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望烟雨万象高楼矗立北望海天辽阔淼淼无际西望田横古寨突兀水中东望水域帅旗战船依旧蓬莱阁坐落在山东省蓬莱市城北面的丹崖山上,系中国四大名楼之一。提起蓬莱阁,不能不提及蓬莱地名的来历。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代,蓬莱是莱子国的属地,但当时并不叫蓬莱,得名蓬莱,是因为汉武帝。唐人杜佑在《通典》上说:"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因筑城以为名"。关于蓬莱地  相似文献   

2.
【教学思路】 1."巴西"教学设计以南美洲某国境内埋藏了大量的黄金珠宝,海尔兄弟要去探寻宝藏为背景,途中他们遇到了智慧老人,老人赠送给兄弟俩一个遗失了钥匙的宝盒。本节的新授知识便从寻找开启宝盒的钥匙拉开了探宝的帷幕,以海尔兄弟的探宝路线为线索,设计了"寻找秘钥""探宝插曲""留宿农场""宝藏寻踪"四方面内容,把"巴西的自然环境""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名》2009,(3):74-74
据2月24日《中国经济报》报道,在福州市仓山林浦村九曲山,一堵重叠交错的天然岩石上,雕刻着一组无人能识的图案,引来众多猜测。是史前人类留下的神话猜想,是记录古老的闽越族向天祈祷场景,还是宋代打开通往宝藏的密码国?……  相似文献   

4.
在传说中,玄奘带着动物们穿过茫茫沙漠,身负双重的使命:在过程之中要把这些兽面人心的家伙感悟度化;其次,在终点之处寻找他自己的宝藏。  相似文献   

5.
王克之新著《伊犁地名史话》出版,像一把钥匙,透过一系列地名的来龙去脉,打开了伊犁历史的文化宝藏,读后深有感触。 《伊犁地名史话》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地名说历史,围绕历史讲故事。一部中国历史浩如烟海,一部伊犁历史也沧桑多变。我国历史学家记述史实,有的以年代为纲,有的以人物为中心,有的以事件为脉络,逐渐形成了各种体例。  相似文献   

6.
孙延 《中国地名》2015,(3):17-19
如今,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份由拉布斯写在羊皮纸上的藏宝图。由于图上的文字、图表、符号晦涩难懂,200多年来始终无人破解这个谜,无法找到宝藏的所在地。令人无奈的是,图表是以一种复杂难解的密码记录的。人们猜测,只有破译了源于希腊神话的12种符号,才有可能找到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由于藏宝图的来历和探宝人故事的扑朔迷离,使得这个故事更加令人怦然心动,令一些探险家和寻宝人为之不懈努力。探险者越多,人们的探险  相似文献   

7.
两千年前,汉王朝的铁骑,保障了西域商路的畅通,丝绸成为古罗马贵族手中的奢侈品,在此之前一千年,商王朝的庞大军队踏上了几乎相同的征程,道路的另一端埋藏的是统治者梦寐以求的宝藏——玉石。回溯历史,这条曲折神秘的玉石之路,在人们的眼前展开。  相似文献   

8.
张焱 《地理教学》2009,(11):23-24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订阅《地理教学》,看完了也舍不得卖,总觉得里面有挖不完的宝藏。前不久,打开今年第9期《地理教学》,目录中一篇“‘地图·国家’一课观摩与思考”的文章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2007年底我曾上过“地图·国家”这节课,08年5月拍了录像课。难道是我的那节课,抑或是哪位老师也上了这样一节课,同名不同的内容?好奇心驱使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看完了全文。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2011,(5):28-32
两千年前,汉王朝的铁骑,保障了西域商路的畅通,丝绸成为古罗马贵族手中的奢侈品,在此之前一千年,商王朝的庞大军队踏上了几乎相同的征程,道路的另一端埋藏的是统治者梦寐以求的宝藏——玉石。回溯历史,这条曲折神秘的玉石之路,在人们的眼前展开。  相似文献   

10.
正一、案例背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两者既不相似,又无较多的关联。要寻求出一条红线,自始至终能把两者自然、美妙地自内而外串成一体。这里蕴藏着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自然和人文造化的珍贵宝藏,有着一种强烈的神秘感吸引着我们的学生,如果引用得当,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终生难忘,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是一堂区级同课异构课,要求创新,多环节优化学生的自主体验,促进每一个体验在多向互动中有效生成,体现高效课堂,关键在于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西部资源》2012,(6):46-47
这是一座奇特的公馆,看起来与普通建筑无异,当年竟耗资10万大洋;它的地下传说埋藏有价值连城的财宝,它的建成也与一起宝藏被盗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请读——八十多年前的"中华民国",政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也就是在那个年代,规模宏大的清东陵地宫遭到了洗劫。1928年7月,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秘密盗掘了清东陵慈禧墓和乾隆墓,无数价值连城的金银财宝、艺术珍品从此流失,至今下落不明。而东陵盗宝案后来却不了了之,成为  相似文献   

