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园 《中国地名》2012,(5):37-37
中国第一帝都中国第一个以封建王朝创立者名字命名的都市中国第一个以朝代名命名的城市咸阳市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为中国第一帝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态大讲堂"(China Ecological Forum,CEF)是一个中国生态学领域的综合学术论坛;它以"传播新知识,交流新思想,展示新成果"为宗旨,举办系列学术讲座、春冬季专题研讨会、高级研讨班以及焦点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自2005年创办以来,"中国生态大讲堂"已经组织了100期主题演讲和12次大型学术研讨会、6次专题研讨会、2次高级研讨班,成为广大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迄今,已有300人次的知名科学家、中青年学者在大讲堂作了学术讲演,其中150人次是来自国外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从近年来演讲的主题来看,"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适应性"、"生态系统评估和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09年以来,根据"中国生态大讲堂"研讨会整理出版的《中国生态大讲堂系列丛书》已经出版了5本,涵盖了当前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关键科学问题,反映了当代生态学研究的科学前沿。本文通过对"中国生态大讲堂"讲座和研讨会主题的梳理,探讨了近年来生态学研究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希望能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规划看中国的区域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四保 《地理科学》2013,(2):129-134
国家出台大批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和各地制定相应的区域规划,给中国的人文-经济地理学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其中,思考中国的区域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阐述了现行区域规划在内容体系上的"短板",指出了"短板"的存在有中国区域制度的原因。通过"区域"的"政府"性质分析了区域规划中存在"短板"的必然性,进而讨论了中国"产权区域"制度下"区域"的"私人物品"特征、区域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由此产生的区域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关系和区域外部性等问题。人文-经济地理学必须在区域制度方面深化对中国的区域规划、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等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活化石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资源的濒危现状;从鲎试剂所具有的卓越医用贡献角度,阐述中国鲎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生物资源的重要地位;叙述了2018年6月12日在厦门召开的"中国鲎科学放流与保育海峡两岸研讨会"上发布的"中国鲎资源保护与保育厦门宣言"。  相似文献   

5.
正一、建国前的中国教学地图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地图的国家之一,远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地图。但是中国教学地图册的起步较晚。建国前中国教学地图册的发展时期主要是指清末和民国时期,包括八年抗日战争时期。在这动荡不安、战乱连连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教学地图册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很艰难的境地。1903年(清光绪29年)出版了由邹代钧主编的《中外舆地全图》,此地图集是作为"大学堂审定中等课本",由1806年成立的"武汉舆地学会"出版的,它是中国公开出版的最早的一本(教学)地图集。和世界上第一本教学地图集——1658年编制的《世界图解》相比,晚了245年。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12,(4):56-57
1906年,日本政府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机构,它表面上是一个铁路经营公司,但却公然涉足于政治、军事、情报等领域;它名义上是一个半官方的企业,却拥有极为显赫的权势。这个机构便是大名鼎鼎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在近40年的时间里,"满铁"始终活跃于日本侵略中国行动的最前沿。"殖民地经营家"奠定"满铁"基石1906年夏天,时任日本殖民当局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的后藤新平来到中国东北,他此行的目的是受顶头上司———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之邀,  相似文献   

7.
