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 及其气候影响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龚道溢  何学兆 《地理学报》2002,12(2):202-209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流系统,本文主要分析了其年代际尺度的变化。发现在1979/1980年前后,其强度和范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年代际尺度的变化。1980年代以来,副高明显偏强,范围向西向南显著扩展。副高的年代际变化也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近20多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显著增加,华南地区夏季气温显著偏高,以及西太平洋20°N以南台风活动相对偏弱而20°N以北洋面台风活动相对增强。副高的年代际变化与冬、春季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及同期热带印度洋海温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与大尺度环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13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116个气象台站逐月降水资料,利用EOF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春季降水不仅有区域一致的增加趋势,还表现出纬向偶极型空间分布;西南地区春季东部降水偏多西部偏少时,受到印度洋和太平洋两个反气旋气流影响,利于印度洋地区的暖湿水汽和西太平暖湿气流的输送,有利于该地区降水偏多;东部降水偏少西部偏多时,东亚大槽、乌拉尔山高压脊、南支槽分别加强,抑制了西风气流向东推进,使水汽更容易在西南地区西部辐合上升形成降水。结合海表温度分析发现,这种槽脊和反气旋强度变化和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变化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风应力平均场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迄今世界上最完善精细的全球综合海洋大气资料集(COADS)提供的风场资料,计算了1949—1987年近40年平均网格为5°×5°的太平洋海域逐月风应力场,并分析了各纬度带平均纬向和经向风应力的逐月变化以及1、4、7和10月的风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风应力的计算采用整体空气动力学公式,其中曳力系数的计算是以Bunker给出的曳力系数随风和海气温差变化的数表为基础,用最小二乘法,考虑了大气层结热力影响和风切变的动力影响,拟合了一个二次多项式。计算结果表明其精度和实用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南极海冰分为4个区:SPI1(0°-120°E),东南极海冰;SPI2(120°E-120°W),以罗斯海为主体的海冰区;SPI3(120°W-0°),以威德尔海为主体的海冰区;SPI4,全南极海冰区。北极海冰区分为3个区:NPI1(90°E-180°-90°W),太平洋侧冰区;NPI2(90°W-0°-90°E),大西洋侧冰区;NPI3,全北极冰区。本文使用了WDC-A的SIGRID海冰资料,以分析南极和北极各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两极各冰区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两极海冰之间相互作用的振源是NPI2。SPI3是影响南极海冰的正反馈中心。SPI2则是南北两极海冰的负反馈中心。NPI2,SPI3和SPI2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形成涛动关系。这种涛动关系不是同时期的,而是有较长的滞后时间差。两极海冰形成周期变化,其周期为5-6年,正与NPI2和SPI3自身变化周期一致。另外还有更长的循环周期9-11年  相似文献   

5.
杨旭  刘刚  廉毅  尚博 《地理科学》2015,35(2):223-229
利用1951-2009年NCEP/NCAR高度场月平均资料、全球海表温度月平均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东北地区24站逐月温度资料、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东阻)活动天数等数据,采用相关和奇异值分解分析(SVD)方法,分析夏季(6-8月)东阻活动天数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征兆,结果表明:夏季东阻活动天数年际变化阶段性明显,21世纪以来不仅处于强盛后期明显下降趋势阶段,而且年际变率显著增大;夏季东阻活动天数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及东部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春季至夏季赤道东太平洋(NINO3区)SSTA(特别是1977-2009年)呈El Niño位相是夏季东阻活动的最重要强迫源,当赤道东太平洋为El Niño状态,以及阿拉伯海与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为暖海温时,夏季东阻活动天数偏多;与夏季同期大西洋海温的SVD1模态表明,当大西洋海温SSTA整体上处于冷(暖)位相分布时,东阻活动天数偏少(多);夏季东阻活动天数与春季NPO和极涡面积指数相关存在着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1-1976年,夏季东阻活动天数仅与春季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亚洲极涡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1977-2009年,不仅与春季极涡面积指数呈正相关信号消失,而且,1951-2009年与春季NPO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信号,在此期间也迅速减弱消失。  相似文献   

6.
采用Hadley中心1953—2012年海冰密集度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1977—2011年日本气象厅台风资料,对冬春季北极海冰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冬春季北极海冰变化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冬春季北极海冰表现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在1965—2004年间具有3—4 a的低频振荡周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海冰变化最为显著。冬春季海冰变化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次、强度频次的相关性在9月份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且为正相关,而与热带气旋强度等级有较显著的负相关性。冬春季北极海冰变化与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副高面积均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冬春季海冰面积偏多(少)时,夏季北美东部、冰岛附近地区、北太平洋以及中低纬度大部地区500 h Pa高度场为负(正)距平分布。冬春季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持续性影响,在随后到来的台风盛期有较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1991/1992年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调查的研究结果。经鉴定共有浮游植物3门26属78种;其平均细胞丰度为120±174×10^5个/m^3,密集区分布在62°S,78°-103°E,这一海域其细胞丰度在110×10^5-864×1-10^5个/m^3之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北夏季降水异常与太平洋海温季节演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佑民 《地理学报》1992,47(5):419-429
本文利用交叉相关场的EOF分解考查了我国西北夏季降水与太平洋季节海温遥相关的结构。然后分别就我国西北夏季降水偏多年与偏少年对应的各季海温进行了自然正交(EOF)和复自然正交(CEOF)的合成分析,得到了我国西北夏季降水多、寡年对太平洋海温空间分布异常特征的季节演变。最后利用非参数跃变检验诊断了我国西北降水的跃变,并讨论了与太平洋海温跃变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海洋热浪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海洋热浪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与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形成机理的主要研究进展。已有的研究表明:(1)由于夏季海洋混合层深度较浅,海表温度对海面加热过程更敏感,导致海洋热浪多发生于夏季且强度最强,冬季则相反。复杂的局地海洋与大气强迫也使得海洋热浪的季节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2)海洋热浪的年际变化主要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印度洋偶极子(IOD)等年际尺度海气耦合模态的影响,其中ENSO对海洋热浪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影响范围覆盖了全球大部分海域,IOD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北大西洋涛动和大西洋纬向模态主要影响区域分别位于北大西洋和非洲西岸近海。(3)年代际太平洋涛动、太平洋十年涛动等低频气候波动对太平洋、热带大西洋以及东南印度洋海洋热浪的年代际变化具有重要作用。(4)海洋热浪长期变化趋势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模式的结果表明,在RCP8.5情景下,到2100年海洋热浪的强度将是RCP4.5的2倍,并且全球大部分海洋将陷入“永久性”的海洋热浪状态。最后,本文讨论了海洋热浪研究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6,(10):48-48
以往,近中心风速达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都被称为“台风”,这也是热带气旋家族最高的强度级别。自今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新标准根据我国热带气旋监测、预警和服务以及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增加了“强台风”和“超强台风”两个等级(详见表)。  相似文献   

