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高武 《地图》2000,(2):30
我家与杭州相距千里,以前与浙江省收藏协会地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浙图会")的朋友素昧平生,因地图收藏使我们相交亦不足两年,但一提到"她",一种亲近感便跃然心际,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2.
刘彬 《地图》2005,(6):88-91
谈到地图收藏,大家常提到的是老地图,旅游图,外国地图,军用地图等常见品种的收藏,但是你注意到了开本不大,颇具特色的各类公园地图了吗?有一天,我整理了自己的藏品后,才吃惊地发现这种公园地图居然有上百份之多,  相似文献   

3.
董正泉 《地图》1999,(1):52-52
一股地图收藏的热潮在浙江掀起,这是笔者参加1998年11月底在杭州举办的一次地图交流会的切身体会。近几年来,浙江省的民间地图收藏活动不断升温,好戏连连。去年4月在杭州举办了全国首次民间地图收藏展览,一大批地图爱好者为找图、换图、藏图、评图、用图而孜孜不倦,潜心求索。他们编印内部小刊以地图天地》双月刊),定期(二月一次)举行交流研讨鉴赏活动,经常利用各种机会采集地图,吸引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不同时期的地图来杭州“落户”。目前,杭州的地图收藏爱好者有百余人,而且还辐射到了宁波、温州、台州、绍兴、金华、嘉兴、…  相似文献   

4.
赵大川 《地图》1999,(4):38-39
我爱好收藏,比较早地另辟蹊径,将注意力投向别人不注意的粮票、纪念币、地图.收藏要有专题,要有研究,档次才能提高.起初,有些年头的地图只是我收藏的工具书,不同年代地图上的省份、地名变化,为粮票、纪念章提供确切的考证依据.十几年前地摊上的书多,也便宜,收藏得多了,自成一个门类.这些古地图观之赏心悦目,研究引人入胜.由于我是台联成员,出于一颗强烈的爱国心,祈盼香港、澳门、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驱使着我有意识地去收藏一些能证实香港、澳门、台湾是祖国一部分的史料书籍.十几年苦苦寻觅,获得不少精品.现将其中的<广东图>、<广东图说>、<新辑中学万国地志>中有关香港、澳门史料整理成文,以此表达对澳门即将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  相似文献   

5.
《地图》2005,(6):8-8
10月22日,由浙江省收藏协会地图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浙江省民间地图收藏展览,在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钱皇收藏总汇开幕,本届展览以杭州市历史地图为主,共分7个展厅,主要内容包括自19世纪末以来的100多年间杭州市不同历史阶段的新老地图,照片、特色展品和史料100余件,  相似文献   

6.
陈中仁 《地图》1999,(1):51-51
地图作为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正逐步获得人们的认同。地图以其信息容量大、现势性强、实用方便,已广泛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中。“一图在手,走遍天下”。地图本身又是记录历史,反映政区变迁、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交通旅游等信息的载体,于是地图就有了收藏的意义。收藏地图,就是收藏一份历史。地图收藏正在全国兴起,已在收藏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地图品目繁多,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图的应用和更新也势必更加广泛和迅速,地图的数量和种类会越来越多。从收藏角度说,追求大而全是收藏…  相似文献   

7.
王志会 《地图》2004,(5):74-75
涉足古玩市场的我.偏爱“毛泽东专题收藏”。某日.在一地摊上发现了这本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老地图《民兵训练图册》。因首页有一段毛泽东关于“大办民兵师”的文字.这是出版物上较早出现的“毛主席语录”,与摊主讨价还价后.终以10元钱的价格买到手。回到家,仔细翻阅,这貌似不起眼的”老地图“真是不一般,一本20页的图册.浓缩着“地图”之外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地图的发现     
李方 《中国测绘》2006,(6):78-79
地图是历史和现实的影子,通过它,我们得到的是微观然而生动的历史。有了这些碎片,那些宏大叙述才是完整和真切的”。作为资深媒体人的杨浪,业余爱好就是收藏和研究地图,目前藏图五千余幅。本书通过地图来写历史,写人,写事,写情。笑谈中有考据,风趣中见严谨。书中展示了“老北京的胡同地图”,考证了中印边界问题,荆轲刺秦时手持的地图,日军侵华的军用地图、苏德战争的地图、粟裕指挥孟良崮战役时用的地图……既长知识,又富趣味。书中配以若干珍贵的地图图片,颇具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彬 《地图》1999,(3):48-48
我从小就对地图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初中时,中学适用的那两本地图册被我反复翻看,最后地图册几乎都被翻烂了。后来在新华书店我又惊奇地发现了更详细更精美的《世界地图册》,虽然当时只卖1.85元,可我却掏不出。直到少吃了几次饭才凑足钱买了一本。这是我收藏的第一本地图册。再后来,我大胆地给地图出版社写信,表达了我对地图的喜受之情,没想到邮购部的负责同志寄来了邮购图目。收到图目的那天我异常激动,没想到还有那么多我连想都不敢想的地图品种,随后我凑足图款邮购了我收藏的第一批地图。1989参加工作以后,自己有了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朱竞梅 《地图》2000,(2):35-37
<春城晚报>登载了张诚、阎秀冬撰写的<五十年前的昆明"鸟瞰图">一文,并附上缩印的1944年昆明市区街道图和飞虎队当年绘制的昆明城区鸟瞰图各一张,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绘制的,运用了西画透视法,立体形象地标示出城门、城墙、市内道路和主要建筑、山丘水体、风景名胜等,在当今被称为"昆明的母亲河"的盘龙江上,还画上飘扬的风帆,产生了与往常志书中所见的昆明城图绝然不同的读图效果,是一幅引人入胜的老昆明旅游地图.这就使笔者联想到曾经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见到的一幅绘于清末的<云南省城地舆全图>.这幅地图的清雅秀丽也在其他老昆明地图之上,它用墨线勾勒、略施淡彩、平立面相结合的手法,绘出清末昆明城的街巷格局、风景名胜和市政与文化设施分布情况,内含老昆明城深厚的历史地理文脉,对今天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绘制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牟子谦 《地图》2005,(1):48-48
2004年4月,沈阳万卷出版公司出版了“中国民间个人收藏”系列丛书。丛书中有一本关于民间地图收藏的《老地图》。  相似文献   

