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矿山3维可视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建模和可视化的研究。文中主要讨论了3维建模的一些常用方法。3维模型的建立主要基于以下数据结构,如规则格网法、TIN、3维栅格、3维矢量、八叉树、TEN等结构,通过这些数据结构可以实现不同特点的矿山3维表达与模拟。  相似文献   

2.
宋仁波 《东北测绘》2012,(8):19-21,25
提出一种基于GIS的简单、快速和直观的3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方法。利用ArcGIS的VBA语言编写钻孔数据提取程序生成钻孔3维模型;通过空间插值工具生成地层的TIN表面模型,并基于矢量化工具获取的断裂线生成断层的3维表面模型,从而组合成地质构造的结构模型。此外,利用C#语言基于SceneControl组件开发了3维地质可视化系统原型,并对构建的地质结构模型进行了展示。系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可视化效果好和系统开发周期短的特点,在地学研究、工程应用和其他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学建模理论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地学建模是数字矿山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数字矿山实施的基础。本文阐述了当前三维地学建模的主流技术和方法,对各个方法进行了评述。把相关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了具体的实践,实现了基于实体模型的三维矿体建模方法,解决了实体模型建模过程中的难题。并对我国未来数字矿山的建设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拓普康IS影像3维扫描全站仪获取的点云数据,构造不规则三角网(TIN)计算土石方的功能和特点,并对该系统在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东海采石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分析。实际应用表明,影像全自动扫描全站仪在矿山开采中具有操作流程更简单,系统效率高,作业时间短,测量结果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赫春晓  吕志慧  陈超 《测绘科学》2015,40(7):131-135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数字矿山中应用不足的现状,文章以实现露采矿山的三维可视化及空间分析为目标,研究了矿山点云TIN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基于离散平均曲率的边折叠简化算法,得到了能快速流畅浏览且保留较多特征的矿山模型,最后给出了模型的基础空间分析功能的实现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地质图3维可视化表达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地质图3维可视化的必要性,提出基于GIS的地质图3维可视化的方法和步骤,探讨地质图3维可视化的地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3维矿山建模是"数字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建模范围主要包括地表、地物、建筑、植被等。随着3维GIS、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成熟,3维矿山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学信息服务的Internet 3维 GIS:GeoEye 3D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陶闯  王全科 《测绘学报》2002,31(1):17-21
随着Internet、分布式计算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的飞速发展,开发基于Internet的3维GIS系统已成为可能。这3种技术的有力结合为地学领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促使网络GIS的概念由“地学数据服务”提高到“地学信息处理服务”的新阶段,不仅地学数据,地学信息处理功能也可以分布在基于客户/服务器的架构上,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租用”和组合来自于Internet的不同功能。基于这一概念和作者提出的构件注册模型,我们从1998年开始着手研究和开发新一代的Internet 3维GIS:GeoEye 3D。这一系统集成了GIS、3维可视化、分布式计算及网络通信等技术,允许用户通过标准Internet浏览器来应用远程功能对远程和本地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阐述了地学信息处理服务概念和构件注册模型以及GeoEye 3D的系统架构、算法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全球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矿山测量学科的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矿山测量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矿山开采环境学研究的特点,讨论了矿山开采环境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矿山开采环境信息系统”深入开展该方向的研究,促进矿山测量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该领域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并使之成为地学信息乃致整个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矿山安全是制约矿区经济发展及其转型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实景三维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平台需求,基于全景激光移动测量系统,阐述了三维空间数据获取、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数据表达(虚拟现实技术)等关键技术,探讨了数字矿山、智慧矿山的建设方案,可供有关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棱柱的地质体三维交互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交互应用研究是3DGM领域面向应用的研究重点,能够充分展示地质体的三维空间属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三棱柱作为基本体元进行建模,讨论了虚拟钻探、虚拟地质剖面、虚拟开挖、虚拟漫游四种在地质领域的应用算法,并且采用VC++和OpenGL作为开发平台模拟实现,解决了工程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集成的概念框架研究   总被引:96,自引:6,他引:96  
李清泉  李德仁 《测绘学报》1998,27(4):325-330
本文对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三维空间数据的特点以及数据模型集成的必要性。结合三维GIS在城市、地质、海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提出三种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集成:用于城市三维构模基于TIN和CSG的集成模型;用于地质,海洋等领域的基于八叉树和四面体格网的混合模型;具有一般性的矢量栅格集成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3.
