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西部地区中生代白垩纪存在两期火山旋回,时代分别属早白垩世早期和中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火山旋同即义县组,中白垩世火山旋回本文称为大兴庄火山岩,该期火山岩火山活动微弱,火山岩分柑局限,主要出露于阜新—义县盆地的东侧上齐台一带,以宁静的侵出和次火山岩侵入为主,是早白垩世阜新组沉积之后,中白垩世孙家湾组沉积之前的一次火山活动,它与孙家湾组共同组成一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2.
崂山期花岗岩是胶东地区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之一,形成年龄为108~118Ma。崂山期花岗岩形成于弧后拉张环境,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结束期岩浆事件的产物,受区域构造控制,为地壳深部岩浆沿NE向断裂上侵就位。该期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贫Fe、Mg、Al,贫Sr、Ba、Ti、P,并具有显著的负Eu异常,Ga/Al比值高,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早白垩世晚期下地壳重熔型花岗岩——A型花岗岩,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崂山期花岗岩超动侵入伟德山期花岗岩和早白垩世陆相沉积地层,常与伟德山期花岗岩伴生构成I-A型复式杂岩体。  相似文献   

3.
鸡西盆地位于黑龙江东北前中生代佳木斯地块之上,介于依舒断裂和敦密断裂之间。鸡西盆地是黑龙江东部重要的含煤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封闭于晚白垩世早期。在纵向上表现为2个大的演化阶段,早白垩世凡兰吟-阿尔布中期沉积了鸡西群含煤岩系,阿尔布晚期-赛诺曼期沉积了具红层特征的桦山群。  相似文献   

4.
额尔古纳地区中生代火山活动强烈,其主要的活动期间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150~100Ma)。根据新的岩石化学、稀土、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构造等方面的分析结果得出以下认识:1.该区中生代火山岩来源较深,具幔源特征,岩浆形成在总体呈挤压背景的环境中,使得岩浆在演化过程中混入了大量的壳源物质;2.中生代火山岩大致分两个亚旋回,其中塔木兰沟组(J3t)火山岩和上库力组(K1s)火山岩是同一岩浆亚旋回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亚洲东北部、蒙古共和国以及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广泛发育着一套侏罗纪—白垩纪的火山—沉积地层,尤以我国的冀北—辽西地区研究程度最高,该区是中国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区域对比的标尺。内蒙古扎兰屯市浩绕山地区发育的白音高老组为一套火山岩—沉积序列,但其地层时代归属一直存在着争议,有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2种观点,给区域地层对比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在该组火山碎屑岩中分别获得了(139.84±0.78)Ma,(134.84±0.78)Ma两个年龄,将其地层时代限定为早白垩世,在区域上可以与冀北地区的张家口组进行对比,进一步完善了冀北—辽西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格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伟德山期花岗岩代表了胶东地区中生代早白垩世晚期(110~123Ma)大规模岩浆事件,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峰期事件产物;受区域构造控制,由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类组成,斑晶发育,含大量的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以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岩系为主,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高场强元素U、Th, Nb、P、Ti元素亏损,Zr、Hf元素为正异常,具有高Ba-Sr花岗岩特征,为壳幔混合成因,壳源物质来源为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及古元古代变质岩。该期花岗岩形成于岩浆弧构造环境,由于胶北地块与苏鲁造山带地壳结构差异,在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上略有差异,总体由西至东,年龄值逐渐变小,向偏碱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一、地质特征 调查区位于额尔古纳地块额木尔山中间隆起带上、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段东坡。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侏罗系上统吉祥峰组中酸性火山岩,白垩系下统光华组酸性火山岩夹沉积岩和甘河组基性火山岩,第四系现代河床河漫滩堆积物。侵入岩主要为早石炭世花岗岩、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等。以岩基状产出,东侧零星出露一些晚侏罗和早白垩世侵入岩,呈岩株、岩枝状产出。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火山岩规模巨大,成岩时期为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岩石类型复杂,基性一酸性火山岩均有大面积出露。通过大兴安岭北段1:25万额尔古纳左旗幅区域地质调查,笔者认为该区晚侏罗世基性火山岩与早白垩世基性一酸性火山杂岩的成因机制、构造环境是完全不同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晚侏罗世塔木兰沟组玄武岩(150.7Ma)岩石及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相互作用对本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楠溪江中下游地区发育大面积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可分为晚株罗世和早白垩世两个时代的不同火山岩系,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等均具不同的演化规律和模式,岩浆来源也有区别。粗安质或粗面质火山岩的发育可能是浙东南沿海白垩纪火山岩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浙江下白垩统“永康群”、“横山组”火山—沉积岩系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古生物,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浙江永康群中火山岩成岩时间在距今115~100Ma之间,属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具双峰式特征。大致以江山—上虞和景宁—宁海一线为界,分成衢州—诸暨、永康—宁波、文成—临海3个火山活动带,自西向东火山活动渐次增强,火山活动起始时间稍有后移。根据火山—沉积岩系岩石组合,古生物群特征,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及古地磁资料,提出横山组、中截组、永康群和文成群是早白垩世晚期同一构造发展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方面,对云和盆地早白垩世馆头组火山岩特征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形成环境及成因作了探讨.认为该套火山岩由基性岩及酸性岩构成,缺少SiO2含量在53.17%~68.57%的中性岩,是一套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指出盆地内火山岩为拉张构造背景下形成,其基性岩和酸性岩具有不同源区,前者源于部分上地幔融熔物质(受陆壳物质混染);后者来自部分地壳融熔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马伦西山岩金矿点位于上黑龙江中生代坳陷区的东端边缘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延伸北端的复合部位,岩金矿化即产于中酸一酸性火山岩中。为大兴安岭北段燕山晚期金及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3.
前言本文所指辽宁西部地区系医巫闾山以西的辽宁省部分。该区位于我国东部火山岩带内带(大兴安岭-燕山火山喷发带)东侧。早白垩世义县期火山岩盆地发育在三个北东向火山喷发带内,即锦西-锦州-义县-阜新火山喷发带;建昌-喀左-朝阳火山喷发带;三十家子-凌源-铁营子火山喷发带。它们常以上叠式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纪或前侏罗纪地层之上。火山喷发型式以中心式为主,裂隙式次之。近年,笔者曾参加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地质与矿产研究,对义县火山旋回,在传统划分方案的基础上,运用火山旋回、岩浆演化及地质构造的观点,结合火山岩相特征、岩石组合、同位素地质年龄等资料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图1) 。现总结如下,供研究者参考,谬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仙居县神仙居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列入拟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格名单.该公园于2014年6月经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建设,2015年4月22日正式开园,总面积101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火山岩地貌景观和中生代火山构造为主题,  相似文献   

