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由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吴玮江研究员等撰写的《甘肃滑坡灾害》,已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作者20多年从事滑坡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丰富资料和成果,并参阅了大量有关甘肃滑坡及国内外滑坡的文献资料,在分析甘肃滑坡发育的环境地质条件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研究了甘肃滑坡的类型、特征、发育、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剖析了省内城市、交通、水利、矿山、农业等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重大滑坡灾害问题;通过典型滑坡实例,深入地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滑坡特点、形成机理及活动特征;对季节性冻结层滞水促滑效应、高速远程滑坡的加速冲撞作用机理、滑坡引发次生灾害、滑坡发生时间预测预报、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农田灌溉水入渗引发大量滑坡及滑坡体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总结以往滑坡预测方法存在的诸多不足,针对滑坡监测位移-时间曲线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人工蜂群算法(ABC)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相结合的滑坡位移预测方法。以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为例,通过对滑坡位移、降雨、库水位等因素的分析,研究影响滑坡位移变化的因素。用时间序列加法模型和移动平均法将滑坡位移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以多项式最小二乘法拟合滑坡位移趋势项,用人工蜂群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滑坡位移周期项进行训练和预测。通过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计算多项因子与滑坡位移周期项之间的关联性。最终的滑坡总位移预测值为周期项预测值与趋势项预测值之和。与BP神经网络、PSO-SVR模型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滑坡位移预测中有更高的精度,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黄土滑坡研究现状与设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滑坡因其危害大、分布广成为近年工程地质研究热点问题。首先对黄土滑坡类型划分进行了讨论,基于滑坡物质组成及主滑面发育位置的黄土滑坡分类方案反映了我国黄土滑坡的主控因素,各类滑坡活动特征明确,建议将其作为黄土滑坡分类的首选方案。对黄土滑坡的发生、滑动机制以及滑坡液化机制进行了评述,并就两类典型液化型黄土滑坡滑动模式、进一步研究思路进行了讨论。对地震诱发黄土滑坡进行了专门的述评。最后,对今后黄土滑坡研究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4.
滑坡风险评估的难点和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石菊松  石玲  吴树仁 《地质论评》2007,53(6):797-806
近年来,国内外滑坡研究日益重视滑坡风险评估和管理技术方法的研究,但滑坡风险评估依然是存在很多问题和难点,尤其是在中等—大比例尺区域滑坡风险定量评估方面,主要表现在滑坡编录数据库建设、滑坡影响因素的识别和建模、滑坡时间、空间预测的不确定性,滑坡诱发因素动态变化的定量刻画,承灾体识别和易损性定量评价等方面。在阐述滑坡风险评估流程的基础上,围绕滑坡风险评估与制图中滑坡编录和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危险性分析中的滑坡空间、时间概率和滑坡特征预测、损失评估中的易损性分析与定量和承灾体定量化制图等技术方法中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概述针对这些问题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滑坡风险研究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吉茂林 《地下水》2010,32(1):143-145
通过野外勘探及室内分析,对该滑坡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滑坡的稳定进行了分析,该类型人工边坡治理提出了处理思路,该类型人工边坡的设计提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所在地区降雨量、边坡倾向与岩石倾向的关系、边坡地质构造、边坡水文地质条件等。  相似文献   

6.
首选运用传统的地质分析法对滑坡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岩口滑坡形成机制;然后 格郎日差分法和离散单元法相结合,对滑坡发生的运动过程进行全程再现模拟,认为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采石场的人工开挖,暴雨是滑坡发生的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7.
岑巩县大榕滑坡发生于2012年6月29日, 属于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其主体堆积区斜坡坡度8~20, 主滑区基覆界面倾角4~11; 下伏基岩中存在强风化层; 2009年以来, 有持续人工弃土堆积于左侧汇水区。结合滑坡特征及三维数值分析可见, 大榕滑坡是由持续人工弃土堆积和强降雨共同诱发产生, 弃土堆积区首先局部失稳, 导致坡脚破坏而逐步引发滑坡整体失稳; 滑面位于下伏强风化层中。结合典型案例, 总结了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结构特征, 强降雨是必要诱发因素; 失稳时, 局部往往带动下伏基岩失稳。  相似文献   

