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于推进新的地震调查研究的意见——关于推进与地震有关的观测、测量、调查及研究的综合性基本措施》(2009年4月制定)这一条例,是政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东日本大地震(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发生以后,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对其进行了修改.经第31次中央防灾会议讨论,2012年9月6日正式通过修改意见,现将修改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产经新闻》1981年11月19日报道,日本地震学权威、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前大阪工业大学校长佐佐宪三先生因患心脏病医治无效,于1981年11月18日在京都市北区的富田医院逝世,终年81岁。佐佐宪三先生生于爱知县一宫市,是日本地震学、特别是深源地震研究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3.
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本部对活断层长期评价方法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汇总其研究的基本思路,于2010年11月25日向社会公布了《活断层长期评价方法报告(暂行版)》,现对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基于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对有关行政机关2011年度地震调查研究项目与预算等进行了汇总和调整。2010年8月31日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公布了2011年度日本地震调查研究的主要项目与经费概算。  相似文献   

5.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石川有三先生于1979年5月下旬来华,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同志合作开展地震预报问题的研究,至今已有九个多月。在此期间,除在北京工作外,他曾先后去河北、辽宁、陕西、四川及云南等省进行专业考察和收集部份有关资料,在工作过程中与我国有关地区的地震工作者进行了较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参观访问了一些专业台站和群测点,通过这些活动,也进一步增进了中日两国地震工作者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石川先生这次在各地逗留的时间较长,接触的面较广,因而对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现状,可能了解得较全面一些。他于今年2月上旬为本刊撰写了题为《一个日本人所看到的中国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综述文章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震调查研究推动本部根据1998年1月9日推动本部决定和2006年2月17日修订后的《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预算等事务调整意见》,就2008年度的地震调查研究预算概算要求,听取有关行政机关、独立行政法人、国立大学法人的意见,对2008年度地震调查研究预算作了调整,结果如下并于2007年8月31日公布。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动本部制定2008年度地震调查研究项目预算时,遵循和采取了以下方针和措施。(1)推动地震调查观测:推动基础调查观测(设置、维持与更新观测仪器),推动重点调查观测。(2)进一步提高地震发生可能性的长期评价、强震动预测等(概观全国地震…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信使周刊》1977年9月16日、《读卖新闻》1978年10月5日和《东京新闻》1978年1月23日刊载的消息,摘编如下:一、含羞草对地震有反应日本地震预知俱乐部会长龟井义次认为不仅动物对地震事先有反应,植物也有,含羞草就是一例.他说:“通过含羞草能预知地震,这是京都的一位民间学者椋平广吉告诉我的.我委托含羞草专家东京女子大学鸟山英雄教授和他一起进行了研究,椋平先生说,含羞草叶的开闭是可预知地震的一个标志.”含羞草的叶子平常在白天是横着呈水平状张开,夜里合闭.但在地震之前,既使在白天它的叶子也呈合闭状态,或者在夜晚仍然半开着.例如,1927年3月7日京都府奥丹后地震发现含羞草叶异常;1938年和歌山县田边近海地震前尽管是白天,含羞草叶却紧闭着.  相似文献   

8.
2011年9月30日,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根据日本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对日本各有关机关2012年度地震调查研究项目及其预算等事务进行协调,并就2012年度日本地震调查研究项目及其预算要求进行汇总,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法国地震科研与监测方面的考察概况综述。应法国国立天文与地球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奥伯特先生的邀请,以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为团长的中国地震考察团一行四人于1983年5月25日至6月8日对法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文章概述了法国的地震活动、地震观测和数据处理、法国从事地震与地球物理研究的主要机构情况以及法国在这些领域的科研现状及动向。文章最后指出,通过加强学术交流和某些方面的科技合作,对促进中法两国地震科学研究的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书讯     
《唐山地震的社会经济影响》一书已由学术书刊出版社出版。此书概述了地震灾害社会调查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调查资料的分析处理;根据调查资料对唐山地震的社会经济影响作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在附录里列出了《唐山地震社会经济影响调查问卷》及调查资料。全书约60万字,可供负责灾害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从事灾害和地震社会学的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有关师生参考。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李强同志参加了调研工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县中越地区发生M7.0强烈地震,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综合介绍了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和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影响,日本政府应急救援工作,发震和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记录和这次地震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概述了日本的地震管理和应急救援体制,地震预报计划的沿革,日本推进地震调查研究的方针政策以及对日本地震防灾体系的评价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全国地震科技期刊编辑学术交流研讨会于2001年4月9日~12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的 15个编辑部的代表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共 26人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译丛》、《地震学刊》、《世界地震工程》和《山西地震》等5个编辑部联合发起,由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学刊》编辑部承办。 与会代表就以下几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①知识经济与科技期刊发展;②地震科技期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③编辑学者化;④科技期刊与市场经济;⑤编辑部的管理与改革;⑥现代技术在编…  相似文献   

