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呼伦贝尔市新旧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应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学斌  姚振东 《气象科技》2016,44(2):325-330
利用呼伦贝尔市4个气象台站1972—2013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逐日新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MCI与旧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并对比两种干旱指数统计出的干旱日数、干旱强度,以及根据相应标准统计出的干旱过程和与实际干旱发生情况的吻合程度,分析新旧指数的优劣。结果表明,由于CI没有区分逐日降水量在指数中的权重,从而造成其跳变要多于MCI,而且MCI引入了近150天降水量的SPI并区分了冬、夏半年的权重值,避免了干旱指数对呼伦贝尔市冬季、初春干旱评价过重的问题。结合呼伦贝尔市实际的气候特点和干旱灾害发生实况,MCI更符合实际,适合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2.
曲学斌 《气象科技》2015,43(1):103-107
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气象台站1973—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4—10月生长季期间逐日CI指数并统计分析呼伦贝尔市生长季气象干旱强度特征,利用空间差值、线性回归、信噪比检验、M 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干旱强度的空间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突变发生情况及气象干旱发生周期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呼伦贝尔市气象干旱发生频率最高为牧区,强度由西南牧区向东北林区递减,春季气象干旱有减轻趋势,而夏、秋季节干旱有加重趋势,牧区秋旱的加重趋势尤为显著,农区的变化周期较长,为19~24年,而林区、牧区的变化周期较短,为5~12年和7~12年。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异常特征、水汽条件及海温等方面初步探讨造成2015年初夏呼伦贝尔市干旱少雨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500h Pa月平均高度场上,呼伦贝尔市长时间受强盛的暖高压脊控制,距平场显示为两低一高的干旱环流形势;7月上中旬副热带高压异常偏东且势力较强;低层水汽辐合弱;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增暖,夏季风弱是造成呼伦贝尔市初夏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若羌、且末气象站43a(1961~2003年)大风资料为依据,结合2004年的野外风沙监测资料,采用天气学、气候学和统计学相结合方法,分析了塔克拉玛干东南部大风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国道G315线若羌一且末段的选线、未来养护和防沙治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呼伦贝尔市域内16个国家级气象站气温、降水数据以及MODIS卫星Terra 1000m分辨率数据,运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和温度植被指数法(简称TVDI),对呼伦贝尔市2016年夏季干旱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夏季呼伦贝尔市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其中7月极端最高温度较历年同期偏高0.3~7.9℃,降水距平百分率值为-17.3%~-81.6%;8月极端最高温度比历年同期偏高3.2~10.8℃,降水距平百分率值约为-36.3%~-92.6%。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市以及鄂温克旗的高温干旱情况最为严重。从卫星反演的土壤湿度数据可知,呼伦贝尔市西部地区干旱严重,东部地区受灾较轻,其反演结果与降水量分布图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2年冬季和2003年春、夏季对干旱有影响的气象要素、因子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呼伦贝尔市38年一遇的严重干旱成因。  相似文献   

7.
引种美国黑核桃树种 ,可作为造林最佳树种之一 ,也是经济价值最高的材果兼优树种 ,将对改善生态环境和振兴经济建设均具有现实意义。通过 90年代国内引种 ,特别陕西西安、宝鸡和商洛等地的成功引种 ,已探索出引种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1 黑核桃植物学特性黑核桃是落叶乔木 ,树高可达 3 0 m以上、树干直径 1 .3 m树冠圆形、复叶互生 ,长 2 0~ 60cm,有小叶 1 5~ 2 3片 ,顶叶常退化。黑核桃是一个生长速度中等深根性树种。雌雄同株 ,多雌雄异熟 ,雄花型居多。雄花在上年生长季形成 ,雌花芽由上年停止生长的休眠芽发育而成。一般在4月中旬到 5…  相似文献   

8.
2006年秋季,对江西18种常见树种的枝、叶每天进行失水率和含水率的测定,建立了失水率与温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树种间、枝和叶间含水率和失水率的差异,研究了失水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得出了不同树种的枝条失水率稳定在11 d,树叶稳定在8 d。综合含水率和失水率2个指标,认为木荷、马尾松、珊瑚树、鹅掌楸、油茶是较好的防火树种。  相似文献   

9.
几个优良观赏树种引种的气候因素分析刘月英李芬*(山西省气象干部培训中心030006)(山西省观象台030006)引言树木引种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一个本地或本国没有的树种,经过驯化培育,使其成为本地或本国的一个栽培树种。在城市绿化中,引进优良的观赏树种对...  相似文献   