8.
张卫中  尹光志  李东伟 《岩土力学》2006,27(Z1):706-710
向家坡滑坡特征突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是人为诱发的多级多期滑坡。根据向家坡滑坡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前期治理过程,深入地探讨了向家坡滑坡在人工开挖卸载后及降雨诱发作用下产生滑坡的机理,为有效治理该滑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滑坡形成机理及诱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市滑坡地质灾害屡有发生,通过对已发生的土质、岩质滑坡形成机理的研究,从中找出影响滑坡发生、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了滑坡的诱发条件。  相似文献   

10.
滑坡坝及形成的堰塞湖在世界各国的山区广泛分布。它能够形成天然水库,在发生溃坝和洪水漫坝的情况下,造成的灾害损失很大。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天然滑坡坝,有些很快发生溃坝,有些存在时间很长。存在时间较长的滑坡坝,它周围风景秀丽,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同时也可开发其水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这种滑坡坝时,它的安全性需要分析评价。由于它的坝高是自然形成,不受人为控制,坝高的安全程度需要分析研究。在人工坝高超高设计方法中,库区风速、浪高等是影响坝高的因素。计算时考虑最危险的情况和风速、波浪等因素叠加,滑坡坝的坝高符合设计坝高,满足规范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洪水漫坝和溃坝,不会对下游造成危害。某滑坡坝位于拟建某水电站的上游,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其安全性对旅游开发、工程建设和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很大。为了评价滑坡坝的稳定性,需要对其发生洪水漫坝和溃坝的可能性进行研究,论证其安全性。通过使用人工坝超高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它的天然坝高超过同等规模人工坝的设计超高要求,不会发生洪水漫坝和溃坝,对电站建设和下游居民不会产生威胁。滑坡坝是稳定的,可以进行综合开发。这种计算方法对类似工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滑坡渐进破坏过程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的类型一般可分为牵引式滑坡、推移式滑坡和复合式滑坡,根据其滑面的发展形态,依次表现为前进式渐进破坏模式、后退式渐进破坏模式和复合式渐进破坏模式。基于岩土体应变软化特性,揭示了滑坡渐进破坏过程的本质是滑带力学参数弱化的过程,初步探讨了3种类型滑坡渐进破坏过程的远动特点和力学特征和滑坡渐进演化过程。以不平衡推力法和3种类型滑坡的演化特征为基础,提出3种类型滑坡渐进破坏过程中临界状态条块确定方法,通过建立滑坡渐进破坏稳定性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提出滑坡随着渐进演化过程的滑带参数取值方法,并阐述了渐进破坏过程的稳定性计算实现过程,实现不同类型滑坡渐进破坏过程的稳定性分析。以3个典型滑坡为例,分析得出滑坡渐进破坏过程中牵引式滑坡和复合式滑坡稳定性降低速率由大到小再到大和推移式滑坡稳定性降低速率由小到大的过程,3种类型滑坡在渐进破坏过程中不同部位对稳定性的贡献不同,验证了不同类型滑坡的变形规律。研究结论可对不同类型滑坡的稳定性发展进行初步预测和为滑坡治理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黄腊石和黄土坡滑坡分形分维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复杂滑坡轨迹结构演化及其稳定性定量分析计算的新途径, 利用分形分维理论, 分析三峡库首区黄腊石滑坡和黄土坡滑坡边界轨迹的几何分形结构, 并采用盒维数法分别求得黄腊石滑坡西部活动性滑坡群、东部小滑坡群和整个滑坡系统及黄土坡滑坡分形结构的特征性斜率曲线和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 每个滑坡群的轨迹结构具有其特征性的分维值, 轨迹结构越复杂, 结构层次越清楚, 分维值越高.其中, 黄腊石滑坡西部活动性滑坡群的分维值最高, D =1.483, 黄土坡滑坡的分维值最低, D =1.111.主要结论包括: (1) 滑坡边界轨迹存在统计上的自相似性, 具有分形结构特征; (2) 滑坡轨迹结构的宏观扩展变形过程是一个增维过程, 而不是降维过程; (3) 滑坡轨迹结构越复杂, 有序性越好, 分维值越高, 其稳定性越差; 因此, 分数维可作为衡量滑坡轨迹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李海如 《探矿工程》2020,47(12):72-78
滑坡是重大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滑坡防治工程勘察是滑坡防治设计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针对福建省平和县西环路滑坡防治工程开展了滑坡区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结合工程地质钻探成果,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滑坡稳定性计算及评价,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推测滑动面位置,确定岩土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安全系数,对滑坡防治工程的综合治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谭福林  胡新丽  张玉明  徐聪  李蕊 《岩土力学》2015,36(Z2):532-538
三峡工程运行期间引发大量库区滑坡地质灾害,由于库区水位及降雨等联合影响,使得牵引式滑坡在库区滑坡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通过对库区牵引式滑坡形成机制研究,根据变形破坏模式,把牵引式滑坡分为牵引区(初始滑动区)和被牵引区,分析牵引式滑坡在演化过程中牵引区滑体与被牵引区滑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针对其相互作用力学特征建立合理的物理和数学力学计算模型,初步推导牵引式滑坡推力计算公式,为抗滑桩设计提供合理的设计推力。以三峡库区朱家店牵引式滑坡为例,在确定被牵引区滑体对牵引区滑体存在推力作用情况下,通过推力计算表明,推导出的公式计算得到牵引区滑体的设计推力比单独计算牵引区滑体设计推力更大,相比将牵引区滑体和被牵引区滑体视为整体计算设计推力更小,说明此方法计算的推力用于抗滑结构设计可以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效果,为牵引式滑坡治理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期DEM数据的滑坡变形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的定量变形分析是滑坡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为揭示黑方台灌区滑坡的变形演化过程,借助1977年、1997年、2001年和2010年4个时期测制的地形图资料,以ArcGIS为平台,建立了基于多期DEM数据的滑坡变形定量分析模型,并对黑方台塬边32处滑坡分阶段进行了变形量与变形速率计算.1977-1997年,滑坡后壁后移侵蚀速率平均为4.47m/a;1997-2001年,后移侵蚀率平均为3.46m/a;2001-2010年,后移侵蚀率平均为1.10m/a.同时建立了灌溉量与滑坡变形量的相关关系式,并对滑坡的变形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到2015年,滑坡后壁后移距离平均为0.79m,到2020年,滑坡后壁后移距离可减少到0.20m.  相似文献   

