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东寒武系水口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金矿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寒武系水口群分布范围很大,是一套巨厚的地槽型细碎屑岩建造,据硅质条带及岩性变化特征可划分清溪和边溪两个亚群及五个岩性段。本文重点论述了区域及矿区内地层及各类原岩中Au、Ag等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水口群各类原岩中Fe、Mg含量比世界同类岩石高;水口群各岩性段Au的丰度值与地壳丰度值相比差别不大,以水口群顶部的丰度值相对较高,各类原岩中以炭质砂页岩最高;矿区内地层及各类原岩金的丰度值相应要高得多;而水口群及各类原岩中Ag、As、Sb.Hg等指示元素和Pb、Zn、Mo等微量元素含量高,且矿区比区域内同种元素含量还高。据此探讨了水口群与金矿化的关系,初步认为可把水口群视为该区金的衍生矿源层,为该区各类金矿的成矿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嵩箕地区登封群变质杂岩,原岩为一套造山带和岛弧的中基性、少部分为酸性的火山岩组合。其中郭家窑组为基性,常窑组、石牌河组逐渐向酸性火山岩过渡,石梯沟组属正常沉积岩系列。该群微量元素丰度值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比,普遍偏低,其中Rb、Sr、Ba、F、Li等元素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3.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广西龙胜地区上元古界浅变质含砾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大理岩的成矿元素丰度普遍较高,具有显著浓集和后期叠加作用;含砾板岩、板岩、千枚岩及硅质岩的元素丰度较低,没有明显的浓集和后期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区域化探成果,论述和探讨了37种元素在辽宁省全域及各地质子区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与分配特征及省内7种类Au、Cu、Pb、Zn典型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景观地球化学标型元素是Al(强烈富集)和Ca(大量流失),出露地表的岩石以遭受化学风化作用为主;组成重砂矿物的微量元素(亲铜和亲铁元素)在水系沉积物中趋于富集;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石是Au、Cu、Pb、Zn、B元素最重要的矿源层,蓟县纪地层富含Au、As、Sb、Bi等元素,是寻找浸染型金矿的有利层位;排由楼金矿区元素组合特征与太古界相似,该区可能一直处于相对封闭体系。  相似文献   

5.
作者利用全省不同地质时代和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内的页岩41种元素的分析数据,计算出辽宁省全域内的页岩元素丰度休系。同时探讨了元素从中、晚元古代至中生代的演化规律,指出Ca、Cd、Sb、As、Na、Mn、P、Sr的元素丰度随时间序列的演化不断增长,B、F、K、Rb、W、Mg则显示出降低的趋势。某些元素比值从老至新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如Sr/Ba、Ca/Mg值的演化具有阶段性,K/Na、Th/U值的演化具有方向性,Al/Ti值的演化则具有周期性。  相似文献   

6.
辽宁地球化学场研究,是根据辽宁全域41种元素丰度及各种地球化学参数,论述了辽宁不同地质时代和构造分区表壳岩石元素分配特点,指出了辽宁重要成矿元素的高值时代;建立了辽宁早前寒武纪变质岩、超变质岩,全域沉积岩,火成岩不同岩类的主元素地球化学模型和元素富集型式;并对Au、Pb、Zn、B等主要成矿元素的分布、分配以及与有关元素的相关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成矿元素的主要载体岩石和高值地质单元。根据大地构造分区、元素组合,将辽宁全域划分为4个地球化学省,11个地球化学区,35个地球化学分区。  相似文献   

7.
