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2014—2020年河北沧州逐小时气象与环境监测数据,对沧州市臭氧(O3)污染加剧现状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沧州地区O3污染呈加剧态势,且O3已上升为该地区首要污染物;O3污染集中出现在5—9月,O3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最大浓度出现在16:00前后;(2)5—9月O3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简称“O3-8 h”)所处时段,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总辐射辐照度与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较好,本站气压、水汽压和平均风速与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5—9月O3-8 h时段,当同时满足8 h平均气温高于30.9℃、最高气温高于32.7℃、平均相对湿度低于42.1%、平均总辐射辐照度高于505.8 W·m-2时,出现O3污染的概率达84%;(4)气象因子不是O3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6—2019年唐山市逐时O3浓度和气象数据,分析了O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 2016年唐山市O3超标天数为53 d,2017—2019年O3超标天数每年在70 d以上,污染程度偏重。O3月平均浓度值呈双峰型分布,6月O3平均浓度值最大,达112.26 μg·m-3,9月次之。O3浓度超标日分布在3—10月,夏季超标天数最多,其他依次为春季、秋季,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O3日均浓度为15:00最大,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O3浓度与温度、风速正相关,与相对湿度负相关。气温高是导致O3浓度超标的重要因素,日最高温度超过25 ℃时要考虑O3浓度出现超标现象。相对湿度在50%左右及60%—80%时,O3浓度超标率均大于30%,在60%—70%时O3-8h浓度平均值达到最大。夏秋季O3浓度超标率高与地面小风、较低的混合层高度有关。当日均风速1<V≤4 m·s-1时,O3浓度超标率较高。容易产生中度以上O3污染的天气形势场为500 hPa高空受西北气流或高压脊影响,850 hPa有西南或偏南气流经过,地面大多处在高压后部、低压前部或低压辐合区内。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和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秦皇岛市近地面臭氧(O3)浓度数据和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和基于R语言的统计分析软件,控制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总云量等要素的混杂效应及时间变化趋势,分析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气温与O3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秦皇岛市O3浓度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各季气温与O3浓度呈非线性相关关系,拟合曲线存在拐点,拐点两侧相关效应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春季日平均气温高于15.0℃时,气温每升高1℃,O3浓度增加7.6 μg·m-3,增长速率是气温低于15.0℃时的4.0倍;夏季日平均气温高于27.2℃时,气温每升高1℃,O3浓度增加13.9 μg·m-3,增长速率是气温低于27.2℃时的11.6倍;秋季日平均气温高于21.4℃时,气温每升高1℃,O3浓度增加47.5 μg·m-3,增长速率是气温低于21.4℃时的19.1倍;冬季O3浓度偏低且变化较为平稳,气温对O3浓度的变化影响不大。由于春夏两季O3浓度基础值偏高,因此,夏季和春季气温偏高时O3浓度快速增加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承德市臭氧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4-2016年承德市环境监测站和气象站的数据,分析了气象条件对承德市O3-8h浓度的影响,探讨了臭氧污染气象条件的预报方法。结果表明:4-7月是承德市O3-8h浓度较高的月份,O3浓度的日变化特征为午后浓度高而夜间浓度低;O3污染的天气形势为500 hPa受高压脊和偏西气流影响,850 hPa有强暖平流和20℃以上的高温,地面受低压前部和高压后部之间的偏南气流影响;有利于O3-8h出现高浓度的气象因子为日平均气温大于23℃、日最高气温大于28℃、日平均海平面气压995-1007 hPa、日平均水汽压18-28 hPa、偏南风大于1 m·s-1。利用气象因子综合评分建立臭氧污染指数,与O3-8h浓度的相关系数高达0.7553,说明臭氧污染指数能较好地预报臭氧污染天气。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气O3的污染不容忽视。文章以呼和浩特市2016—2021年大气O3浓度为研究对象,结合同期气象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大气O3浓度年际、季节以及月份动态特征规律,探讨大气O3浓度与关键影响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大气O3作为空气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在逐年增加;6年间O3浓度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以-0.02μg·m-3的年均速率变化;O3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高,其次是春季、秋季、冬季;O3月平均浓度呈倒“V”形单峰变化,主要在6—8月浓度较高,12月浓度最低,O3浓度超标日主要集中在6、7月;O3浓度与气象要素呈密切关系,在非采暖期,O3-8 h浓度与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具有正相关趋势,与日平均气压、日平均相对湿度以及平均风速具有负相关趋势,降水对大气O3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量化研究了2014~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空气质量情况以及气象因子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碚区空气质量以优良天数为主,且优良天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中度和重度污染天数不明显,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PM2.5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8 h臭氧(O3-8h)浓度呈上升趋势。