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小芊  张艳蓉  刘宇 《中国岩溶》2017,36(2):275-282
旅游网络关注度是旅游者需求状况和行为习惯在网络上的直观表现。基于百度指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定量测算方法,以中国最美五大旅游洞穴为例,对中国旅游洞穴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洞穴在网络上的关注度较高,并呈现上升的态势,月变化曲线呈双“M”形;网络关注度的省际差异明显,关注度较高的区域主要是洞穴所在的省(市)、邻近省(市)以及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旅游洞穴网络关注度的高峰、低谷与国内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差异具有耦合性,洞穴的吸引力和吸引范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研究结论为洞穴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应充分重视互联网在景区营销中的作用,将网络关注度作为景区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加强与周边景区(点)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贵州绥阳红果树景区地质遗迹特征及探险、洞穴养生旅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普及绥阳红果树景区旅游科普知识,为其它喀斯特旅游区提供探险、洞穴养生等旅游产品的科普示范,文章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并结合景区地质背景,阐述了贵州绥阳红果树景区地质遗迹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景区“飞拉达”攀登、SRT(单绳技术)升降、洞穴养生等旅游产品,及其产品开发方式。研究表明,绥阳红果树景区地质遗迹丰富、美观、有特色,具有较高的观赏、旅游及科普价值;开展探险、洞穴养生等旅游产品开发在红果树景区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其娱乐性、功能性强,发展潜力较大,绥阳红果树景区的探险、洞穴养生项目可作为其它喀斯特旅游区多元化开发之范本。   相似文献   

3.
陈伟海 《中国岩溶》2009,28(4):439-438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办,乐业县人民政府、凤山县人民政府承办,广西地质学会协办的“全国第十五届洞穴学术会议暨乐业凤山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4—18日在“天坑之都、洞穴之城”——广西乐业县和凤山县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南方峰丛喀斯特天坑与洞穴系统发育演化研究;国际洞穴探险与岩溶旅游产业开发研讨;乐业-凤山地质公园研究、保护与旅游开发。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人数约200人,分别来自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会员代表,全国岩溶景观与洞穴科研、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安泽 《地质论评》2007,53(B08):227-228
中国的花岗岩在地理分布上遍及全国,在地质构造分布上遍及所有的造山带,在产出时代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均有发现,在岩石类型、成因类型上,世界上已知的类型中国几乎都有。特别是中国的花岗岩地貌景观类型,不仅多样化程度高,而且美学观赏价值优于世界其他各国。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岗岩景区(包括世界遗产、国家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旅游区)最多的国家之一。花岗岩景区已成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花岗岩地貌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试从中国花岗岩地质地理分布、地貌景观类型划分、旅游开发价值、花岗岩景区建设及今后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地学界、旅游界及到花岗岩景区游览的广大公众对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关注,从而把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研究、应用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杨晓霞  蒙歆媛  向旭 《中国岩溶》2019,38(1):139-147
安全是洞穴旅游的生命线,是洞穴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国内外多数洞穴旅游安全事故多起因于旅游从业者和游客自身安全认知欠缺。由于洞穴旅游从业者直接面对游客,是洞穴旅游安全事故的“第一道防火墙”,因此,从洞穴旅游从业者的角度对洞穴旅游安全认知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国17个旅游洞穴从业者的旅游安全认知开展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及其差异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洞穴旅游从业者的总体安全认知度较高;(2)我国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管理认知存在一定差异;(3)不同属性的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4)不同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可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洞穴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提升洞穴旅游景区(点)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洞穴旅游安全控制、预警和救援制度,切实保障旅游。   相似文献   

6.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等发起的“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地貌研究会——中国三清山”,于2006年7月24~28日在江西上饶市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花岗岩地质地貌基本理论问题、花岗岩景区的建设和管理问题。花岗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火成岩,它既是研究地球发展演化历史的最佳物证,其地貌景观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仅在中国以花岗岩地质地貌为主题的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区就达30多处,是构成景区最多的一类岩石,说明了花岗岩地貌本身也是极为重要的资源。随着花岗岩景区的日益增多,广大游客在游览中…  相似文献   

