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14年,土地制度改革将进入深层次领域,与之配套的工业用地制度改革方案,亦逐步清晰。单一供给后遗症全国政协委员夏涛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深化工业用地供给方式改革的提案》。他建议,将工业用地供给模式从目前的出让为主转为以租赁为主。工业用地从2007年开始,从协议出让变为了土地招拍挂,这是工业地价发展阶段的一个标杆;背最是国家为抑制地方政府以盲目低价或无偿出让工业用地来吸引投资。虽然法律表述上,工业用地的批租年限为“不超过50年”,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工业用地的出让年限一直没有出现过少于50年的情况。工业的50年可以视同为土地的租期,土地的出让价款可以视同为50年的土地租金的一次性折现。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随后的一年中,有关农村土地制度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并且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同  相似文献   

3.
吴岗 《国土资源》2014,(3):18-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明确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当前,社会各界对土地改革的议论不少,很多人希望改革的步子能快一些、改革的范围能大一些。但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事关重大,必须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审慎稳妥推进。究竟我国土地制度如何改革,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李响 《国土资源》2010,(3):8-10
<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度重申:"城乡建设都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而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涉及农村土地的内容也占了一定篇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农村土地话题自然也成为热点之  相似文献   

5.
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土地资产价值的日益显化,土地权利问题逐渐成为我们不得不直面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当前实践中,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着主体不到位、权利义务不明晰的问题,近年两会期间屡有代表或委员提出把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固定给农民的类似建议或提案。但是,把土地集体所有明确为农民个人所有,就突破了我国实行的土地公有制,涉及到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中有关规定的方向性调整。笔者不赞同这种激进的做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还是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依法稳步推进,其着眼点应在于努力探索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多种形式,关键是合理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  相似文献   

6.
李响 《国土资源》2011,(3):8-13
GDP减速,幸福提速,国富民强……今年两会期间,幸福成了人们谈及最多的话题。对普通民众来说,幸福将不再是个抽象的字眼儿,高高在上。审议和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程之一。在规划纲要草案中,很多内容涉及三农问题以及城乡统筹、资源税改革、灾害防治等问题,与国土资源工作密切相关。这些问题关乎民生,关乎人民群众今后的生活是否幸福,也关乎规划能否真正得到落实,自然受到两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他们在建议、提案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达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一、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历史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曾经经历了三次大变革。第一次是土地改革,把封建土地所有的土地制度改造为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无偿、无限期提供给用地者,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间流转。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将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改造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改革的结果使农民失去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及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刚  苑晓志 《国土资源》2009,(11):40-43
今年6月,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到辽宁省工作调研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谈到加强土地管理和制度改革时,突出强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最近,国土资源部、国务院也正在研究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促进土地整治工作,并将出台一系列政策.笔者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就土地整治问题进行如下相关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农村土地承党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土地流转,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也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当前,各地土地流转如火如荼,但也存在行政主导的"一窝蜂"现象,损害了农民权益。据《人民日报》透露,去年全国受理土地流转纠纷案达18.8万件。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农村土地流转亟待从经济基础、民意基础、法制基础三方面入手,完善"准入门槛",遏制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冒进现象。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国土资源领域的改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这个话题自然也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尤其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耕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地下水的开发与保护等诸多涉及国计民生的复杂话题、重大工程。在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深化改革国土资源路在何方?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2014,(1):14-15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部署,但社会上存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误读,对此,记者采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目前对有关改革部署,不要误读、误判,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对这方面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精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一些地方急于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对此您怎么看?陈锡文: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土地制度的"二元结构"刺激了改革开放的动力神经,也引发了诸多弊端的显现。中国的改革开放发轫于贫穷落后的农村,启动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发展。我国土地制度的二元性结构,刺激了改革开放的动力神经,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土地制度中诸多弊端的显现。随着近年来严重依赖土地的发展模式深度固化,土地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由经济层面波及到政治层面。因此,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迫在眉睫,其中有两个问题是最容易受到公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3.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已闭幕,本次会议提交的提案中有1234件涉及"三农"问题、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国土资源管理密切相关。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了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与综合利用、新型城镇化中节约集约用地等资源利用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下一步如何改革或者将改革到什么状况,成为今后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课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土地改革指明了方向。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分别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农村集体经营『生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这四个方面全面为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意见。本文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研究重点,探讨新形势下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构建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物权法(草案)》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的完善。2005年7月10日,《物权法(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社会发布,广泛征求意见。《物权法(草案)》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定性为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准确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有关精神,妥善处理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几重关系。一、妥善处理好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流转的关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必须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一是妥善处理好农村土  相似文献   

17.
近期有消息称,一份由17名土改专家联合撰写的土地改革建议报告,已提交至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份旨在呼吁切实推进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报告认为,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中提出的土地改革总方向和总目标,目前土地相关主管部门存在“误读”,导致集体土地市场化改革面临障碍。应该“统一认识加快修法立法、保证土地制度改革依法有序推进”。其实,近些年来,学界和社会对于土地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就已经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包括18亿亩耕地红线的存废、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改变城市农村土地配置二元化导致的利益不均衡状况、《土地管理法》的修订等。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被寄望为“新土改”的这一轮土地改革还没有出现更多的突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该如何实现仍然显得有些迷茫。“新土改”能否出现更多的新意,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2014年的制度设计,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之后,相关改革文件将陆续出台。2015年,将真正开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幕。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直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为复杂的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村土地(耕地)的占用也越多,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就我国当今土地征用制度所存在的补偿标准低、补偿范围窄、补偿分配不合理等主要问题做了介绍,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核心内容,则是农村土地制度.放革开放之后,中国对农村土地实行承包经营制度.尽管政府力图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但这种关系却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民之、集体和国家(政府)之间的利益争夺.而现行的制度又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频繁变化提供了空间.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