最高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QI的贡献率最大,均为16%;风速贡献最小,占11%。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是影响PM2.5浓度日变化的主要因子,贡献率分别为31.6%、-12.6%。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是影响O3浓度日变化的主要因子,贡献率分别为63.6%、-36.8%。可见,气温对重庆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4—2020年潮州市区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O3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NOx浓度、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潮州市区O3污染有改善趋势,但是浓度下降速度较缓慢;呈双峰型的月变化特征,主峰在10月份;污染强度呈春季高于秋季的趋势;日变化呈单峰变化,07时出现最低值,随后迅速上升,最大值出现在午后15时,之后浓度又逐渐降低。NO2、NOx浓度与O3浓度变化呈反位相关系,早晨峰值比O3浓度低谷时间推迟1 h;下午低谷比O3的峰值提前1 h。潮州市区在最高气温>25℃、无降水、光照充足(>8 h)、相对湿度<80%、风速为1.5~2.0 m/s,吹偏西风和偏东风时发生O3污染的几率较大。O3超标出现在中午到上半夜,中度以上污染出现在下午。上午时段日出后的日照及积温是影响O3浓度增长的主要气象因子,到下午时段,日出后的日照和...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4-2017年西安市环保局臭氧观测资料、泾河气象站总辐射和气象资料以及长安气象站紫外辐射和气象资料,对西安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臭氧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和月变化均呈明显的单峰形态;日最小值22.2μg/m^3和最大值100.7μg/m^3分别出现在07时和16时;臭氧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用C8h(O3)表示)月均值最大为148.5μg/m^3,最小为30.0μg/m^3,分别出现在7月和11月。总辐射日最大辐照度、日总辐射曝辐量和日紫外辐射曝辐量与C8h(O3)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以日紫外辐射曝辐量与C8h(O3)的相关性最高,表明紫外辐射对近地面臭氧质量浓度的影响更为强烈。日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C8h(O3)正相关,风速、相对湿度与C8h(O3)负相关,表明晴空时高温、低湿、小风更有利于近地面臭氧的形成。统计关系显示,在5-8月,当日最高气温大于35℃或日最低相对湿度小于40%时,需要警惕臭氧超标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7年1月1日—7月31日陕西省十地市空气质量资料和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17年1—7月陕西省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与2016年同期相比较差,1—3月全省首要污染物为颗粒物(PM25和PM10),5—7月为臭氧。1—3月各市平均风速均在30 m/s以下且小风频率较高;全省冷空气活动较上年同期减少3次且强度偏弱;全省平均混合层高度与上年同期相比降低22 m。与上年同期相比,平均风速小,小风日数增多,冷空气活动次数减少且强度偏弱,混合层高度偏低,是颗粒物污染过程增多的主要因素。5—7月臭氧质量浓度与高温显著正相关,当日平均气温≥30 ℃或日最高气温≥35 ℃时,臭氧显著超标;臭氧质量浓度随日照时数增加而升高,日照时数≥6 h时,各市臭氧平均质量浓度均较高,日照时数≥10 h时臭氧超标率最高;臭氧质量浓度随日平均相对湿度的升高而降低,当相对湿度<600%时,臭氧平均质量浓度超过140 μg/m3,当相对湿度≥700%时,臭氧超标率明显降低。与上年同期相比,气温偏高,日照充足,湿度减小是造成臭氧超标日增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4—2017年兰炼宾馆、生物制品所、职工医院、铁路设计院4个国控站的监测数据,通过分析兰州市主城臭氧浓度变化时间分布特征以及气象指标对臭氧浓度的影响关系,进而通过遗传算法得到最优的气象因子范围,以此预测O3_8h浓度的超标情况。结果表明:2014—2017年兰州市主城臭氧污染主要集中在4—8月,且每日14—16时处于高值区;对臭氧浓度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气象因素有净地表太阳辐射、边界层高度、距地面2 m温度、西风、850 hPa相对湿度以及850 hPa垂直速度;采用遗传算法得到最优气象因子范围,据此判断气象条件是否处于高影响状态:当此时刻气象条件处于高影响状态时,下一时刻O3_8h超标(O3_8h大于160μg·m-3)概率为42. 31%,O3_8h超过130μg·m-3的概率为99. 04%;当此时刻气象条件处于低影响状态时,下一时刻O3_8h未超标概率为99. 87%。因此,在兰州市主城臭氧防治中,首先需要对未来的气象条件进行判断,进而在09时前人为操控一些主要气象因子或者控制臭氧前体物浓度,从而抑制臭氧浓度在09—14时快速上升,防止臭氧浓度超标。