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辽宁省地质调查院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江西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个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胡凤翔辽宁省地质调查院杨占兴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刘建民江苏省地质调查院王浩安徽省地质调查院王华明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曾钦旺广西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罗允义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廖莉平河南省有色地矿局勘查院张瑜麟西北有色地勘局勘查院刘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顾德林光荣榜  相似文献   

2.
《地质论评》2006,52(3):357-357
(共21个,按单位名称汉语拼音为序)安徽省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委员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地质学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辽宁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地质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徐霞客研究分会云南省地质学会浙江省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3.
军事地质是军事行动和国防建设与地质信息实现军民融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与现代陆域军事行动的关系研究,提取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地质、地球物理要素,改化为军事地质要素,与军事目标、军事地形和军事行动相结合,形成军事人员能够使用的军事用图,是军事地质研究重点。按照地质资料类型提取改化为军事地质要素的过程划分5大类、若干小类和子类军事地质要素指标。军事地质成果按照提取过程和使用对象分为军事地质改化类和应用类成果,改化类地质成果为军事地质要素成果,供军事地质改化人员使用,是地质成果向军事地质成果改化中间成果;应用类成果分为供一线作战人员使用的军事地质地形成果和供一线指挥员使用的军事地质专题成果。本研究为民用地质向军用地质转化和表达、民用地质术语向军事术语转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丰富多彩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旅行路线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北京地科院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100037)地质旅行路线是历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主办国展示其地质特征、地质研究水平、地质工作成就的极好机会。近几届国际地质大会均...  相似文献   

5.
李廷栋 《岩矿测试》2012,31(6):929-930
地质工作基本上是一种信息性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地质科学是一种信息性科学.地质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把地质勘查、岩矿分析测试所取得的海量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经过研究转化为地质信息,再把地质信息经过分析、综合,上升为地质认识、地质规律和地质理论.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1994年3月批准的地质矿产部“三定”方案,地质勘查计划管理司的主要职责是:“组织编制地质勘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专项计划,制订地质勘查工作宏观布局指南,汇总地质科技教育和地质环境的规划、计划,负责地质勘查单位(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矿产地质、基础地质)、岩矿测试单位资质审查认证和地质勘  相似文献   

7.
《华东地质》2019,40(1):F0003-F0003
《华东地质》创办于1980年,季刊,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地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新成果,报道华东地区及国内外其他地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物化遥地质、境外地质、油气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实验测试、地质信息和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进展。  相似文献   

8.
王传礼  郑晓光 《地质学刊》2005,29(2):123-124
江苏省地质资料馆作为全省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依法对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矿产地质资料,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质资料,海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地震地质资料,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成果及综合分析资料以及专项研究地质资料进行接收、整理、编目登记及提供社会利用。现有馆藏资料近5000种,最早的地质资料形成于1914年,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解放前在江苏进行地质调查研究形成的地质资料以及日本侵华时期为掠夺我国矿产资源所形成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异常   总被引:45,自引:1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鹏大  王京贵 《地球科学》1995,20(2):117-127
地质异常是在成分结构,构造或成因序次上与周围环境有着明显差异的地质体或地质体组合,依据地质异常分布范围及其圈定标志,可将其分为5级:全球性地质异常、区域性地质异常,局部性地质异常、小型地质异常及显微地质异常。地质异常的圈定方法包括地壳升降系数(G值)法、地质复杂系数(C值)法、熵(H值)法、地质相似系数(S值)法及地质关联度(R值)法,作者又从全球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的地质特点,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地质  相似文献   