16.
黄土滑坡发育类型及其空间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场调查了黄土地区的大量滑坡,按运动方式将其分成错落式滑坡、高速远程滑坡、低速缓动滑坡和滑坡泥流四种类型,并以4个典型滑坡为例,分析了各类滑坡的形成条件和运动学特征。提出了在各类运动方式下黄土滑坡的空间预测指标、影响因子和建模思想。为黄土地区的滑坡灾害空间预测提供了整体思路,为滑坡的预测理论建模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7.
滑坡勘查中的放射性测量方法和异常觧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讨了滑坡放射性勘查机理,介绍了应用放射性测量技术及其异常解释模式。在重庆市万州区233古滑坡和云阳新县城寨坝滑坡上,滑坡体地质形态(边界及滑体厚度)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它可用于确定滑坡体边界(缘)线;研讨滑坡体中地下水流方向及滑坡体运动方向;解释计算预测滑坡体强风化带深度(滑体厚度)。同时,与地质和钻探配合。还能提高滑坡勘查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滑坡预报模型存在预报同一滑坡可能提前也有可能延迟、预报精度差异较大的问题,而且,融合多模型预警方法未能充分体现个体模型预报特征,其融合预警精度不高。在分析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区分预报提前和延迟2种情况,设计不同的发生滑坡隶属度函数,以最低风险原则确定滑坡预警隶属度函数,利用模糊积分实现多模型融合滑坡预警。利用16个已知滑坡对预报模型进行可靠性评价,另选4个已知滑坡分别进行滑坡发生3d前和1d前多模型融合预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多模型融合预警虚警率比多个单一模型平均虚警率分别降低16.6%和25.0%。实验表明利用预警隶属函数进行多模型滑坡预警能提高预警精度20.0%左右。  相似文献   

19.
自动网格法在大型滑坡模型试验位移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先启  陈海玉  沈辉  吴剑 《岩土力学》2005,26(2):231-234
应用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方法中自动网格法原理,研究了大型滑坡模型试验中的位移测试方法及其分布规律。以石榴树包滑坡模型试验为例,针对自动网格法用于大型滑坡模型试验位移测量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对石榴树包滑坡在不同水位运行工况下的位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