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4年夏季成都市3个国控环境监测站(金泉两河,君平街和梁家巷)O3、NO2及PM2.5逐时观测数据,结合国家基准站温江站的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太阳辐照度、降雨等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O3的日、月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前体物及气象因子对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市O3-8 h平均浓度为104.4 μg·m-3,O3超标率为2.8%—15.3%。O3浓度6月最高,8月最低;呈现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特征,午后15:00达到峰值。O3与NO2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与PM2.5无显著相关性。高温、低湿、强太阳辐射有利于O3的形成;风速为2.5—3.0 m·s-1,风向为南风时,O3浓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5-2019年太行山南麓(即山西省晋城市)O3浓度和中国太阳总辐射资料,分析了该地区O3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风、相对湿度、降水、雾霾、气温、太阳总辐射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O3浓度呈逐年增加趋势,夏季浓度明显高于冬季,月变化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6月,谷值出现在1月,日变化白天高于夜间;O3浓度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呈现中部和南部高,东西部和北部低的特征,表现出与气候倾向率一致的特性。风速对O3浓度影响明显,风速小于1.5 m·s-1时,O3浓度升高速度快,大于2.5 m·s-1时,O3浓度迅速减小;O3浓度与相对湿度为负相关,峰值出现在相对湿度为30%-70%的区域;不同量级降水对O3浓度的影响差异较大,中雨时O3浓度较低,其他量级较高;无降水日O3浓度明显大于有降水日。有雾霾时O3浓度明显低于无雾霾天气;O3浓度与气温具有明显正相关,与太阳总辐射也呈正相关,但是相关性低于O3浓度与气温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肇庆市2013—2017年逐日气象要素和近地面臭氧连续观测数据,分析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气象要素对臭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肇庆臭氧高质量浓度污染主要发生于秋季,全年臭氧质量浓度与日照时数相关性最好,其次为相对湿度和最高气温;秋季除气压和风速外,其余气象要素与臭氧相关性均不如全年。当日照时数介于8~10 h、相对湿度低于50%、平均风速介于1.5~2.0 m/s、气压介于1 010~1 015 hPa时臭氧质量浓度和超标率最高。主导风存在偏南分量时臭氧质量浓度明显较高,西南偏西风时达到最高,偏北到偏东风下质量浓度普遍较低;主导风为较大北风、东风、西北偏西风、南风时外来输送影响明显。当相对湿度为45%~85%、平均风速为1.0~2.0 m/s、日照时数>6 h、日平均气压为998~1013 hPa,同时主导风存在偏南风量或吹较大北风、东风或西北偏西风时可考虑发布臭氧污染预警。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工业区夏季近地层臭氧和颗粒物污染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13年5月15日到8月31日南京江北工业区(长三角典型工业区)同步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地层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变化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并结合光化学箱模式分析了AOD对近地层O3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56.2±20.1 μg m-3;AOD(500 nm)均值为1.4±0.9;波长指数α(440~870 nm)均值为1.0±0.3。PM2.5质量浓度24 h均值超国家二级标准20.2%,超标时AOD均值增加14.7%,α平均值增加23.9%,O3体积分数均值减少12.3%。O3超国家二级标准10.1%,超标时段AOD增加34.9%,α变化不显著。高温低湿条件下,O3日变化峰值(y)和PM2.5质量浓度(x)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相对湿度<60%时,两者拟合曲线为y=0.97x+43.96(拟合度R2=0.60),温度>32°C时,两者拟合方程为y=1.24x+30.61(R2=0.64)。夏季长三角工业区呈现高浓度O3与高浓度PM2.5叠加的大气复合污染。O3日变化峰值和AOD变化呈显著负相关。模拟结果显示,O3日变化峰值(y)和AOD(x)呈现极高的负相关[y=-34.28x+181.62,R2 = 0.93或y=220.62·exp (-x/3.17)-19.50,R2=0.99]。  相似文献   

15.
利用广东省中山市2015—2019年的地面臭氧浓度及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中山市近年来臭氧超标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山市2015—2019年臭氧超标天数从22天增加至66天,臭氧年评价值增长36%,中度污染以上天数占超标天数比例从9.1%增长至36.4%。臭氧超标主要集中在8—11月,其中9月超标天数最多。夏秋季节臭氧超标主要发生在气温高、湿度低、太阳辐射强、日间10—14时无明显降水、吹北风的气象条件下,臭氧的污染潜在源区主要位于中山西部到北部的城市。风向和气温是臭氧超标最重要的指标,夏、秋季日间吹北风且日最高气温在33℃或以上时超标率分别达到89.1%和78.6%。2017年和2019年在相同的最高温、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降水和风速条件下的臭氧超标率均远高于2015年。当臭氧起始浓度在10μg/m3以下、11~30μg/m3及30μg/m3以上时,夏(秋)季从起始浓度达到超标分别用时7.1(6.9)h、6.2(6.2)h和5.8(5.9)h,相应气温上升7.2(7.1)℃、5.8(5.8)℃和4.7(5.1)℃,起始浓度增大时,...  相似文献   

16.