10.
地质档案管理作为地质工作中最基础性的一项管理工作,其管理水平对地勘单位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属地化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管理存在地质资料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地质资料管理意识薄弱;地质资料保密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地质档案管理的投入,完善地质档案管理体系,强化地质档案的保密意识,提高属地化地勘单位的地质档案管理水平,确保地质档案有效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1.
《甘肃地质》2012,(3):94-94
《甘肃地质》是由甘肃省地矿局、甘肃省地质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地质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介绍地质大调查过程中重大课题的阶段成果。《甘肃地质》目前开辟有综合评述、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地质、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农业地质、项目动态、简讯、邻区地质、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地质》是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综合性地质学术刊物,是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该刊以基础性、公益性、学术性为特色,倾力展示国家层次、高水平的学术科研成果,着重反映地质大调查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73和863计划项目等)中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综合性、导向性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区域地质等)、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海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含生态地质和灾害地质)、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信息等研究成果。原《中国区域地质》的内容也将在《中国地质》(双月刊)上反映。  相似文献   

13.
白湘兰  李云 《湖南地质》2011,(12):52-53
地质资料分为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三类。其中,原始地质资料又称原本地质档案,是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反映地质现象或地质体的,以各种载体类型存在的原始记录、中间性解译资料、最终地质工作成果原稿等,包括各种有关的文件的底图、底稿、原图、记录本等。  相似文献   

14.
地质立典就是对一个典型地质区、一项专业性专题、一种地质现象或一个地质事件,通过反复调查研究,取足证据,概括出规律和理论,为地质工作提供范例,为地质对比提供标准和尺度。文章提出九十年代地质立典的设想框架,包括规程、指南性地质立典工作;区域性或典型地质区的地质立典工作;学科或专业性地质立典工作;专题性的地质立典工作等。  相似文献   

15.
征稿简则     
编辑部 《地质论评》2020,66(4):66040942-66040942
《地质论评》、《地质学报》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地质论评》主要登载各种探讨、争鸣、评述类论文和新技术、新方法论文。《地质学报》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学报》(英文版)分别独立刊载论文。《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英文版)》为双月刊;《地质学报》(中文版)为月刊。  相似文献   

16.
《地质学报》2012,86(2):362
《地质学报》、《地质论评》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地质学报》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论评》主要登载新技术、新方法及各种探讨、争鸣、评述类论文。《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学报》  相似文献   

17.
正《甘肃地质》是由甘肃省地矿局、甘肃省地质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地质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介绍地质大调查过程中重大课题的阶段成果。《甘肃地质》目前开辟有综合评述、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地质、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农业地质、项目动态、简讯、邻区地质、技术方法等多个学术栏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七五”地质工作总目标,根据国家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以及湖南客观地质条件和工作程度,完善地质工作布局.在今年的队长、书记会议上,湖南地矿局局长罗在明提出了5条基本指导原则:1.地质工作与地质科技、地质教育协调发展,2.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广义环境地质协调发展;3,矿产地质工作要从湖南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地质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以煤、铀为主的能源地质普查找矿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富锰矿  相似文献   

19.
试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春花  王平 《江西地质》2001,15(4):311-315
地质行业需要一个包括矿业市场在内的更广泛的地质大市场,地质大市场由地质项目市场、地质大市场由地质项目市场、地质资本市场、地质劳务市场和地质成果市场四部分组成,并初步论述了这四个市场。提出在地质大市场建设初期应采取两降低两抬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需求,通过市场择优淘劣,确保成果质量,使地质大市场得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谈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上海模式在湖北黄石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支撑。但是,地质资料的分散保管、各自利用的现状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的需求。上海市地质资料汇交机制具有以下特点:(1)将城市勘察地质资料纳入了地质资料汇交管理主流程,从机制和制度上保证了城市勘察地质资料的正常汇交;(2)建立了城市地质建模和三维可视化方法;(3)建立了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机制;(4)建立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机制,上海市地质调查院以地质需求为导向,加强地质资料集群和深度开发服务。同上海市相比,黄石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具有独自特点:将地质数据分为11类,计100多个数据类型;建立了矿业城市和地级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和标准体系,在城市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业城市矿政管理与服务模型;对地质资料进行了分步集群化,即地质资料目录收集齐全→地质资料收集、汇交齐全→建全试点数据库→建好地质三维模型→地质资料、数据、图形、模型的管理和分析评价;建立了黄石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还有待完善。黄石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的建立及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技术方法,对全国矿业城市和地级市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开展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