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动产登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确立的一项物权制度,《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于2015年3月1日落地实施.目前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顺利开展.不动产登记协同共享平台是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相关业务信息实时互通共享.建设不动产登记协同共享平台是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共同任务,要强化部门间协同,保证不动产登记的相关系统、数据与横向相关部门系统、数据之间的紧密衔接,确保登记信息与相关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本文从不动产登记协同共享平台的定位、协同共享机制、协同共享内容、技术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以超图公司的不动产登记协同共享平台解决方案为例,介绍了不动产登记中心与住建房产交易部门的共享.实践证明,通过不动产登记协同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以明显减少不动产登记的办理时间,有效地规避登记风险.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通讯》2014,(24):22-29
第一章总则 本章对《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的立法目的及依据,不动产登记及不动产的概念,不动产登记的类型,不动产登记的原则,需要进行登记的不动产权利种类,不动产登记机构以及不动产登记管辖进行了规定。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56号国务院令,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三十五条,对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等作出规定。《条例》明确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同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一个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不动产登记工作,并接受上级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4.
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以来,将以前分散在国土、住建、林业、农业等多个部门登记的土地、房屋、森林林木、草地、耕地、海域等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到一个部门,实现了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和不动产登记系统开发人员对房屋和土地一体登记的连续性、权利主体一致性、物权唯一性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登记结果的正确与否.本文从对房屋和土地一体登记的正确理解出发,阐述了不动产单元状态和不动产权属状态的区别,阐释了不动产物权登记唯一性的原则;对不动产存量数据整合原因及不动产登记系统设置原因导致的不动产权登记信息重叠、权利主体不一致问题的处理对策;对土地首次登记证书收回产生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集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管理、登记业务管理、登记档案管理、登记信息汇交与监管、登记信息共享等功能为一体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和标准统一、分布合理、实时共享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体系,既有利于方便群众办证,提高办证效率,还有利于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本文以宁波为例,简要阐述了宁波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总体设计和系统建设相关内容,对当前全面实施不动产登记,实现“四统一”的目标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空间地理信息是不动产登记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动产登记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国家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至今,不动产登记工作已经进入全面明晰产权、有效保护权益、维护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的新阶段.本文结合眉山市市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建设实现,详细阐述了基于SuperMap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解释论的视角出发,结合《物权法》及其司法解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不动产登记立法对于登记机构赔偿责任、审查模式等相关制度的规定,宜认为在我国不动产登记兼具民事行为与行政行为双重属性.登记机构与登记申请人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强调登记行为的程序性和合法性,体现登记的行政行为属性;登记申请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强调登记产生的物权变动的效力,体现登记的民事行为属性.不动产登记于公私法领域的同时涉足决定了其救济程序的复合性.  相似文献   

8.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明确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登记信息实时纳入统一的信息平台,形成标准统一、内容全面、覆盖全国、互相关联、实时更新、互通共享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体系.本文针对全国各省、市、县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不同的建设和运行模式,研究了信息平台接入技术机制,提出了国家级信息平台的接入要求、接入内容、接入机制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形成了信息平台接入技术机制框架,为全国信息平台接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07年颁布实施的《物权法》虽然规定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但是我国的不动产目前仍然由不同管理部门负责登记,实行的是分散登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分散登记的做法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适应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改变现有不动产分散登记的做法,尽快实现统一登记。本文对我国不动产登记发证情况进行了梳理,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分散登记的弊端,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不动产应当统一登记的理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以土地为基础和核心、以国土资源部门为登记机构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建议,可供决策部门和立法机关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动产测绘是实现我国不动产登记的重要基础。本文详细探讨了武汉市"不动产登记管理信息平台",重点阐述了关键技术路线与方法、创新实用及现势作业流程等,高效地完成了不动产测绘数据的一体化处理和最终成果入库提交,并与已发证的历史资料进行整合,建立现势统一的不动产测量数据库,为武汉市不动产登记的统一管理提供有效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支撑及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海口市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数据及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提出以地籍数据为基础和宗地统一编码为索引进行不动产数据整合,结合海口市云龙镇六权确权的实际需要,开发建设了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为下一步推广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围绕权籍数据质量导致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开展及支撑存在不足,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网通办""并联审批"等推进不完全,不动产业务信息数据使用及房产交易过程监管有待加强,业务系统使用灵活性、便捷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东莞市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模式,为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虚拟窗口""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不动产...  相似文献   

13.
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下,我国不动产登记已经从分散实施向统一管理转型,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测绘地理信息相关内容作为不动产统一登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加强不动产测绘服务与监管的必要性,探讨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测绘支撑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的"四统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不动产登记作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于行政管理、征收税赋以及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不动产登记的意义,分析与探讨目前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今实际国情,提出我国未来在制定与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上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国内外不动产登记的历史发展和国内管理现状,总结了当前不动产管理难点,探索性提出了统一管理体制、健全法规、打破利益阻碍、提高人员素质、解决技术瓶颈等不动产登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房地产监管、房价调控、房产税、反腐等都迫切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由国务院颁布并于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1]。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登记信息应当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覆盖全国,对于全面履行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促进不动产登记信息完备、准确、可靠,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更加有效地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省级“一窗受理平台”系统的建设,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系统、税务系统和房产系统的数据交互,为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网上审批提供了技术支撑。该系统已经在全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应用,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建设问题,该文以江西省,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为例从多源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的整合、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设计与实现两个方面开展。对土地、房产、草原、林地、海域等多行业的数据进行整理、整合,形成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平台总体框架由基础保障系统、不动产历史数据库、共享服务平台、数据管理平台、政务基础平台、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登记信息公示平台7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