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大力发展矿山坑内钻探技术完成井下机械化配套工作,根据冶金工业部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原冶金部地质研究所与武钢矿山部、武钢大冶铁矿,共同开展了钻石-300型全液压坑内钻机的研制工作.前后进行了两轮设计与试验,经16个各种空间角度的钻孔、共计2500米的钻进生产考验,各种性能均达到  相似文献   

2.
前言 为大力发展矿山坑内钻探技术和完成井下机械化配套工作,根据冶金工业部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为主、与武钢矿山部、武钢大冶铁矿共同研制与试验钻石—300型全液压坑内钻机,通过几年来研究、试制及试验,该钻机已取得成功。 我国矿山坑内钻探技术发展缓慢,适合于坑内的钻机不仅数量少且技术性能也十分落  相似文献   

3.
武钢矿山系统的探矿工作,70年代一直使用合金和钢粒钻进及其配套装备,技术落后,影响了矿山地质工作的进展.后来,根据冶金地质系统推广地表金刚石钻探技术的经验,武钢矿山系统开始对旧钻探装备进行改造,大力推行矿山金刚石钻探新技术. 1978年,冶金部矿山司下达“钻石-300型全液压坑内岩心钻机”的研究任务(由原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武钢矿山部和武钢大冶铁矿共同承担),前后经过两轮试制和试验,共施工13个钻孔,总进  相似文献   

4.
我院勘探室在1984年底取得了两项重要科研成果,并已通过冶金工业部主持的技术鉴定。一项是钻石——300型全液压坑内钻机研制成功,另一项是坑内综合不提钻取心钻进技术及装置研试成功。 钻石——300型全液压坑内钻机是冶金工业部下达的科研项目。参加这项工作的有我院勘探室沈荣元工程师等同志,还有武钢矿山部、武钢大冶铁矿等兄弟单位的同志,他们密切配  相似文献   

5.
为加速实现矿山坑道钻探机械化,冶金部地质研究所、武钢矿山指挥部和大冶铁矿共同进行坑道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技术的研究与试验工作.1982年,冶金部地质研究所设计了YS47-Ⅱ型坑道绳索取芯钻具及绳索取芯绞车、专用水接头等附属装置,1983年3月在武钢大冶铁矿尖林山矿区坑道内进行生产试验.试验采用的钻机为钻石-300型全液压金刚石岩芯钻机.到5月份为止,完成了一个300.05米的90°垂直钻孔和一个136.06米的水平钻孔,第三个水平试验钻孔正在施工,孔深已近百米. 绳索取芯钻杆采取直接连接形式,不需要钻杆接头,从而减少了加工工作量和费用.经过300米孔深的钻进  相似文献   

6.
钻石-600A型钻机是由冶金部地质研究所和有关单位协作研制的一种全液压钻机.它先后在广西冶勘公司215队和中南冶勘公司609队等不同地区不同岩层中进行了地表生产试验,共钻进6个孔,总进尺2000多米,最大孔深630米.1982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于10月底在西南冶勘公司308队松树脚锡矿1720坑,开始坑内生产试验,目的是给冶金矿山和勘探队的坑内钻进提供一种性能更为全面、适应能力更强的坑内中深孔钻机,特别是解决坑内大仰角(0~90°),较大口径(φ91毫米以下),较大孔深(400米以内)的钻探设备问题. 国外坑内钻探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坑内钻探工程量也在不断增加,尤以有色金属矿山勘探更为突出,个旧松树脚锡矿就是一例.该矿有两条主要坑道,2095坑为开采主巷,与之高差375米的1720坑为勘探兼作运输巷道.在勘探过程中,发现沿1720坑有高品位远景矿群.利用坑内钻探节省了大量进尺,避开了地表风化  相似文献   

7.
钻石—300型全液压坑道钻机于1984年末在本矿通过冶金都的技术鉴定后,在武钢矿山部和大冶铁矿的组织下,开展了这项新成果的推广试用工作。1985年共施工16个深度为100~230米的钻孔,累计进尺2471.67米,创出了台月率、岩心采取率、钻孔弯曲率等多项钻探指标的新水平(见表),并为在全国推广应用,举办了现场推广学习班,及时总结交流了新钻机的使用经验。为加快矿山开发速度,许多矿山部门都积极采用金刚石坑道钻探技术,以取代部分地表钻探工作。实践证明,这确实是一条优质、高效、低耗的新路子。但坑内钻探施工与地表钻探相比有三大困难:①坑道  相似文献   

8.
1993年6月23日,冶金部矿山司在武钢大冶铁矿,对部重点科研课题——大冶铁矿60mm口径、金山店铁矿75mm口径粉矿层钻进技术与取心钻具进行了技术鉴定。同行专家在听取研制组的报告后,又到现场参观了带有特殊附件的钻具与从粉矿层取出的保持原始地质结构和产状的岩矿心,经认真讨论,认为该项技术在国内属首创,并达到了世界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9.
1990年,我厂同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赤峰钻机厂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铜镍局的委托,在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深部铜矿进行坑内钻探试验。试验采用单管水力反循环连续取心工艺(即冲洗液从钻杆外壁和孔壁之间流向孔底,在钻头附近折返,再从钻杆内部流到孔外,同时将岩矿心携带到孔外)。总钻探进尺2500m,岩矿心采取率在95%以上,回次进尺平均为6m多。这种坑内新工艺同目前我国矿山坑内使用的正循环双单管钻讲工艺相  相似文献   

