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SuperMap的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库模式和建库流程,阐述了在建库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现了地籍数据转换、查询统计、制图输出以及其他辅助功能,为后续城镇地籍管理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MAPGIS地籍管理系统中历史数据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世武 《地球科学》1998,23(4):359-361
历史数据的管理一直是一个困扰着地籍管理的难题。MAPGIS地籍管理系统在借鉴前人方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提出并采用“整图处理,记录过程”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将来对数据的快速查询,统计,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土地登记信息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是制定各项政策和管理的依据。截至目前全国95%的市县建立了涵盖图形、属性信息的土地登记数据库,85%的市县建立了地籍信息管理系统。2002年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建立了查询制度,探索了查询的社会化、产业化思路和方法。从数据到制度,从方法到技术都为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信息时代地籍管理的要求,实现数字化地籍图的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相互查询,可以满足地籍图动态管理的需要.针对宗地图图形数据与其属性数据相关联的特点,论述了基于AutoCAD Map2004,建立地籍图与外部数据库之间的连接的过程与方法,并介绍了图数互查方法和使用结构查询语言SQL查询宗地数据库的方法.为丰富地籍管理中的房屋信息,提出了建立房屋图像库的方法,通过建立图像库与图形的链接,在不增加地籍图文件储存空间大小的情况下,实现了由图形对象与其相应房屋图像的浏览.  相似文献   

5.
樊省状 《山东地质》2008,24(2):21-23
为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网络实时查询功能,在目前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的储量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基于C/S的矿产资源开发储量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操作系统平台采用了MS Windows系统,程序开发平台采用了Borland公司Delphi,数据库的查询语言采用标准SQL查询语言,主要实现了矿产资源开发和储量数据的综合查询和汇总功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北京超图公司的supermap objects组件来开发徐州公众信息查询系统。从组件技术入手,将GIS技术与组件技术结合起来,总结出基于组件的GIS软件的开发过程。设计开发的徐州公众信息查询系统能实现电子地图的浏览、信息查询等基本功能外,还能进行空间分析,为有关用户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7.
张迪校 《浙江地质》2008,(10):42-43
开展城镇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处理好地籍信息系统开发与地籍调查测绘建库的关系,即软件开发与数据建库的关系。两者从理论上看应该是一致的、一体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却常常相互割裂,没有统一起来。造成的后果是:地籍调查测绘形成的数据不能很好地为软件系统所用,造成财力、人力等的浪费;软件系统不能很好地更新地籍调查测绘的数据,形成不了现势、全覆盖的地籍数据,导致系统与数据“两张皮”,  相似文献   

8.
大地热流测量数据子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旭  韩湘君 《地球学报》2001,22(6):521-525
大地热流数据子库是建立在Microsoft Access97基础上,以Microsoft Visual Basic6.0开发,基于Windows平台上的集数据储存,编辑,报表打印输出及基本数据解释处理于一体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具有运行速度快,操作简单,易学及可靠性强等优点。特别编制了强大的数据查询系统,提供了各种查询方式,大大方便了用户。  相似文献   

9.
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检查工作不是简单的流于形式的例行检查,而是为确权登记发证提供完整、准确、可靠地籍测量资料的重要手段。文章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简述了南宁市农村宅基地的地籍测量检查工作,详细介绍了检查成果的主要过程,并总结出工作方式中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准地籍测量”是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帐于实地标绘宗地界域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等;基于这种测量模式,其成果以传统的图、表展示已很难适应。实践运用MGE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开发出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其准地籍测量约70%的宗地成果与实际确权一致,不失为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地籍测量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冯蓉晔 《山东地质》2014,(11):74-78
工业用地是区域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因素。以江苏省阜宁经济开发区为例,从系统集约度及协调度出发,研究区域各工业行业的集约度及协调度,结果显示:阜宁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整体处于低效利用水平,工业土地利用协调性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主导行业机械机电业用地的集约性、协调性都较差;电子电工、纺织服装及食品饮料业用地规模较大且集约性、协调性超过区域平均水平,可作为阜宁开发区未来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  相似文献   

