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6.
7.
8.
韩渭宾 《华南地震》1994,14(1):83-86
在分析20多年来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研究进展和差距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加强地震预报研究,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效益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进而提出了加强地震预报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韩渭宾 《华南地震》1995,15(1):91-94
对当前我国的地震监测手段和预报能力作了分析了估计,认为对地震预报现状看法的分岐,实质上是对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的争论,指出当前地震预报所面临的困难;加强前兆机理的地震孕育过程研究,缩短战线重点攻关是推进地震预报事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国际地震动态》2006,(6):25-25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问题专家杨冬分析认为:日本依靠在技术、人力和组织三大领域的努力成为防震强国。  相似文献   

12.
吸取阪神地震的经验教训,改进天津市的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体制,根据综合防御的四个环节八项措施的要求和天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防震减灾的基本方徊及完成基本方略的根本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由“地震”引起的讨论一、引言地震科学和其它科学一样,不仅要有确切和形象的名词,更主要的是要具有实质内容的概念,从而名正言顺地指导和评价我们所从事的实际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对地震与防震、预测与预报以及防震减灾工作内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模糊认识甚至偏见。本...  相似文献   

17.
朱煌武 《地震学刊》2000,20(3):55-61
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在论述我国防震减灾上目标的科学涵义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并全面总结了组织实施十年目标的具体做法和阶段成果;概括为建立两个保障体系、三大技术系统、四大社会管理职能和一个统一领导的十年目标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岫岩—海城5.6级地震防震减灾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通过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动用翔实的一手资料,从八个方面(长期准备、准备预报、科学决策、有效组织、救助组织、救助及时、社会稳定、地震灾情调查、地城损失评估)介绍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5.6级地震前后的应急工作;分析这次地夺的成功预报与有效应急措施才能取得面对一次破坏性地震,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搞好地震综合防御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