10.
坑内岩心钻探在国外十分发达,各种先进技术如全液压钻机,绳索取心,轻质钻杆等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矿山坑内钻探过去十分落后,矿山要掘进大量的探矿坑道,钻掘比非常低,如锡矿山,过去每年平均坑探量达5000米,占同期总掘进量的50%左右。 人造金刚石钻进技术在矿山坑内试验成功以后,用金刚石钻头解决了各种角度和各种岩层的钻进技术问题,取代了大量的探矿坑道。锡矿山每年坑探量与总掘进量的百分比从过去的50%下降到18.6%。全国有色矿山系统坑内钻探工作量由1970年的5万米,到1983年增至21万米,加中黄金、黑色矿山和铁道等系统,工作量可达30万米以上。但是,应当看到,技术进步还比较缓慢。 在钻探设备方面,除使用了少量较先进的钻石-100A电动或风动钻机外,仍有相当部分矿山还在使用KD—100。红旗—100。XJ—100立轴式或螺旋旋差动式钻机,而超过百米  相似文献   

11.
国外的坑内岩心钻探技术比较发达,全液压钻机、绳索取心技术、轻质钻杆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坑内钻探技术长期来十分落后,许多矿山每年要掘进大量的坑道进行探矿,浪费惊人。如锡矿山往年平均坑探量达5000米,约占坑道总掘进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2.
从矿山坑道内直接对附近的矿体和构造进行钻探勘察,要比远距离的地表钻探经济而迅速,也比坑道探矿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但在我国的人造金刚石钻头尚未研究成功以前,其发展受到了限制.近年来,随着金刚石钻探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的坑道钻探工艺及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六十年代,我国曾进口过一些坑内钻机(如苏联??-1型、瑞典X-4型、日本SA-I S型等),但均属四十年代的产品,性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金刚石岩心钻进法,特别是对于坑内进行钻探工作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先进的方法。过去由于我国金刚石钻探技术发展缓慢,生产矿山的探矿工作主要靠坑探,且工作量很大。有色金属和黄金矿山的年坑探工作量占掘进总量的30~40%。采用坑探方式费工、费钱、费料、费时、常造成探矿落后于采矿的被动向面,而且因需运出大量的废石,与采矿争运输,影向采矿工作的正常进行。 1969年我们开始探索用人造金刚石于钻探,1974年取得了基本或功,为我国推广应用金刚石钻探技术开造了一条新路,这也促进了坑内钻探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我们自己已研制的坑内钻机推广应用后,使坑内钻探的工作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4.
大冶铁山矿床,产于铁山侵入体南缘中部与三叠系大冶群大理岩的接触带附近。过去认为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铁(铜)矿床,通称为“大冶式铁矿”。近年来我们配合鄂东铁矿科研组,在野外观察基础上,对大冶铁山矿床的岩浆岩、矿体、主要近矿围岩分别进行了系统的包裹体镜下鉴定和均一法测温,并对部分典型矿石作了爆裂法测温和包裹体成份分析。本文将着重从包裹体研究出发来探讨大冶铁山矿床的某些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申金超  曾勇  郭坤一 《江苏地质》2012,36(4):391-396
对湖北大冶铁矿的岩浆类型、矿体形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成矿物质来源等进行分析,发现湖北大冶铁矿具备IOCG(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的定义性特征,即铁氧化物含量高,伴生黄铜矿,贫硫化物、低钛,广泛受Na、K蚀变的热液矿床。另外,大冶铁矿与中酸性岩浆关系密切,且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作为IOCG型的大冶铁矿,其成矿环境为与非造山岩浆有关的大陆地块内部。  相似文献   

16.
湖北大冶铁矿狮子山——尖山矿体铜矿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段,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铁铜矿床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冶铁矿已探明的储量大部分被开采,资源危机形势十分严峻。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成为大冶铁矿今后几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以鄂东南地区铜绿山矿田内的铜绿山铜铁矿、鸡冠嘴铜金矿、铁山矿田内的大冶铁矿近几年接替资源勘查方法及成果为例,阐述综合找矿方法在不同矿山深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刘玉成 《矿床地质》2006,25(Z3):431-434
以大冶铁矿为实例,阐述了综合找矿方法与接触带控矿构造研究相结合,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中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鸡笼山Cu-Au-Mo多金属矿床是鄂东南矿集区丰山矿田中一个典型的夕卡岩型、斑岩型铜金钼多金属矿,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与大冶组碳酸盐岩建造的接触带及附近,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的联合控制。文章讨论了矿山已采中段中构造错失矿体、边部矿体及盲矿体等漏采矿体的勘探思路、方法及实践,运用成矿规律分析-坑道地质调查-采样分析-重点靶区圈定-坑内钻探验证的工作程序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坑内钻探在康家湾矿的使用情况,并作了统计分析。对坑内钻探存在原问题和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