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日前,焦作市出台非煤矿山整合方案,该市将重点对全市22个非煤矿区进行整合。整合后,重点矿区内的133家采矿权将减少到94家。该市这次重点整合的矿区是: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矿区,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矿区,小矿集中矿区,矿区范围交叉重叠的矿区;位于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脆弱区范围内的矿区;位于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区及铁路、高速公路、国  相似文献   

2.
“上表矿区”的清理和核查矿区的划分是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基础,本文针对“上表矿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核查矿区划分具体方法进行探讨。一、“上表矿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空间位置与范围;二是上表的地质依据;三是资源储量数据;四是矿区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荒漠露天矿区植被受损评估及环境修复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方向。为了研究新疆五彩湾地区矿产开发对矿区及周边荒漠植被的扰动影响,采用1990-2017年90景Landsat数据分析煤矿开发前后矿区及周边荒漠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分析矿区植被长势对气候变化、矿区扩张的响应。结果表明:① 2006-2013年矿区植被所受的扰动最大,在周边植被长势转好的情形下出现明显的退化,在1990-2006年和2014-2017年,扰动较小,矿区与周边植被长势变化一致;② 生长季的月度NDVI分析显示,矿区中心样区的植被经历了一个先退化后恢复的过程;③ 矿区开发对周边植被长势的扰动距离分别为“西-东”方向的-17~21 km和“南-北”方向的-13~23 km,其中2013年对植被的干扰距离最大;④ 冬春季降水是五彩湾矿区及周边植被长势转好的主要因素,虽然矿区一直处于扩张的状态,然而随着降水的增加和矿尘防护措施的加强,2014年来矿区植被长势转好,与周边植被变化趋于一致。本文的研究为干旱区露天煤矿及周边荒漠植被变化动态监测及矿区开采的扰动范围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便于矿区管理者合理制定相关环保法规及矿区管理办法,实施相关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江仓矿区含煤建造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江仓矿区沉积模式,并且认为江仓矿区含煤建造岩性属早-中侏罗世陆相碎屑岩,为一套粗砂~粉砂岩及泥岩夹煤层的岩性组合;沉积相组合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矿区含煤面积大,且含煤煤层较多,煤层结构复杂;含煤建造可分为3个大沉积旋回,17个沉积相旋回,22个岩相小旋回。研究此区的含煤建造特征,对江仓矿区在深部及外围的找煤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矿区用地特点和矿区地籍管理状况,指出了矿区开展实质性地籍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开展地籍工作的有利条件。同时阐述了矿区地籍工作几个重点,如成图方法、比例尺、地籍管理现代化;特别强调了埋设界址点标石,及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嵩县模式"的主矿区——河南省嵩县槐树坪矿区勘探查明金资源量31.5吨,《河南省嵩县槐树坪金矿勘探报告》通过中矿联专家评审,被评为优秀级。河南省嵩县槐树坪矿区是"嵩县模式"主矿区,"河南省嵩县槐树坪金矿勘探"项目是在详查取得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实施的大型金矿勘探项目,由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承担。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杉木溪矿区雄黄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微量元素在地层中的富集与成矿关系、控矿因素、矿体成因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结合其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对杉木溪矿区雄黄矿体进行找矿前景分析,为在矿区深部探寻雄黄矿体提供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1957年7月,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一总队前身之一的238队,首次进驻香花岭矿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掀开了香花岭矿区找矿历史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以桂西平果堆积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矩分析法对采集于太平和那豆分矿区的14 421个堆积矿样品含量数据进行了多重分形分析,探讨了堆积矿中铝、铁和硅元素的分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堆积矿铝、铁和硅元素含量分布符合多重分形模型,说明外生矿床成矿元素含量分布也符合多重分形特征。通过对比分析那豆和太平分矿区堆积矿的铝、铁和硅元素的多重分形谱和特征谱参数,表明那豆分矿区富集铝元素,而太平分矿区富集铁元素。分形特征参数的差别代表了两分矿区堆积矿元素分布的差异性;导致两分矿区堆积矿矿化和元素含量分布差异可能的原因是矿区堆积矿所受风化剥蚀强度的不同,并据此初步探讨了堆积矿在风化剥蚀环境中元素分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研究长江经济带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是完善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在收集2000 年以来有关长江经济带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资料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分区评 价了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从地区来看,长江经济带的 As,Cr,Ni,Zn,Cd平均含量以中游地区最高,Cu,Pb,Hg平 均含量以上游地区最高.从元素来看,Cd,Hg是长江经济带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元素,上游地区2种 元素的地累积指数 平 均 值 分 别 为 6.32 和 7.04;中 游 地 区 分 别 为 16.93,-14.19;下 游 地 区 分 别 为 -18.41 和 -105.23.从分布来看,w(Cd)均值大于1.5mg/kg的矿区均匀分布在长江经济带内,w(Hg)均值大于2mg/kg 的矿区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为今后长江经济带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预防和治理制定了健康风险评估、 开展农产品安全研究、合理调控开发总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矿区土地政策的现状,指出了现有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矿区土地政策制定、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矿区长期疏干条件下,不仅地下水流场发生了重大改变,地下水的温度场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仔细研究这种地下水的
温度变化特征可以深化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的认识。在利用福建马坑铁矿长期监测的地下水温度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
疏干条件下地下水温度场的平面分布以及变化特征,探讨了影响地下水温度平面分布以及动态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矿区地下
水的运动特征决定了矿区地下水温度的平面分布呈现西高东低的整体趋势,以及南侧南西高北东低,北侧北西高南东低的局部趋
势,受地下水循环深度的影响,副井附近出现高温异常;由于矿区接受温度较低的补给水源逐渐增大,近几年来矿区地下水温呈现
整体下降的趋势,且下降速率逐年增大,反映了矿区地下水的补给还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新疆巴里坤矿区唯一含煤地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根据煤层赋存状态可分为西区、中区与东区,通过对矿区大量钻孔数据和生产矿井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基本查明矿区煤层气赋存状态为水平方向上从西到东呈阶梯状增长、垂直方向上随煤层埋深呈线性增长的赋存规律。矿区煤层气赋存受多种控气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稳定的沉积环境有利于成煤聚煤,为煤层气的生成提供了原始条件;后期的构造运动导致西部矿区煤层抬升露头,中东部矿区逆冲、压扭性断层发育,断层面的封闭性与构造煤的透气性共同导致煤层气在近断层处的应力集中带聚集形成气顶;地下水对游离态煤层气形成有效封堵,且随着煤层埋深煤层含气量有显著增大的趋势。上述控气地质因素共同造成巴里坤矿区煤层气赋存呈现西部逸散、中东部富集形成水力封堵-断层型煤层气藏。   相似文献   