7.
申希兵 《中国岩溶》2018,37(2):254-264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3S技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1981-2010年74个气象观测点的气象常规观测数据为基础,对广西各地区地形下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旅游舒适度指数等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2015年广西307个2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时间差异上,广西大部分地区最佳旅游时间为1月、2月、3月、10月和11月,此时全区大部分地区气温保持在15~25 ℃之间,处于非雨季期;4月、12月在气候舒适上为较适合旅游的季节;由于广西地处南疆,雨热同期,高温多雨的6、7、8月在气候舒适度上为最不适合旅游月份;就季节而言,旅游气候舒适度排序为冬季>秋季>春节>夏季。在空间差异上,6个月旅游舒适期地区仅占广西面积的0.12%,仅在桂西西林县西面和桂北资源县北面零星分布,没有2A级以上旅游景区分布其中;7个月旅游舒适期地区主要分布在桂西、桂西南和桂西北地区,桂北资源县、桂南博白县和合浦县、桂南贺州市、梧州市均有分布,占广西面积的36.78%,共有72个2A级旅游景区分布其中,占23.5%的景区数量比例;舒适期为8个月的地区分布最广,占广西区面积的63.1%,共有235个2A级以上旅游景区,占2015年2A级以上景区数量的76.5%,主要分布在桂中、桂南和桂北地区。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湖南郴州万华岩景区上游岩溶古河道的存在性,丰富景区岩溶洞穴科普知识以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探索性地应用高精度磁法、高密度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EH4)等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景区上游进行了探测研究,其结果发现几处磁、电异常部位,并结合区内岩溶垮塌地貌形态、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及野外地质调查成果,认为景区上游存在岩溶古河道,同时确定出岩溶古河道的剖面位置及平面走向。整个研究思路表明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研究岩溶古河道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无锡阳山火山省级地质公园是江苏已批准建立的4个省级地质公园之一,地质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具有突出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为推进无锡阳山火山省级地质公园建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结合地质公园定位建设4个景区,整合资源营造旅游看点,加快实施地质遗迹保护工程,建设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健全管理机构和拓展引资渠道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质科学译丛》2009,(1):F0003-F0003
2006年10月23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文件(旅发[2006]73号).新批准了全国8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公告(2006年第3号),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榜上有名,成为目前我国大学中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极大的荣誉与鞭策,也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骄傲。  相似文献   

11.
《地质科学译丛》2009,(3):F0003-F0003
2006年10月23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文件(旅发[2006]73号).新批准了全国8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公告(2006年第3号).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榜上有名,成为目前我国大学中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2.
南芬-万宝地区是辽东钼、铜、铅锌等多金属矿聚集地.在充分研究区内成矿规律的前提下,以MAPGIS软件为数据处理平台,提取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13个空间控矿因素作为证据因子;以划分网格单元的方式对成矿多元信息进行叠加整合,建立证据权重模型;以后验概率求拐点的方法圈定Ⅰ级远景区13处,Ⅱ级远景区10处,Ⅲ级远景区7处.预测结果表明,83%的矿床(点)位于成矿预测远景区内.除此之外,区内仍有3处Ⅰ级预测远景区内未见矿床(点),应作为今后找矿勘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李翠林  孙宝生 《地球学报》2011,32(2):233-240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奇台县境内,有硅化木群化石景观、恐龙沟景区、雅丹地貌等重要的地质遗迹,对研究准噶尔盆地中生代地质历史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及分布,对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通过管理模式整合、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整合、形象引导以...  相似文献   

14.
海螺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世界同纬度最低海拔现代冰川和温泉景观为代表,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根据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划了3个景区、66处景点和4条大众旅游线路、7条专项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5.
《地质科学译丛》2009,(2):F0003-F0003
2006年10月23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文件(旅发[2006]73号),新批准了全国8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公告(2006年第3号),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榜上有名,成为目前我国大学中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极大的荣誉与鞭策,也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骄傲。逸夫博物馆的规模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居全国高校博物馆界前列,  相似文献   

16.
《地质科学译丛》2009,(4):F0003-F0003
2006年10月23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文件(旅发[2006]73号),新批准了全国8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公告(2006年第3号).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榜上有名.成为目前我国大学中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极大的荣誉与鞭策.也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骄傲。  相似文献   

17.
《地质科学译丛》2010,(1):F0003-F0003
2006年10月23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文件(旅发【2006】73号).新批准了全国8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公告(2006年第3号),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榜上有名.成为目前我国大学中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极大的荣誉与鞭策.也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骄傲。逸夫博物馆的规模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居全国高校博物馆界前列.具全国地质博物馆界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江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油国家地质公园特色突出,地质遗迹景观品质高、互补性强,配套性好,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本文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江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特征,划分了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并对地质公园内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主要有岩溶洞穴、岩溶漏斗、泥盆纪标准地层剖面和古生物化石,以及山岳、峡谷地貌等,其中属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的有11处,省级地质遗迹景观的有12处。   相似文献   

19.
地质公园旅游形象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旅游业已经从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市场驱动进入了形象驱动的阶段,旅游形象策划成为旅游规划的热门话题之一,而旅游形象测量是旅游形象策划的基础和依据。地质公园具有地质与公园双重属性,与其他景区和公园有所区别,因此一般的旅游形象测量方法并不适用于地质公园形象测量。在回顾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地质公园特点,认为在测量时必须遵循综合性、独特性及科学性三原则,试图构建了地质公园形象测量“天平”模型,分别从发射和接收两个角度来测量地质公园形象。  相似文献   

20.
经资料整理与实地调研,老挝现已发现76处铅锌矿床(点).其中:矿床5处、矿点41处、矿化点27处、异常点3处.重要矿床为帕龙(Pha Luong)铅锌矿、卡伊索(Kai So)铅锌矿.矿床成因类型以热液型占绝对优势.据地层条件、岩浆岩条件、构造条件、铅锌矿床(点)的分布情况,将老挝划分出7个铅锌矿成矿远景区.万荣(Vangviang)为重要的一级铅锌矿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