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难度大、问题多,且多为突发事故,施工中要有充分的防范意识,尽可能详尽地掌握地质资料,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一般选用冲击钻作为岩溶地区施工的成孔设备。对常出现的漏浆、塌孔、卡钻、桩孔偏斜等事故应在回填材料充足,相关设备到位,做针对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双头深层搅拌桩是做止水帷幕的一种常用方法。常规施工为“整米施工法”。新工法改为半米移机,由一组一组的间断施工改为一根一根的连续施工,保证了桩与桩之间的搭接长度和有效咬合,使深层搅拌桩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喷浆与搅拌根据地层情况及所在位置而定,对透水性好的地层多喷多搅,对透水性差的地层少喷少搅,对透水性强的土层位于基坑底部时更要多喷多搅。这样就保证了喷浆及搅拌的效果,使喷浆、搅拌更有针对性,使深层搅拌桩做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隧道施工技术复杂,安全制约因素多,各种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在施工期间开展严密的监控量测。通过监测来准确地预报隧道工程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施工中的监控量测工作在隧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施工中,对围岩变形进行监测,依据监测数据对围岩稳定性做出判断,从而使客观地评价支护与围岩的状态和合理地设计成为可能。以乌竹岭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工作的安排布置及具体操作为例,介绍了监控量测在新奥法施工隧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胡纯龙 《探矿工程》2009,36(6):51-54
通过对北部湾大型填海造陆工程(工业基地)的施工方法和不同岩土组合特性形成的机理研究与分类,结合该地域多项不同类型工程的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经验,总结和研究不同地基与基础类型“经济、高效、安全”的最佳施工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毕继红  张鹏飞  杜玉东 《岩土力学》2007,28(11):2415-2420
通过对Monte-Carlo随机有限元和系统可靠度计算的? 分支法的研究分析,考虑把二者联合起来分析洞室施工过程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大型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可靠度评价的方法。以海南工程为例,对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的每一步进行可靠性评价,分析比较了多层耦合法与分层逆作法之间洞室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比较了二者的优缺点。从而对多层耦合法施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比较,为今后的大型洞室快速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平定向钻进技术(HDD)在市政电力排管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由于电力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多管组合回拖和压密注浆等施工特点,不仅使得回拖时的阻力增加,而且作用在管道外壁上的注浆压力同时会降低管道抗外压能力,与单根管道的回拖施工有明显差别。考虑多管组合回拖效应,利用管束的等效半径和管束与孔壁的等效摩擦系数,对常用的ASTM回拖力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使其更适用电力管道回拖力计算;同时将注浆压力作为管道所受外压力,分析注浆时管道的应力,从而保证管道回拖和注浆施工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雷少全 《探矿工程》2011,38(12):65-68
四川雅沪高速公路高山庙大桥在施工完毕后,发现2-4跨桥位横向偏移,造成桩基发生裂纹甚至断裂,需要在不拆除大桥的前提下完成桥位桩基的纠偏与加固。通过对多个桥梁纠偏与桩基加固的方案进行反复探索与论证,总结出一套便捷、实用、经济的施工方法,成功地达到该桥梁纠偏与加固的目的。详细介绍了加固方案、施工技术措施以及纠偏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5,(6)
对盘锦市双台子河闸除险加固工程闸墩混凝土施工的总体设计、混凝土的模板施工、混凝土拌合、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平仓与振捣、混凝土养护与拆模及模板缝和拉条眼处理等施工程序进行探讨。根据闸墩工程结构特点,对定型组合钢模板施工与滑模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定型组合钢模板施工工艺简单,可灵活组装,装拆方便,可组合拼装成大块,实现机械化施工,工期较短。周转次数多,降低施工成本等优点且混凝土外观质量不低于滑模,建议闸墩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施工。  相似文献   

