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我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加强对其开发、利用的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古生物化石(以下简称化石),是指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 本条例涉及的古生物化石包括:古脊椎动物化石;珍贵或者稀有的无脊椎动物化石;植物化石。 第三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和管理化石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化石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化石资源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国内嘹望     
北京:收藏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须登记近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出通知,在全市开展古生物化石标本登记工作。据北京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务院《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规定,为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北京市将部署摸清全市古生物化石标本收藏情况。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国土资源部认定了首批38个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辽宁省朝阳市、义县、建昌县三地位列其中。此次首批38个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是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相关规定组织申报,经省级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初审,报请国  相似文献   

4.
崔文珠 《国土资源》2005,(10):44-45
2005年5月28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辽宁省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这是对2001年颁布实施的《辽宁省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重新修订.作为全国唯一一部古生物化石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原条例已不能适应当前对化石保护的要求.因此,这次修订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相似文献   

5.
朝阳市全面贯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于近期开展了打击涉化石犯罪专项整治行动。该项行动共分三个阶段。4月30日前为动员部署、宣传教育阶段。制定《行动方案》,宣传《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激发群众保护化石、抵制化石违法行为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山东国土资源》2014,(7):100-101
<正>国土资厅发〔2014〕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80号,以下简称《条例》)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7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国家和各省(区、市)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以下简称重点化石)档案和数据库的规定,初步掌握全国重点化石的数量、种类、收藏状况和分布情况。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化石的保护管理,部决定开展重点化石登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登记对象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2010年9月5日温家宝总理签发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80号),切实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从2011年开始启动全国重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研究。该项工作由中国地质博物馆牵头,首先  相似文献   

8.
刘紧傲  曲妍 《国土资源》2013,(10):64-64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通知》要求和辽宁厅的工作布署,锦州市将开展化石博物馆数据库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领导重视,制度健全,保护到位。”11月16日,由国土资源部田廷山为组长组成的调研组一行5人抵达哈尔滨,就《关于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对我省《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并给予肯定。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亚明主持座谈会,并表示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古生物化石保护力度,让恐龙变为“活龙”。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2010年9月5日温家宝总理签发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员会办公室决定于2011年开始进行全国重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研究,并决定由中国地质博物馆牵头,山东、云南、辽宁、贵州和甘肃等五省国土资源厅  相似文献   

11.
古生物化石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从各化石产地主管部门林林总总的管理办法、条例和规定中,可以看到加强化石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同时各地的自然保护区也相继建立起来,使化石资源保护走向有序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科考和地质研究的进步,广西在桂林兴安、百色西林、崇左扶绥、河池天峨等地陆续发现了古生物化石,但其保护面临着社会认知度低、非法出境、违法交易等诸多不利因素,部分地区违法发掘现象较严重。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认识古生物化石以及如何依法保护古生物化石,本刊转载《依法保护古生物化石——解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近日,辽宁省化石产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在锦州义县召开。会议主要议程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及《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总结近期全省化石产地保护管理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德军、辽宁省化石资源保护管理局局长孙永山、副局长程绍利及锦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阮瀛洲、朝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陈国良以及义县、北票市、建昌县等化石产地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河南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家底,对全省古生物化石进行系统调查评价和归纳总结,对部分重要的化石点进行科学挖掘和深入研究,建立全省古生物标准实体化石标本库和古生物化石数据库,进而研究河南古生物化石保护政策措施,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规划,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河南省财政厅于2005年末启动了“河南省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河南省脊椎动物(恐龙、古象)化石勘查发掘”项目,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牵头承担。两年多来,项目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通过两项目组全体同志不畏艰难、扎实工作、共同努力,为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布展提供了大量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陈列布展标本,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即将旅行,我国古生物化石和保护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土资源部召开宣传贯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通报<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宣传贯彻<条例>的工作安排,以及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山东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开发利用,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通过全面收集资料和野外调查,在对全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分布范围、赋存层位、化石类型及保护现状等方面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古生物化石不同门类及赋存的地质条件、不同产地及保护区级别进行了古生物化石保护可行性研究,并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以使山东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古生物化石是确定地质时代、研究古生态环境以及探索地球演化的重要材料。我国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一些重要的化石和化石产地是我国乃至世界宝贵的自然遗产。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研究在充分研究全国古生物化石典型产地资料的基础上,对全国17个古生物化石典型产地的化石属种、保护的重要意义、自然地理、地形地质条件以及保护现状进行详细的总结论述。同时通过对全国73家与古生物化石相关的博物馆的现场调查,摸清了各省拥有和建设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基本情况。根据野外调研和综合分析,对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类型进行了划分。认为我国现行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可分为化石产地保护工程和化石标本保护工程两大类。分析论述了水、冻融、风化、地形地质条件对化石产地保护工程的影响,以及温度、湿度等对古生物化石标本保护工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进行古生物化石重点保护工程的规划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西南北     
《国土资源》2014,(5):62
正辽宁成立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近日,辽宁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宣告成立。该委员会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德军担任主任,聘请多位从事热河生物群研究的专家、学者担任委员。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为辽宁省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提供决策建议,为建立地方级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古生物博物馆等提供咨询服务,负责辽宁省内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鉴定、分类定级、价值评估和省内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发掘、出入境申请评审,推广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鉴  相似文献   

19.
新发现     
《国土资源》2008,(4):46-47
河南:2亿年前古生物化石近日,专家在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张家井村发现了一批2亿年前古生物化石:在一块约500平方米的岩石上,大量分布着较为清晰  相似文献   

20.
图文报道     
《国土资源》2014,(10):F0002-F0002
9月18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驻辽宁省代表处在辽宁省化石局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陶庆法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德军共同为代表处揭牌。辽宁省代表处是基金会继安徽和内蒙古代表处之后,设立的第三个驻省(区、市)代表处。主要职责是协助辽宁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开展有利于古生物化石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各类公益活动;为辽宁省古生物化石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各类活动和项目募集资金,资助开展古生物化石发掘、研究、产地及馆藏保护、标本修复、资源登记等工作。代表处的成立有利于推动辽宁省古生物化石与地质环境保护事业,促进中国古生物化石基金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