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荷载对钻孔应变测值影响的实验及力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弦频钻孔应变仪和体积式应变仪二次地表荷载试验的结果。根据弹性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钻孔地壳应变测量及荷载试验的力学模型、边界条件等予以简化,使得经典的集中力作用于半无限弹性体表面的布辛奈斯克(Boussinesq)解,可有条件地运用于钻孔应变测量中地表荷载变化问题的定量分析研究。所给出的实验方法、研究思路及计算方法等,对定量研究钻孔应变测量中的荷载干扰、研究岩石力学性质、制定台站钻孔应变观测技术标准及观测规范等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种弦频式钻孔应变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3ZX——79型弦频式钻孔应变仪的性能及主要指标.其灵敏度,日稳定度、内符合精度均已达到10-9.从两年多来的连续实测资料表明,所测到的日应变固体潮大潮幅度在4——510-8;小潮幅度在2——310-8.地球表层年应变幅为10-6数量级;震前地壳应变前兆信息在10-7数量级上.从而表明:采用我国自己研制的高精度钻孔应变仪,为地球科学各项主要参数的测量研究、探索地震预报,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河南省地震局地震科研室研制的弦频式钻孔应变仪已成功地记录到地球日固体潮变化。该仪器型号为 ZX-79型弦频钻孔应变仪。该仪器核心采用弦—频传感器,将带有该种传感器的一套探头即4个传感器用遥测控制的办法安装在直径130mm 的钻孔中。为了克服大气压力和水位变化对探头的直接影响,该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应力应变研究室研制的ZX—79型弦频钻孔应变仪于1979年10月正式投入观测。传感器埋设深度16石8米。仪器下井之前,初步率定线应变灵敏度在10’量级。现将该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列于表1。  相似文献   

5.
由于具有高灵敏度、观测频带宽、长期稳定性等优点,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日益成为当今地学界开展地壳长期形变观测的主流观测仪器之一,并逐渐应用到地震和火山事件等引起的高频地震应变波观测中.为了更好的推进地震应变波定量化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从基于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地震应变波的高频采样观测实验、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频响带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处于同一地点的体积式应变仪与弦频式钻孔应变仪测值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徐州台安装在同一个山洞、不同钻孔内的体积式应变仪和弦频式钻孔应变仪的实测值进行了相关分折。结果表明,二者相关性很好,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对造成两者比例因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钻孔应变地震波记录确定地震面波应变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发展的高采样率的钻孔应变仪可以记录到地震波造成的水平应变,是动态库仑应力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钻孔应变仪记录的应变地震波确定地震震级,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本文收集了我国10个应变台站四分量钻孔应变仪2020年1—3月记录的10 Hz采样应变地震波资料,共选出震级M≥4.0的浅源地震68个,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应变震级公式为Mε=lg E max+1.65 lg(Δ)+1.43.对于6.5级以下的地震,计算得到的应变震级ε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震级M CENC基本一致:M CENC=1.03ε-0.23,但本研究中的两个7级地震,应变震级出现了震级饱和现象.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应变定震级是可行的,但对于两个7级地震的饱和现象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因为它们不但涉及震级确定,而且涉及远震动态库仑应力触发地震的研究.今后要对更多的大震钻孔应变波形记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决定在我国布设40套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本文介绍5·12汶川地震前后分量应变仪观测到的应变异常及根据应变异常与其它观测手段对8·30会理6.1级地震较准确的预测。据此,提出我国有必要加速应变密集台网建设。  相似文献   

