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书架上     
《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章基嘉、葛玲编著,气象出版社出版,1983年6月,445页。本书有机地结合太阳物理学、地质学、海洋学、日地物理学、大气环流、中长期天气过程以及数理统计等的基本知识,介绍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我国近三十年来中长期天气预报方法,以使读者获得较系统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知识。全书共五篇二十章,主要内容:大气环流的基本知识;中期天气预报;长期天气预报;气候变化和超长期天气预报;中长期天气数值预报概论。本书可供气象、水文和海洋专业人员以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和研究生参考。×××《云物理学简编——云、雨和人工造雨》(英)B.J.  相似文献   

2.
本书(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fology)为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 J.R.霍尔顿(Holton)编著,1972年在纽约出版。全书共分12章,从绪论(包括大气热力学的必要知识)到环流与涡度及行星边界层的前6章中,主要内容是通过介绍理想的大气环流阐述了对了解大气运动最有关系的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后5章中为中纬度天气尺度运动分析、数值天气预报,大气振荡的线性扰动理论及巾纬度天气系统的起源和运动。内容重点强调准地转理论的重要作用。最后第12章为热带运动系统,扼要地概括了国外热带动力学的现状。本书虽名“引论”,但叙述尚较细致,且重点侧重于物理意义和概念的讨论,而不过多地涉及数学公式的推导,同时对大气结构观测做了一些介绍。在内容安排上是将普通气象学和动力气象学的知识结合处理的,适当地避免了重复。但此书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缺点,例如有关热力学等方面的讨论,显得薄弱与不够。据闻国内有关单位已有译稿。  相似文献   

3.
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11月下旬在广州召开了大气环流和中期天气预报学术交流会,这是天气专业委员会举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活动.会议主要交流了大气环流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近成果和中期天气预报方面的业务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4.
余鹤书  仇永炎 《气象》1987,13(4):43-45
1986年11月25—29日,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召开大气环流和中期天气预报学术交流会,研讨了自1979年全国中长期预报会议以来,我国中期环流研究和中期预报应用技术工作及所取得的成果。从参加交流的近百篇论文中,可以看到,我国中期预报的发展是健康的,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大气环流中期过程的研究正朝着纵深方  相似文献   

5.
《计算物理方法》系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主编丛书,该丛书第17卷《大气环流模式》在1977年出版。由五个课题组成,现分别介绍如下。一、天气预报和气候模拟中数值模式的计算方面。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笠原(Kasahara)撰写。研究大气和海洋运动规律的学科是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天气预报和气候模拟就是由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方程组控制。这套基本方程组通称“数学模式”,当数值近似方法应用于这组方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气象学会、广东气象学会与新疆气象学会联合主办的大气环流与中期预报科学讨论会,于1990年12月25-28日在羊城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气象、水文部门的7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42篇。新疆有两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4年一次的中期预报会议。它主要反映近年来对大气环流的研究以及中期预报的进展。通过交流,促进中期天气预报水平的提高。北京大学仇永炎教授致开幕词并做了会议总结。会议期间,应广大中期预报员的要求,还专门组织了中期预报员座谈会,就中期天气预报如何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中期天气预报应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更好地进行检验、订正;中期天  相似文献   

7.
余鹤书  晁淑懿 《气象》1981,7(8):42-44
中期天气预报不仅要预报大型环流形势场,更重要的是预报具体天气的变化趋势,例如寒潮、台风、降水等。一般来说,大尺度环流系统的演变和调整,是形成这些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背景。大气运动中热量、动量和水汽的交换,经纬向环流的循环变化是不停息的进行着,然而大气运动状态变化的差异却又是十分明显的,在一些情况下大气运动出现剧烈的变  相似文献   