12.
《西部资源》2012,(6):20-21
九天之上,寻神州矿藏九地之下,诊地球脉搏从石斧开凿洪荒的远古时代,到科技改变生活的今天,人类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矿产资源。从东南海疆到西域大漠,从西南雨林到东北雪山,从中原腹地到祖国边陲,一代代河南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儿女在始终不渝地探寻着神州地下宝藏,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保障和地学支撑。河南物探助力中原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是河南省地矿局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找矿技术升级,在原省地球物理勘查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何萍 《地理教学》2005,(10):6-7
在云南,人与大自然永远是一种默契的交流,柔情的倾诉,深深的依恋。云南其灿烂的化,众多的名胜古迹,各异的民族风情,千差万别的立体气候,以及举世闻名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地下宝藏等丰富的物产资源和通往印度、东南亚各国的区位优势,赋予了它独特而神秘的魅力,成为中外游客旅游的好地方。云南之所以能吸引众多游客,其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西藏拥有十分丰富的文物宝藏。在它的2000多处文物古迹中蕴含着藏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了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是藏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下面且举几项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以飨读者:藏文典籍吐蕃时期的珍贵木牍,均是尘封已久的历史遗存藏文  相似文献   

15.
提起新疆,也许映现在你脑海中的是那颇具民族风情的维吾尔族歌舞、名闻遐尔的哈密瓜和珍珠玛瑙般的吐鲁番葡萄;呈现在你眼前的自然景观是“三峡二盆”、“十天九风沙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然而,却很少有人知晓在这使你望而却步的沙漠、戈壁底层下,埋藏着无尽的宝藏——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6.
宋粤华 《盐湖研究》2001,9(3):70-70
《沉默的宝藏——盐湖资源》一书于 2 0 0 0年 5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出版 ,为国家重点图书“院士科普书系”系列丛书之一。盐湖是一种含盐量很高的咸水湖。我国是世界上盐湖众多的国家之一。从西部边疆的西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直至东北边陲的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广泛地发育着数以千计的盐湖。在这些盐湖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如石盐、芒硝、石膏、天然碱、硼酸盐、锶盐、钾镁盐等固体矿物原料。此外 ,在其盐湖卤水中还赋存有丰富的钾、镁、锂、硼、溴、铷、铯、锶等…  相似文献   

17.
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端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 自治州都兰县,历史上曾是吐谷浑古王国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址。在这片 方圆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发现上千座至少有一 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墓。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通过对都 兰古墓群的发掘、研究,认为这些墓葬是研究我国西 北民族史、中西交通史以及柴达木盆地环境演变史不 可多得的宝藏。 然而,随着吐蕃墓葬群影响的不断扩大,这里 也遭到了盗墓贼的频繁"光顾",到目前为止,都兰 县境内已有近一半的墓葬遭盗掘,大量珍贵文物流 失,这些千年墓葬正遭受着"灭顶之灾"。 很久以来,世居柴达木的蒙古族和藏族群众就 发现,从夏日哈到诺木洪广阔的大地上,耸立着上千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al Society)于1988年1月13日庆祝建会100周年。它在地理学普及和广泛宣传有关我们星球地理知识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北美洲辽阔地域的开发为地理学研究活动和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美国地理学会(建于1852年,于纽约)的面前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些任务。但是为了对国家自然宝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仅靠这个科学—社会组织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这就促使联邦政府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组织了几个大的考察队(Кинга,Уэйлера等),以后又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机构,创建于1879年的地质局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称“西域”.有“口染之乡”、“金正之邦”之美称,并以“丝绸之路”文化而名声远扬。新疆以独特多姿的地理风光,颇具特色的优质物产和得天独厚的宝藏资源为世界所关注。为了促进新疆日益繁忙的国内外商贸和文化活动,使世人了解新疆,特编《新疆大辞典》。《新疆大辞典》涉及面广,编纂要求高.内容达30类以上,其中“地理·环境篇”编纂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主持,参加者有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地质矿产局、新疆气象科研所、新疆地震局、新疆农业科学院和新疆林业科学院等单位。《新疆…  相似文献   

20.
正每课一次调查、每天一次记录、每周一次评议,简称"每课一问""每天一记""每周一议",是为"三部曲"。我们提倡围绕课堂教学中的"低效"问题进行教后反思,即每课一次调查、发现问题,每天一次记录、反思问题,每周一次评议、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正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下面以初中地理为例谈谈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