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腹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横跨古亚洲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两大(构造)成矿域,分布有祁连山、柴北缘、东昆仑、西南三江北段和柴达木盆地等重要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盐类等矿产的重要蕴藏地.主要成矿带基础地质调 查与矿产勘查工作程度低,找矿潜力巨大,是发现大型—超大型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滇西特提斯的演化及主要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是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江地区构造岩浆带的划分与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分布规律》中的二级课题《滇西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床成矿条件与远景预测》(编号:86010—8)的研究成果报告。本文所指的滇西地区包括云南省境内宁蒗—剑川到大理—红河一线以西的区域,面积18.6平方公里。这是以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为主的我国西南地区三江成矿带的南段。根据地矿部下达的要求,本课题研究主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具有区域特色、国家急需的铅锌、锡等矿种深化认识,并开拓金矿的找矿远景。课题共分了14个三级专题,由云南省地矿局组织所辖的省地质科研所、第三地质大队、第四地质大队、物化探队、测试中  相似文献   

3.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儿构造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文昌  莫宣学 《云南地质》2001,20(4):333-346
大量事实表明,发生于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是“三江”地区一次强烈的褐皱造山运动,其强烈程度和影响范围均超过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形成囊括整个“三江”地区,规模巨大的新生代褐皱造山带,形成了“三江”地区绝大多数超大型,大型,中型有色金属与贵金属矿床;新编制的“三江”地区1:100万重力,航磁,地球化学异常等系列图件,其示矿信息,很多是对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和成矿作用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4.
本刊今年以滇西地区(“三江”地带南段)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地质研究论文作为主要内容,共15篇,分4期刊登完成。这是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江”地区构造岩浆带的划分与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分布规律》(86010项目)下属二三级课题所提交成果中提炼而成的论文。其中第1篇为二级课题,其余14篇为三级专题。二级课题(编号:86010—8),主要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滇西地区有特色而国家急需的铅锌、锡等主要矿种深化地质成矿认识并开拓金矿新的远景。论文对区域的地质演化过程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华南深部找矿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华南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业基地之一。该地区矿业发达但危机矿山也多,研究程度高但多数矿床的勘查工作在20年前就完成,成矿条件好、已发现矿产地点多面广但进一步找矿难度也大。因此,在华南开展深部找矿势在必行,而且受到了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界的共同关注。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了湖南瑶岗仙、康家湾、玛瑙山,江西大吉山、荡坪、岿美山,广西佛子冲、铜坑、栗木、泗顶,广东瑶岭、石人嶂、大宝山等一批危机矿山项目,力争在这些矿山深部实现找矿突破。华南地区开展深部找矿需要研究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分类、成矿区带划分及其在一定深度(距离地表3000m)的变化情况,需要明确地表的战略性选区与点上的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同样重要,需要加快中深钻(1000-3000m深度)钻探及相关测量技术的研究,需要通过对“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和“时空无限但有序”三原则的把握来评价矿产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正>三江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指怒江、澜沦江、金沙江所穿过的横断山脉地区,地跨滇西、川西藏东及青海南部,包括青藏高原东部和云贵高原西部。在构造上,三江地区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段,位于冈瓦纳古陆与欧亚古陆强烈碰撞、挤压地带,也是特提斯造山带与环太平洋造山带两大巨型造山带汇合处,受到印度样板块、太平样板块和欧亚板块三大扳块作用的影响。因此,产生了三江地质构造的极端复杂性和多样性,造就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形成了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与贵金属成  相似文献   

7.
三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以锡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该地区目前已发现大中型锡矿多处,将成为我国锡业新基地。本文从地球化学特征方面阐述该成矿带的一些规律。按照构造成矿带的划分,三江地区划分出三大锡矿带,自西向东依次为:怒江带,位处怒江深大断裂以  相似文献   

8.
三江成矿带北西段主要矿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江”北西段是我国著名的“三江”有色及贵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以往工作程度极低,从而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对整个区带成矿环境及成矿潜力的认识。近年来,随着地勘工作特别是大调查资源评价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区内各项地质资料已趋于完善,认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笔者根据野外实践,在区域成矿学、现代成矿理论等的指导下,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多元成矿信息分析,对三江北西段金属矿产资源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进行了总结。文章系统阐述了“三江”北西段的成矿地质背景,尝试划分了金属成矿系统及矿床类型,结合近年地质调查成果介绍了典型矿床特征及找矿新进展,在此基础上在成矿带内划分出3个成矿远景区,10个成矿预测区,并对其铜、铅、锌、银的找矿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该科研项目属地矿部“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第10项“三江地区构造岩浆带的划分及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分布规律”所属的二级课题(86010-2号),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负责,课题负责人为莫宣学教授和路凤香教授,参加单位有四川省地矿局科研所、云南省地矿局三大队和区调大队。该项成果已于1990年7月由地矿部科学技术司组织通过了评审。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应用新理论与新思路系统地对  相似文献   

