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定量解释电测深曲线的工作中,由于野外地电断面情况复杂或电测深曲线电性分层不够明显,测区内电性参数的变化又往往难以掌握,因此,不少测区理论量板法的解释误差相当大,故有必要研讨定量解释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史磷华 《矿产与地质》1990,4(1):63-68,75
本文研究以往的三层水平层的定量解释方法(量板解释法),结果表明,利用三层水平层的定量反演方法来解释三层倾斜各层界面的埋深引起较大误差。笔者通过三层倾斜层的数学模型的各种参数进行大量的电测深正演计算,并对K型三层倾斜层的定量反演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对三层倾斜层K型地电断面的一种新解释方法—β曲线量板解释法。该方法解释结果,其精度比水平量板法解释法要高。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196煤田地质队针对本省复杂的地电条件,开发了野外数据采集、传送、曲线变换、正反演计算、K 剖面法和相关分析等多种方法的软件模块,形成了“电测深法数据处理解释系统”。经鉴定认为:该软件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4.
二维地电条件下,频率电磁测深曲线将受其影响而发生异变,致使解释不能真实反映地电断面的性质。本文利用有限元法正演程序计算了垂直台阶上阻抗视电阻率曲线,分析了发射源分别位于台阶两侧时的曲线特征,提出了垂直台阶对曲线的影响程度及其界面位置的判定方法,最后用野外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通过电流分布特征的研究,给出了覆盖层厚度确定的方法.利用数值模拟计算进行了误差分析,给出了不同地电断面情况下的误差方向.与常规的电测深法相比,本法要求的野外工作量小,解释方法简单,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用电测深研究地电断面、寻找隐伏多金属矿体时,以往采用ρ_s(或η_s)等值线断面图进行地质推断解释,因受浅源信号的干扰,效果差。本文提出了采用ρ_s(或η_s)差值法,能排除浅源干扰信号,反映出地电断面的相对变化,突出了深部微弱信息,取得了较好的地质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电反射系数(K)法在赤峰西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凡 《物探与化探》1988,12(2):154-159
直流电测深是目前水文地质勘察中的主要物探方法。其野外实测电测深曲线的定量解释,仍多以理论量板法进行。在条件理想的情况下,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中间层及其他各层电参数变化大,或地层岩性电性差异小等情况,量板法解释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应用梯度电测深新方法,在不降低测量效果的前提下,使激电测深工作可以在勘探区内广泛开展,进而获取更加详细的地电断面资料,提高解释精度.在沂南金矿区应用梯度电测深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二维反演计算,得到了极化率和电阻率断面.与实际地质剖面对比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实际地质特征,工作效率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工作中,对水平层状介质地电断面上的电测深曲线的正演研究,往往是通过步骤繁琐。精度低和人为误差大的图解构组法来完成。近年来,随着电法数字处理理论的研究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始采用线性数字滤波的方法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各种类型的电测深曲线,并已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效果。但是,由于野外条件的限制,需要有一种能采用简单手工计算正演电测深曲线的方法,以取代图解构组法。本文介绍两种利用不同滤波系数电测深曲线数字滤波计算法。   相似文献   

10.
三层倾斜层的电测深曲线正演计算与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磷华 《物探与化探》1986,10(2):104-114
本文是探讨三层倾斜层的直流电测深问题。文中通过三层倾斜层的数学模型,就各种参数(第一、二倾斜层的倾角及各倾斜层的电阻率值变化,测线平行、正交、斜交于倾斜层走向)进行了大量的电测深正演计算,并对正演计算结果加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其值与三层水平层测深结果有较大的差别,如曲线的尾支渐近值差异,垂直倾斜层走向布极的测深曲线产生畸变,以及在某些地电参数下,测深曲线无法正确地反映地下的地电断面等。因此,在野外实际工作中,对于利用三层水平层的理论计算结果来解释三层倾斜层时,必须注意其解释误差。  相似文献   