10.
1985年9月下旬至10月上句,我们参加了省林业厅和省干旱造林研究中心召开的甘肃省林业发展长远规划及干旱造林论证会。首先对定西口林场和河西走廊的民勤治沙站、临泽治沙站、敦煌阳关林场以及兰州旱生植物园等地的干旱造林进行了实地的参观、考察,然后就我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何进一步搞好植树造林和综合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现根据实地考察资料和论证意见,从气候角度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79—2013年内蒙古73个旗县气象站资料、历史干旱资料、马铃薯产量数据和社会属性数据等,通过内蒙古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全生育期的降水负距平百分率与相对气象产量二者建立的回归方程,结合农业干旱等级和降水距平百分率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得到了马铃薯轻旱、中旱和重旱的等级指标,确定了干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孕灾环境的暴露性和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内蒙古马铃薯干旱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东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和北部、乌兰察布市大部和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19.1%;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区、赤峰市中部和南部、通辽市西北部、兴安盟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北部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20.1%;干旱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赤峰市西部和北部、通辽市东南部、兴安盟西南部、呼伦贝尔市东南部地区,分布区域面积最大,所占比例为41.0%;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灌溉区域,包括河套灌区和辽河流域,所占面积比例为19.8%。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市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呼伦贝尔市地区8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总结呼伦贝尔市雷暴的一般天气类型。结果显示:呼伦贝尔市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兴安岭山地多、平原低地次之、草原地带较少的特点;各站的雷暴年际变化较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集中出现在4—10月,夏季6—8月的雷暴次数占80%以上,发生雷暴的峰值时段在14—17时,雷暴日数具有较强年代际变化,呈明显的波动下降的特点;呼伦贝尔市雷暴天气有4种基本天气类型。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软枝杨桃在闽南地区栽培中低温霜冻、大风、干旱、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内蒙古73个旗县气象站点1979—2013年的观测资料、历史干旱灾害资料、马铃薯产量数据和社会属性数据等,通过内蒙古马铃薯花期的降水距平干旱指标,确定了干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分布,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孕灾环境的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内蒙古马铃薯花期干旱灾害的风险性进行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干旱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东北部、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区、乌兰察布市大部、锡林郭勒盟南部和赤峰市部分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15.0%;干旱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南部和北部、赤峰市大部、通辽市西部和兴安盟大部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33.4%;干旱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通辽市东部和呼伦贝尔市东南部,所占比例为31.8%;干旱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具有灌溉能力的河套灌区和辽河流域,所占面积比例为19.8%。  相似文献   

15.
博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林区南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南麓,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高,降水量以6-8月最多,也最为关键。2007年6-8月的降水量特少,气温偏高,这是造成博克图地区夏季干旱的直接原因,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观测方法和结果近年来5月高温干旱天气,严重影响柑桔前期落花落果的现象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986年我们在本地桔园实地观测结果,总落花落果率为97.4%,座果率仅2.6%;而5月落果后,落花落果率就已达96.2%,可见5月高温干旱对其的影响程度。观测点设在金华市开化村桔园(面积12.67公顷,距本站500米),在桔园内设两个观测小区,每小区9棵,设样株5棵,在每一样株的骨干枝中部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选一个枝条作为观测枝,共设观测枝40条。自开花始期到生理落果结束,每天数记观测枝上的花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气象站1960—2015年最低气温0℃时雾的观测记录,结合气象要素,对呼伦贝尔市极寒天气下特有的冰雾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最低气温-37.0℃时,雾的发生概率突然升高,可以此作为冰雾研究的标准。呼伦贝尔市冰雾出现最多的地区为根河市,冰雾逐年出现的日数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冰雾的出现概率随日最低气温的降低而升高,多发生在降温过程中,冰雾发生时空气为非饱和状态,相对湿度多在70%~80%之间且随日最低气温的降低而降低,风速以静风为主,持续时间与日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开展玉米热量资源精细区划是呼伦贝尔市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提出的新要求。以市、旗、镇三级行政区划图、DEM图和1985—2014年历史气象资料为基础,根据玉米生长对热量资源的要求,利用GIS及其空间分析工具进行呼伦贝尔市玉米热量资源区划,将呼伦贝尔市玉米种植划分为最适宜、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及不适宜种植地区,进行分区评述的同时提出趋利避害的建议。区划结果对有效利用热量资源,提高玉米增产、增收以及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 朝阳地区位于北纬40度左右,气候干旱少雨。全市有60%左右土地为山坡地,适宜发展耐干旱耐瘠薄的山杏和大扁杏(下称两杏)。据本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地状况,为振兴农村经济,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发展两杏生产,把两杏列为经济林商品基地的主要林种。  相似文献   

20.
灌丛沙堆表面的蚀、积特征直接影响着沙堆的形成和发育,是研究灌丛沙堆的重要方面。选择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内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上的各一个独立柽柳沙堆作为表面蚀、积特征的定点观测对象,运用地形测量结合插钎法对每场大风后沙堆表面的蚀、积量与蚀、积分布状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处于半固定沙地的柽柳沙堆,整体蚀、积空间分布规律不显著且蚀、积量相对较少,以微弱的蚀、积变化为显著特征,形态相对稳定。与之相对,处于流动沙地的柽柳沙堆,整体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较高的蚀、积强度,这表明柽柳沙堆所处环境的沙源供给强度是控制沙堆单体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2)伴随着柽柳灌丛开始萌动到逐渐形成一定的灌丛覆盖,沙堆表面由大面积侵蚀逐步转为积沙,风蚀退缩到沙堆两侧且总体上沙堆体积在年内呈先减小后增大的波动状态。(3)柽柳灌丛沙堆以灌丛内部具有覆盖的保护区域及背风侧大面积稳定积沙,迎风和两侧区域强烈风蚀为主要蚀、积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