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利用CFCS方法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年轻地下水年龄进行测定,取得了比较准确的结果。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系统可以分为局部地下水系统、中间地下水系统和区域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盆地内局部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循环更替快,年龄为20 a左右,地下水年龄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中间地下水系统和区域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循环更替相对较慢,年龄大于70 a,可以寻求14C等其他同位素方法确定准确年龄。  相似文献   

2.
周晓燕 《地下水》2015,(1):37-38,96
根据准噶尔盆地含水层结构、水文地质参数变化特征、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地下水补径排特征以及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可将准噶尔盆地各级地下水系统边界划分为6种类型,将准噶尔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为四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将二级地下水系统进一步划分为24个三级地下水系统,将三级地下水系统进一步划分为38个四级地下水系统。  相似文献   

3.
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系统的划分是正确评价哈密盆地新疆煤炭基地地下水资源的基础。以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该盆地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对该盆地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划分。据地下水系统划分原则和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1个一级地下水系统;3个二级地下水系统;8个三级地下水系统;4个四级地下水系统。通过对该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划分,为新疆煤炭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和规划提供了科学评价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江 《地下水》2018,(6):71-72
地下水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决定了地下水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地下水诸多要素在空间上的差异,会造成地下水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实施难度大、监督考核难、成效不显著和造成失误等问题,影响地下水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以山东省地下水管理工作为例,在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差异和地下水环境问题差异等地下水要素空间差异性基础上,分析山东省在落实"水权水市场制度"、"地下水双控管理制度"、"超采区治理政策"等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由于地下水空间差异性造成的难题或问题。提出应重视地下水管理制度细则制定、继续加强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的建议,落实好地下水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政策,因地制宜,注重管理细则,使山东省各项地下水管理制度科学有效地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5.
乔刚 《地下水》2014,(3):74-75
洛阳市地下水资源相对缺乏,开展调查研究保护地下水,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洛阳市地下水动态监测,调查市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地下水水位、水化学、水温动态特征,进行水环境影响分析,为地下水合理开采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伊吾县盐池谷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在谷地内开展地下水水文地质调查,通过调查与地下水样品测试成果的统计分析,表明谷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含水层岩性、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循环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决定地下水矿化度及类型演化的控制性因素。为保护当地优质的地下水资源,应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5,(6)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地下水水资源,防止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等问题出现,需要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而合理的地下水监测站网是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基础。本文调查了我国地下水监测管理现状,分析了地下水监测站网布局及存在问题,对如何更好的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动态,是指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质和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开展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工作,就是为了掌握地下水动态情况,探索其变化规律;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以及提出水资源保护(防止土壤盐碱化、地下水浸没)研究地下水补给等问题的重要依据。随着水利建设的迅速发展,引起地下水发生一些新变化。如有的渠灌区,河网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瑜  王西文  吕红  马世方 《地下水》2009,31(6):50-52
根据地下水主导功能将山东省浅层地下水划分为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下水水源涵养区、不宜开采区6类地下水功能区。按照地下水功能区的特点和水资源配置的需要,针对地下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分区分类地下水利用与保护方案,评估方案实施效果。对于科学指导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治理、修复和加强地下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同位素技术在河南省豫北平原地下水源地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在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由于对地下水更新能力的认识不够,对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估计的过高,因而许多地区的开采强度大大超过地下水的天然更新速率,产生了一系列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环境问题。在充分考虑了地下水的可恢复性,使用同位素T(3H)估算了浅层地下水更新速率与地下水年龄,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制订地下水水...  相似文献   