11.
起伏地形条件下固定点源测深法定量解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本池  李金铭 《现代地质》1998,12(1):123-129
采用有限元法对起伏地形下存在不均匀极化体时的多种地电断面进行了固定点源测深的正演数值模拟计算;提出并实现了在起伏地形下利用固定点源测深法资料作相对强度断面图、确定极化体空间位置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的定量解释计算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初步总结出了地形对定量解释结果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徐世浙等(1995)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二维地电断面电阻率测深的变分问题以及电导率分块线性变化时的有限元方法数值解,并计算了电导率随深度变化时的地电断面的测深曲线.结果与解析解相比,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13.
花垣渔塘铅锌矿区经过多年的地质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找矿效果,获得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为物探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了配合地质上寻找隐伏矿体,我们在前人采用激电中梯找同类矿床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根据本区具体地电条件,选用激电测深,首先在已知矿体上进行试验,获得强度不大但十分明显的η_s异常,无矿地段没有η_s异常。在肯定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后,即进行了全区激电测深扫面工作,在23平方公里范围内,圈定出三个异常带,包括八个局部异常。同时开展了η_s测深曲线解释方法的探讨,提出对η_s曲线进行转换,按电阻率测深曲线进行定量解释的方法。并根据本区特定  相似文献   

14.
阮百尧  徐世浙 《地球科学》1998,23(3):303-307
在徐世浙等(1995)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二维地电断面电阻率测深的变分问题以及电导率分块线变化时的有限元方法数值解,并计算电导率随深度变化的地电断面的测深曲线。结果与解析解相比,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15.
电测深曲线的定量解释工作历来是使用传统的量板法。这种人工对比曲线的方法带有人的主观因素。同一条实测曲线由于解释人员的不同,解释结果常有较大差异,精度较差,效率也低。近十年来,国內外发展了电测深曲线的自动解释技术。使电测深资料的解释实现了数字化。在这方面已有不少资料。作者根据现有资料,编制成解电测深曲线正演问题和反演问题的程序。正演计算时根据核函数的递推公式求得任意层数的核函数,再用数字滤波法求得理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阻率转换函数便于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视电阻率测深曲线的数字解释。许多野外物探工作者常因野外条件所限,极需有一种采用简单计算工具即可进行视电阻率测深曲线数字解释的方法。本文介绍改进的电阻率转换函数消层法及其PC——1500微型计算机程序。本方法在理论模型和实际地电断面上的使用表明,其计算程序简单可靠,适于野外队使用。一、数学原理简述如图1所示,水平层状介质表面任一点0上的视电阻率函数,在施伦贝尔热装置情况下,其积分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17.
以往,对电测深资料的推断解释,多采用量板法及各种图解法进行。这种解释方法不仅效率低、精度差,而且人为因素干扰大。近年来,采用计算机对电测深资料作自动解释,其方法多为对曲线作分层处理,得到各电性层的厚度和电阻率。但是,当测区  相似文献   

18.
水平地层电阻率测深量板广泛用来快速推断解释电测深曲线.现有构制量板的方法都是利用合适的求积法对斯忒藩斯库积分求数值解.随着快速数字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方法获得了更大的成效.最近戈什利用线性滤波方法研究成一种迥然不同的计算电阻率测深量板的方法.本文介绍一种基于斯忒藩斯库方程,计算施伦贝尔热和温纳电极排列的水平层状地层测深量板的快速方法.在斯忒藩斯库方程中有贝塞尔函数,由于J_j(x)收敛慢,而且具有振  相似文献   

19.
苏发  何继善 《物探与化探》1996,20(3):223-227
双频组合波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是利用双频电磁波进行地电探测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各种典型地电模型视电阻率曲线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视电阻率是进行近区频域电磁测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电磁响应的单值函数,能客观反映地电断面的电性变化规律。具有压制背景场、突出地电异常的功能。它所表现的对地层的分辨能力和各种特性符合测评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温纳偏置电测深法压制表层电性不均匀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巷道底板浮煤等电性不均匀体及厚度变化是造成煤矿井下电测深曲线畸变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实验研究了温纳偏置电测保法压制浮煤等表层电性不均匀体影响的能力。用感度分析法讨论了表层电性不均匀体产生地电干扰的机制。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善了电测深曲线质量,有效地提高了电测深法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