结合计算判断法和经验对比法,构建了葡萄酒产业生命周期模型,从产业规模、产业市场结构、技术进步与效率以及政府角色四个维度出发,对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阶段进行综合评判。应用皮尔生长曲线测算了中国葡萄酒产业各阶段演进时间、产业发展规模与速度以及产业峰值。结果表明,中国葡萄酒产业正处于成长期早期阶段,并在产品研发、产品市场消费结构、技术创新、产业组织提升等方面正进入一个重大的调整与升级时期。2013年和2019年分别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起飞点"与"飞跃点"。2026年开始中国葡萄酒产业将进入成熟期,届时产值将达到1 216.598×108元,并不断趋于产业饱和值1 541.949×108元,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本研究对制订与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相吻合的政策,以实现产业的长期动态协调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因特网视角下的中国展览业时空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展览业的时间分布和区域分布特点,运用网页内容分析法,为研究中国展览业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以2006年11月~2008年5月一年半时间内连续的因特网关于中国"展览"的中文网页为研究文本,采用媒体研究的内容分析方法,通过SPSS统计分析,从数量、行业、主题、性质、规模和会期等方面,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主要展览的时空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展览业无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有鲜明的季节性和突出的空间集聚特征;同时各省(市、自治区)也呈现出不同的行业集中度及特征,反映在展览的主题、性质、规模和会期上,这些特征在空间上体现了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集聚,从而印证了"产业化发展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咸丰县是中国唯一一个与皇帝年号同名的县,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县名取"咸庆丰年"之意,早于咸丰这个帝号(1831年~1861年)。用咸丰人的话说,"先有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的综合性与区域发展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樊杰 《地理学报》2004,59(Z1):33-40
综合性是地理学最高层次的科学难点问题.重大自然地理过程-如全球气候变化等注重人类活动因素的驱动机理研究,重要人文与经济地理活动越来越关注同资源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这是地理学凸显综合性的重要标志."区域发展"是地理学综合性研究的重要领域,士地利用变化研究、综合区划研制等经典领域也迅速向综合研究方向拓展.作者依托"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形成的地学基础"的研究命题,尝试着建立一个基于集成方法的研究框架,旨在揭示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形成因素的综合作用机理与时空规律.  相似文献   

11.
《西部资源》2011,(6):28-29
重庆钢铁的前身是汉阳铁厂。1890年,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创办了这座中国最早的现代钢铁厂——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因为张之洞明白,要想民族复兴,必须富国强兵,必须走工业强国之路。而钢铁工业,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和标志。汉阳铁厂是清末洋务运动中投资最多的企业,超过了580万两白银,是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它的问世,令西方震惊,认为这是"近代中国觉醒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区域,地缘经济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内容,研究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地缘经济关联度对于促进双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世界银行的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法对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经济关联度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双方地缘经济关联度的不同类型。结果表明:(1)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地缘经济关联度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但不同国家间差异显著,并可以2005年为界分为平稳变化阶段和快速增长阶段;(2)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经济关联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征,哈萨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的格局较为稳定,而其余三国则相对多变;(3)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地缘经济关联度可划分为高度关联型、中度关联型和低度关联型。研究对于厘清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地缘经济关联度及不同类型、推动双方的地缘经济合作及"一带一路"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居民赴日旅游呈迅速增长的态势。2015年中国大陆成为日本最大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的统计资料,利用Excel和ArcGIS软件对日本都道府县中国大陆游客住宿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大陆游客访日形成了"中部辐散、两翼齐飞"的空间分布模式,各都道府县相对于中国大陆游客明显地分化成热点区、温点区和冰点区;利用均值坐标散点图的方法,综合分析各都道府县中国大陆游客接待量和年均增速,可将日本各都道府县划分为:中国大陆游客的增长型重要目的地、稳定型重要目的地、增长型潜在目的地和待开拓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创建统一的中华国家公园体系——美国历史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近10年研究中美两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成果为基础,结合近期的实地考察,应用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中美两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发展与演进。全面探讨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演变,以及从19世纪70年代积累下来的重要经验,展示了美国政府如何将401个具有多元性格的公园单位组建为一个具有内生凝聚力的国家公园体系的过程。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剖析了在从"全球半开放"到"全球开放"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如何致力于建构和应用国家公园新概念,并在多个部门之间形成了分散而具有异质特征的公园管理体制。