8.
北半球冬季风暴轴维持的一种可能机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每日客观分析资料所作的观测分析及T42L9大气环流模式(GCM)所作的数值试验结果,提出了外热源强迫是北半球冬季风暴轴维持的一种可能机制,并试图给了影响过程的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9.
徐羹慧 《气象》1985,11(2):6-10
近四年来,寒潮中期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课题组,根据半球大气环流变化特征,分析了寒潮中期天气过程的大量事实; 以大气环流动力学观点,着重研究了寒潮中期物理过程和冬半年大气环流的中期变化机制, 并提出了时效为15天左右的寒潮中期预报综合方案。这个方案包括:物理-统计法、天气-统计法、数值预报产品和寒潮过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前者为10—15天的主要预报方法,后者为3—5天的主要预报方法,天气-统计法是6—10天的主要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中期天气预报的对象是如连阴雨、寒潮等中期时空尺度的天气过程,这些过程与行星尺度环流系统或一群天气尺度系统变化密切相关。大气长波的发展与消亡是中期天气演变的最基本过程,而超长波的活动则构成了中期环流形势演变的背景。随着中期数值预报的进展,其输出产品给中期MOS预报提供了预报信息。目前,欧州中  相似文献   

11.
西风环流指数的高低反映了大气环流变化的幅度。利用其峰值和谷值找出与海拉尔地区降水之间的关系 ,为中期天气预报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今后两年长期天气预报研究工作重点 (1)建立化半球大气环流异常和低频变化空间结构的图象,对环流异常的物理成因和变化规律,给出动力学、热力学解释,提出大气环流异常对我国长期天气异常的关系。(2)在大气环流异常的研究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大气化学是大气科学领域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本书是在气象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大气化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大气化学(第二版)》保留了第一版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除修改了个别印刷错误外,对一些数据和信息进行了更新,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大部分是作者和他的学生们在近几年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第1~3章系统介绍大气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大气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大气的组成、结构,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大气微量成分的循环过程等。第4~7章分别介绍大气化学几个重要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深对长期天气过程的基本认识,文章综述了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七五”期间,我国在大气环流与长期天气预报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的关系、环流的遥相关及分型、海气相互作用、环流的季节突变现象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用天气-统计学方法制作中长期亚洲范围内大气环流型预报的一种客观方案。本方案是以统计学方法划分自然天气季节和对每个自然天气季节内的候平均环流型进行分类为基础的,着重点在于强调以认识大气中的物理过程为基础来选择预报因子。本文的结果指出,用经验方法制作长期天气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寒潮中期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寒潮中期预报,是有关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课题。近两年来,本课题组主要从事了三个方面的工作:(1)寒潮中期过程和大气环流中期变化的机制研究;(2)寒潮中期数值预报和大气环流中期变化的数值试验;(3)寒潮(低温)中期预报方法的研究。主要力量集中在机制研究上,其他两个方面分散进行。现将这三个方面工作进行初步总结。 1.中期过程的物理机制研究天气实践已积累了不少关于寒潮中期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2000年7月16~17日辽宁副高后部切变线暴雨过程、环流形势特征 ,介绍了这次过程的中期天气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寒潮中期预报研究成果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仇永炎  刘景秀 《气象学报》1985,43(2):253-253
由国家气象局组织的“寒潮中期预报的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的科研课题分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使用天气学和统计学方法寻找寒潮中期过程的基本事实,第二阶段着重于寒潮中期物理过程研究,预报方法制定、数值预报试验和模式探讨,还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冬半年大气环流变化的许多基本问题。它的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外关于太阳活动对大气环流和天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鉴初 《气象学报》1962,32(2):177-194
本文综合介绍了十余年来国外关于太阳活动影响对流层环流和天气的研究工作。首先说明太阳表面及太阳大气的结构、太阳活动的定义以及引起太阳辐射改变的一系列太阳物理过程。然后重点介绍太阳活动影响大气环流和天气方面的某些主要研究结果。并指出太阳活动影响天气的几种可能机制。最后,本文认为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对天气预报等方面作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中、短期天气预报经历了一个由天气图方法发展为客观定量的数值预报方法的一个飞跃,它充分证明了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是创造新局面的前提。本书是作者们几十年来气象科研工作的结晶。全书共分10章,分别介绍大气低频变化的观测事实和科研进展概况,大气中30~50天振荡,阻塞形势与环流持续异常;遥相关的分析与应用;指数循环与西风气流的季节内振荡、ENSO循环等。本书融观测事实的系统描述、一定份量的理论阐述及实际应用方法。作者彭永清等3人,气象出版社出版,定价:20.50元。大气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