11.
广西防城港是我国华南沿海酸性地下水发育的典型地区,2013-2015年在该地区开展了地下水调查,获取了一批地下水现场测试数据。广西防城港地下水现场测试数据集包含丰水期和枯水期现场测试数据2个Excel数据表格。每个Excel数据表格包含调查点位置、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特征等地下水现场测试数据。本数据集共采集水点323组,分析结果表明防城港地区地下水以pH为5.50~6.50的偏酸性地下水为主,此结果不仅能为防城港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发提供资料支撑,还可为华南沿海酸性地下水的研究提供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2.
河水入渗路径和范围对确定地下水补给条件,以及水资源调控和合理利用有着重要意义。针对2015年以来怀柔地区地下水水位回升现象,开展了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研究,采集了河水和地下水样品,测试了水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D-δ18 O数据表明该区有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河流附近地下水为地下水与入渗河水的混合物。利用地下水δ18O值以及二元混合模型计算了地下水中入渗河水的比例,揭示出地下水中河水占比减小方向与地下水水力梯度下降方向一致;局部河段附近地下水Cl-含量增加,表明河水入渗会引起地下水水质变化。入渗河水影响范围的圈定为评价入渗河水对地下水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数据。该项工作对理解研究区地下水水文过程、控制因素以及水资源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永丽  姜光辉  郭芳  滕彦国 《水文》2015,35(6):11-18
分析了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污染风险和地下水污染预警三者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地下水脆弱性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相关地下水污染预警的大量研究成果,基于地下水污染预警等级划分方法,整体上将地下水污染预警方法概括为基于设定临界值的地下水污染预警和基于既定标准的地下水污染预警两大类。最后阐述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地下水污染预警的评价方法和理论研究应进一步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先进技术的耦合以及资料的精确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型地下水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有地下水空间数据库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关系数据库存储的地下水空间信息的数据模型,并利用关系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存储地下水空间数据。文中介绍了地下水空间数据结构并根据地下水特点给出空间数据的存储表的逻辑结构,设计并实现了新型地下水空间数据库。新型地下水空间数据库可以将地下水空间图形和属性统一存储于关系数据库中,改善了传统地下水空间数据库采用文件———数据库混合存储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在实际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根据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按照不同地貌单元和流域划分,统计分析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采用最新统计资料,分析评价陕北、关中、陕南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揭示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实际,围绕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从地下水资源普查、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保护、地下水监测、落实相关法律法规、队伍建设和行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河南平原浅层地下水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H法和CFCs法对河南平原第四系浅层地下水年龄进行计算,为河南平原浅层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和水循环的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种方法计算出的年龄拟合误差较小(2 a),均可代表河南平原浅层地下水年龄。总体上,河南平原浅层地下水主要为近50 a以来补给的现代水。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山前地区以及开封西部的黄河两岸等地区浅层地下水年龄均小于30 a,并且顺着地下水流向年龄逐渐增大。从山前地区和黄河两岸至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潜力逐渐减小。总体上:平原北部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年龄较小,地下水循环交替较快;平原南部地下水系统次之;平原中部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年龄最大,地下水循环交替最慢。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位变化是地下水资源量多寡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地下水管理最重要的控制性指标。对地下水水位进行管理,可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量化管理。通过对地下水位与生态及地质环境的关系、地下水位阈值、地下水管理水位划定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力图从相对全面的角度认识当前地下水水位管理的发展。在回顾地下水水位管理以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地下水水位管理面临的问题、地下水管理策略、复合型地区地下水水位管理等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苏明  尹明 《岩矿测试》2010,29(5):479-480
全国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其目的是查明全国地下水污染状况,综合评价地下水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编制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保护区划,建立地下水水质与污染预警系统,为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资源保护、完善饮  相似文献   

19.
常州市区地下水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常州市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水质长期监测数据,分析常州市地下水水质演变规律。通过分析1982年至2009年水质状况,对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分级,综合评价地下水水质。并结合地下水污染因子变化规律、水化学类型变化趋势,提出地下水保护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环境容量是水环境容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容量的确定可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地下水污染总量控制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文中重点研究地下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计算方法。首先,对地下水环境容量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在环境容量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地下水环境容量定义,提出了潜力环境容量的概念。针对地下水的特殊性,从含水介质类型、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的地下水化学作用条件等4个方面论述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用于地下水环境容量计算的不同地下水功能区的地下水质目标。从应用层面上,将地下水环境容量分为两种类型:区域地下水环境容量指一个大的行政区或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环境容量,由稀释容量、自净容量和迁移量组成,文中给出了区域地下水环境容量和潜力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特定地下水环境容量则是指给定污染地段对指定区域的环境容量,文中也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