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普图书《地球内部的奥秘》系由苏联莫斯科内部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该书由苏联的阿拉巴吉和米利尼丘克撰写,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学联合委员会地质矿物学博士沃利沃夫斯基审定。该书为32开本,共136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球科学及其发展情况。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全书分成九章:《火山喷发》;《地震》;《我们的星球是怎样构成的》;《地球的成分》;《重力场》;《地球磁场》;《地球热场》;《目前还只是假说》;《地下宝藏》。现将该书《地震》一章节译如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由欧洲地球物理学会和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共同创办的国际性双月刊《构造学》于1982年2月出版发行。该刊主编是杜威(J.F.Dewey),另外两位编辑为欧洲的塔普尼尔(Paul Tapponnier)和美国的伯奇菲尔(B.Clark Burchfiel)。该刊主要是刊登有关地球演化和构造的研究分析和综述评论性学术论文。现根据《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汇刊》(EOS)1981年11月第62卷44期登载的该会外事秘书基斯林格(C.Kisslinger)为《构造学》创刊撰写的评论对该刊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地震层析成像板块构造及地幔演化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提供了一个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强有力的工具,也给人类展示了一片新的天地,使人类更加清晰地在两个层次之上(地球的层圈构造和内部横向不均匀性)了解地球内部,特别是对幔内部非均匀结构,从全球和区域的尺度上揭示出地球内部特别是地壳和上地幔横向不均匀结构。呈现出全新的地球,特别是地幔结构的三维图像框架,很容易理解,这一基本框架正是地幔演化热动力学过程的现代表现,如此,我们可以利用该框架去追溯、探讨全球构造特别是地幔构造演化的历史,从而深化对于我们这个星球演化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30(6):2884-2884
<正>本刊作者李浩、刘双莲近期出版新书《测井曲线地质含义解析》。该书以地质成因为理论基础,以地质事件为基本研究单元,探索系统解读测井曲线的地质含义。书中的立意与方法一改传统测井书籍以地球物理为为理论基础的思维模式,它对于地质家利用测井曲线发现有用信息、地震解释专家利用测井曲线为地震目标高精度导航以及测井专业人士利用测井曲线研究评价对象的背景因素提供了新思路。书中第一章和第二章讨论了现代测井评价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地质与测井评价的内在关系;第三章和第四章根据测井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和启示,论证测井地质学发展的障碍及方向,  相似文献   

5.
《工程结构上界地震力理论及其应用》(地震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书的作者将该书第四章静定模型的上界地震力第一节竖直悬臂式结构,作了修改和补充,再次发表于新书《结构力学非常解法》(地震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九章。  相似文献   

6.
《地震勘探——技术及数据处理》(SEIS-MIC EXPLORATION:TECHNIQUE ANDPROCESSING)一书由伊拉克国家石油公司艾尔萨迪(Hamid N.Al-Sadi)博士撰写,由西德比克霍伊泽尔(Birkhauser)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作为该出版社的“天文及地球物理丛书”之七。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波动理论,包括波动方程、波的传播原理及介质的影响等;第二章:地震波,包括弹性理论(内容有应办、应变、弹性模量等基本概念)地震波的  相似文献   

7.
在欢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之际,马杏垣、索书田、游振东和刘如琦所著《嵩山构造变形》一书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约38万字,附有大量插图和照片。全书共分四章,论述了嵩山的重力构造与构造解析。 《嵩山构造变形》一书是二十多年来由马杏垣教授亲自带领北京、武汉地质学院近百名师生长期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的集体劳动成果。为我国构造地质学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理论。我国地质界老前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黄汲清教授认为该书“描述精细、讨论深入,特别对重力滑动构造之阐述令人信服,确是我国地质界之重大贡献,值得我们详细阅读”。同时,国际地科联构造委员会主席Zwart教授称赞该书是“对构造分析具有现代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据据地震学资料研究吉尔吉斯天山地壳构造》()一书,由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地震研究所T.M编著,吉尔吉斯《》出版社(伏龙芝)1989年出版。全书共分五章:(一)近震(Δ=0—200km)波形一地壳上层构造;(二)震远(Δ=100—600km)波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抗震设计和建筑专家吉尔和沙赫(James M.Gere and Haresh C.Shah)编著的《颤动的地球——地震及其对策》一书已经苏联数理学博士谢巴林娜教授翻译并由苏联莫斯科出版社于1988年正式出版。这本书是讲述地震、地震成因、地震危险性、地震预报研究及其可行性的科普读物。全书共分9章。第1章地震的初浅知识,包括:如果您那里将发生地震、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地震的其它效应、地震造成的伤亡。第2章地震发生的原因,包括:从前的各种假说、板块与地震、地球的构造、腑冲带、圣安德烈斯断层、板块内部的地震、夏威夷群岛、1976年危  相似文献   

10.
《地球物理学:地球内部(Geophysics:The Earth's Interior)》一书,由赖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地质系的布雷梅凯(Jean-Claude De Bremaecker)著,由威利出版公司(John Wiley & Sons,Inc.)于1985年在美国并同时在加拿大出版。大32开,约350页。板块构造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的构造理论,一经出现,就在地学领域内引起了巨大的变革。虽然它的原始思想,可追溯到本世纪初1912年魏格纳(Alfred Wegner)提出  相似文献   

