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实行有计划开采的规定,经综合研究资源储量、现有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情况以及市场需求趋势等因素,国土资源部决定,继续对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管理;2011年6月30日前,原则上暂停受理新的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勘查、开采登记申请。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通讯》2013,(17):18-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44号)的要求,部研究确定了2013年度稀土矿、钨矿和锑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含《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钨矿锑矿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第一批)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2]1427号)下达的第一批指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通讯》2014,(12):22-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的要求,部研究确定了2014年度稀土矿和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稀土、锡、锑矿产专项整治和开采总量控制准备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3〕53号)的规定,经复查审核,对下列具有采矿资格的稀土、锡、锑矿开采企业名单予以公告。2005年9月2日附件:具有采矿资格的稀土、锡、锑矿开采企业名单(第二批)矿种省(区)名称号序矿山名称采矿许可证号认储证量护环文境保件安产全文件生注备稀土矿四川省1冕宁县昌华稀土采选厂(牦牛坪稀土矿)5100000320254有有有广西壮族自治区2崇左县矿产公司六汤稀土矿4500000140009有有有广东省3大浦县三河镇五丰稀土矿4400000430121有有有4平远县华企稀…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通讯》2012,(7):19-20
国土资发〔2012〕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加强国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加强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的总量控制,防止过度开采,确保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严肃性,国土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发〔2012〕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加强国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加强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的总量控制,防止过度开采,确保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严肃性,国土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通讯》2011,(9):37-3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采取综合措施对耐火粘土萤石的开采和生产进行控制的通知》(国办发[2010]1号)要求,保护和合理利用可用竭的高铝粘土和萤石矿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综合研究资源储量、现有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情况以及市场需求趋势等因素,部决定,继续对高铝粘土矿和萤石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土资源部出台《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在矿产资源管理上推出了新的管理目标、措施。为此,记者采访了部矿产开发管理司负责人,对此《办法》进行解读。保护优势矿种,防止过度开采  相似文献   

9.
耐火粘土和萤石是可用尽且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近年来,一些企业对耐火粘土、萤石过度开采和生产加工,导致资源保有储量快速下降,环境污染严重。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资源和环境,有必要从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缩减耐火粘土、萤石的开采量和生产量。《通知》要求:实行开采和生产总量限制;严格控制新增开采产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实施出口措施;提高资源税税率;加强环保监督;加强信息引导;加强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通讯》2010,(2):26-26
<正>国土资电发〔20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采取综合措施对耐火粘土萤石的开采和生产进行控制的通知》(国办发〔2010〕1号)(以下简称《通知》),加强耐火粘土(高铝粘土矿产)和萤石矿产的勘查开采管理,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安徽省锑矿资源概况、典型矿床特征分析着手,总结了该省锑矿资源潜力及其需求形势,并对该省锑矿成矿条件较好的4个成矿远景区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重要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国土资源部2011年决定在江西赣州设立稀土矿国家规划矿区,总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在四川攀西地区设立铁矿国家规划矿区,包括攀枝花、白马两矿区面积460多平方公里。稀土矿是我国最富储量优势的矿种之一,铁矿则是我国对外依存度最高的紧缺大宗矿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3月19日)刚才,有关单位分别就近年来铁矿勘查开采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大家分析了形势,交流了情况,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对进一步推动我国铁矿勘查开采,切实增强铁矿资源国内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我国稀土矿产品产量继续上升,达到8.84万吨(以REO计,下同),比2001年增长9.7%。稀土冶炼分离产品总量达7.5万吨,占世界同类产品总量的87.7%,比2001年增长5.6%。2002年国内稀土消费量约为2.2万吨,比2001年减少2.7%。 2002年我国稀土分离产品出口量为4.31万吨,较去年减少6.7%,创汇额为1.56亿美元,比去年减少24.6%,平均出口价格3619.5万美元/t,比2001年降低约四分之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炭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比较严重的问题,以济宁地区为研究区,利用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共6景ALOS PALSAR数据,开展高速公路沉降监测与分析。通过双轨D-InSAR进行差分干涉处理,提取了地面形变图。研究发现,挖掘煤炭、开采地下水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表沉降明显,年均沉降量达55mm;高速公路沉降程度较轻,年均沉降量为4.7mm;还发现,矿区开采等人为因素会对高速公路产生影响,不同的地质条件也会导致高速公路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  相似文献   

16.
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11月27日)按照部的工作部署,这次在南京召开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重要讲话精神,交流沟通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对违法开采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大范围矿产资源违法开采信息获取难、精度低,数据零散、缺乏长时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与克立金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矿山违法开采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方法.首先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2010年—2017年多时...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上半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再度下行的风险加重,国内经济发展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国土资源管理面临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压力加剧。从土地指标看,全国批准建设用地面积同比下降近40%,供应总量增长65%,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上升9%,土地供应进一步向民生倾斜;从矿产指标看,新立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数量同比有所减少,探矿权和采矿权出让宗数与价款也一同下跌,矿产勘查市场仍处于下行周期的振荡调整过程中。展望下半年,调结构、扩内需、保民生的项目用地需求仍将对耕地保护红线构成较大的冲击;受国家宏观政策的拉动,矿产勘查市场将进入缓慢回升阶段。  相似文献   

19.
陈军  陈利军  李然  廖安平  彭舒  鲁楠  张宇硕 《测绘学报》2015,44(11):1181-1188
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与变化是人类活动的直观标志和生态足迹,在环境变化研究、地理国(世)情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人们对一些城市、区域或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与变化进行过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但在全球尺度上,这方面研究尚为空白。本文是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套30m空间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集GlobeLand30的人造地表数据层,首次开展了全球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的统计分析。它采用用地面积、构成占比和增量占比等主要指标,统计全球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及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的变化,重点分析了2010年全球、各大洲及主要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布现状与地域差异,2000年至2010年全球、主要国家的建设用地变化以及其主要土地来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全球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18.75×104km2,占全球陆表面积的0.88%;2000年至2010年全球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5.74×104 km2,变化率为5.08%,其中,中国和美国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约占全球的一半;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占用最多的是耕地,占总量的50.26%。这些为研究全球陆表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提供了翔实的信息和知识。  相似文献   

20.
以珠海市斗门区2010—2015年土地利用规划综合评价为例,采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构建基于熵权改进的TOPSIS模型对斗门区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斗门区2010—2015年用地呈先增后减的倒“V”形趋势,城乡建设用地、自然保留地、农用地等地类规划实施情况较差;规划实施综合评价分值介于0.40~0.61,呈现“S”形上升变化趋势,生态用地总量减少,景观多样性承受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