11.
南极长城湾夏季浮游植物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南极长城湾水域1992~1995年三个夏季(12月~3月)网采浮游植物样品,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共鉴定浮游植物72种,其中三个夏季都采到的共有种33种,占总种数的45.83%;各年夏季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平均值分别为6873.82×104个/m3、208.48×104个/m3和1027.36×104个/m3。主要优势种有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socialis)、海链藻属(Thalasiosiraspp.)、脆杆藻属(Fragilariaspp)、珍珠异极藻(Gomphonemamargaritx)和扁面角毛藻(Chaeto-ceroscompresus)等。结果表明,各夏季种类组成基本相似;数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湾内和湾口数量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2.
13.
对流层低层的季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安宇  尤丽钰 《地理学报》1990,45(3):302-310
文章提出一种对流层低层季风定义的新方法。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作者认为:对流层低层的风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二部分的线性组合。一部分是非季风的行星风,这部分代表大气对海陆地形的动力强迫的响应;另一部分则是季风,这部分是大气对海陆地形的热力强迫响应。作者用多年平均的年平均风来代表行星风,这样分离出来的季风与经典季风相比有很多优点:1.计算简单;2.物理图象清楚;3.便于划分季风区。  相似文献   

14.
1998年长江洪水的特点与警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8年长江洪水是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其特点是:气候异常,受厄尔尼诺/拉尼娜影响;水位高,持续时间长;上中下游洪水遭遇;受灾经济损失大。1998年洪水给人们的警示是:历史洪水多成组出现,防洪不能松懈;平垸行洪,势在必行;分蓄洪区不能形同虚设;大规模退田还湖,并不现实可行;长江上游分洪是防洪上的奇迹;调用“土壤水库”是防洪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5.
丁登山 《地理研究》1996,15(4):101-106
近年来,国际上和国内相继出现了一个流行的说法:由于中东水资源短缺和人口迅速增长,各国间水资源矛盾日趋尖锐,因而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因争夺水资源而爆发战争。该种说法值得商榷。对两河流域和有关各国的水资源现状和近年来该地区地缘政治的一些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有关各国的水资源并不十分短缺,而且存在着节水的巨大潜力;有关各国将会在水资源上继续采取合作和妥协的态度,不会使矛盾激化到为此而发生战争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Novel Synopsis : In the wake of an unprecedented economic collapse and nationwide systems failure, the historian and high school principal Carson Waller finds himself jobless and adrift in a large East Coast city. He spends most days contemplating the dramatic history‐in‐the‐making from the ever‐shrinking security of his apartmen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untry, Beatrix Banks, a fair‐trade activist, is similarly grounded, her global cause now radically circumscribed and somewhat circumspect. Grave personal loss initially brought them together, but it is the universal loss and devastation now surrounding them that sets in motion their separate journeys toward each other. Amid escalating violence, Carson leaves his perch to begin chronicling history as it happens, walking west along the railroad tracks, toward Beatrix. He encounters an altered America, brought to life by a variety of characters and their stories of former lives and current survival. Meanwhile, Beatrix tends to the immediate issues of shelter, water, and food, slowly building community in a neighborhood she previously barely knew. Between them lies The Center, a mysterious destination advertised in a stream of broadcasts by an evangelical Christian cult promising “ascension” to those who make pilgrimages to the country's geographical middle. As Carson continues westward, unable to shake Beatrix from his mind, Beatrix and her neighbors work to ensure their own survival and present an alternative to the Ascensionists' irresistible, unfulfillable promises.  相似文献   

17.
18.
天山冰碛物中的花粉组合及冰期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和天山南麓台兰河口区、木扎尔特河口区冰碛物中花粉分析,表明在冰期阶段不同区域的花粉组合均以灌木及为主,乔木含量很低,反映冰川所到之处距云杉林均大于5km。冰期阶段,天山南北坡环境差异明显,北坡以草原为主,南麓带以荒漠草原为主,山地气候较现代干燥,山麓地带较现代略湿润。  相似文献   

19.
新疆跨世纪区域经济发展若干思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新疆经济发展特征、基本格局与面临的问题进行的系统分析 ,提出了新疆跨世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基本构想及其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广州市区人口分布的变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桂霞 《热带地理》1994,14(4):315-321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区人口分布变动特点、变动类型,探讨其影响人口分布变动因素及人口分布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