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金、砷地球化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讨论了秦岭卡林型金矿床中Au 、As 的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学特征。在含矿岩系中获得的Au、As 等成矿元素初始含量较高,且主要集中在成岩黄铁矿中。在矿石样品中对含砷硫化物矿物的研究表明,Au 、As 在矿物显微结构中具有强的正相关性。在大量金进入到硫化物结构之前,就已有[AsS]3 - 的存在。在含砷硫化物矿物中,金多半以一种带电类型(Au3 +) 存在, 它很可能替代铁位置上的过剩砷, 以固溶体方式沉淀于硫化物矿物中。此时, 黄铁矿构成(Au3 + ,Fe2 +)([AsS]3 - [S2]2 - ),毒砂构成(Au3 + ,Fe2 +)([AsS]3 - [AsS]3 -) 。通过电子探针(EMP) 和透射电镜(TEM) 对秦岭卡林型金矿含砷硫化物矿物中金的赋存状态的研究表明,在金的成矿作用早期阶段, 金主要以固溶体形式优先富集于含砷黄铁矿和毒砂及砷黝铜矿之中,并且认为是以金的氧化和砷的还原的共沉淀方式发生的。在此之后的金成矿作用晚期阶段,由于热液蚀变和结晶作用程度的增高,寄主矿物耐熔性质相对降低,加之金本身的聚集能力,和因过量砷加入而造成的含砷硫化物矿物的晶格缺陷,致使已形成的固溶体金以“出溶”形式发生再分布,赋存于硫化物矿物晶粒  相似文献   

2.
缅甸铂族金属砂矿中的矿物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怀志  陈立新 《矿物学报》1994,14(3):285-291,T001
采用电子探针分析(EPMA),对缅甸铂族金属砂矿中的矿物种类进行了研究。物质组成研究查明:主要组合矿物是Pt、Ir、Os、Ru的自然元素和金属互化物。主要矿物是自然铂矿、铁铂合金、钌铱锇矿、等轴锇铱矿和铱锇矿。次要及稀有矿物是铂族金属的硫化物、砷化物、包括(Rh、Pd、Pt)2As和(Rh、Pd、Pt、Ni)2As两种陌生矿物、锑化物,以及含铂族元素的Fe、Ni、Cu硫化物。  相似文献   

3.
张生华 《地质实验室》1995,11(5):309-313
留龙金矿床中,大部分金以显微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毒砂中,银主要以独立矿形式存在。方铅矿是银的最主要载体矿物。不同矿化阶段的矿石中,金银含量高低与载体矿物的生成世、晶形、粒度和微量隙发育程度有关。Ag和Sb元素有关,与As无明显关系。As是Au的标型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4.
半宽金矿床有两类矿石:石英-黄铁矿型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型。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元素组合为Bi,Pb,Au,Ag,Zn,Sb,W,Cu,As,Mo。矿石中铅含量是区分黄铁矿型矿石和多金属硫化物矿石的重要指标。金矿化与Co/Ni,CuPb,Rb/Sr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四川石棉金矿床中的黝铜矿族矿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小春  张哲儒 《矿物学报》1999,19(4):470-474
四川石棉西部碳酸盐岩系中的金矿床产于泥盆系中统,受层间蚀变破碎带控制。其中分布有为数较多的黟同矿族矿物,与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Au-Ag系列矿物共同组成矿石的矿物组合和Au-Cu-Ag-Pb-As-Sb-Bi的元素组合。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黝铜矿族矿物有同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和锌砷黝铜帮等,其中,Fe-Zn、AsSb之间分别呈完全类质同象。在垂向上,黝铜矿的成分自上而下由富锌锑向富铁砷演  相似文献   

6.
安徽铜陵鸡冠石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冠石银(金)矿床是铜陵地区一个具中型规模的银(金)矿床,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其代表性。矿床分四个主要成矿阶段:夕卡岩阶段、氧化物-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对矿床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独立的银、金矿物和含Au、Ag低的硫化物、含Ag硫盐矿物,主要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中晚阶段;矿床的轻、重稀土元素总深度比值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相近,反映出二者的同源特征;稳定同位素  相似文献   

7.
周达孙 《广西地质》1998,11(1):19-24
中国东部地区不同类型的金矿床中大多可见到Au,Ag,Cu,Pb,Zn,As,Hg,Mo等元素的异常,除Mo外,其它元素的异常与Au元素的异常为正相关。各类型矿床的异常元素组合,矿物组合及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氧硫同位素变化等均有一定的差异。成矿环境总的来说是富硅或富钙,贫氧的碱性环境。  相似文献   

8.
萨拉林斯克金矿床的矿石属石英-硫化物型。黄铁矿中Ni、Co、As、Ag和Au的含量范围很宽。它们的含量与S/Fe值呈规律性变化,说明它们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矿物结构中。查明了矿石含金性与黄铁矿成分的关系,并建立了矿体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全庄金矿是河北省一危机矿山,矿山多为采空区,矿脉中硫化物分布不均匀,矿脉的不同围岩为统一的元素地球化学整体。通过采取与矿脉等距近矿蚀变岩,研究这些蚀变岩中元素的带入带出特征,分析成矿规律,建立了张全庄金矿矿脉原生晕元素组合分模式,即As,Sb,Ag等元素为头晕元素,Cu,Ag,Au,Pb,Zn等元素为矿中元素,Mo为尾晕元素。  相似文献   

