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九六四年从部队转业到德安县气象站工作的,在部队时,担任过汽车司机、教练、排长、司务长等工作。到气象站后,在县委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努力学习气象业务技术,团结全站同志,一起认真搞好气象站的工作。十四年来,站里的面貌起了较大变化,跨入了省、地气象部门先进行列,连续几年被评为县里学大寨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
和硕县气象站是由维吾尔、回、汉三个民族8位同志组成的国家一般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强化了业务管理,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全站同志共同努力下,创造了10年无重大业务差错,测报质量自1981年起连年稳步提高,全面达到或超过自治区气象局规定的先进指标,先后14次被县、州和自治区气象局评为先进单位. 一、立志改革,勇于进取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除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气象局颁发的各项业务规章制度和自治区气象局推行的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  相似文献   

3.
遂川县气象局是我省四个基准气候站之一,测报是我站的主要业务工作.以“主业地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淡化和削弱”为指导思想,从强化管理,协调利益分配,重视人才培训等方面着手,狠抓测报业务工作.使测报人员思想稳定,业务质量不断提高.上级考核的三项指标每年都达标.1993年有2人(次)获得百班无错奖,1994年有5人(次),1995年到目前为止,又有7人(次)达到百班无错标准.为我站连续六年获得全省先进单位打下了基础,作出了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1 经费开支尽力为测报业务提供保障邹竞蒙局长指出:不抓第一块,不抓主业,不抓气象现代化,气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抓业务光靠上级的业务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舍得从其它的经费中予以投入.为此,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凡是业务需要的我们就照办,凡是对业务有促进的建议,我们就采纳.尽一切可能满足测报业务的需要.并做好超前服务,如:花上千元改造电话电缆,每年冬季前为测报值班室备足本碳等.近年来,我们从其他经费中挤出投入业务的经费达1.5万元以上.我们认为:事业经费再紧也不能紧测报,尽可能为测报业务创造好的办公环境和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4.
胡尔勒气象站业务体制改革以前为国家一般气象站,2006年1月变更为国家一级气象观测站。属国家垭在艰苦台站,承担着每天8次地面气象观测编、发报和生态监测等任务。这一年,40出头的张维胜调任胡尔勒站站长。胡尔勒站在岗职工仅5人,其中4人为复员军人,且都是异地工作。办公条件不好,工作环境非常艰苦。面对这样的环境和即将开始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张维胜压力很大。上任伊始,他首先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带领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区、盟气象会议及有关“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精神,将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精神上来。充分认识到…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九五六年经过短期气象训练后参加气象工作的。起初在涠洲岛工作。一九六九年,我患了腰脊椎肿瘤,动了大手术。一九七四年,组织上为了照顾我的身体,把我调到大陆来,担任台长职务。北海气象台是个海洋气象台,担负北部湾渔业生产气象服务工作,全台有六十四人,分五站一组,设置有雷达、卫星云图接收、电传等新业务。我从站长到台长,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也感到这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决心搞好工作,报答党对我的关怀和信任。  相似文献   

6.
和硕县气象站是国家一般站.现有6人.分预报服务和地面观测两个组.从1977年1月起,测报工作消灭了一切人为的责任性事故,杜绝了涂改伪造记录的恶劣行为,业务质量自1981年起连续5年达到0.2%,今年上半年提高到0.1%,创历史上最好水平.报表审核从1983年9月起,经区局验收,连续37个月保持无错,同时抄录全被评为甲等. 1978年以来,有22人次获百班无错奖,其中两人次达200班无错,一人三次获250班无错奖励,荣获国家气象局授予的“质量优  相似文献   

7.
和硕县气象站重视抓基础业务务质量,自1981年起地面测报质量连年稳步提高,近10年全部达到区局规定的先进台站的工作指标.1989年又创历史最好水平,错情率  相似文献   

8.
武汉农业气象试验站(以下简称农试站)成立于1982年,属国家一级农试站.经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市气象局与武汉市政府、东西湖区政府反复磋商,最后达成共识,又一块牌子——东西湖区气象局于1994年8月正式挂出,这标志着武汉农试站气象业务发展和气象科技服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近年来,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为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农业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武汉农试站现仅有8名职工,其中7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5人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平均年龄不到35岁;有试验示范水田和旱田10亩,试验水面3亩,供试验用塑料大棚1个.武汉农试站人员少,但精干,试验场地有限,科研设施陈旧,但不等不靠,硬是凭着全体科技人员强大的凝聚力和冲击力,走出了一条坚实之路.近几年来,武汉农试站不仅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性业务工作,而且承担了纵向和横向的多项科研项目.正所谓“舞台”虽小,却敢于以科研业务搭台唱服务大戏.  相似文献   

