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加强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地名文化建设是地名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地名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做好地名文化理论研究工作是推进地名文化建设,提高地名管理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烜 《中国地名》2013,(12):11-11
山东省诸城市地名协会成立以来,通过举办各种交流活动、编辑图书、参与地名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渐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社团。开放式学术研究和社会化地名管理是地名协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诸城市地名办公室与地名协会紧密合作,相互补充,协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弘扬地名文化的中坚力量和地名管理的参谋助手。  相似文献   

3.
地名要讲文化,地名文化的核心是地名的由来含义以及历史演变。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普遍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对第一次地名普查中已经考证过的村名来历,还有没有必要重新进行考释?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名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宿迁市坚持科学管理、注重特色保护的工作理念,以提升地名文化建设管理水平为工作目标,创新思路、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5.
黄炜 《中国地名》2012,(10):19-21
地名(geographical name)s,是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中国关于"地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一书中。自有人类以来,一个地名的诞生,都蕴含着人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亡,往往很少影响到地名的变更,  相似文献   

6.
起源于北宋杨家将抵抗外敌入侵历史的杨家将文化,经过长期的戏剧、小说等文艺形式和信仰扩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品牌之一.与杨家将相关的地名分布广泛,遍布内地18省市.其成因与杨家将历史活动、文化信仰、军事激励、祭祖文化等因素有关,地域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形成以杨家将历史活动区域为中心的历史活动区、军事文化地名扩散区、敬仰文化地名扩散区、后代迁徙地名扩散区四大功能区,其中以黄河中下游和汉水上游地区为杨家将地名分布的最大板块.  相似文献   

7.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南海诸岛地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张争胜  陈冠琦  南文龙 《热带地理》2016,36(6):1045-1056
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政治敏感地带,多国为主权归属问题摩擦不断,研究其地名文化历史演变问题可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提供有力证据。基于南海诸岛地名命名、变更和演变等资料,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更路簿》和不同时期公布的南海诸岛命名资料,并利用 GIS 将地名的演变情况进行地理可视化表达,同时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者--渔民和老船长等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南海诸岛的土地名主要依据岛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命名,地名的更替、消亡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1935 年公布的地名以音译英文地名为主,1947 年更名以去外国化、美化、纪念地名为主,1983 年对 1947 年所公布的标准地名更改很少,在这 118 个地名中,增加了前几次未公布地名 39 个,这些地名几乎都沿用渔民命名的土地名。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地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文化和质朴的乡土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遗产。地名是与特定地理实体一对应的专有名词,因此地名文化应包括两个层而,一是地名语词文化;二是地名实体文化。地名语词文化属于语言文化范畴,是地名实体文化的文字图腾,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特殊的语言现象,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地域文化的丰厚积淀。本文从地理环境、历史传说、移民历史、军事活动几个方面来解读青岛的地名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10,(11):80-80
各省、市(自治区)民政厅(局): 为研究和发展地名理论,丰富地名文化成果,推动地名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今年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地名论坛暨地名文化成果评比展示活动,共收到论文50篇,地名文化成果26件。经过组织专家认真评审,评出论文一等奖4篇,二等奖8篇,优秀奖13篇,12种地名图书获得优秀地名文化成果奖,3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名》2009,(12):61-62
各省、市、自治区民政厅(局)区划地名处:经过各省、市、自治区民政厅(局)区划地名处及地名档案馆的认真组织和严格把关,第二届中国地名论坛暨地名文化成果展示会组委会共收到论文和各类地名文化作品100余篇(件)。经过专家评审,评出论文一等奖7篇,二等奖12篇,优秀奖16篇,获奖论文将以专辑的形式刊登在《中国地名》杂志上;地名图、书籍、摄影、书法、收藏作品24件(组)获得地名文化成果优秀奖,云南、吉林、黑龙江省地名档案信等三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地名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人类进步的活化石。一个区域的地名,特别是这个区域内由众多地名形成的地名景观往往打上这个区域地域文化的痕迹。在地名景观中,聚落地名的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对江苏地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20多个地名通名用字及较为独特的几个地名首字的词汇意义、地理分布及历史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江苏省乡镇地名可分为江南和江北两大类型,同时还存在诸多地域特征鲜明的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14,(12):39-40
为贯彻落实习近甲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深化地名文化理论研究,2014年,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在全国进行了地名文化理论征文活动,于12月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了评审,评选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十一名、优秀奖十九名。现将全国地名文化理论征文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伟 《中国地名》2014,(12):41-43
我国历史悠久,地名作为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城市历史的浓缩,地名命名与更名如何延续历史,传承文化,塑造城市个性名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09,(12):F0002-F0002
2009年10月23日至26日,第二届中国地名论坛暨地名工作培训班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来自云南、贵州、广西、新疆、安徽、河南、山东、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和地名工作培训。本届论坛组委会共收到论文及地名文化成果作品100余篇(幅),经过专家评审,论坛组委会对获奖论文和作品进行了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17.
5月8日,《新疆地名大词典》首发式在乌鲁木齐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肖开提.依明出席首发式。《新疆地名大词典》是新疆规模最大、资料最新、材料最全的首部大型地名工具书,通过解释地名的渊源展现新疆的悠久历史和多民族的地名文化。该词典由自治区民政厅组织,自治区地名标准化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名文化是以地名为载体,通过地名的形成、变迁、结构、内涵等因素来研究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是地名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民族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发展与变化。"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这是联合国第五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对地名的物质性、社会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地名单一罗马化是世界各国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为推进世界地名标准化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面对在我国地名拼写问  相似文献   

20.
2016年3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对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民政部李立国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李立国指出,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