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有史以来,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只要留意,便可从诗文、典籍及传说中,见闻人与人、人与畜、人与大自然"贵和"的重要性和怎样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贵和"。《论语·颜渊》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亲如兄弟的。或者说一个人的视野达到(君子)境界时,什么人都可能成为兄弟(朋友)。在《礼记·礼运》中,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就更为详细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相似文献   

2.
河南沈丘县新编《沈丘县志》在“历史沿革”一节中,讲临泉县在春秋时期为寝丘。而安徽临泉县的新编《临泉县志》也接受了这一说法,在其“历史沿革”中照抄无误地讲临泉在春秋时期是寝丘。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本人生在临泉,并在临泉县地方志办公室研究临泉历史沿革多年,对“寝丘”一地略有涉猎。我认为,当时的寝丘,决不在临泉,应在今河南的固始(此见解得到固始县地方志办公室的认可)。 寝丘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秦及前汉时称谓不一,或叫浸,或叫寝,或叫 在古代历史沿革中,它又与固始紧紧地连接着,可谓不可分割。《汉书·…  相似文献   

3.
潘春辉  何玉红 《地理学报》2013,(8):1157-1158
2006年,程龙《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简称《西北战区》)出版,该书旨在探讨宋夏战争中北宋西北战区的粮食补给地理问题。时隔6年,作者再次推出《北宋粮食筹措与边防:以华北战区为例》(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简称《华北战区》)。作者将观察区域从西北转向华北,研究宋辽对峙期间的粮食补给地理。韩茂莉评价说"这是作者在历史军事地理研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2,(6):74-74
《湘山野录》说:不明不白《烬余录》说:弟弑兄《涑水纪闻》说:晋王抢占了先机《金匮之盟》说:兄终弟及汴梁,又称汴京、东京,简称汴。春秋时期,改为"启封",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汉代景帝于公元前156年,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7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北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原书作者笔名"兰陵笑笑生",但这个人实际上是谁,却始终是个谜。(一)王世贞说。明刻本《山林经济籍》与《万历野获编》最早透露出王世贞作《金瓶梅》的信息。宋起凤撰于康熙十二年的《稗说》与清初的《〈玉娇梨〉缘起》均指实为王世贞。其后清人陈陈相因,推波助澜,一时形成非王  相似文献   

6.
五、商汤都亳地望偃师说 商汤都亳地望偃师说,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东汉的班固,他在《汉书·地理志》“偃师”条下自注曰:“尸乡,殷汤所都。”(59)《后汉书·郡国志》云:“偃师有尸乡。”刘昭注引《皇览》曰:“偃师有汤亭。”(60)《左传》昭公四年:“商汤有景亳之命。”杜预注:“河南巩县西南有汤亭,或言亳即偃师。”(61)《水经注·汲水》引阚  相似文献   

7.
<正>由山西省政府组织,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山西广播电视台在2017年上半年共同策划、实施了《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该项活动是在2016年山西卫视《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一季节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次活动的特点是将演出由室内改在旅游景区现场进行。竞演本着突出"主题性、延续性、娱乐性、审美性"的要求,重  相似文献   

8.
范今朝 《地理学报》2020,75(7):1554-1555
正刘君德先生继2017年完成自传性质的《我的地理人生:涉足山区·致力政区·钟情社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以下简称"《地理人生(1)》")后,又于2020年4月出版《我的地理人生2:山区·政区·社区研究文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以下简称"《地理人生2 (文集)》"),构成丛书性质的"地理人生系列"。两书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完整而全面地展示了作者60余年从事区域地理学、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众多的山川河流中,桑干河并不是一条知名的河流,很多人知道它的名字是因为作家丁玲的那部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忠格先生的《史前时代的桑干河流域》(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一书揭示了桑干河流域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一面——是考古学家的"神圣殿堂""东方人类的根祖地"。本书全面叙述了"东方人类"(桑干河人)的生存、生活、演变和发展历程,探讨了"桑干河流域(小)细石器文化圈"的时空范围以及其对人类进化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览全书,觉得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委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5)》(简称《报告》)于2016年6月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5)》按综论篇、论坛篇、观察篇、专题篇、案例篇、附录篇等六部分编写。《报告》全书共38份文稿,近63万字。"综论篇"是全面反映2015年中国城市发展的主体部分,包括:清华大学毛其智教  相似文献   

11.
世界史:天下第一行书文学史:一篇不朽之作书法史:无人可逾越的高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公元353年4月22日,王羲之在曲水流觞的祭祀之后,写下了《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文学和书法上的"双璧",尤以"天下第一行书"之名声闻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这件旷世之作曾  相似文献   

12.
1月8日,《地理学报》2001年发表邱新法等人的论文"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文号:科协发学字[2008]4号)。  相似文献   

13.
曹雪芹(1724—1764),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清代著名作家,我国古代文坛巨将。他的不朽之作《红楼梦》享誉海内外,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由于曹雪芹一生经历的传奇性,加之史料的缺乏,记载的多样性,关于曹雪芹的祖籍则成为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主要有"辽阳说"、"鹿泉说"、"丰润说"、"铁岭说"。(一)辽宁"辽阳说"1.依据史料认证。中国红学会主席冯其庸先生出版的《曹雪芹家世新考》一书认定曹雪芹祖籍"辽阳说"。书中提出,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和曾祖曹玺,在康熙二十一年  相似文献   

14.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了《内蒙古基础测绘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批复意见中强调:《规划》要与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15.
地形地名,是自然地理实体中山系地名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它主要是指地表系统中,以山、峰、岭、坳、墩、坪、垅、壑等类型命名的地名。山,《说文》:"山,有石而高。"《周易·说挂》:"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古文中有数种释义。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16.
冀甘晋豫陕五省多地争“女娲故里”狼烟翻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兵 《中国地名》2012,(8):26-28
河北说:冀作为"女娲故里"已成定局甘肃说:甘作为"女娲故里"名副其实山西说:晋作为"女娲故里"无需商量河南说:豫作为"女娲故里"铁证如山陕西说:陕作为"女娲故里"有五代《录异记》记载为证  相似文献   

17.
日照,别称海曲。明嘉靖《青州府志·卷一》载:"宋以前为莒县地置日照铺,金始升为日照县,以濒海日出处,故名。"清康熙十一年(1673年)《日照县志》载:"县去海20里,日出初光先照,故名。"日照地处黄河下游地区的鲁东南海滨,地貌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  相似文献   

18.
姓氏来源上官姓源流单纯,出自芈(mǐ)姓,上官氏的始祖是春秋时楚国公子子阑。一说上官姓以地名为姓氏。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春秋时,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阑为上官邑大夫,子阑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一说上官姓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从《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名》2011,(4):55-56
姜太公,本名姜尚,西周王朝的第一功臣,齐国的开国始祖。他的军事谋略和治国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姜尚故里的争论日趋激烈,形成了多种版本。笔者对此不能苟同,认为姜尚故里当在山东省日照市境内。  相似文献   

20.
"朝秦暮楚"出自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这个典故说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