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面蒸发敏感因素的判断,对于干旱区水资源的规划与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以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气象站2005年资料为例,对研究区水面蒸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熵值法对水面蒸发进行敏感性分析,并与关联分析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地区,温度与风速二因素对水面蒸发影响最为敏感;基于熵值法的敏感因素研究结果与关联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水面蒸发敏感因素的判断,对于干旱区水资源的规划与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气象站资料为例,对研究区水面蒸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文章首先采用熵值法对水面蒸发进行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温度、风速、日照时数这三因素对水面蒸发最为敏感;基于熵值法的敏感因素研究结果与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尤其在主要影响因素的判别上。研究结果干旱区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塔额盆地大风、沙尘天气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塔额盆地1961-2005年45a间的大风、沙尘、降水等相关气象资料,对盆地内大风、沙尘天气的分布、强度变化、影响范围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盆地内大风、沙尘天气形成的天气气候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塔额盆地沙尘天气一是受地形影响明显,沙尘和强沙尘天气过程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即盆地西部多于东部,并由高纬向低纬渐强;二是有较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特点,强沙尘天气的频发周期约为20a左右,沙尘天气春末至夏季最盛,冬季最少;三是与降水和大风的关系密切,降水偏多的年份,沙尘天气偏少,偏东大风引起沙尘天气发生的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新疆尉犁县气象站2008年4月至10月非结冰期水面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尺度下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不同计算尺度下,水汽压、相对湿度与日照时数这三气象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无变化,说明计算尺度对其影响较小;温度(包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与风速因素对蒸发量的影响程度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平均温度与平均风速这两因素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而影响程度随之增大;构成研究区域水面蒸发主要影响因素的是温度因素(包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与风速因素。研究结果为区域水资源的规划、优化调度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疆尉犁县气象站2008年4-10月非结冰期水面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不同计算尺度下,水汽压、相对湿度与日照时数这三气象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无变化,说明计算尺度对其影响较小;温度(包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与风速因素对蒸发量的影响程度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平均温度与平均风速这两因素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而影响程度随之增大;构成研究区域水面蒸发主要影响因素的是温度因素(包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与风速因素。研究结果为区域水资源的规划、优化调度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疆为重山所环绕,而在重山之间就形成了盆地.除去塔里木、准噶尔盆地外,新疆尚有吐鲁番、焉耆、拜城、塔额盆地.天山中还有尤尔都斯盆地.而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也都是我国的著名盆地. 对于新疆的气象学研究,解放以来已经做了不少系统性的工作,揭示了不少新疆特有的气象问题,自然也就涉及了盆地气象问题.但是我们觉得盆地在新疆占了这么大的面积,而且为数众多,这促使我们考虑可否正面的提出研究盆地气象学的问题.即从盆地气象学的角度专门研究各种类型的盆地在  相似文献   

7.
车尔臣河流域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车尔臣河流域且末水文站1991-2004年间,20cm口径小型蒸发器与E601型蒸发器同期观测资料,估算了20cm小型蒸发器对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折算系数,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并将其与库尔勒市及我国新蒙区年水面蒸发折算系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车尔臣河流域冻结期(10月一次年3月)的水面蒸发虽然微弱,但不能忽略,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在非冻结期呈先增后减趋势,年际变化较小.该结果可供车尔臣河流域水量平衡研究、水资源评价、生态需水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2008年极端天气对深圳高敏感行业的灾害影响情况,找出深圳极端天气的4大致灾机理:致灾衍生放大效应、防御工程失效时的反作用、极端事件的派生叠加效应和台风固有的"巨灾"效应,从而提出开展行业预评估服务如何找准评估因子、建立评估基础信息关联数据库、预评估工作的业务化实施等策略,为开展业务化的气象灾害影响预评估业务提供流程与系统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9.
近50年鄱阳湖水面蒸发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康山、棠荫、都昌、星子、湖口水文、气象资料,应用器测折算法和气候模式法,确定鄱阳湖1955—2004年年、月水面蒸发量,并对近50 a的水面蒸发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水面蒸发的温度、湿度、风速等主要因子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除5月外的各月蒸发量及年蒸发量均呈减少趋势,湖区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是造成水面蒸发减少的根本原因,与温室效应密切相关,是对大范围气候变化的同步响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敏感源分析的动态大气污染排放方案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2014年11月6—11日一次典型污染过程,以北京城区为重点关注的目标区域,基于印痕分析技术判别对该区域影响较大的敏感源区,设计重点区域减排试验和敏感源区逐日动态减排试验,利用区域化学传输模式WRF-Chem进行模拟对比。结果显示:上述两种方案对源强较高的减排当地PM2.5浓度降低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在传输作用下会辐射影响到下游地区;但仅就目标区域而言,敏感源区减排方案的减排效率要远远高于重点区域减排方案。为了验证基于敏感源分析的动态减排方法的适用性,进一步开展了不同季节以及不同背景浓度的个例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敏感源区分析结果制定动态逐日减排措施,可降低削减成本、提高减排效率,以达到最具经济环境效益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巴彦诺尔公基准气候站1999—2008年非冻结期(4—10月)E-601B大型蒸发器观测的蒸发量,以及同步观测的常规气象要素,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初步探讨温度、风速、日照时数、气压等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气象要素对巴彦诺尔公地区蒸发量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温度、日照时数、气压和风速。  相似文献   