9.
填海造陆区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填海造陆区地层回填时间短,填料成分多以开山碎石为主,结构松散,空隙大,地下水与海水连通性好,在潮汐作用下,海水的冲刷能力强,在该类地层中施工止水帷幕存在成孔难和浆液难在原处凝固2个技术难题。在详细地分析了施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后对旋喷桩的成孔工艺和施工顺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建斌 《岩土力学》2006,27(Z1):393-397
修建海底隧道技术难度高、施工风险大,其中不良地质段是施工高风险地段。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条海底隧道,长6.05 km,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0 m,采用设置服务隧道的3孔隧道方式,设双向6车道,钻爆法施工。隧道场区以花岗岩地层为主,主要不良地质段包括两端陆域及浅滩全强风化地段和海域多处风化深槽,其施工期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应用风险评估与分析理论,探讨了海底隧道施工风险发生机制及风险水平评估方法。针对厦门翔安隧道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质勘测、土建结构设计和拟采用的施工方法,对不良地质段施工期的典型地质风险和施工风险进行识别与风险水平评估,研究了降低风险的相应对策,以便在施工中对风险进行管理,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朱继东 《探矿工程》2004,31(4):47-48
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应用于地热井目的层的钻探施工,能够解决其目的层钻进的淤塞与漏失问题,提高成井率。在北京地区多眼地热井施工中应用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并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对钻具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2.
WFSD-3孔是汶川地震科学钻探项目的系列钻孔之一,历经2年多的施上,攻克了世界罕见的复杂地层钻进、大直径原状样取心和高地应力下钻孔护壁重重技术难关,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重点介绍了WFSD-3孔施工技术与经验,并对施工若干技术问题提出探讨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
多工艺钻井技术在贵州省遵义县ZK1井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宁 《地质与勘探》2016,52(1):165-172
结合贵州省遵义县ZK1井地质情况,介绍了空气潜孔锤钻井工艺、螺杆钻具孔底动力钻井工艺和常规牙轮正循环钻井工艺等多工艺钻井技术在该井施工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结论:多工艺钻井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极大提高贵州省地热钻井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总结了钻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钻井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与地质技术人员沟通不足、钻具选用与钻井参数不合理、钻井设备与钻进工艺不配套等,并根据贵州省地质情况和施工单位现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王保国 《地下水》2010,32(5):97-99
通过新疆小山口水电站基础石方开挖工程实践,对当地泥岩和砂岩地质物理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石方开挖工法进行了大胆创新,提出了纯机械法施工工法,分别从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等多个方面与传统的钻爆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施工工法县有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可以在今后的施工中使用和椎广。  相似文献   

15.
马栋 《地下水》2022,(2):249-250
以福建泉州市区应急备用水源桃源水库至金鸡水厂输水管道工程为例,针对工程建设中面临水底淤泥多、道口狭窄、施工协调困难等问题,采取围堰工程施工比较关键。结合工程施工过程,对围堰工程施工中的准备工序、施工主要工序和关键工艺进行探讨。提出施工人员应注重对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尤其在开展围堰关键工序施工时,应做好基础和高压旋喷桩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做好复合土工膜施工和高压旋喷桩施工,确保各施工流程稳定进行,为后续施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在青海省大柴旦鱼卡煤田外围实施的多个1500 m深度的煤层气参数井,按地质设计均要求采用绳索取心钻进工艺进行施工。从施工情况看,普遍存在孔内事故多、工期长和成孔率低的问题。本文对JLSZK2钻孔在施工中出现的钻孔超径、孔壁间隙、岩心过度磨损等3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另外结合该矿区其他钻孔施工问题,总结出了如何运用绳索取心技术在陆相沉积岩地层进行高效、高质量施工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压旋喷成桩机理以及目前市场对大桩径施工的需求,针对普通旋喷施工成桩直径小、排泥污染环境等问题,研制了一款能适应新工艺、新工法且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多管喷头。通过对喷头在地下工作的实际状态进行分析,新研制的多管喷头具有地内压力检测、专用通道排泥及浆管通径大等特点,可以实现大桩径施工、泥浆可统一回收及避免施工对周边建筑的扰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潍坊风筝广场七连拱地下商场的施工实例,介绍了超浅埋多连拱地下商场施工中采取的施工技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介绍苏州粤海商业广场3^#、3^#基坑支护工程,从方案选择设计到实施的过程。阐述基坑支护应是多方法,多手段的综合应用,强调施工方案相对于设计方案应紧扣现场诸条件,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做到合理与经济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积累和吸收本地区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特点和成熟经验。  相似文献   

20.
《岩土力学》2017,(4):1133-1140
多线叠交盾构隧道在地下空间内布置形式繁多,土体-隧道间相互作用机制复杂。针对多线叠交盾构垂直上穿、垂直下穿和上、下夹穿3种典型穿越施工形式,根据盾构隧道近距离施工的技术特点和控制要求,采用排液法重点分析了施工中因地层损失和开挖卸荷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既有隧道纵向变形规律,并通过构建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动态模型,与部分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上穿施工中,地表沉降较大,既有隧道均呈现上浮趋势;下穿施工时,地表沉降较小,既有隧道均呈现下沉趋势;先下后上穿越施工在各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化均匀,最终地表沉降量相对较小;先上后下穿越施工时既有隧道变形曲线曲率大,既有隧道变形呈现反复震荡变化。成果可为类似多线叠交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