14.
<正>朱阳所是灵宝市地矿局最大的矿产资源管理所,管辖矿区面积达227平方公里。去年以来,该所创建"和谐朱阳矿区QQ群"网络平台,加强矿政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朱阳所辖区矿产资源开发年代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地震地质背景分析和数学有限元计算,最后提出对焦作-鹤壁矿区地震危险性工程地质评价。其结论认为:百年内,未来区域危险地震不大于6级,其中焦作矿区东部可能受到七度场影响;鹤壁矿区主要受来自外围场影响,但亦不会大于七度。因此二矿区均属基本安全区,除重要地面建筑物按七度设防外,一般可不设防。  相似文献   

16.
<正>在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储量利用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全省储量利用调查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至2009年12月底,全省共投入矿区核查地质队伍14个,参加项目人员133人;完成420个矿区的核查工  相似文献   

17.
废弃矿区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领域之一.当前,治理废弃矿区已逐渐从初级的复绿、复垦转向“多 元共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其中景观评价在提升资源价值、挖掘矿区景观潜力等方面作用明显,为设计介入矿 区全生命周期和矿区综合治理与开发等奠定基础.由于 VRM、VSM 等传统景观评价方法运用于矿区治理存在 指标体系缺乏针对性和评价过程主观化等问题,为此,以大冶铜绿山矿区为例,运用 GIS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并借 鉴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同时兼顾矿区的隐形文化内涵,构建由景观视觉敏感度、景色质量、景观生态、景观格局、 文化价值5小类共17项指标组成的废弃矿区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并以大冶铜绿山矿区为例,通过层 次分析获得景观视觉美学、景观生态以及景观人文3方面的评价结果,以期破解传统矿区治理综合效益低、环境 治理与社会重构割裂等困境,为废弃矿区的规划设计发展和管理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铁矿是重要的金属硫化物矿物,在多种矿床中均有产出,其标型特征对矿床成因、矿体空间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以扬子板块西缘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相学、电子探针等分析方法来对比研究浸染状、致密块状、斑杂状、网脉状矿石中黄铁矿的标型元素特征。结果表明:白草矿区黄铁矿Fe、S平均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46.030%、52.815%,介于岩浆成因与热液成因之间,根据矿石特征,黄铁矿以岩浆成因为主,并有少量热液作用参与;将白草矿区黄铁矿δFe-δS特征与金川等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黄铁矿对比,表明白草矿区黄铁矿为典型的岩浆熔离型;由于存在钒钛磁铁矿,Co/Ni值多小于5,说明钒钛磁铁矿与硫化物存在共生关系;岩浆内生成因黄铁矿S/Se值小于15000,白草矿区黄铁矿S/Se值为812~10466,显示白草矿区黄铁矿为岩浆内生成因;Se/Te值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显示上述4类矿石黄铁矿结晶顺序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斑杂状矿石→网脉状矿石;原始地幔标准化主量、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白草矿区黄铁矿兼具岩浆成因与热液成因。综上所述,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成因主要以岩浆熔离作用为主,并含有少量热液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1月6日,宝丰县对矿区堆场治理没收的矿产品进行了第二次公开拍卖,成功拍卖矿产品约4.4万吨,价值57.7万元。据了解,该县对境内矿区堆场治理没收的矿产品分两次进行了公开拍卖,合计拍卖矿产品7.3万吨,价值110.6万元。这是我省首家对矿区堆场治理没收的矿产品进行公开拍卖。为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20.
依据矿区长期地下水动态资料,运用小波分析技术进行地下水λ时间序列多时间尺度分析,提取序列中 包含的主周期信息,进而辨识矿区的主要充水水源.研究结果显示:地下水λ动态时间序列中所包含的周期或者 准周期非常宽泛,展现出了多谱的复杂结果,主要周期从小到大分别对应地球固体潮效应、潮汐作用以及降雨为 驱动力的地下水循环过程.小尺度的周期变化反映了地下水系统的开放程度;大尺度的周期变化是地下水系统 对高能量、长时间尺度降雨输入的响应.研究结果证实了矿区河东石炭系与泥盆系岩溶裂隙水为矿区的直接充 水水源,北部二叠系岩溶裂隙水与河西泥盆系岩溶裂隙水为矿区的间接充水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