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球化学岩溶生态环境综合实验站在中国西南建立地球化学岩溶生态环境综合实验研究是探索地球系统特殊区域(Habitat)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包括人)协调发展的新兴学科。它以地球系统观为理论基础,以碳循环为主钱,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的岩、水、气、生(包括人类...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4):477-478
“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中文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IODP—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地质》2010,(8):1264-1264
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IODP-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一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6):703-704
“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中文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IODP—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5.
地球系统科学从20世纪80年代蓬勃兴起。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概念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983年首次正式提出。然而如果我们重温李四光先生遗著,则不难发现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他就已将系统论引入地质学,提出了诸如构造系统(tectonic system)、大陆车阀说、海水进退规程等等新概念;1970年在他临终前出版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还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大。可以说,系统科学思想贯彻在他的一生论著中,说明我国杰出地质学家李四光才是真正地球系统科学的先驱。李四光先生有诸多超前思维值得传承,他创建的“地质力学”的内容就是现代“系统构造地质学”加“地球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6.
《贵州地质》2008,25(4)
9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应邀到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讲学,举办了题为《成矿系统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地球系统、成矿系统与勘查系统》的学术讲座。在系统全面生动地论述了矿床学的任务、地球系统、成矿系统、矿产勘查系统、成矿系统与矿产勘查系统的关系之后,翟裕生院士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心得$D20字座右铭“兴趣+责任(动力)、学习+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地球化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地球化学作用与时-空结构辩证统一的观点提出地球化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认为地球化学体系应由地球化学系统的物质、地球化学作用、地球化学过程和地球化学场等四大部分所构成,其中以地球化学系统的物质为基础,而地球化学作用居于核心地位。地球化学作用与时-空结构的统一性应该作为一切地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作者指出,必须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研究地球化学系统,应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dissipativestructures)理论研究地球化学作用与时-空结构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5):592-593
“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中文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IODP-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第一届研讨会于2010年6月28-7月1日在同济大学成功召开,来自海内外86个单位近500位华人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海外(含港台)单位18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等复杂程度地球系统模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近十几年来,地球系统模式领域活跃着一类新兴的模式——中等复杂程度的地球系统模式(EMICs),EMICs以其对计算能力的较低要求和对地球系统的较为完备的描述,使其应用几乎覆盖了简单模式和大气环流模式(CGCMs)的所有研究领域,特别在长期气候变化的模拟方面展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使得在长期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研究近代气候变化更具现实意义。EMICs已经成为模拟地球系统的有力工具,为目前的CGCMs模拟提供了必要的补充,在简单模式与CGCMs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首先回顾了中等复杂程度地球系统模式(EMICs)的发展现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探讨了EMICs的基本组成、应用领域,并对EMICs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2023年6月17—18日,首届“人类世科学大会”在古都西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人类世研究分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陕西省基础学科(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1.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8):804-804
《地球科学进展》从2004年第4期起开辟的"发展战略论坛"专栏,主要刊登地球科学(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分支学科)、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科学、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近15年来,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在中国广泛开展,我国科学家越来越积极地参加各项国际计划。当前,一些重大的国际计划正在进入其新阶段(如IGBP-II,IODP),恰好我国也正在制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迫切需要回顾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现状并探讨其今后方向。尽管中国作者的国际论文数量在增长,我国地球系统科学落后于国际的差距仍有拉大的趋势:国际前沿的许多热点问题,在中国尚未提上日程;中国学者在国际计划中早期多有贡献,但在项目总结中却很少有份。为此,提出 3点建议:(1)中国地球科学家应当扩大视野、立足本国、面向全球;(2)应当注意国际前沿动向,促进地学与生命科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结合;(3)中国的地球科学,应当从以描述为主向探索理的方向发展。我们不应当满足于向国际学术界输出"原料",而要积极参加地球系统科学中关键问题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地球化学系统的自组织、自相似与自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论出发,概述了地球化学系统内普遍存在自组织、自相关和自相似,并初步讨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1)自组织是自相似之源;(2)自相关可以标度自相似。自组织、自相似与自相关的有机结合势必对地球化学系统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球内部流体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王先彬  刘刚 《地学前缘》1996,3(3):105-118
流体在地球演化历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地球流体控制着地球系统的质量和能量的再分配。对流体地质作用的研究涉及地球的各个圈层,各具特征,又相互联系、制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球流体学科研究体系。对地质流体的研究,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领域莫过于对地球气体的研究。“固体”地球含有丰富的气体。近年来,对各类地球气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涉及众多的研究领域,包括:大气和水圈的成因和演化、地球内部状态及动力学过程、地震机理和预报、火山喷气作用、油气和其它矿产资源勘探及全球环境演变等。本文所涉及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2)岩浆活动与火山活动的气体地球化学研究;(3)现代构造活动与地震的气体地球化学研究;(4)幔源岩包体及玄武岩的气体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吕伯西 《云南地质》2002,21(3):322-326
太阳粒子(含太阳风粒子和扰动粒子)为地球磁场俘获,由磁尾→磁层→电离层,在高空形成复杂电流系统(发电机原理),引发电磁效应:产生地球叠加磁场;电流与地球磁体力的效应。其中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的太阳风粒子引发的一区场向电流,使地球磁转子产生顺向(自转方向)和加速度(电动机原理)。以弥补潮汐摩擦减速和各种内能消耗。同时,高能太阳粒子“核簇射”次级粒子与高层大气核反应产物,参与和促使地球大气圈、水圈、硅铝质陆壳的成生和演化。  相似文献   

16.
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趋是由极小(粒子物理学)→极大(宇宙学)→极复杂(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研究具有科学发展的时代特点,是具有前瞻性和探索创新性的基础研究。笔者根据复杂性科学研究复杂性的涌现机制是21世纪的科学的认识,结合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的内禀基本属性,提高“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这一命题,从新的视角对古老而又常新的固体地球系统进行再认识,从广义地质学系统和过程的本质归纳出固体地球系统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它的三大基础理论问题,井拟定了以整体论为主导、还原论作辅助,宏观与微观处理相结合与互补的方法论。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组织临界性,是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地学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对于这一同题进行研究将成为21世纪地学发展中居于战略地位的生长点之一,使地学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带动许多相关学科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学前缘》1996年总目录1996年第3~4期《地球内部流体专辑》目次地球科学思维地球内部流体系统科学统一理论毕思文(1)…………前沿边缘分支热点●国外来稿选登矿床学中的流体力学(英文)V.I.Starostin(俄)(9)…太古代剪切带金矿床成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有色地质系统重点地矿区(带)工作的实际出发,重点论述了新一轮重点成矿区(带)的地球物理问题,强调五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地球物理成矿预测工作;突出区(带)工作以地质为基础,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性,重视方法投入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注意区(带)地球物理资料处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的核心,是维系地表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的过度干扰可能会显著改变表层地球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尤其是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系统。特殊的多孔隙关键带结构也加速了喀斯特地区物质循环及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影响了不同尺度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宏观尺度(气候变化)、中尺度(人类活动)和微观尺度(微生物活动)的环境变化对喀斯特地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要素变化导致喀斯特地区物质循环受到强烈影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微生物活动及其耦合关系对喀斯特地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研究强调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挑战与方向,即未来应从系统研究(如地球关键带)的视角出发,将多尺度观测-分析与综合模型集成研究并举,从而构建多源多尺度耦合的过程和系统模型,进而为阐明喀斯特系统的演变规律和动力学机制、实现喀斯特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息烽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谢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贵州息烽息烽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谢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贵州息烽息烽县是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