12.
烟台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以开展"高效优质服务年"活动为契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特点,转变思路、创新理念,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发展。在区管委、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在信访维稳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和化解了一些矛盾纠纷,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处理一系列纠纷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推动了信访案件处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3,2007和2010年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分析了土地利用的变迁状况。研究表明,在研究时段的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趋势显著,总面积减少了1 727.00hm2;另一方面工矿仓储用地面积直线上升,总面积增加了1 703.12hm2。总体上来说,主要表现为耕地向工矿仓储用地和城镇住宅用地的转化,两者的转化量分别占耕地减少总面积的71.16%和14.35%;其次是林地和空闲地向工矿仓储用地的转化,前者的转化量占林地减少总面积的68.86%。  相似文献   

14.
研究浅层地下水的质量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为例,采用单指标评价方法与综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利用GIS技术进行质量分布分析,运用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污染进行评价,对11口新建井的91个地下水污染指标进行分析。单指标评价法与综合指标评价法的研究结果显示,YQ03和YQ11监测井为Ⅲ类水;样品YQ01和YQ09监测井为Ⅳ类水;样品YQ02、YQ04、YQ05、YQ06和YQ10监测井为Ⅴ类水。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污染的评价结果表明,YQ02、YQ04、YQ05、YQ06、YQ09和YQ10点位发生的污染主要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铝、耗氧量、钠、氟化物、钡等11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交迭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对该区规划建设和港口防潮堤高程构成了威胁,因此,全面了解该区地面沉降的发育特征,尤其是掌握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极其重要。前人在不同时段内应用GPS和水准测量方法对该区局部地段地面沉降开展了相应研究,但未对全区地面沉降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尚不能有效支撑区域规划建设及地面沉降防控管理。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基于PSInSAR遥感技术分析了该区地面沉降速率及其变化状况,并与水准测量成果进行了对比。认为多年来该区地面沉降现象明显,超过75%的区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在寿光-广饶交界处、寿光-滨海开发区北部、寿光城区西北部和昌邑-滨海开发区北部等存在多个显著片区,且多年变化总体呈现加重趋势;区内存在16个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速率达到29~168 mm/a,沉降速率超过40 mm/a的占比达到62%以上,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和西北部;该区地面沉降受区域构造、地层结构、地下水开采和地面荷载等因素影响,其中地下水开采是区域地面沉降发生的主致因素,地面荷载加强了局部地段的不均匀沉降程度,区域构造和地层结构为地面沉降发育和加剧提供了地质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烟台经济开发区重视土地储备工作,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对土地储备工作运行机制进行了规范。加强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土地收益的最大化,有力的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铄 《山东地质》2011,(6):41-43
针对目前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采用特尔婓法、AHP分析法、发展趋势估算法、目标值法等研究方法,对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论述了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如何有效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冰冰 《吉林地质》2019,38(3):84-88
通过《吉林省公主岭经济开发区新凯河地热资源勘查项目》中水质分析资料,对白垩系泉头组地热流体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初步探讨,地热流体水化学形成作用分析基于地热流体的piper三线图和地热流体的水岩相互作用Na-K-Mg平衡图,取得了一些松辽盆地东南隆起东南部单斜地热田地热流体水化学形成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条件与重大地质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以往地质研究成果,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条件和国土规划建设中应关注的重大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耕地、页岩气、地热、锂等资源条件优越,0.3亿hm2无重金属污染耕地集中分布,拥有3个国家级页岩气勘查开发基地,探明储量5441亿m3,每年地热可利用量折合标准煤2.4亿t,相当于2014年燃煤量的19%,发现亚洲最大的能源金属锂矿床,资源环境条件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清洁能源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长江经济带部分地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溶塌陷、地面沉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大地质问题,影响过江通道、高速铁路、城市群和绿色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应予以关注,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同时,提出了下一步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20.
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地质灾害的长期趋势预测中,以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地质灾害发生趋势为例进行建模和预测,并对预测值的精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GM(1,1)模型可用于预测较大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趋势,将灰色系统理论用于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是可行的;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年度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预计今后2年内可能会有重灾年出现。研究成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地区的防灾减灾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