11.
《岩石圈的动力学和演化;探寻地球资源和减少灾害的纲领》是一本关于国际岩石圈规划的小册子,是在1980年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印发的,内容简介如下:这是由国际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联合会(IUGG)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共同指定一个起草小组提出的,并将由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与 IUGG 和 IUGS 协商,成立一个管理机构,邀请 ICSU 的各会员国参加这  相似文献   

12.
笔者参加了云南省地震局年初召开的通海1970年7.7级地震学术讨论会后,感到关于该地震发震地点的确定值得商榷。《中国地震简目》(地震出版社,1977年出版)根据当年宏观调查确定的震中位置是北纬24°、东经102.7°,地点在北西向曲江断裂的东南段、通海县高大公社西北的五街附近,该处原先在构造上被解释为通海山字型前弧西翼与曲江断裂斜接之处。但是阚荣举在1977年(《地球物理学报》20卷2期96—109页)和刘祖荫在1979年(《地震研究》2卷3期39—49页)根据国际地震中心和《中国地震目录》确定的新震中位置是北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正>自始新世(距今约55 Ma)以来,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持续推挤和俯冲楔入作用所导致的青藏地区隆升变形,在地球表面塑造了最为显著的地形地貌体——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演化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地质事件之一,它不仅以巨大的构造变形造就了平均海拔达4 500m、区域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千米的"世界屋脊",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亚洲乃至全球范围的气候环境、生态格局和自然灾害。由于青藏高原从地壳变形、地形地貌和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海板块(Philippine Sea Plate, PSP)与南海(South China Sea, SCS)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区域,其构造演化对东南亚、西太平洋乃至全球板块构造重建具有重要意义.虽然PSP和SCS的构造演化模型已经分别建立,但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还不明确.本文综述了PSP和SCS的古地磁数据、海底磁异常条带资料,并结合地震层析成像以及其他地质结果的约束,对二者的演化关系进行了探讨.PSP四国盆地与SCS在渐新世开始时,受控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系统,两者具有地质意义上的亲缘性.早中新世,澳大利亚板块与东南亚地块碰撞,致使PSP发生旋转,四国盆地开始与SCS发生分离,并逐渐向北运动和顺时针旋转,直至演化至现今位置.本文最后提出了这种协同构造演化模式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1978年由荷兰阿姆斯特丹 Elsevier 科学出版公司出版的《海洋重力学》(Marine Gravity)一书,作者德林格尔(P.Dehlinger)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地质和地球物理学部的地球物理学教授,多年来从事海洋重力的观测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苏联学者罗基蒂安斯基(I.I.Rokitya-nsky)撰写的《地球的地壳与地幔的电磁研究》专著,已由乔勃托娃(N.L.Chobotova)、彼斯特里阿科夫(G.M.Pestryakov)、普里斯泰(M.N.Pristay)和希尔曼(B.G.Shilman)翻译为英文,于1982年由柏林、海德堡、纽约的斯普林杰—弗莱格(Springer-Verlag)出版社出版,全书由绪言和8章组成,共有129幅图与29个表,在附录中列出了全球地磁台网中的184个地磁台概况,书末附有近400篇的参考文献。电导率是表征地球内部的介质成份与物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碳循环通过大气-海洋的酸碱及氧化还原过程对地球表层化学环境起着关键控制作用,是地球表层环境演化的“发动机”.因而,弄清地球碳循环演化对于理解地球宜居性演化至关重要.作为地球宜居性演化过程中由前寒武纪向显生宙-现代地球系统转变的关键期,埃迪卡拉纪(635~539Ma)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沉积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δ13Ccarb)的负偏事件,  相似文献   

18.
德国地质学会第74届年会、德国地球物理学会第44届年会和德国矿物学会地球化学分会春季会议于1984年2月在联邦德国的美因茨(Mainz)联合召开了有关“地球、月球及其邻近行星的起源和演化”的专题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倡议发起的。上述各学会联合会议的发言概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该会议的主题:讨论有关行星的演化,地球的早期历史和演化,以及矿床的  相似文献   

19.
氧循环与宜居地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是影响地球宜居性的重要因素,其与复杂生命体的形成和演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全球氧循环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剖析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从而帮助我们预估地球系统的未来变化.近几十年来,氧循环的研究在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海洋科学和大气科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丰富了我们对地球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引言地球有一套复杂的动力地质系统,它控制着这个星球及整个人类所经历的过去的演化、现在的状态和未来的状况。由于地球科学在过去两个世纪已变得成熟,发展中的各分支学科可以稳步完善地解答构造、作用和历史等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各个动力地质系统的多学科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持续的理论和技术改进使得地球科学的所有分支学科有能力解释地球变化的地质记录,并可观测今天的地球从地表到内核正在发生的作用,更逼真地模拟复杂的动力作用,所有这些工作都还需要继续进行。但是本次报告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