Indoor 3D models are digital representations of building interiors reconstructed from scanned data acquired by laser scanners, digital depth (RGBD) cameras, and CAD drawings. Consequently, there is noise in the source data and a notable variety in the methods used to treat the noise and to process these data into reconstructed models. Alas, the correctness of these reconstructions and thus their suitability for a given application are uncertain. There is a lack of a robust base logic that would allow for controlling the consistency of thes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models. Fortunately, correctness criteria are well‐defined through exis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Hence, we propos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based on formal grammars to check the semantic, geometric, and topological consistency of a reconstructed 3D model. The proposed method proceeds in three steps to validate the model: (1) correctness checking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2)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of instances’ interactions; and (3) model consistency check for targeted applications. Our method identifies the components in the model that violate the given rules derived from the current standards and expert knowledge. Ultimately, we propose a quantified formulation of our method that may be straightforwardly integrated into industrial‐level model checkers. The approach is independent of level of details and reconstruc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现有三维数据模型和地籍数据特点,在分析实体(E)和四面体格网(TEN)的基础上,对三维地籍实体信息组织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实体-四面体格网模型(E-TEN模型)的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其核心思想是实体作整体结构,TEN做局部结构。在数据结构中,通过特定方式(特殊属性值CX)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该模型能够实现地籍实体对几何、属性等综合信息的一体化组织,有利于实现复杂三维地籍实体三维空间数据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游客常常难以深入到矿山公园中进行游览参观。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矿山公园场馆旅游建设方案,使用高精度三维激光仪器,对矿区典型景区进行三维建模,据此生成3D微缩景观模型,并在该缩微景观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增强现实导览系统。游客使用手机扫描模型标签时,自动激活增强现实解说系统,可增强游览时的体验性、交互性和趣味性。该技术在景区模拟讲解、博物馆游览、旅游会展、旅游景区营销、休闲房产营销、高尔夫会所营销、旅游规划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许浩  程亮  伍阳 《测绘通报》2020,(6):104-110
面向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急需城市建筑三维模型支撑的需要,本文基于机载LiDAR数据,以“顾及平整性的屋顶面片分割—屋顶层间连接—三维模型重建”为脉络,提出了一种采用层间连接和平滑策略的建筑屋顶三维模型重建方法。在屋顶面片提取过程中,充分顾及了屋顶面片的平整性;并在屋顶面片平整基础上,提出层间连接点的概念,以实现高效、快速的模型重建工作。试验部分,本文从屋顶面片重建完整率与正确率、重建几何精度及建筑物高程对于重建的影响3个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评价与分析,并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标准数据集支撑下,与国际同行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建筑屋顶重建的完整率和正确率分别达到90%和95%;在偏移距离评价方面,平均偏移距离和标准差最优分别达0.05 m和0.18 m。因此,本文方法可有效完成建筑屋顶三维模型重建,重建模型准确度高、完整性好。  相似文献   

17.
围绕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开发与运用,介绍了基于数字矿山技术体系进行煤矿瓦斯监测、分析、显示、智能预警及救灾等方面的主要思路、关键技术、系统功能及应用效果。实践表明,瓦斯涌出量及突出动力现象的发生,受地质、地应力和开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瓦斯突出预测所涉及的数据具有多源性、时空性、强变化等特征,GI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空间信息技术在煤矿瓦斯监测与预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能对煤矿瓦斯监测与智能预警研究产生重大变革,构建数字矿山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3维GIS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磊  周云轩 《测绘学报》2002,31(3):274-277
3维数据模型是3维GIS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充分分析现有3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从实际应用出发,针对传统模型的不足,提出1种3维GIS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以解决空间不规则实体本身,以及实体间复杂关系的描述、表达和组织等关键问题,并给出此模型应用实例,证明此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现有的三维数据模型——实体模型、不规则四面体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维实体的对象化过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实体-不规则四面体格网(OOSolid-Tetrahedral Network,简称OOS-TEN)的三维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对三维空间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并建立基于Oracle Spatial的三维数据信息数据库,从而对三维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