9.
武都RZB-Ⅱ型钻孔式压容应变仪自1992年投入观测以来,至今已多次记录完整的地震波形。选取了1993年以来的中国西部地区所发生的几次7级以上强震,通过对震前武都应变资料的分析后发现这几次地震前武都应变资料均存在着显著的中、短临异常变化;并对出现前兆异常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强震前钻孔应变异常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年以来青海省6套YRY-4分量钻孔应变仪数据,对青海地区M≥6.0强震前的前兆异常信息进行研究,并对异常特征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格尔木、门源分量钻孔应变在2008年青海海西6.3级地震前出现了较为可靠的中短期异常,在周边6级以上地震发生前未发现明显临震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朱航 《四川地震》2002,(4):19-21
在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特大震发生前数日内。攀枝花仁和地震台钻孔应变测值与应变仪钻孔内的水位测值出现大幅临震异常。叙述了对异常的发现,判断与地震预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1日中哈交界Ms6.1级地震钻孔应变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1日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处发生了Ms6.1级地震。震前,位于震中西南224km的新疆乌什台分量式钻孔应变仪记录到了明显的应变异常信息。经多次落实没有发现干扰,认定为是与地震有关的应变异常。认为此次异常具有应变性质,呈压性、阶段性、节律性和张、压交替变化的波动性特点。深入分析乌什台应变异常特征,总结此次地震的预测经验、教训,对以后的地震短临预测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菏泽5.9级地震前徐州台观测到的应变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市距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震中约200公里。地震前后徐州市周围四个山洞中有多套仪器投入观测,即测震仪,地磁仪以及八套倾斜仪、一套线应变仪、一台体应变仪。部分应变仪和倾斜仪记录到5.9级地震前的一些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4.
胡琼  许风柱 《内陆地震》1997,11(2):188-192
RZB-1型电容钻孔应变仪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精度、测量应变范围比较宽的地震前兆专用仪器。自1991年在库尔勒地震台投人工作以来,对库尔勒500km范围内发生的多次5级左右地震都观测到了比较明显的前兆异常,较好地反映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过程。1台站概况库尔勒应变观测台位于东经86”11’29”,北纬41”48’52”,海拔高度为1070m。台区为大面积基岩出露区,岩性为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北轮台、兴地断裂和铁门关大断裂分别在台站南、北各约2km处穿过,是应变观测的理想场地。RZB-l型传感器装于井下104.59m处,采用RDJ数据采集器在地下…  相似文献   

15.
新疆钻孔应变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三要求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靖祥  许风柱 《内陆地震》1995,9(2):118-125
将新疆高精度钻孔应变仪10年来观测到的应变异常划分为趋势异常、短期异常、临震异常三类,并对三种异常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地震三要素与应变异常参量关系的密切,震级与异常量级、震中距有着确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将新疆高精度钻孔应变仪10年来观测到的应变异常划分为趋势异常、短期异常、临震异常三类,并对这三种异常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地震三要素与应变异常参量关系密切,震级与异常量级、震中距有着确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昌平地震台概况,用相关分析、信息合成等方法,对体应变仪1989年7月至2001年的资料进行了处理,发现对发生在距昌平地震台300~500km范围内、震级5级以上的地震,体应变资料趋势异常明显,异常时间与震级相关性较好,地震多发生在信息合成值变化较大的时段。昌平地震台体积式应变仪观测到的同震效应多以张性阶跃为主。  相似文献   

18.
对小陶台钻孔体应变仪前兆数据开展研究、统计,分析观测曲线的同震地震波,归纳出2016-2020年体应变的国内国际同震地震波形特点,并画出地震能力线,量化评估小陶台钻孔体应变仪映震能力,得到小陶钻孔体应变仪对不同震级地震的响应范围.通过数据分析来看,小陶台钻孔体应变仪数据质量较高,映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计算式梳理及震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基本原理式的分析出发,可知首先得到的物理量是岩石面应变和切应变及主应变的方位角,然后得到的最大、最小主应变是间接结果,建议多使用面应变和切应变的表示方法。由此说明当下需要重视灵敏系数A、B的实用化研究。据此思路,以云南省昭通地区2012年彝良M 5.7地震和2014年鲁甸M 6.5地震为例,对2次震中附近几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初步分析表明,基于面应变和切应变的视角进行分析,其效果多优于以元件为单位的分析,可直接得到面应变和切应变异常及特征;2个面应变测量数据间的相关系数曲线,有时会在震前数天和震时出现异常变化,此新线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永安地震台钻孔体应变地震响应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统计永安地震台2007—2013年体应变记录的地震同震响应,与同期国家地震台网大震速报目录对比,响应率为15.21%。绘制地震能力线,量化评估永安地震台体应变仪映震能力,得到钻孔体应变对不同震级地震的响应范围为:震级5.5级,震中距425 km;震级6级,震中距860 km;震级7.0级,震中距3 514 km;震级7.5级,震中距7 104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