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地震危险性、地震危害性和地震易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 ,关键是对未来可能遭遇地震灾害定量化预测。本文论述地震灾害定量化的三要素 :地震危险性 ,地震危害性和地震易损性 ,它们概念完全不同 ,且很容易混淆 ,但又存在因与果的关系。本文还简要介绍厦门市地震科技工作者开展的“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地震滑坡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地震滑坡是大陆内部山区大地震活动中最为常见的地震地质灾害类型,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危害性极大,常会对人类活动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害,分析研究地震滑坡对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防震减灾工作极为重要。通过系统总结和梳理国内外地震滑坡的研究现状,对地震滑坡的发育规律、动力机理以及"3S"技术在地震滑坡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板块内部地震的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攻克这个难题的努力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以确定板块内部未来地震的地点和强度为主的长期预报研究,包括板内地震的构造环境和孕育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大陆地区强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的预测等。二是以确定未来地震发生时间为主的短期预报研究,包括强化地震前兆的观测以及前兆的分析和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国地震预报历程、地震震例的总结研究和汶川地震的概要同顾,表明我国地震预报已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教训,海城地震等事例说明至少一些地震是存在前兆的,依据前兆进行地震预报是有希望的,但地震预报需要持续不断的长期探索研究.目前,依靠地震预报来防御地震灾害是小现实的,加强地震预报的科学研究,基于地震危险性的科学分析结果进行抗震设防是有效的减灾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雪平  姚运生  汪洋  李井冈 《岩土力学》2010,31(9):2941-2945
将数值模拟成果与监测数据集成,对三峡水库库首区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动态评价。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平台上将数值模拟结果用专业地震模型进行评价,其成果作为评价背景数据库。用实时的地震监测数据、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地壳形变监测数据对背景数据库进行更新。选用FLAC 3D为数值模拟工具,MAPGIS为GIS基础平台,VC++为开发工具,研发了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动态评价系统。系统提供在一定蓄水位条件下、一定评价范围、一定深度内的水库诱发地震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在GIS平台上,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可以将水库诱发地震的数值模拟评估、监测数据评估进行集成,实现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Newmark累积位移分析方法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应用成为国际主流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之一,众多学者基于位移预测模型开展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然而鲜有针对不同位移模型对评估结果影响的定量研究。以天水地区为例,基于不同的位移预测模型开展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对比位移模型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的影响,探讨建立适用于我国的Newmark位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不同位移预测模型评估所得的地震滑坡危险性结果整体趋势一致,均能区分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等级的相对差异,但在同样的危险性分级标准下,所得中、高危险区的分布范围有较大差异。这与位移模型的函数形式及其区域相关性有关,在引入Newmark累积位移分析方法开展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的同时,应尽快建立考虑地震动衰减特征和工程地质背景的Newmark位移预测模型,为中国潜在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震后滑坡快速评估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活动断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震发生在活动断层上,而断层活动并非都一定发震,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段和强度,因此把活动断层分成地震破裂段进行研究,分析断层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不均匀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2008年汶川Mw7.9地震的强地面震动在龙门山前地区造成大量的砂土液化、喷砂冒水等地震灾害现象。震后野外调查发现,砂土液化点主要分布于地下水位只有几米深的山前河流的低阶地处,以大面积砾性土液化为特征,约58%的液化点位于距北川断层20~35km的范围内。对喷水高度及喷水过程进行了详细记录,喷水高度与峰值加速度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喷水高度异常点(2m)集中于山前断裂系统近地表投影处。汶川地震中喷水高度异常、砾性土液化的位置与山前断裂系统的吻合性说明,沉积盆地内的地质构造可能在砂土液化强度和与震动相关的地震灾害方面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在类似的地质和水文环境中,除主震的断层错动外,应考虑地质构造在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平 《地质科技情报》1993,12(4):97-101
对未来发生地震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预测,是各个地区政府部门进行经济建设规划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地震灾害损失的因素,提出了定量计算地震灾害经济损失严重性的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笃波  刘汉龙  于陶 《岩土力学》2012,33(5):1479-1484
土石坝抗震安全的设计一般立足于预防结构的倒塌,如何使土石坝结构地震破损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应用地震风险分析理论,建立了土石坝地震风险分析方法,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3个方面。在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基础上,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应用于土石坝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以土石坝坝顶相对沉陷为评价指标,划分土石坝震损等级,最后结合地震经济损失分析,建立了土石坝地震风险计算模型,在技术和经济上对土石坝地震破损风险进行分析计算。以某高土石坝为例,用该模型对大坝的震害和经济损失进行了预测分析,其结论可为土石坝安全评价及投资决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宝一  龚平  王丽芳 《地球科学》2006,31(5):709-714
对工程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并且为工程师提供抗震参数.在分析国内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 方法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GIS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可行性方案.通过MAPGIS二次开发编写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 并以三峡坝区某工程场地为例对程序进行了测试.基于MAPGIS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提高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可操作性, 更重要的是帮助用户从空间数据中挖掘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阿尔及利亚具有悠久的毁坏性地震的历史。地震学与构造学研究表明该国其中密集了总人口90%的东部70%区域是地震活动区。由于目前缺乏成功的地震预报方法,从而,地震灾害的减轻以及地震安全计划的精心筹划变为所考虑的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 Ech-Chelih(前Elasnam)1980年10月10日地震发生之前,地震灾害减轻的唯一尝试仅限于对阿尔及利亚(Shan,1978)地震灾害的研究。该研究仅基于较短期、而且不完全的地震历史记录,并限于利用法国建筑手册(PS269)。在此破坏性地震之后,大事件过后不几天所建立起来的灾区重建各部联合委员会必须回答在世界上其它地震易发地区、关心征地计划的政府所面临的同样的大问题:怎样规  相似文献   

