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MICAPS平台对常规高空、地面、物理量场、卫星云图、自动站降水实况、单站要素及ECMWF等资料,对2013年2月18日黄南地区出现的大到暴雪天气的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力触发机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短波槽、南支槽的共同作用是产生这次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南支槽前强盛的西南气流和高原短波槽自带水汽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低空东西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形成锢囚,为此次降雪创造了足够的动力和触发条件。  相似文献   

2.
伊犁地区汛期一次强降水天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5年5月25~28日由西西伯利亚低槽引起的全区范围的大降水,个别地区出现的强对流天气给我区农牧业、工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从天气学动力学角度对这次连阴雨降水天气进行了分析,归结出伊犁河谷大降水预报的某些着眼点.  相似文献   

3.
2014年7月14日高原低涡降水过程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平  袁溢 《应用气象学报》2017,28(5):532-543
利用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多种雷达、雨滴谱仪以及MODIS卫星观测资料、常规气象站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针对2014年7月14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那曲地区的一次降水过程,研究了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触发不同阶段降水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环流系统以及相关的云降水物理特征。从降水演变特征看,这次降水过程包括3个阶段,即发生在下午的强降水阶段和夜间的两个弱降水阶段。从影响系统看,下午的降水主要由天气尺度的高原低涡发展引起,此时那曲位于低涡中心前部的中尺度辐合线上;发生在晚上的降水主要与高原低涡前部的暖湿东南气流爬越地形有关,东南气流为产生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大气不稳定和浅薄的动力抬升条件。从云降水微物理特征看,高原低涡降水初期,低涡前部的上升运动深厚,对流发展明显,而后期的对流性减弱。东南气流爬坡引起的地形降水表现出层状云降水的特征,高原低涡降水的雨滴谱分布较宽(0.3~4.9 mm),而夜间降水过程的雨滴谱分布较窄(0.3~2.1 mm)。  相似文献   

4.
利用天气形势图、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资料,对西宁地区2012年7月29-30日出现的大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本次区域性大降水天气的环流背景是巴湖低槽分裂短波槽和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在青海东部地区交汇;前期低层大量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及不稳定层结满足了大到暴雨天气的基本条件,大范围强烈上升运动和深厚的水汽辐合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5.
利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多种预报产品资料,对2006年5月8日呼市地区一次转折性降水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1)在下游阻高具备的条件下,中低层波幅较深的西风槽是本次降水形成的主要影响系统。(2)700hPa西南低空急流的形成与地面倒槽东移北上共同为降水提供了暖湿能量,对降水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3)在降水过程中,大气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使降水持续并加强。(4)通过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的分析认为,本次降水是由层状云和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复合云体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且在中尺度云团的作用下,使呼市地区局部降水偏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TRMM资料的高原涡与西南涡引发强降水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探测结果结合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 对2007年7月17日四川、重庆地区的一次西南涡强降水系统和2008年7月21日四川东部的东移高原涡强降水系统的三维结构特征、雨顶高度以及降水廓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两次降水过程均是发生在西南—东北向的水汽辐合带中, 且降水云群均位于低涡的东南方。(2)两次强降水在水平结构上均表现为由一个主降水雨带和多个零散降水云团组成, 高原涡强降水过程比西南涡强降水的降水强度和范围都要大。降水雷达探测到的两个中尺度降水系统均以降水范围大、强度弱的层云降水为主, 但对流性降水对总降水量的贡献较大, 其中西南涡降水中对流降水所占比例比高原涡的大, 对总降水率的贡献也大。(3)垂直结构上:两次强降水的雨顶高度均是随地表雨强的增加而增加, 且最大雨顶高度接近16 km, 但西南涡强降水中的雨顶高度比高原涡更高, 说明西南涡降水过程中对流旺盛程度强于高原涡。(4)两次强降水中雨滴碰并增长过程以及凝结潜热的释放主要集中在8 km以下, 但8 km以上西南涡降水变化大于高原涡, 且前者在8~12 km高度层的降水量对总降水量贡献百分比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1995年9月2-7日阿克苏地区一次大降水天气的静止卫星云图资料,结合形势学变,认识到副热带大槽所形成的大积雨云团北抬,以越过青藏高原,并与北部云系结合,共同影响阿克苏地区的大降水天气。  相似文献   