15.
五隆屯——红星地区地处大兴安岭东北部伊勒呼里山东端,中生代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光华期火山建造,区域构造上属大兴安岭火山活动带呼玛火山沉积盆地。在1:5万五隆屯、旁开门、玉什大夫等三幅(即五隆屯—红星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区内,光华组岩性分布较广泛,总面积214km^2,占本次工作区面积的28%。光华期火山岩岩石可分为如下五大类,其矿物组成及特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生代以来,东秦岭地区进入了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的火成岩建造期,火山岩分布面积仅为侵入岩的中生代火山岩以中性和酸性为主,新生代则以基性为特征,岩石种类较齐全,有珍珠岩,玄武安山岩、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层状晶屑凝灰岩,粗面质富晶屑熔结凝灰岩、黑云粗安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等除珍珠岩和商城玄武安山岩外大部分火山岩为弱碱质,全碱含量大于5%,酸性火山岩Al_2O_3过饱和各类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均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壁,许多特征与岩浆演化和来源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与我国相毗邻的蒙古、俄罗斯超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发现促进了我国对额尔古纳—满洲里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铀成矿条件的研究。在野外调研、样品分析及资料综合整理基础上,本文从火山岩的火山喷发旋回与演化、岩性组合、岩石铀含量、岩石化学及火山岩形成环境方面分析了该区中生代火山岩的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区与国内外产铀火山岩特征相似,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超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极具远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胶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金矿资源基地,截至2023年6月已累计探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757余吨。与金矿成矿密切的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样,也是山东省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本文对胶东地区金矿与中生代区域性花岗岩空间展布、形成时代和形成环境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域性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为晚侏罗世玲珑期(166~146Ma)、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135~123Ma)、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123~110Ma)和崂山期(118~108Ma),研究认为区域性岩浆事件一般持续10Ma左右,而重熔型花岗岩一般持续20Ma,反映了由基底岩石熔融到侵入结晶的2个阶段,它有一个由基底固体岩石熔融的过程,大致也需要10Ma,既固体岩石熔融10Ma,熔浆活动上侵结晶10Ma。玲珑期重熔型花岗岩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期后产物,郭家岭期岩浆事件代表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开始,伟德山期岩浆事件代表了构造体制转换的高峰期,崂山期岩浆事件代表了构造体制转换的结束期。86.8%的金矿赋存在玲珑期花岗岩中,6.9%的金矿赋存于郭家岭期花岗岩中,玲珑期花岗岩和郭家岭期花岗岩Au元素背景值明显高于伟德山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剖析平湖斜坡带八角亭组、宝石组火山岩层发育构造条件,探讨了火山活动与盆地裂陷演化关系。在梳理火山岩岩性、赋存层位和同位素年龄基础上,提出A油气田区八角亭组为西湖凹陷早始新世裂陷初始期火山岩层,宝石组为早始新世末向断陷期正常沉积过渡的含火山岩夹层,而B油气田区火山岩层形成时间明显早于西湖凹陷裂陷时代;通过对比分析认为,B油气田区与其西侧台北坳陷、海礁隆起在晚白垩世-古新世处于同一裂陷构造环境,形成相似的侵入-喷发岩浆活动序列。据此,建立了东海盆地两期裂陷演化模式,发育于晚白垩世-古新世的第一期裂陷范围包括现今的台北坳陷及海礁隆起,发育于始新世的第二期裂陷范围主要为西湖凹陷,2期裂陷在平北B油气田区存在叠合区域。在此基础上,从构造环境的角度,提出平湖斜坡带平北B区古隆起之上是有利的凝灰质砂岩层分布区,具备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20.
辽北吉中晚中生代地层发育,植物化石丰富,并赋存重要煤层。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本区晚中生代植物群的性质及组合序列特征。辽北吉中晚中生代植物群与Ruffordia-Onychiopsis植物群相一致。由于辽北吉中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本区可能成为华北、西北的陆相中生代地层与黑龙江东部海相或海陆交互相地层对比的纽带。辽北吉中晚中生代植物群具有明显的晚侏罗-早白垩世色彩。本区Ruffordia-Onychiopsis植物群可以划分为早、中、晚三期组合,早期组合大体相当于晚侏罗世;中期组合为早白垩世早期;晚期组合可能相当于早白垩世中晚期。根据植物化石组合特征,笔者将辽北吉中侏罗—白垩系界线暂置于火石岭组与沙河子纽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