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9月18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政府有关领导、近百位中外城市市长及相关行业代表800余人会聚羊城,参加“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和“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博览会”,交流城市信息化建设技术与经验,探讨“数字城市”发展战略与对策,共同推进国际、国内城市间和政府与企业间在“数字城市”建设领域的广泛合作。这是继去年北京“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之后的一次高层次、专业性、国际性的盛会。  相似文献   

2.
“3S”技术作为“数字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作为全国煤炭系统唯一从事空间地球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高科技单位,紧跟国际技术前沿,将“3S”技术集成应用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长期致力于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煤炭“3S”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叙述了“数字地球”的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数字地球”的科学内涵、“数字地球”给地球科学带来的新契机和我们应有的对策.笔者认为,“数字地球”是国家利益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产物;“数字地球”的科学内涵可分为宏观战略层、技术实现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数字地球”是一个战略,并不能代替相关的学科和技术领域,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也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地球”的要求;“数字地球”的兴起给地球科学带来了大好机遇,使地球科学在对地球整体性认识、数字虚拟、对地球复杂巨系统的研究等方面都大大深化;面临“数字地球”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是积极借鉴数字地球的思想,在继续大力发展现有的相关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同时,努力进行自主创新,力求通过“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的建设来占领制高点.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重点概述了地理信息系统30多年来的应用和发展,简要地介绍了GIS软件技术的进步和世纪之交深化地球信息机理、自组织、自相关理论和时空专题高维数据模型以及以GIS为核心的综合集成技术体系的研究.同时讨论了新世纪信息时代与网络世界,在“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地球”等高新技术迅猛进程中,对GIS的深化应用研究,应纳入国家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使GIS深层次、全方位地服务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变化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海洋科学的前沿-“数字海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所提出的“数字海洋”,系基于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数字地球”发展前景 ,其事关我国海洋科学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此,从“数字地球”概念及其所涉及的新理论和高新技术 ,到中国“数字地球”中的“数字海洋”有待顺应发展,作了概述。同时 ,重点就“数字海洋”技术与目标和建设的设想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地球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战略层面上成绩格外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技术方面,从原来的“e”战略向“u”战略转变;在应用方面,从原来的调查、监测向模拟实验转变,从原来的环境变化模拟(如地球模拟器)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宏观经济模拟分析(如宏观经济模拟器)转变,不仅直接为全球环境变化服务,而且也可以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当前的大趋势,现在分别简介如下:1从“e”战略向“u”战略转变的大趋势从技术发展战略层面来看,由目前的“e”战略向未来的“u”战略转变,即由“信息化”向“智能化”战略或“无处不在的网络”战略转变,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已成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数字区域工程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的概念,对其研究背景、参考模型和面向信息共享的公共应用服务平台进行了论述。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是在区域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基础设施上层的基础设施,它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城市等各种数字区域信息化应用工程提供基础性的应用服务支撑,由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和公共应用服务平台构成。信息服务机构是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的主体,是有效联系信息需求方和信息拥有方的桥梁;公共应用服务平台是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的核心,为区域信息共享和交换提供了统一的构架和解决方案。其中,元数据管理和目录服务平台为信息的发布和查询提供了“一站式”入口;信息共享与协作服务平台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的信息共享和交换;地理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的集中式共享。最后,总结了“数字福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对“十一五”“数字福建”工程的需求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数字中国”,百舸争流(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中国”目前不再只是“热门话题”,而是真枪实弹地在启动、运作了。诸如“数字福建”建设规划的制订 ,建设全省公用信息平台 ,省政务信息网络工程和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改造工程、组建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制定省政务信息共享政策 ,同时启动“数字鼓楼”示范区。福建省是真抓实干 ,棋先一着 ,为“数字中国”领跑。另外 ,在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会议上 ,田凤山部长提出 ,以信息化带动国土资源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地球信息资源与跨越式发展陈述彭院士作了题为“地球信息资源与跨越式发展”的报告。他指出:西部开发是国家的战略,体现在逐步缩小地区差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扩大内需,加快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快速发展;维持社会稳定,加强边防,增强民族团结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如何应对新经济时代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目标 ,避免可能导致的更大的贫富差距、数字鸿沟 ,是上海目前举行的 APEC系列会议的重点议题。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指出 ,新经济时代下 ,经济实力的竞争是产生“数字鸿沟”,带来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因素的竞争。“数字鸿沟”差距必须由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强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来消除。上海这次在筹备 APEC会议过程中 ,电信、光通信等方面的提高 ,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距离。  相似文献   