12.
王曼  朱莉  段旭  李华宏  陈新梅  李璠 《气象科技》2021,49(3):362-371
利用中尺度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6年1月22-24日昆明准静止锋主要移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试验,研究昆明准静止锋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WRF模式较成功模拟出此次昆明准静止锋锋面的移动过程和锋面西进的位置.当地...  相似文献   

13.
1991年夏季持续性异常环流的共轭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共轭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发展了最敏感扰动的概念。用共轭模式对江淮流域大水1991年东亚夏季环流的持续异常特征,包括乌拉尔阻塞高压、鄂霍次克海偶极子型阻塞以及副热带高压的变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到了对这些过程影响最大的初始扰动。结果从新的角度揭示了这些系统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也显示了共轭敏感性分析方法在大气环流物理过程诊断中的有效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暖对区域极端气温出现概率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8,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适当的概率分布模式基础上,考察冬夏极端气温出现概率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率,以上海、南京、东台、徐州站为试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冬季逐日最低(极端)或平均最低气温或夏季逐日最高(极端)或平均最高气温的概率分布的敏感率几乎都呈现出气温方差变化的影响大于气温均值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夏季湖北电网气象敏感负荷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2009-2010年湖北电网日用电负荷资料和气象资料,提出了基于电网负荷的分解算法,将电网日最大负荷分解为基础负荷与气象敏感负荷2个主要分量.其中,气象敏感负荷与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的综合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相关.提出了基于权重指数的湖北省面平均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的算法.利用相关比法,分析了湖北省气象敏感负荷与面均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的非线性关系.基于均方偏差最小原理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夏季湖北电网气象敏感负荷与面均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的多项式预测关系模型.经2010年9月模型应用检验表明,预测平均误差低于6%.该模型可用于夏季湖北省电力专业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基于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分析2020年超长梅汛期内11次强降水事件的预报误差来源。分别以FNL(Final 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TIGGE_EC(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 from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作为初始场进行预报,对比预报结果发现,TIGGE_EC初始场的预报结果普遍优于FNL,这说明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对预报结果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探究初始条件不确定性(初始误差)来源的区域(敏感区)和变量(敏感变量)发现,敏感区集中分布于降水区西侧上游,相对应的敏感变量为水汽场。分别考察动能、有效位能以及比湿能在初始误差总能量中的占比,结果表明,扰动比湿能占比最小,但敏感性试验 表明比湿场扰动对预报效果的影响最大。选取比湿场扰动对预报效果影响最大且WRF_EC具有更好预报效果的6个暴雨事件,通过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别追踪其累计降水量最大值点的水汽来源及路径发现,有6个事件均有向降水区西侧上游延伸的水汽来源通道,进一步表明了敏感区的初始水汽场的准确性对暴雨预报的影响。因此降水区西侧上游的水汽场的误差是这11次梅汛期暴雨过程重要的预报误差来源,对其准确描述可有助于预报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5-2017年宜昌市逐小时电力负荷资料及对应时段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宜昌电力负荷的变化特征,研究气象敏感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基于主要气象敏感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宜昌电力负荷预报方法。结果表明:宜昌电力负荷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夏季和冬季是一年中电力负荷高峰期,年最大电力负荷出现在夏季,年均增幅达11.8%,年最小电力负荷出现在春节期间;气温对气象敏感负荷影响最大,随着日平均气温T升高逐日气象负荷率先减小后增加,当T为17℃时,气象负荷率最小,从而划分了4个变化阶段:17℃≤T<26℃、T≥26℃、7℃≤T<17℃、T<7℃,基于各阶级主要气象敏感因子分别建立电力负荷回归预报方程,经检验,在实际应用中预报相对误差绝对值为3.8%,基本能够满足电力部门负荷预测的精度要求。后期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一步提高宜昌电力气象负荷预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一、项目背景伊犁河谷地区、塔额盆地和天山山区是新疆主要的融雪洪水爆发区,每年给当地交通、牧业、设施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等造成巨大损失。新疆积雪及融雪型洪灾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加之其地域宽广,大气条件好,利用遥感手段开展积雪及融雪型洪灾的监测是必然方向;FY-3气象卫星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加强FY-3气象卫星观测资料的应用已成为国家和区域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有必要应用FY-3资料在新疆地区开展针对积雪及融雪型洪灾的监测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杨佑洪 《四川气象》1997,17(4):24-26
夏季盆地5—9月总降雨量经EOF(经验正交函数)展开,第一特征向量反映盆地东西部的差异.分析了该类雨型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及北太平洋海温场的关联,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提出了一种该类雨型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量影响程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深圳市1971-2000年E601型蒸发皿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对E601型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气温>相时湿度>日照时数>风速.希望从气象因素的角度出发,为区域内水资源的优化调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