从早期开始,中国的公园体系就有了全然不同的命名框架和管理政策,其结果是在不同机构之间衍生出不同的管理目标和政策重点。建议学术界与政府共同努力,认真研讨如何尽早创立一个趋向统一而具有民族凝聚力的中华国家公园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当前中国已经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节点,在经济利益已经遍布世界的同时,必须面对日渐趋紧的外部约束,因此亟须在国际上实现战略突破。欧亚大陆是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在综合国力尚存结构性缺陷之际,中国的全球战略应围绕欧亚大陆率先展开部署。"一带一路"为21世纪中国国家大战略指明了地理方向,是中国在新的地理历史条件下融入欧亚大陆的第一次尝试。在空间上,"一带一路"分别从欧亚大陆中部心脏地带和南部边缘地带,从东向西把这块大陆上的主要战略枢纽区串连了起来,其成功实施将赋予中国作为重要力量参与欧亚大陆战略态势的基本能力,并极大优化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一带一路"的地缘战略内涵,预测"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四大战略风险,提出"一带一路"的五大地理支点,勾勒出"一带一路"地缘战略的总体轮廓。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中的"伤亡比"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或地区地震灾害人口脆弱性的差异,还可用于地震受伤人数的估算,对地震应急救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现有的研究多以一个固定的数值来代表所有地震中的伤亡比,但是数据分析显示,伤亡比在不同地震灾害中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本文在对世界和中国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基础上,利用1989年以来中国地震灾害的伤亡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地震灾害人员受伤—死亡的回归曲线,并在曲线验证基础上,估算不同死亡量级上"伤亡比"。结果显示:1世界和中国地震灾害受伤—死亡人数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中国地震灾害人员伤亡数量之间较符合幂函数关系,死亡量级越大,伤亡比越小。本文构建的地震灾害伤亡回归曲线以及不同死亡量级下的伤亡比估算值可为地震中受伤人数的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全球化已经成为对国家、地区和企业制定发展策略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参与经济全球化已经对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分析中国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理论预测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未来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可能情景。中国的比较生产成本和市场规模优势仍将对外商直接投资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强化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中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外资和外贸的发展将促进和强化中国的"T"型空间格局的形成。在这个"T"型空间骨架上将形成若干个以主要门户城市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经济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群科学选择与分级发展的争鸣及探索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城市群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是中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战场,因而在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城市群的发展不仅主宰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主导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未来。但中国城市群在选择与培育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从科学角度提出推进城市群健康发展的技术路径和科学方案。基于这一意图,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2014年12月20日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通过近100位专家激烈的辩论、争鸣与思考,一致认为:城市群在国家新型城镇化中占据主体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城市群的研究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科学问题和漫长过程,是一个自然自需过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城市群基本内涵和空间识别范围标准存在着激烈争论与思考,政策空间层面的城市群和学术空间层面的城市群有着不同的利益导向和价值取向;城市群选择和培育中存在着"滥圈滥划、扩容贪大、拔苗助长、无中生有、拼凑成群"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城市群病";未来中国城市群空间格局正在形成不同的组织方案;不同发育程度的城市群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发展模式,如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优化模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扩围模式、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两条腿"并行模式、辽中南城市群的空间整合模式、哈长城市群的"井"字型空间组织模式、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整合模式、关中城市群的均衡组织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2008年7月,由韩渊丰、张加恭、张争胜编纂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区域地理>(第二版)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全面继承和吸收了我国现代地理学各分支及区域综合研究的学术精华,同时在区域地理学的内容选择、学科体系、编写思路、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为我国普通高校<中国地理>课程的教材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世界近代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必须依靠海洋.中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吴传钓院士是中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提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1]这一精辟的理论.同时他也是中国海洋地理学研究的实践者、倡导者和组织者.把人地关系的研究拓展到人海关系研究.提出了"地理学要面向海洋",多次提出:中国是个重要的海洋国家,地理工作不能限于"陆军",还要建立"陆军海战队",鼓励研究海洋.对吴传钓院士亲自参加海洋地理研究的实践、对年轻人的提携、把中国海洋地理学的研究推向国际等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