11.
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京杭大运河是独特的超大型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支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在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上有着强大的优势。本文根据空间信息科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结合京杭大运河保护实际业务需求,探讨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设计和开发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并实际应用于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工作中,产生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为大运河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遥感技术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遥感(RemoteSensing-RS)、全球定位系统(GlobePositionSystem-GP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可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勘察设计及与公路交通建设有关的资源信息和经济地理分析、交通运输管理、测绘制图等方面,是全面认识公路交通自然环境,提高交通规划水平,协调发展公路网络的关键技术。从公路选线、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到公路运行管理,3S技术的信息分析方法有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遥感航测制图更有其速度快、质量高、节省人力物力的优势,而三维遥感数据是公路勘测设计自动化的基础,是体现设计思想、优化路线方案最先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汶川退耕还林(草)中“3S”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结合能快速、准确、动态及直观地查明研究区生态环境本底状况,建立生态环境本底调查数据库,为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宏观管理决策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岷江中上游生态环境遥感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为例2,探讨利用“3S”技术在指导汶川地区制定退耕还林(草)政策和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海洋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海洋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它的发展建设受到了管理落后的制约,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势在必行。运用RS、GIS等空间信息技术,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MNRGIS)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海洋自然保护区及其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特点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对MNRGIS的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和数据库结构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同时提出了MNRGIS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水库防洪调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水库防洪调度的信息化主要是借助测量、遥测、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 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手段采集基础数据,构建数字化水库防洪数据管理平台和水库虚拟三维环境。在该平台和环境中,以系统软件和数学模型对水库流域的水雨情及洪水的调度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增强防洪调度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实践表明,通过RS、GIS技术建立的水库三维防洪调度系统能够为水库管理者提供水库防洪调度方案制定与分析、防洪调度决策等方面的强有力的、科学的辅助支持。本文结合厦门"汀溪水库三维防洪调度系统"的实际研发,探讨了RS和GIS技术在水库防洪调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lINrnODUCTIONWetlandisoneoftheimPortantresourPeswiththehighestbiodiversityandproductivity.Greatenviron-mentalfunctionssuchasstabilizingclimate,controllingfloods,purifyingPOllution,providinghabitatsforcrea-tures,etc.areperformedbywetlands.Wetlandsindeltaareashavespecialecologicalpropertiesandland-scapepattems.So,itissignificanttostudythere-sourcesofwetlandslocatedindeltas.HuanghedeltaandLiaohedeltaaretwolargestdeltasaroundtheBohaiSea.TheyrepresentdeltasareundBohaiSeainpropertiesofwetlan…  相似文献   

17.
GIS与地质学的结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 IS)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地质工作中,很多地质单位利用G IS进行数字化填图、地质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矿产资源规划与管理等。实践证明,将G IS应用于地质减轻了地质工作量,提高了地质工作效率,为地质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G IS与地质的结合将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each development phase,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technical trend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in the Internet Ag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setting up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WEBGIS ,At the same time,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our study,the paper explores the function,structure and method of developing the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GIS ,With the technology of WEBGIS,the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data from Huoditang Fam was set up ,which makes a great impact on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So setting up the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GIS is a trend of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In the course of setting up this system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following questions:1)unify data standard and information encoding;2)change mind.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信息的多元分析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处理、分析空间信息,已成为研究资源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中,我们先后应用了传统目视解译方法、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多源信息复合分析等方法。本文在分析现有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自动分类方法”,并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表明:综合自动分类方法在分类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遥感和GIS的哈尔滨城区热岛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LandsatETM 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反演市区的地面亮温,并进行正规化处理和等级划分,研究城市热岛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温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揭示城市热岛效应空间格局。通过对哈尔滨市区热岛效应分析,可以确定城区内热岛效应的分布及监测城市化进程,为城市热环境质量评价和热源调查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