8.
郑芙蓉 《广东气象》1998,(2):15-16,19
1996年5月下旬,一次典型的锋面低槽南压,造成了广东中、西部一次大范围的暴~大暴雨。本文从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1 环流背景1-1 500hPa5月下旬初,东亚500hPa为两槽一脊型,中纬度环流正在调整。9603号热带风暴由南海向东北方向移入太平洋,连续数日华南上空盛行西北气流,中南半岛~海南岛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本地的西风槽,23日08时在格尔木~玉树之间是一个很弱的小波动。这个短波小槽向东南移的过程中,由于高原的重力作用不断发展,至25日08时…  相似文献   

9.
北涡南槽形势下的辽宁降水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4月6日、19日辽宁省出现了两次降水天气过程.通过资料显示,这两场降水的影响系统,虽然都主要是北涡南槽的天气系统(这里的北涡南槽是指,由蒙古至贝加尔湖低涡和河套地区东部的高空槽以及槽前的西南气流组合的耦合系统).但是由于具体影响的物理因子的不同,所以产生的降水性质也不同.6日的降水是不稳定的雷阵雨天气,是由中小尺度不稳定雷雨云团与东北西部东移的低压冷锋相结合的物理过程;19日是以稳定性降水为主,伴有阵雨、雷阵雨的混合性降水天气,是由东移的蒙古低涡与河套地区东部高空槽相结合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甘南高原8个气象站1976—2019年降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统计、线性趋势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甘南高原汛期(5—9月)降水量、降水日数以及不同等级降水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南高原汛期降水量最大值中心位于玛曲,最少在舟曲,降水量分布大致呈中间多、南北两端少的特点;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是西多东...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对降水影响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郁淑华  高文良  彭骏 《高原气象》2012,31(3):592-604
利用1998—2004年逐日08:00(北京时,下同)和20:00 500hPa高空图、日雨量和青藏高原低涡(下称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资料,统计分析了冬、夏半年不同生命史的高原低涡对我国和四川盆地东、西部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夏半年高原低涡以东部涡占多数,6-10月有三分之一的东部涡能移出高原。冬半年高原低涡出现次数少,约占全年的五分之一,但也可造成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雨雪天气,特别是生命史超过36h以上的高原低涡有近半数可移出高原,造成高原区域暴雨雪,四川盆地中雨,半数可造成云南大雨雪或暴雨雪。夏半年,随着低涡生命史的增长,高原低涡影响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和我国其他地区的降水范围和强度在增大,生命史超过60h以上的高原低涡可造成高原暴雨、甘肃中雨以上、四川盆地暴雨或大暴雨及云南大部分地区大雨以上的降水,每年都有1~5次可影响到华中、华东地区产生大雨以上的降水。100°E以东的高原低涡,不论是否移出,均可造成四川盆地中雨以上的降水。影响四川盆地降水的高原低涡以偏东路径为主,但东南路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柳州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7年7月1-2日发生在柳州市的一次特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原槽、低涡切变以及地面辐合线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的稳定维持,使高原槽长时间停滞在黔桂交界一带;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长久维持为强降水提供了动力抬升的条件,辐合上升运动增强激发出大量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强回波形成列车效应,从而产生大暴雨。  相似文献   

