄质科马提岩、玄武质科马提岩及拉斑玄武岩、辉长岩等岩石组成。科马提岩显示了从超镁铁质到镁铁质地球化学趋势,拉斑玄武岩具有从富镁到富铁的趋势,而上覆长英质火山岩则遵循钙-碱趋势。科马提岩稀土配分型式为类似于南非超镁铁质科马提岩的平坦型或轻稀土略富集而重稀土平坦型。科马提岩系列8件样品的Sm-Nd同位素数据构成一条相关性较好的等时线,等时线年龄为1727Ma±74.7Ma,INd=0.510725±0.0000798,εNd(t)=6.94±1.56,表明科马提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其源区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这一地壳增生事件可能与松嫩地块从西伯利亚地台南缘裂解有关。   相似文献   

9.
刘劲鸿 《地质论评》2001,47(4):420-424,T001
和龙岩体赋存于新太古代夹皮沟-金城洞花岗绿岩带中,与围岩发生同变形变质,岩体具有典型的科马提岩冷凝结构分层和鬣刺结构、冷凝多面体节理,上述特征是作者1990年发现确认的,该科马提岩的矿物学特征;玻璃质脱玻形成铁皂石等矿物;斜方辉石和橄榄石鬣刺呈中空骸晶状,大部被滑石、铁白云石、绿泥石、磁铁矿等取代,但仍保留完好的长柱状假像;堆积带中侯榄石呈微细粒、鹇,仅发生网状蛇纹石化。岩石化学特征富MgO,CaO/Al2O3=1.04,用科马提岩分类图判别为超镁铁质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10.
刘劲鸿 《地质论评》2001,47(4):420-424
和龙岩体赋存于新太古代夹皮沟—金城洞花岗绿岩带中,与围岩发生同变形变质。岩体具有典型的科马提岩冷凝结构分层和鬣刺结构、冷凝多面体节理。上述特征是作者1990年发现确认的。该科马提岩的矿物学特征:玻璃质脱玻形成铁皂石等矿物;斜方辉石和橄榄石鬣刺呈中空骸晶状,大部被滑石、铁白云石、绿泥石、磁铁矿等取代,但仍保留完好的长柱状假像;堆积带中橄榄石呈微细粒、新鲜,仅发生网状蛇纹石化。岩石化学特征富MgO,CaO/Al_2O_3=1.04,用科马提岩分类图判别为超镁铁质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西部变基性火山岩的岩石特征及Sm—Nd同位素定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年代学等综合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变基性火山岩属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石系列,其中存在较为典型的科马提岩,成岩年龄1165Ma±,即中新元古宙。对前人海南岛海西地槽或海西期裂谷观点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军营—邦溪—和盛构造变形带具构造-地(岩)层混杂岩带特征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地球化学方法为研究手段,结合野外宏观地质特征,论述了胶东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建造中超镁铁—镁铁质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超镁铁—镁铁质岩石为地幔不同程度熔融的产物,超镁铁质岩石相当于科马提岩类;镁铁质岩石为拉斑玄武岩类,并按橄榄质科马提岩→玄武质科马提岩→拉斑玄武岩演化系列的化学组成表现出连续的变化趋势。 拉斑玄武岩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是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环境与现代板块构造的典型火山(岛)孤或孤后盆地环境相类似,并反映出地幔源区具有“富集型”地幔的特点,且存在着地幔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13.
科马提岩仅限于超镁铁质熔融体(Mgo>30wt%)所生成的火山岩.它具有高温、高密度和低粘度的特征.以及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结合高压熔融实验成果,评述了有关科马提岩成因的干地幔熔融模式、湿地幔熔融模式、温超镁铁质板块俯冲模式和热地幔柱熔融模式,并认为热地幔柱熔融模式较好地解释了科马提岩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应用500多个科马提岩的岩石化学分析,分辨出三种科马提岩类型,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科马提岩与上地幔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山东蒙阴苏家沟科马提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马提岩作为太古代绿岩带的一个标志,一直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最近,在蒙阴县坦力家沟村发现的具典型鬣刺结构斜马提岩,进一步证实了鲁西地区是华北地台上乃至世界上最典型的太古代绿岩带之一,为鲁西地区太古代绿岩带及其矿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苏家沟科马提岩呈透镜状残留体赋存于前寒武纪花岗质岩石中,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科马提岩,透闪石岩、阳起透闪片岩,绿泥透闪片岩,黑云阳起片岩等组成,具典型的鬣刺结构和变余鬣刺结构,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及结构等特征与世界典型地区科马提岩极为相似,属橄榄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中北部吉峰地区中元古代科马提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兴安岭中北部吉峰地区的橄榄质科马提岩,具有良好的显微鼠刺结构,与拉斑玄武岩伴生。科马提岩与玄武岩的Sm-Nd模式年龄分别为1146Ma和1003Ma。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科马提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科马提岩的成因及其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17.
山东蒙阴苏家沟科马提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马提岩作为太古代绿岩带的一个标志,一直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最近,在蒙阴县坦埠镇苏家沟村发现的具典型鬣刺结构科马提岩,进一步证实了鲁西地区是华北地台上乃至世界上最典型的太古代绿岩带之一,为鲁西地区太古代绿岩带及其矿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苏家沟科马提岩呈透镜状残留体赋存于前寒武纪花岗质岩石中,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科马提岩、透闪石岩、阳起透闪片岩、绿泥透闪片岩、黑云阳起片岩等组成,具典型的鬣刺结构和变余鬣刺结构.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及结构等特征与世界典型地区科马提岩极为相似,属橄榄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18.
控制绿岩带金矿不均匀分布的因素,除构造环境、形成时代、岩石原始含金性及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规模外,科马提岩成因类型及绿岩形成时的海水深度也是重要的控制因素。低程度部分熔融使Ⅱ类科马提岩具低的原始金含量,对成矿不利。浅水环境下海水的流动及氧化条件不利于保留海底交代阶段由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释入海水中的金,对成矿不利。桂北元古宙绿宕带中科马提岩属Ⅱ类,所何岩石具有较低的金含量,故金成矿远景不太乐观,但仍具一定的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吉峰地区中元古代科马提岩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吉峰地区的橄榄质科马提岩具有良好的显微鬣刺结构,在橄榄石和辉石晶体间隙中充填有基质物质,说明其为火山岩.通过研究,对其初步划分了冷凝带和鬣刺带,它们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冷凝单元.吉峰科马提岩在岩石化上表现了良好的科马提岩属性,与南非及西澳大利亚橄榄质科马提岩一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科马提岩及与其伴生的玄武岩具有紧密的成因联系,它们的演化符合科马提岩-拉斑玄武岩的演化趋势,具良好的正相关特点.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REE特征上,本区科马提岩具有较好的II类科马提岩属性,与南非巴伯顿、印度、西格陵兰II类科马提岩极为相似.吉峰科马提岩的εNdT)=+7.51,说明源于亏损地幔,并且以LREE轻度富集为特征,显示它们系亏损地幔经较小程度部分熔融产生的.吉峰拉马提岩的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其形成环境可能是地壳拉伸减薄,上涌的科马提质岩浆在淬火快速冷却的条件下形成.这一岩石类型的发现为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元古宙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一个新线索.  相似文献   

20.
在力溪-通安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上,我们发现了一套与蛇纹岩紧相伴的超基性火山熔岩(图1).据其特征确定为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