10.
陕西小秦岭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小秦岭脉状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与硫化物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金优先赋存于硫化矿物中,只有当硫化物不发育时,才主要以金矿物形式赋存于石英等矿物中。金矿物的Ag/Au比率主要受成矿温度、硫化物发育程度、成矿热液中Cl/S浓度比值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1.
黔西南热液金矿床Au、As关系探讨何明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热液金矿床,Au、As关系,黔西南在找金实践中,通常把化合物作为指示矿物,或通过检测岩石中As含量异常来判别矿化。Au、As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四川会东小街金矿床为川西产于元古宙绿片岩地层中的菱铁矿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金矿体呈脉状产于中元古界会理群青龙山组碳质板岩、流纹质凝灰岩、变粗面炭和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受EW向基底断裂的次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的严格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为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黔铜矿族、Au-Ag系列矿物,石英和菱铁矿。其成矿元素组成为Au-Cu-Ag-Pb-Sb-As-Fe。围岩蚀变以硅化、粘土化和碳酸盐化(菱铁矿化  相似文献   

13.
在华北地台北缘长城系地层中首次发现层位较新、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该矿产于长城系上部和蓟县系下部层位中,受破碎角砾岩控制。氧化带中金呈微细浸染状,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矿物组合简单,伴生低温蚀变。具Au、As、Sb异常,而Cu、Pb、Zn等元素含量低。这一特征与国内公认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元素组合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丹寨汞金矿床成矿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贵州省内的丹寨汞金矿床是一典型卡林型金矿床。矿床赋在于上寒武统含有机质的海相泥质碳酸盐岩之中。成矿元素Au、Hg、As、sb、Ba密切共生,但汞矿体与金矿体的产出有一定分离。金为微细粒自然金,它与黄铁矿、含砷黄铁矿和粘土矿物有关,在碳质物中,金含量也可提高。有机质(有机碳和沥青)与Hg-Au矿化有一定关系。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体主要产出在具压性、压扭性特征的多次构造活动造成的破碎带之中。成矿作用主要是在中低温(110-290℃)和低压条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四川金鸡台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春  何刚 《矿产与地质》1994,8(2):102-107
金鸡台金矿床产于碳酸盐岩中,受层间构造破碎蚀变带一格控制。金矿床矿物特征元素组合为Au-As-Cu-Sb-Bi-Ni-Ag,蚀变类型有硅化和绢云母化;通过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矿质主要来自地层,经由地层卤水和大气降水构成的混合水循环富集,沿断裂充填、交代,形成工业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川西石棉地区含金剪切带的地球化学标志及矿物组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扬子地台西缘的石棉地区,含金剪切带发育,其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由下而上依次为基底次级含金韧性剪切带→基底与盖层之间的含金滑脱韧性剪切带→盖层闪级含金韧-脆性剪切带,而各剪切带的特征各异,地球化学标志--Pb、Z→Te、As→S;主要成矿元素--Au、Pb(Zn)→Au→Au、Ag、Cu、矿石中的最常见矿物--黄铁矿→黄铁矿-黔铜矿和黄铁矿。  相似文献   

17.
胶东邓格庄金矿床矿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汉龙 《贵金属地质》1995,4(4):247-254
本文研究了胶东邓格在金矿床金银系列矿物、黄铁矿、石英和方解石的化学成分,金银系列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和金银太,含Pt等微量元素,与金矿化学关系密切的黄铁矿以Fe亏损占优势,富Au,Te,As和Ag为特点;石英具高的Al,K,Cu,Pb和Zn,低的Li含量;黄铁矿、石英和方解石和稀土元素组成指示成矿热液可能有二种来源,方解三笺稀土元素组成指示成矿热液为岩浆或深部来源。  相似文献   

18.
烧锅营子金矿黄铁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菲  王建国 《贵金属地质》1997,6(2):132-139
烧锅营子金矿床的黄铁矿形成于早,中,晚3期,是主要的矿石矿物和载金矿物,其中以中期黄铁矿为最主要的载金者。黄铁矿的化学成分为;TFe43.34%-45.52%,S46.58%-48.86%,,与标准黄铁矿相比显示亏铁,亏硫特点,黄铁矿为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有Au,Ag,As,Sb,Bi,Cu,Zn,Pb,Co,Ni,W,Mo,Se等。其中Au,Ag,Cu,Pb,Zn,Bi含量较高,而As,Sb低,S  相似文献   

19.
四川石棉西部碳酸盐岩中的金矿床产于泥盆系中统,受层间蚀变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矿石矿物组分为黄铁矿、黝铜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Au-Ag系列矿物,具Au-Cu-Ag-Pb-SAs-Sb-Bi的元素组合,并一定的垂直分带规律。其成因类型为地下热卤水型。矿床受地层、岩性和断裂的控制明显。并阐明了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和勘查准则。  相似文献   

20.
河南嵩县小南沟金矿床矿体剥蚀深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祝新友  樊江 《地球化学》1999,28(4):318-326
河南省嵩县小南沟金矿是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化受控于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其中NE向的含矿断裂中。系统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矿体横剖面和纵剖面上的都存在明显的元素分带。纵投影剖面的地球化学反映出Au、Ag、Cu、Pb、Zn、As、Sb和W等元素均形成向上开口的“U”形,含量上高下低,向深部晕的规模逐渐减小,强度减弱,垂向上具有尾晕的地球化学特点。与Au有关的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