13.
地震滑坡危险性概念和基于力学模型的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大陆地区运用基于力学模型的Newmark位移分析方法开展地震滑坡危险性定量评估,尚处在起步阶段.为了进一步明确地震滑坡危险性概念和改进推广基于力学模型的评估方法,首先阐明了狭义的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与震后反演评估的关系; 同时为了应对地震应急、震后重建及潜在地震条件下的不同评估需求,初步提出了广义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框架.随后申述了基于Newmark位移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理论基础、方法分类及最新进展,并以汶川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为例,剖析了目前影响评估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及空间数据质量等问题,指出了基于力学模型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改进方向.建议开展潜在地震及其诱发滑坡危险性的耦合评估,建立适用于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滑坡位移分析的经验模型,以便为国家层面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害的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地震灾害预测、预报和预防的基础。为了满足评价过程中对不同模型数据与因子数据的管理需求,结合ArcEngine二次开发技术,设计、实现了集灾害数据分析、灾害评价模型管理、模型应用与评价结果可视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价系统,并将其应用于芦山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过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快速稳定完成不同模型下数据的分析与输出,有效地提高灾害信息提取的工作效率,为抗灾减灾赢取时间。  相似文献   

15.
从1985到2000年,在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大约10%的地震是重复事件,彼此相距不超过1km。我们对14000个地震和爆破事件做了互相关研究,能达到的测量相对到时精度为0.01s,侧向定位精度为100~300m。这样的精度对地震灾害研究、地震物理及禁止核试验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用大量存储数据中重复信号的重新识别和改进定位的结果,可以对现在拾取到时和地震定位程序的不精确性给出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6.
刘兴旺  吴赵  梁明剑  何文贵 《地球科学》2021,46(10):3796-3806
嘉峪关断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酒西盆地和酒东盆地的分界断裂,其最新活动特征及强震危险性关系到嘉峪关地区及相关文物古迹的地震灾害问题.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及野外考察,发现嘉峪关断裂中段由多条分支断裂组成,通过古地震探槽研究以及光释光方法测年,对断裂古地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嘉峪关断裂最新的一次地震事件发生在约4.3~5.3 ka,之前在约20.0~21.2 ka、37.0~45.0 ka、58.1 ka分别发生过3次古地震事件.根据经验公式,嘉峪关断裂具有发生Mw7.0左右强震的潜能及危险性.在此震级下,嘉峪关城楼文物区的烈度可达到Ⅸ度,嘉峪关市区烈度会达到Ⅷ度.因此,嘉峪关断裂是本区防震减灾需重点关注的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单次历史地震很难使整个断层带发生破裂.因此,地震灾害分析要求估计特定断层带在未来地震时的破裂规模,以说明地震的大小现已研究出了数个估计未来地震破裂长度的方法,包括半长度,部分断层长度和断层分段等方法.其中断层分段方法最为诱人,  相似文献   

18.
北非-欧亚板块边界地区,包括伊比利亚半岛为地震活动区,这由最近破坏性地震的发生所说明了。伊比利亚半岛南部与东南部某些破坏性地震包括1884年Granda与1829年Torrev(?)e(?)a地震。该半岛上地震活动频繁,包括中级地震。因此,对西班牙东南部地震的评价、地震灾害和危险(包括地震薄弱易发性)的研究、地震灾害的评估、强度衰减(MSK)以及强地动、大地震震级的重新评估、历史的以及仪器的地震目录的密切监视、微地震的野外监测、集中的机制研究、地震带分区以及构造的野外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结果计划作为系列解释图件推出,它可被工程师、建筑师、征地计划者、政府官员用于对于西班牙地震潜在地区的圈定。建筑施工中建筑规程的改进以及  相似文献   

19.
活断层的分段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国瑜 《地学前缘》1995,2(2):195-202
活断层分段模型的建立是活动构造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新进展,它对了解断层的习性,认识破裂的起始与终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促进了地震危险性预测定量新方法的发展。段指的是断层彼此独立破裂延展的部分,它是断层上独立的破裂单元,它控制了破裂的位置与延展。分段主要指的是破裂分段。本文综述了有关段的含义及分段概念的发展,段的稳定性及分段标志以及分段与地震危险性评估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震灾特点与江西省城镇抗震防灾工作中的地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黎珍 《江西地质》1996,10(4):309-317
本文根据历史地震记载,现代地震台网记录资料和近年来的地震活动,工程地震和地震地质方面的研究成果,简述了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介绍了江西省境内城镇震灾概况和省境内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我省城市城镇抗震防灾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地震问题,即城市地区地震预测的基础研究,基岩山区的山崩,滑坡,沿江(河,湖)地区沉陷,砂土液化和水库下游城市的次生灾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