12.
“坠理”考     
正前两年在拍卖会上捡漏"拿"了一幅《坠理图》。《坠理图》有800年历史了,被王致远带到苏州刻石上碑距今也有773年,原碑早已被保护,碑拓已难获得,所以这件于史有载的著名古地图算是一件不错的收藏。包括《坠理图》在内,苏州碑刻博物馆内有《天文图》《帝王绍运图》《平江图》等"四大宋碑",宋代国土大规模变动,地图制作非常发达,传世的《禹跡图》《九域守令图》《华夷图》都是宋代地图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13.
地图可综合反映地理信息、人文信息 ,通过地图可以看到自然变迁、社会发展、政区变化、城市化进程等丰富的内容。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地图及其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多 ,地图收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地图作为记录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 ,它是与人类历史共同前进的。我国古代“图书”一词的“图”就是指“地图”或“舆图”。古人做学问 ,提倡“左图右史” ,也就是地图与文字资料相互参正 ,便于理解。近年的地图收藏热正是地图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明证。但要搞好地图收藏 ,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包括地图基础知识、地图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4.
地图的奥秘     
杨浪 《中国测绘》2007,(2):62-65
民间收藏的大地图潘家园有卖者告我,他有一“康熙全图”,比划着,说该图有两米多高、三米以上宽,其索价不论,这算是我听说的民间收藏的最大的图了。不过我藏的《中国青藏地图》全套12幅,我有10幅,除“昌都”  相似文献   

15.
周淑敏的收藏史已将近30年,他是上世纪80年代末黄岩较早开始倒腾古玩的人之一。 他拿出来展示的得意藏品让人有点意外,并不是其擅长的玉石、瓷器,而是4张泛黄的手绘老地图。这是民国初期黄岩的地图,从地图上看,那时的黄岩主城区36巷9条街纵横交错,并且“有桥有水有人家”,和现在高楼林立相比,多了江南水乡的味道。  相似文献   

16.
近日,酷爱武汉历史人文收藏的市民袁先生,向记者展示他刚从网上淘来的70年前武汉三镇彩色立体地图.袁先生网名叫"年薪九千",尽管经济拮据,但他对武汉历史文化研究和保存有益的实物一向是不惜血本,他获得这份罕见的地图花了近2000元钱.他说,此老地图是在网上从辽宁买的,晚一天就被人抢跑了.现在就是有人出再高的价也不会卖.  相似文献   

17.
董正泉 《地图》1999,(3):46-47
关于1998年国内地图收藏形势,笔者以为可以用简单几句话来概括,即:民间多促动,官方有行动,上下相配合,好戏经常有。现择要记叙,与地图爱好者共同交流。1.京鄂二地同登“加强宣传,改善服务,促进普及,支持收藏”一文该文由福建一图友建议和起草,经笔者修改补充,多位爱好者联署。文章呼吁加强地图出版宣传与地图邮购服务,亦涉及地图收藏、发展等其他意见,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国测绘报》在1997年第23期《测绘内参》上全文发表;《地图》杂志在1998年第1期封二、封三上的显著位置全文刊发,并加了按语。…  相似文献   

18.
宋向阳 《地图》1999,(4):52-53
我收藏的澳门地图一共有三张。1988年1月15日,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当年5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即出版了澳门地图,我当即买了一张珍藏起来。这张图用4开铜版纸印刷,正面是澳门半岛,背面是凼仔和路环,正反两面比例尺不一致。后来又在地摊上买到一张出版地不详的《最新澳门地图》和一张香港通用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澳门珠海》地图。这两张图比例尺分别为1:7千和1场千,标注详细。香港出版的这张还采用中葡两种文字对照标注地名。但是,港澳出版的这两张地图只在正面印了澳门半岛,没印由俘和路环,背面都是街道名称索引。三张地图没有一…  相似文献   

19.
正朋友到俄罗斯旅游,在彼得堡的旧货市场上一美元买了一幅老地图,卖图的白发老人说是二战时期用过的军用图。接过地图后,我先谢了朋友而后打开。地图拼贴后的长宽比为130×80 (图1),是1931年到1937年修图的苏军总参谋部制图,八幅连缀,而且图上确有使用中标图的符号(图2)。我认为这符号应该是粗略标示的火炮地域,苏军当  相似文献   

20.
地图内容的转换,实质上就是不同资料图投影与新编图投影之间的转换。这是因为地图投影是地图编绘的数学基础,没有了投影这一数学基础,地图的编绘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整幅或局部地图从一种制图投影到另一制图投影的几何改正变换是一个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