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     
《地图》1987,(4)
1988年8月城市制图会议(加拿大·Fredericton)1989年8月ICA第14届地图制图学术讨论会(匈牙利·布达佩斯)·1989年10月城市制图会议(中国)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第八届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12日至21日在墨西哥合众国莫雷利亚市召开。我国参加这次大会的共有九人,他们是:胡毓钜教授、张清浦高级工程师、陆用森副编审、郑家声副译审、王家耀副教授、廖克副研究员、刘岳副研究员、王瑞林副教  相似文献   

2.
李兆良 《测绘科学》2016,41(7):59-66
通过对详细的地理地名考析,结论是《坤舆万国全图》并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根据欧洲世界地图翻译绘制,该地图的地理测绘不是1602年完成,而是1430年左右,即郑和第六次大航海之后。该地图的欧洲部分是1400年以前的地理,中国部分为1430年左右,部分美洲却是1800年以后欧洲人才知道的,与西方公认的地理大发现历史严重冲突。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不可能是他在中国9年内完成,证明经纬度、球形投影等技术是明代中国人发明的地图绘制技术,不是"西学东渐"。此外,其他明代文化文物在美洲遗存等旁证有力支持地图论据,证明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文献,用现代地图学技术测绘,明代中国人是15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和现代地图学的真正先驱。  相似文献   

3.
在地图制图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制图员能够制作出优秀的地图,却很难说清楚,尤其是难以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制作地图中所运用的知识和思维过程。这在传统手工制图方式下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因为其他人(包括用图者)无需知道制图员在制作地图时的思维过程,他们关心的只是这个过程的最终产品──地图。但在计算机制图日益普及的今天,当用计算机制图方式制作地图时,问题就大了。人类制图学家必须确切地告诉计算机该做什么,因而他必须确切地知道自己在制作地图时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够将这些过程精确地分步骤编码,将制图任务交给…  相似文献   

4.
龚缨晏 《地图》2008,(2):98-101
在现存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中,1493年《西班牙岛概图》是最早描述美洲的地图,但它只是一个岛屿的草图。第一幅包括美洲大陆的世界地图,是《1510年拉科萨世界地图》。  相似文献   

5.
徐青  孙群  武丽丽  马超 《测绘通报》2016,(3):142-145
地图学实习是地图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各相关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地图学实习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总结传统地图学实习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一张图"的地图学实习新模式。在该模式中,实习内容紧密围绕地图制图实践展开,课程内容源于一张地图的由来,最后也归结于一张地图的完成。实践证明,对地图学实习教学的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实习质量,对于加强学生的制图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从原始的小笔尖、玻璃棒、曲线笔手工制图,到计算机辅助制图、数字化制图,再到现在的信息化制图时代,几十年间,科技进步带来的技术革新改变了传统的地图制图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代人,一套制图工艺,地图制图事业的发展正如时代变化的缩影,让我们打开历史长卷,共忆往昔峥嵘岁月,同看今朝测绘风云。小笔尖上的"舞蹈""手工制图是一门艺术""大比例尺地图转换为小比例尺地图必须要换算"……时光倒流53年,1963年秋天,  相似文献   

7.
应中国测绘学会的邀请,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派出机助地图制图讲学团于1981年10月19日到24日在武汉测绘学院“机助地图制图讲习班”讲学。这是国际地图制图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同类的讲习班。(第一届于1978年在肯尼亚、第二届于1980年  相似文献   

8.
从几个典型的中国古地图的数学基础出发,结合相关的数学方法,探讨了中国古人在地理空间维度认知方面走过的历程。认为,当中国古代地图发展到以"计里画方"进行地图绘制时,已经实现了3维地理空间的科学认知。这也是"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可以持续1 000多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田江鹏  游雄  贾奋励  夏青 《测绘学报》2016,45(11):1352-1360
采用形式语言的方法,研究了移动地图制图的句法模型。剖析了移动地图制图的过程,将句法模型定位在制图的逻辑演算层面;结合地图表达的层次性和递归性特征,将移动地图制图的句法结构抽象为"制图词汇+句法规则"的最简形式。在制图词汇方面,建立了制图词汇的分类体系,并重点对空间关系谓词系统进行了建模;在句法规则方面,描述了句法操作规则和不同层次的句法单位描述规则。探讨了句法模型的编译流程和关键技术,并通过试验对移动地图制图句法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句法模型的本质是一种使用有限规则和词汇动态生成不同地图表达形式的形式语言语法,可作为一种高阶的人机交互制图接口。  相似文献   