13.
据日本《读卖新闻》1991年9月6日报道,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5日宣布,该中心使用潜水调查船“深海6500”号对日本海沟进行调查,在世界首次发现了因板块下沉而出现的海底裂缝。该中心认为,这个海底裂缝很可能是在1933年发生三陆地震时产生的。那次地震曾造成3000余人死亡。该中心将继续对此进行调查。“深海6500”号调查船所调查的海域是,在太平洋板块一侧的岩手县宫古市东侧海面约  相似文献   

14.
应国家地震局的邀请,以苏联科学院副院长伊尔基乔夫为团长的苏联地震代表团一行5人于1990年5月4—15日来华访问。代表团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与国家地震局正式签署《中苏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与中方进一步磋商双方感兴趣的有关合作项目,并对国家地震局系统的有关研究机构进行考察,开展学术交流。5月6日,双方举行了签字仪式。方樟顺  相似文献   

15.
据日本《读卖新闻》1980年3月8日和《东京新闻》3月12日讯以及法新社横须贺3月12日电等综合报道,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研制成“自浮式海底地震计”于1980年3月12日、13日两天进行了首次海域试验。这套地震计是作为该中心于1978年开始的“与海底地壳构造和海底地壳活动有关的综合研究”的一环,为研究海底地壳构造、观测海底微小地震、预报海沟型大地震而研制的。这套不用电  相似文献   

16.
零讯     
零讯日本增加预算开展地震综合研究堪称战后最大震灾的阪神大地震,迫使日本大幅度地重新研究过去的体制。日本关于地震的调查研究,一直是根据科学技术会议的答询和测地学审议会的建议等进行的。不过,1995年6月9日通过了目的在于为推进对地震的调查研究而完善体制...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县中越地区发生M7.0强烈地震,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综合介绍了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和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影响,日本政府应急救援工作,发震和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记录和这次地震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概述了日本的地震管理和应急救援体制,地震预报计划的沿革,日本推进地震调查研究的方针政策以及对日本地震防灾体系的评价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99年9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组织国内知名专家组成项目鉴定委员会,对《天山地区地震区划图》和《乌鲁木齐—库尔勒地震转换波测深》项目进行评审鉴定。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禺页先生的主持下,鉴定委员会委员分别对两个项目进行了认真评议,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天山地区地震区划图》和《乌鲁木齐—库尔勒地震转换波测深》项目是90年代新疆地震局最重要的两个对外科技合作项目,项目的完成丰富了对天山新构造演化、地震构造活动和地球物理过程的认识。两个项目的实施与完成不仅圆满地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而且研究成果在…  相似文献   

19.
《地震预报与社会反应》(大22开本,365页)做为研究丛书,由日本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编辑、东京大学出版社1979年4月出版,执笔者共12人,包括以冈部庆三为首的东大新闻研究所6人、东京大学大学院4人、东京女子大学文理学部和群马大学教养部各1人。该书着重研究探讨了“地震社会学”这一门新兴学科所涉及的一个重要课题,即“地震预报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尽管该书是根据日本国情所做的社会调查与研究,但对于我们国内开展“地震社会学”调查研究工作也是有一定参考和借鉴的。现根  相似文献   

20.
全国地震科技期刊编辑学术交流研讨会于 2 0 0 1年 4月 9~ 1 2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的 1 5个编辑部的代表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共 2 6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译丛》、《地震学刊》、《自然灾害学报》和《山西地震》等 5个编辑部联合发起 ,由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学刊》编辑部承办。与会代表就以下几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1知识经济与科技期刊发展 ;2地震科技期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编辑学者化 ;4科技期刊与市场经济 ;5编辑部的管理与改革 ;6现代技术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