崤山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由 15%的绿岩带 (变质表壳岩系 )和 85%的花岗质片麻岩系(变质侵入岩 )组成。呈包体产出的绿岩系分为以变火山岩为主的兰树沟岩组和以变沉积岩为主的杨寺沟岩组。花岗质片麻岩包括早期富钠的TTG质花岗岩和稍后的富钾花岗岩。晚期则有代表大陆地壳裂解的基性岩墙群侵入。文中介绍了各岩石单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花岗—绿岩带的变形和变质特征 ,探讨了研究区太古宙的大陆地壳演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浙江省及各地层分区的表层岩石41种元素 (含氧化物 )地球化学丰度 ;全省及浙西北、浙东南地层区的43种元素 (含氧化物 )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丰度 ;全省11个构造分区15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离差及异常下限值。并详细的介绍了样品的采集、分析测试方法和质量 ,以及丰度值的计算方法等 ,从而为浙江省勘查地球化学异常研究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9.
早前寒武纪被认为是大陆地壳形成的重要时期.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前寒武纪下地壳岩石主要以变质基底(五河变质杂岩)和中生代闪长/二长闪长质斑岩中包体形式存在,它们为研究该地区前寒武纪下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极好的天然实验室.近期的变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Hf同位素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区前寒武纪下地壳经历了幕式地壳生长与多期改造.强烈的构造—热事件和变质改造时间集中于2.5~2.6、2.1、1.8~1.9 Ga以及390、176 Ma.其中,形成于2.5~2.6 Ga的下地壳岩石,一部分经历了2.1 Ga和(或)1.8~1.9Ga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以及390、176 Ma的变质改造,类似于形成于2.1Ga并经历了1.8Ga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岛弧成因的下地壳岩石,表现为高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另一部分岩石则形成于2.55~2.64Ga,可能因处于下地壳上部而仅遭受了2.48~2.49 Ga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但没有2.1 Ga和(或)1.8~1.9Ga变质叠加的岩石学和年代学记录,表现为典型前寒武纪下地壳岩石特点的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2.7~2.8 Ga的继承锆石U Pb年龄和锆石Hf模式年龄暗示研究区可能还存在更早的地壳生长时期,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滩间山地壳自中元古代蓟县纪以来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金矿床的形成与本区地壳构造演化密切相关。蓟县纪早期,万洞沟群黑色岩系沉积于NE 向同生断裂控制的凹陷中,矿源层产生;蓟县纪晚期,区域变质作用为成矿奠定了基础;加里东期,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富集有重要作用;华力西期,脉岩型矿石生成;印支期,伴随推覆作用有微弱矿化的叠加;喜山期,氧化矿石形成。因此,滩间山金矿床是本区地壳构造演化的产物,属黑色岩系同构造多因复成金矿床,即滩间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车往峪角砾岩群中岩体的分布格局 ,岩石特征、矿化蚀变及构造控制因素的分析 ,指出该角砾岩群由隐爆作用形成。隐爆角砾岩群与磁异常及Au ,Ag ,Cu元素组合异常套合较好 ,基岩化探也显示出较高的As,Sb元素异常。故其成矿前景较好 ,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 (矿 )体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烟台北部芝罘群主要变质岩类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变质相系及构造岩等特征的基础上 ,对该群变形、变质作用及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芝罘群曾经历 1期韧性变形作用和 4期变质作用 (古元古代高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早期低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晚期高绿片岩相及新元古代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烟台北部芝罘群主要变质岩类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变质相系及构造岩等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群变形、变质作用及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芝罘群曾经历1期韧性变形作用和4期变质作用(古元古代高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早期低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晚期高绿片岩相及新元古代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烟台北部芝罘群主要变质岩类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变质相系及构造岩等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群变形、变质作用及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芝罘群曾经历1期韧性变形作用和4期变质作用(古元古代高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早期低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晚期高绿片岩相及新元古代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Au的原始浓集程度、区域浓集程度、Au与有关元素的相关关系、金矿围岩类型分析等方面,研究了辽宁结晶基底Au的分布特征。辽宁结晶基底Au相对富集,麻粒岩、石英片岩、浅粒岩—变粒岩、花岗片麻岩、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Au的主要载体岩石。赋矿岩石以超变质岩类、片岩类和片麻岩类为主。建平台拱区、营口—宽甸台拱区、铁岭—靖宇台拱区和山海关台拱区等构造单元的小塔子沟组、通什村组、大营子组、石棚子组、城子坦组、盖县组和大石桥组等为可能的主要赋矿岩层。主要变质岩石中Au与有关元素的相关性均呈局部性或局域性,无统一的相关模式。Au浓集程度较高、变异系数较大,后期叠加作用较强(叠加强度系数较大),是形成金矿的区域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对比了桂西地区Au、As、Hg、Sb元素的时空区域分布,并经与岩石样对比,发现上古生界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为高背景,三叠系为低背景,Au的高背景区呈NW向展布,这与右江裂谷区地壳演化的独特历史有关。桂西地区上古生界金主要来自深源,三叠系碎屑岩中金主要来自陆源。从Au元素丰度与存在形式考虑,高背景的碳酸盐岩夹泥岩、硅质岩、火山岩建造及毗邻的碎屑岩对金成矿更有利。  相似文献   

17.