10.
正六、在中国画地图的利玛窦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广东澄海县训导梁廷楠,撰竣《合省国说》,这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介绍美国的专著,根据美国传教士裨治文的《合省志略》,再加补充修改而成。在第一卷中,梁廷楠简述了中国人认知美洲新大陆的概况:明万历二十九年,泰西利玛窦(按:自称大西洋人,以九年至粤。)献《万国图》,始以天下分五大洲:一曰  相似文献   

11.
从几个典型的中国古地图的数学基础出发,结合相关的数学方法,探讨了中国古人在地理空间维度认知方面走过的历程.认为,当中国古代地图发展到以"计里画方"进行地图绘制时,已经实现了3维地理空间的科学认知.这也是"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可以持续1 000多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7—1 研究和处理制图领域中的模糊信息的战略意义在以上的章节中讲到模糊数学在地图制图中的多种应用,现代地图制图学的基本理论还包括有地图信息理论,地图模式理论、地图感受理论和制图语言说等。模糊数学在这些理论中是否能应用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实际应用可能会很多,这里仅试举一例说明。大家知道,地图信息理论是机助地图制图的理论基础。机助制图就是把所有地图上的点线和各种符号以信息的方式变成所有点的x、y坐标及特征码z输入电子计算机,  相似文献   

13.
毋河海教授是河南灵宝人,1933年12月生.1962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测量制图学院地图制图系,获制图工程师称号.同年回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任教.1979年以首批访问学者身份,赴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应用测量研究所进修地图制图自动化技术.1981年回国后继续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历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特邀评委,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测绘科技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委员,中国GIS协会第三专业委员会委员,《测绘学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编委,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助制图教研室主任等职,是我国地图制图学科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毋河海教授主要致力于地图数据库和地图自动综合等方面的研究,在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机助制图与地图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均有较大建树,并对地图制图自动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图传输是制图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认知制图的角度,探讨了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着重分析了心象地图和地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人的认知制图能力的客观存在是制图传输得以进行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图传输的扩展模式,增加了从读图者到次读图者之间的传输过程,并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它的特殊性,以期完善制图传输模式。  相似文献   

15.
龚缨晏 《地图》2009,(3):136-139
许多人都知道,瓦尔德西姆勒在1507年的世界地图上首次标出了“美洲”。其实,瓦尔德西姆勒后来还绘制了一些地图,而且,他对美洲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测绘通报》2001,(5):48-50
在第19届国际制图代表大会(1999年,渥太华)上,确定1999~2003年ICA下设17个专业委员会分别为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地图生产委员会、制图历史委员会、空间数据标准委员会、制图理论委员会、可视化及虚拟环境委员会、地图与互联网委员会、制图综合委员会、卫星影像制图委员会、国家和地区图集委员会、人口地图委员会、海洋制图委员会、山地制图委员会、行星制图委员会、妇女和制图学专业委员会、盲人和视力损伤人地图和图形专业委员会、制图学与儿童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艾廷华 《测绘学报》2021,50(9):1170-1182
地图制图学包含地图制作与地图应用两大任务,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有不解之缘.经历了符号主义智能表达的地图制图专家系统、行为主义智能表达的空间优化决策后,地图制图面临与连接主义下的深度学习的结合,以提升地图制图的智能化水平.本文针对"深度学习+地图制图"命题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从深度学习方法与地图空间问题解答策略思想的一致性,基于梯度下降、局部相关、特征降维和非线性化性质,回答了两者结合的可行性;二是从地图学独特的学科特点和技术环境分析了两者结合面临的挑战,涉及地图数据组织的非规范性、样本建立的专业需求、几何与地理特征的融合,以及地图固有的空间尺度性;三是分别讨论了地图制作与地图应用融入深度学习的切入点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种专业制图软件在地图制图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自动化地图制图正逐步代替手工制图,缩短了制图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的符号、色彩、版式并没有大的视觉改变,有的甚至还没有手工地图新颖美观。以贵阳市基础地理信息统一平台推出的"每月一图"为例,从符号、色彩、整体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地图设计中的美学研究与实践,并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地图美学设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计算技术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范式经历了三次转变:中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移动式计算,并向普适计算迈进。不同的计算范式孕育了不同的制图模式,地图制图模式也经历了三次转变:单机版的计算机地图制图、网络地图制图和移动地图制图,并向普适地图制图的模式改变。普适地图制图是普适计算技术在地图制图领域的应用,是普适计算与地图制图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给地图制图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普适地图制图的概念,重点介绍了普适地图制图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为今后普适地图制图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嵌入型地图"是辅助文字进行信息传达、知识阐述的一种地图,已成为地图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分析了"嵌入型地图"的基本特点与制作要求,以CorelDraw和MapGIS制图平台为例对该类地图的制图工艺流程进行提炼性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