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艳玲 《中国地名》2013,(11):60-63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地图制图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和新理论的相继引进,使地图学的内容和地图的图型,不论其理论基础和工艺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1:100万地图、专题地图、遥感制图、机助制图等相继产生,并在理论研究方面开拓了许多科学分支的新领域。展示了地图学理论体系的新变革,展示了它的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前景,展示了地图新品种和新内容的迅速增多。  相似文献   

2.
<正> 1.材料是科学技术的先导自古以来,人类文化的进步都是以材料的发展为其标志。一种新材料的发展可以引起人类的文化和生活以新的变化。石器、陶器、瓷器、铁器、铜器、玻璃、钢、水泥、有机高分子、单晶材料……等的发明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技术是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再创造。材料的发展保证了科学技术的实现。没有新材料的发展不可能使新的科学技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传统的地图制图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和新理论的相继引进,使地图学的内容和地图的图型,不论其理论基础,还是工艺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1∶100万地图、专题地图、遥感制图、机助制图等相继产生,并在理论研究方面开拓了许多科学分支的新领域。展示了地图学理论体系的新变革,展示了它的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前景,展示出了地图新品种和新内容的迅速增多。  相似文献   

4.
现在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它必然引起劳动地域分工和生产地域组织的变化。研究经济问题的所有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因而随着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经济因素是。生产系统和非生产系统的形成;生产和非生产领域的高速发展;生产集中和地域集中;引用新工艺和新的劳动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对地学未来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诚 《地理研究》1994,13(4):59-65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对地学未来发展的影响,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软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未来社会中,地学对于解决环境危机和资源紧缺这一紧迫的问题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及其它活动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软科学内涵和许多发人深思的软科学范例.它们可提供解决作为一个整体的复杂的人一地关系问题的合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学地理教育与科学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也日趋密切。人们不仅每天的生活需要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安排,而且越来越多的工作也需要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推理和决策。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成为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而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赵才欣 《地理教学》2000,(12):14-15
中学地理课程和教材的创新,要基于对其外因变化和内因问题的检讨。90年代中后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率明显加快。推动社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力度始料不及,知识经济似乎提前到来,知识创新成为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同时,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科技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极其迅速,海洋经济发展同样迅速,海洋经济与沿海地区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日益紧密。海洋经济介入沿海地区的社会生活领域,导致社会结构的重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建构。从动态系统的视角看,海洋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耦合维持着两个系统的稳定性,最终形成一个复杂的相互制衡机制。本文通过对海洋经济与不同社会变迁因素的复杂关联和互动机制的研究,运用数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描述和分析了辽宁省2000-2010年间的海洋经济与社会变迁关联情况,并对其的关联度进行科学度量。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社会变迁因素之中,海洋科学技术对海洋经济贡献较大,是海洋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关键因素;社会结构和生活质量对海洋经济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9.
《地理研究》2012,31(6)
全球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旅游业是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敏感和脆弱的产业部门,同时旅游业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也是人文因素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重要研究内容。时值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90周年院庆之际,由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闲暇地理与全球变化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正> 黄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建立于1973年,现有职工74人,是一个集林业科研、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基层科研所。我所长期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以林业科研为林业生产服务为方向,结合本地实际,广泛开展了以林木良种为中心,速  相似文献   

11.
自产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和人类社会经济结构的显变化,由出生和死亡两大因素制约的人口再生产形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动。其基本态势是: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结构调整和医疗科学技术进步的大力推动下,干百年来一直居高难下的人口死亡率率先出现连续的大幅度下降,由此导致人口增长显加速,人口结构走向年轻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后半叶以对人类的全球性问题及其周围居住环境的强烈关注为标志。许多自然历史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致力于交叉观察和分析最为复杂的自然系统,地球及它的社会组分——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系统。虽然,预见下一世纪人类及其生活与经济条件的发展成为必要,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但当今科学尚无能力回答所有这些问题。 我们大家还不会按照特定的要求预测地球上许多自然参数的真实性重大变化,也不能界定出这些变化是纯自然的变化还是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K901 2004020897全球变化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二Prob-lems Of man一land relationship system thoy under glohalchange汪黎明,关庆锋…//地理科学一2003,23(4)一391一397 围绕全球变化问题,国际科技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己组织了4个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及众多的核心研究计划或支撑研究计划.随着这些研究计划的酝酿、实施和推进,其明显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强调人类社会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响应与适应问题研究.全球变化研究不仅为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地理学提出了新的科学命题,同时也为地理学与其它科学领域的融…  相似文献   

14.
物质生产的分布和构成,是社会生产的空间存在形式。社会在前进,生产在发展,反映生产空间分布特点的产业的位置、数量、规模和构成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研究生产布局变化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趋势,根据综合的和最优社会的经济效益,随时调整布局政策和改变投资方向,乃是国土整治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试图从我国工业布局重心变化中,探讨我国大西北的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5.
科学本身是一种上层建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的发展情况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任何一门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都直接为生产方式及生产发展水平所决定,为社会生产斗争及阶级斗争所决定,并为它们服务。  相似文献   

16.
章锦河  张宏磊  钟士恩 《地理研究》2012,31(6):1161-1161
全球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旅游业是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敏感和脆弱的产业部门,同时旅游业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也是人文因素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试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本身是一种上层建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的发展情况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任何一门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都直接为生产方式及生产发展水平所决定,为社会生产斗争及阶级斗争所决定,并为它们服务。  相似文献   

18.
美、中两国中学开展GIS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类步人信息社会,地理学与计算机科学、航天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孵化出了地理学的一门新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出现使古老的地理学焕发出勃勃生机,标志地理学步人了新时代。当人类社会面对大量日益纷杂、棘手的资源、环境、人口以及社会等问题时,GIS技术可为人  相似文献   

19.
灾害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在科学的大花园里,又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灾害学。灾害学是在地质、地震、环境污染以及社会经济等交叉领域中萌发的。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社会生产、自然环境,生态、家庭等发生伤亡、受到危害、有生命财产毁损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灾害按其成因不同一般分为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有时二者兼而有之。灾害按轻重程度可分为:特大毁灭性灾害、重大灾害和一般性灾害等。按灾害的种类划分又产生了灾害学一系列分支,如灾害医学、灾害生物学、灾害地理学、灾害社会学等。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各国自然地域相连,社会经济联系密切,形成了东北亚独特的经济地域系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深入探讨东北亚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东北亚区域生态经济巨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动态演变格局是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科学问题;驱动力因子是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问题;跨境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归宿,而东北亚区域可持续发展支撑平台建设是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东北亚、中亚地区作为一个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复杂巨系统,其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重要科学问题,需要该区域科学家联合攻关,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