13.
王景昌  张飒 《山东气象》1996,16(3):33-36
分析了山东冬春季上游整片降水区一分为二和上游分片降水区合二为一的环流形势特点及预报着眼点。论述了高原槽生成的环流背景及用△H24来确定高原槽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冬季积雪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测的评估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孙林海  宋文玲 《气象》2001,27(8):24-27
根据高原积雪和高纬积雪与我国夏季降水相关分析的结果,将高原积雪和高纬积雪作为独立因子分别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测做了检验,结果表明:高原积雪较高纬积雪效果要好,冬季高原积雪异常偏多时,长江流域夏季易发生洪涝,这也是预测汛期降水的一个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气候独特,影响高原夏季降水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和多方面的。文中利用1982—2001年的卫星遥感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资料和青藏高原55个实测台站降水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分解(EOF)、奇异值分解(SVD)等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冬、春植被变化特征及其与高原夏季降水的联系,得到以下几点初步认识:青藏高原冬、春季植被分布基本呈现东南地区植被覆盖较好,逐渐向西北地区减少的特征。其中高原东南部地区和高原南侧边界地区NDVI值最大,而西北地区和北侧边界地区NDVI较小。EOF分析表明,20年来冬、春季高原植被的变化趋势是总体呈阶段性增加,其中尤以高原北部、西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沿线)和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增加明显。由SVD方法得到的高原前期NDVI与后期降水的相关性是较稳定的。青藏高原多数区域冬、春植被与夏季降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且这种滞后相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高原南部和北部区域的NDVI在冬春两季都与夏季降水有明显的正相关,即冬春季植被对夏季降水的影响较显著。而冬季高原中东部玉树地区附近区域的NDVI与夏季降水也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即冬季中东部区域的植被变化对夏季降水的影响也较显著。由此可见,高原前期NDVI的变化特征,可以作为高原降水长期预报综合考虑的一个重要参考因子。  相似文献   

16.
新的高原季风指数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中国560站月降水资料,定义了一个高原季风指数IPM2。结果表明:与原有高原季风指数相比,该指数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的相关性更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四川盆地夏季降水的异常变化。当高原夏季风偏弱时,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低压槽、亚洲东岸高压脊、印度低压均加强,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风水汽输送和源于西太平洋的偏南风水汽输送均加强,这种环流形式有利于四川盆地西(东)部夏季降水偏多(少);当高原夏季风偏强时,情况相反。IPM2弱(强)大(小)年与四川盆地西(东)部涝年环流背景相似,表明IPM2能够很好反映四川盆地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发生在2010年6月6-7日海西州大范围大降水天气,从环流形势、影响天气系统、物理量场反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大降水的内在机制是一次大环流形势调整后高原低涡在柴达木盆地的长时维持而形成的降水系统,同时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为大降水提供了水汽、能量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8.
李培基 《气象学报》1996,54(3):379-384
亚洲高原积雪百余年来一直为气候学家所瞩目。过去根据有限的积雪资料分析认为,喜马拉雅山积雪与印度夏季降水呈明显反相关关系。本文根据1957—1992年60个基本气象台站逐日雪深、密度记录,1978—1987年SMMR微波周积雪深度资料,以及1966—1989年NOAA周积雪面积资料所反映的高原积雪空间分布,季节变化,与年际波动特征,和高原积雪异常、印度季风降水异常、ENSO三者发生时间的对比分析以及相关计算,提出对前人研究结论的商榷。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银  谢志清  肖卉 《气象科学》2014,34(6):647-655
基于中国740站月降水、积雪、地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和最大协方差法,研究了1979—2008年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在年际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中北部12月—翌年1月积雪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1990s—2000s的高原积雪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具有较好的同位相变化特征。表明高原中北部12月—翌年1月积雪指数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异常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可作为预测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年际年代变化的依据。(2)高原12月—翌年1月积雪异常偏多,是长江中下游夏季洪涝的一个强信号,12月—翌年1月积雪指数正异常年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正异常年有很好的一致性。(3)高原冬季积雪异常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途径是:高原冬季积雪异常通过影响同期及其后春季地温,再由春季地温以某种方式把异常信号维持到夏季。之后,地温异常又改变了局地地气热量交换,导致周围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影响到其下游的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982 ̄1991年10年夏季(6 ̄8月)许昌市由深入大陆的台风低压(含台风倒槽和东风波等热带系统)影响而产生的14次中雨以上降雨过程的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的综合分析,总结了此型降水的天气形势和卫星云图云系特征,指出了该型降水的特点、产生较大降水的条件及大 ̄暴雨的预报着眼点和预报指标,为夏季本市台风低压、台风倒槽和东风波影响而产生的降水预报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