9.
2000年底,兴安盟气象局党组根据全盟旗县局站干部队伍状况及工作状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讨论,对全盟局站领导实行聘任制并进行易地交流,根据各局站的工作实际,与聘任局站长签订了量化聘任合同,明确聘期各项工作指标和解聘条件。干部易地聘任后,政令畅通,各项工作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全盟基础业务已连续3年位居全区第一名,彻底改变了以前在全区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10.
张海峰 《河南气象》2006,(4):F0002-F0002
几年来,林州市气象局全体职工在局长秦立宪率领下,发扬红旗渠精神,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业务和服务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多次表彰和奖励。连续2年,地面测报和农业气象错情率保持0.01‰,报表全部出门合格。2006年上半年全市业务考试中,该局名列安  相似文献   

11.
唐阳菱同志参加气象工作已经二十余年。一九六六年调到我站工作,十几年来,他以站为家,以苦为荣,扎根高山干革命,观云测天为人民。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一直保持了业务高质量,基本上消灭了错情,杜绝了一切事故。就近几年统计,他预审了三十七个月报表,有三十五个月出门合格,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八一年,我站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工作会议和六中全会精神,从整顿入手,端正思想,改进作风,加强管理,狠抓质量,推动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发展。测报工作杜绝了迟测、漏测、涂改、伪造等人为事故,平均错情率为0.7,出现百班无错情个人一名,报表1—10月份有9个月出门合格。短期降水预报准确率,24小时为62分,48小时为41分,基本完成了省地规定的预报基本建设项目和气候区划工作。我们的做法和  相似文献   

13.
我局从1984年开始,开展有偿专业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三年迈大步,1987年专业服务合同单位43个,服务费收入超万元,经济效益500多万元,连续三年被评为自治区、地区有偿专业服务先进单位,1986年全局有六项业务质量达到或超过自治区的指标要求,16人次获自治区业务高质量奖。有偿专业服务给气象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全局上下呈现一派欣欣向荣,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新局面,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4.
1预报现状及改革思路随着气象部门结构调整,各县站人员分流已基本到位,多数县站业务人员2~4人,县站为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与创收工作。有些县站注重服务创收工作,忽视基本业务建设;业务工作中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硬指标,重视测报工作,轻...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县站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和工作水平,省局于1991年11月12—16日在锦州市举办了全省气象站站长工作研讨班。  相似文献   

16.
宁强是全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平均每年有3—4场暴雨发生,最多的1981年出现14场.暴雨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9月,尤以7—8月最多,占全年总数约58.4%,大降水次数则更多.我站的解释预报,主要是与地台接口.在地台的分片预报中,我站被列为平川片,但由于我站地处汉中地区最西部的山区,每当西来系统影响时,我县首当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们站地面测报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岗位责任制也在逐步完善,观测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测报质量由一九八三年的百分之一点一提高到一九八五年的百分之零点三.区、地一级业务主管部门来站检查工作,没有发现较大问题.一九八五年底地区处业务科对我站地面测报人员进行过观测业务考核,观测组五项内容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为地区各站之首.以往那种错情多、守班不严、任务完成不太好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变.现在我们的观测组,大家心齐,工作有劲头,各项业务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大改革力度,使我省县站工作跃上新的台阶,由省局科教处、人事处、政工处联合举办的全省13个县站站长工作研讨班历时6天,于9月26日在北京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9.
我站位于秦岭南坡的深山区,条件比较艰苦,自1957年建站以来,人员不断变化更新,骨干不断调离,但条件逐渐改善,业务不断前进。曾先后31次受到省、地、县领导的表彰与鼓励,三次出席过省委、省政府的劳模会。这主要是全站同志团结努力的结果,作为我个人仅仅作了一些应  相似文献   

20.
盛家荣  孙玉桂 《气象》1983,9(1):10-11
我站从1981年5月开始接收北京气象中心发送的北半球五层原始方程模式(简称B模式)形势预报图(500毫巴48小时预报和700毫巴36小时预报),经过1981年夏天的使用,我们感到在形势预报上效果较好。 我们利用1981年8月份我站大雨较多的机会。根据B模式数值预报图提供的信息,建立了大雨MOS预报方程,拟合了8月份出现的4次大雨,效果令人满意。 一、模式输出因子的挑选 1.副高信息的提取 预报实践证明,造成我县夏季较大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系统的演变。在一般情况下,高原和西北地区的低槽24—48小时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