10.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花岗岩及其成矿专属性》一书,是由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和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地矿部科技攻关项目——“三江地区花岗岩类”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七章:第一章三江花岗岩类的时代;第二章三江花岗岩类分带及各岩带岩石特征;第三章新类型和特征类型花岗岩类;第四章稀土元素特征;第五章稳定同位素;第六章三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构造环境、成岩方式和成岩条件;第七章三江花岗岩成矿专属性及岩体含矿性判别。本书有以下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矿区位于藏东—滇西成矿带南部, 扬子准地台与三江褶皱带的过渡部位, 属丽江台缘褶皱带的南部。处于金沙江—哀牢山与程海两条深大断裂夹持的倒三角地带。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系下统青山组灰岩、康廊组白云质灰岩及奥陶系下统石英砂岩; 岩浆岩有花岗斑岩、二长斑岩、煌斑岩及辉绿岩。从大地构造环境、地球物理条件、地球化学条件、遥感影像、矿区构造条件及岩浆岩条件来分析找矿前景。对比北衙及马厂箐, 在本区有找到“北衙式”及“马厂箐式”铜钼金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1矿区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三江北段义敦岛弧带有色、贵金属矿成矿集中区南部,成矿条件优越。而西南三江又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铜、铅、锌、银、金、锡等优势资源潜力巨大(侯增谦等,2004)。研究区地层构造线呈南北向,德格—乡城大断裂近南北向纵贯全区。区内主要出露玉树—中甸分区稻城小区的上三叠统地层,由曲嘎寺组、图姆沟组、喇嘛垭组3个岩石地层单位组成。区内岩浆岩出露比较广泛,有分布广  相似文献   

13.
<正>1区域地质背景中国西南三江地区处于环太平洋与特提斯两大巨型构造区域的结合部位,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在全球有着深远影响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成矿带,以Cu、Pb、Zn、Ag、Au、Sn等金属矿产资源为优势。西南三江地区经历一个复杂的造山过程—原、古、中特提斯洋俯冲闭合、碰撞造山、燕山-喜马拉雅期全面陆内汇聚(或超碰撞),形成了一个由多期岩浆、构造、变质活动和多种造山类  相似文献   

14.
东秦岭-大别山是我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因而也是当今研究花岗岩与成矿关系研究热点地区之一.东秦岭-大别山地区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上世纪已经初步进行了研究,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矿床中蕴藏的宝玉石资源十分丰富,许多宝玉石都与有色金属矿床共生或伴生,大约有二十多个品种,云南、湖南省的祖母绿、金绿宝石,新疆等省区的海蓝宝石、碧玺、紫牙乌、丁香紫、芙蓉石以及贵州产的青翠,甘肃产的红碧玉等。有色金属矿产中的宝石具档次高,质量化,品种齐、数量多、规模大之特点,在目前全国宝玉石矿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矿山宝玉石资源评价及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矿床中蕴藏的宝玉石资源十分丰富,许多宝玉石都与有色金属矿床共生或伴生,大约有二十多个品种,云南、湖南省的祖母绿、金绿宝石,新疆等省区的海蓝宝石、碧玺、紫牙乌、丁香紫、芙蓉石以及贵州产的贵翠,甘肃产的红碧玉等。有色金属矿产中的宝石具档次高,质量优,品种齐、数量多、规模大之特点,在目前全国宝玉石矿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家基本工业之一,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品种齐全,蕴藏十分丰富,分布地区也很广,有些矿产几乎遍布全国,其中钨、锡、钼、锌等矿产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铝、铅、汞等矿产探明的储量也居于世界前列,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种类繁多,并具有各种优良独特的性能,用  相似文献   

18.
1983年3月2日——7日,地质矿产部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派员主持,在昆明召开“三江专著”矿产志验收会议,对由云南、四川、西藏、青海四省(区)地质部门联合承担编写的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区域性矿产志——“三江专著”矿产志,正式通过了评审验收。“三江”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经的青、藏、川、滇广大地区,地质构造极为复杂,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已发现的钖、钨、铜、铁、铅锌等矿产地就有150多处,有的矿  相似文献   

19.
滇西北衙铁金多金属矿床为西南三江富碱斑岩-多金属成矿带中南段典型矿床之一,成矿严格受富碱斑岩及其相关的深大断裂控制,伴随多期富碱斑岩脉体侵入、热液交代与围岩蚀变、矿物质富集及次生富集过程,构成了复杂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和地表次生成矿系统。文章以万硐山露天采场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为基础,重新厘定和梳理各地质体及其间相互关系,取得了万硐山矿段详细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原生矿化的两阶段成矿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岩溶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是我国岩溶主要分布区,蕴藏的各种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不同岩溶区蕴藏的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能资源、热水资源,岩溶矿产和旅游资源等利用问题,以及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