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新立屯钼矿床的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找矿方法,提出了在伊通—梅河口一座营一带分布的华力西—燕山期花岗岩区寻找钼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季德钼矿床是继舒兰福安堡大型钼矿评价后新发现的又一处大型钼矿床。季德钼矿床产于吉林省中部大面积分布的晚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区域内。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季德大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通过参加该矿的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的全过程,论述了季德钼矿床的勘查过程及工作方法。通过在本区十余年地质工作的亲身体验,总结其矿床发现过程的经验与教训,对指导今后同类型矿产的地质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条山区前寒武纪铜矿床地质历史演化及成矿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条山区铜矿床是在中条古裂谷地质构造环境中演化形成的。本文从涑水杂岩期-绛县期-中条期-西阳河期等不同时代地质历史演化,分别探讨了中条山区不同类型铜矿床时空分布和成因上的内在联系。它们早期形成的矿源层受不同时代的层位和岩性控制,但在后期的2000~2100Ma和1800~1900Ma较大规模的构造-热事件,对不同类型铜矿床进行了叠加和改造,使铜质进一步富集,最终形成工业矿床  相似文献   

4.
中条山区铜矿床是中条古裂谷地质构造环境中演化形成的。本文从涑水杂岩期-绛县期-中条期-西阳河期等不同时代地质历史演化,分别探讨了中条山区不同类型铜矿床时空分布和成因上的内在联系。它们早期形成的矿源层受不同时代的层位和岩性控制,但在后期的2000-2100Ma和1800-1900Ma较大规模的构造-热事件,对不同类型铜矿床进行了叠加和改造,使铜擀进一步富集,最终形成工业矿床。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120个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研究表明:中国斑岩、矽卡岩钢、钼矿床形成于地壳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构造单元。即形成于吕梁期之后的地槽褶皱区和印支期之后的地洼区,特别是后者,它是中国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发育最盛时期。它们分别占中国该类铜、钼矿床总量的84.7%,96.6%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洼或地槽褶皱时期构造、岩浆活动改造或活化、迁移、富集原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或矿源层、层状铜(钼)矿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成矿预测数据库”的建立为例 ,简要介绍了将Access97数据库运用于区域成矿预测中的概况。根据研究 ,本区铅、锌、银矿床主要形成于地洼期 ,本文运用该数据库分析了滇东北铅、锌、银矿产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合构造运动概况划分了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矿床的成矿构造层 ,指出了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舒兰市福安堡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福安堡中型斑岩钼矿床的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找矿方法,对在吉林地区北部舒兰—蛟河一带分布的印支—燕山期花岗岩区寻找大、中型斑岩型钼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史致元  王玉增  刘金波 《物探与化探》2004,28(3):237-238,241
吉林省中部大面积森林覆盖区,分布着大面积华力西期、印支期花岗岩类,受传统成矿理论的束缚,这一地区成为有色金属矿产勘查的"处女地"。1:20万化探扫面之后,相继开展了不同方法的地球化学异常查证工作,发现了很有前景的福安堡钨钼矿床。结果表明,在东北森林覆盖区化探找矿方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9.
乌斯河铅锌矿床位于金口河官村坝远景区中,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成矿前期、主成矿期、成矿后期,其中主成矿期可划分成2期,分别形成铁-锌矿石和铁-铅矿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成因为典型的MVT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10,(12):152-157
一、医院概况 河南宏力医院为河南省宏力有限公司筹建的一所新建民营的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按2000床规模规划建设,一期500床,已投入运行,二期1500床,正在建设中。医院规划建设面积28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