利用邢台市生态环境局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对邢台市2018年6月10—24日的一次臭氧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污染过程中邢台市4个监测点臭氧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邢师高专臭氧质量浓度最高,市环保局最低;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05:00—06:00最低,15:00最高,邢师高专臭氧质量浓度昼夜差最大,市环保局昼夜差最小。(2)晴天、阴天、雨天臭氧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日变化也呈单峰型,晴天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剧烈,雨天则变化平缓。(3)臭氧质量浓度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太阳辐射、平均风速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最高气温相关系数最高;臭氧质量浓度与NO_2、PM_(10)、CO、PM_(2.5)污染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经过较强太阳辐射照射后,当最高气温在29℃及以上,相对湿度在30%~60%之间,风向为偏南风时,臭氧质量浓度在12:00—19:00时段易超标。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区大气臭氧浓度变化及气象要素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5-2007年杭州市区大气O3连续监测资料, 分析了O3浓度变化特征, 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观测资料, 分析了大气O3与天气系统间的关系, 建立了O3与气象要素间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2007年O3平均浓度和最大小时浓度分别为44 μg.m-3和348 μg.m-3, 比上一年增加20%左右, 超标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O3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季高、冬季低; 大气O3浓度超标主要出现在高压后部和高压控制等天气类型。在紫外线强度较强时O3浓度也高,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对O3与各种气象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O3主要受到温度、相对湿度、日照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潮州市区2014—2020年空气质量逐小时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PM2.5、O3质量浓度及复合污染的年、月、日变化特征,结合相应时段潮州国家站气象资料,分析PM2.5-O3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2014—2020年潮州市区年平均ρ(PM2.5)、ρ(O3-8 h)及复合污染出现日数均呈波动下降趋势,月平均ρ(PM2.5)最高出现在3月,月平均ρ(O3-8 h)最高出现在10月,两种污染物最低均出现在6月。复合污染出现较多的是10月至次年4月。PM2.5、O3污染具有一定相互作用,当其中一种污染物质量浓度较高时另一种污染物的质量浓度相应较高,同时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日较差也会相应增大;污染物峰谷值出现时间表现为空气污染较严重时,O3峰值出现时间在16:00,PM2.5峰值出现在19:00。PM2.5-O...  相似文献   

19.
近年云南春季的大气污染问题凸显,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阻力。本文基于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2018~2021年春季云南空气质量变化,并研究了气象要素和境外生物质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近4年全省春季污染物超标262 d(含6 d重污染),占全年91.3%,滇南高达96.8%;污染集中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2019年污染最重,2021年次之,但优天减少良天增加明显,2020年尽管污染物浓度最低,但发生6 d重污染;空间分布表现为滇南远高于滇中和滇北,且西双版纳最高,占总超标天数的27%,但臭氧(O3)滇西南和滇中最高,以普洱为首;超标天的首要污染物仍以PM2.5为主,但2018和2019年O3占比略高于PM2.5。总体PM2.5和O3存在显著的正协同效应,高臭氧促进PM2.5二次生成。PM2.5和O3污染发生都与西南风和少降水密切相关,叠加中高温、中低湿加剧O3污染发生,叠加中高温度和湿度易导致PM2.5超标;叠加中高温度和中等湿度,易形成O3  相似文献   

20.
选用太原市近地面O3、PM2.5、气象要素、天气形势、NCEP再分析资料、颗粒物激光雷达等资料,结合后向轨迹模式,对2019年8月19—20日太原市一次典型O3和PM2.5污染天气过程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O3浓度早于PM2.5浓度达到峰值,19日O3浓度较大且持续时间长,20日PM2.5浓度增大,但O3浓度明显减小。河套倒槽前小风、高温的稳定层结为19日O3和PM2.5的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边界层高度降低和偏东气流输送导致19日日落后O3和PM2.5浓度增大,其后倒槽过境时的地面上升运动、边界层发展使近地面O3和PM2.5污染得到一定缓解,20日冷锋过境后的边界层高度降低及高湿环境为PM2.5在近地层迅速积累提供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