猫岭金矿是一低品位、大型热液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以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下元古界辽河群盖县组二段的千枚岩中,受北北东向片理化带及低序次构造裂隙所控制。矿床原生晕样品的 R 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的元素为 Pb、Ag,其次为 As。即 Au、Pb、Ag 代表了主成矿阶段矿化元素组合特征,而 As 和 Co、Ni 元素组合分别反映了与 Au 矿化具成因联系的毒砂和磁黄铁矿化特点。(Au、Pb、Ag)因子与(As、Ag)因子紧密相关,与宏观上所见矿化阶段生成的矿物(自然金、方铅矿等)沿毒砂裂隙分布的特点相吻合,从而说明这两个因子的元素组合代表了最佳成矿地段的元素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推测地球化学元素在复杂的成矿过程中的组合及演化特征,从而为预测找矿提供有用的微观信息。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沂源县鲁村镇崮山村地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与中国东部岩石丰度对比,研究区岩石背景特征为Au,Ag,Pb,Sb,As,Hg元素富集,Cu,Zn贫化;与山东省土壤背景值对比,研究区土壤背景值中Au,Ag,Cu,Pb,Zn元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区内成矿元素组合特征表现为:Ag,Pb,Zn元素之间相关性较强,其中Ag、Pb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反应出了组合成矿的可能性;而Au与其他元素几乎不具相关性,Cu元素与Ag,Pb,Zn元素均具有弱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成矿元素的富集与矿化过程大致可以划分3个阶段:Ag-Pb-Zn元素组合的富集与矿化;Cu元素的富集与矿化;Au元素的富集与矿化;反映出了该区多期富集或蚀变矿化特点。利用因子得分圈定元素组合异常,通过异常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地质构造特征,最终圈定找矿有利靶区,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东秦岭铅锌银金钼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东段。该区是一典型的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球物理梯度交叉区,壳幔富含Pb,Zn,Au,Ag,W,Mo元素,为一元古宙一古生代裂陷槽,熊耳群、宽坪群、二郎坪群、耀岭河组火山岩系中的火山喷发Cu,Pb,Zn,Ag,Au矿(化)层;秦岭群、官道口群、栾川群、陶湾群滨海、浅海陆缘碎屑碳酸盐建造中强烈的火山喷(气)发活动形成的硅质条带(团块)硅质岩以及含Ag,Pb,Zn,Au矿化层状矽卡岩带,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使区内Pb,Zn,Ag,Au,W,Mo叠加富集体成矿,从而使东秦岭地区Pb,Zn,Ag,Au,W,Mo多金属矿床在区域分布、成矿空间、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青海滩间山金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间山金矿床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矿床形成与柴北缘区域地壳多阶段演化和多次成矿作用有关,属多因复成矿床。矿床是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热变质等预富集的基础上,与区域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并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形成的。成矿物质来自容矿黑色岩系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