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赖都成  张琪清 《探矿工程》2006,33(12):30-33,36
在论述隔离桩产生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上海会德丰广场与地铁二号线间深部隔离桩施工实例,介绍了隔离桩的施工难度、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
饱和土中刚性排桩对平面SV波的隔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Biot波动理论的基础上,用单排刚性排桩作为屏障,对全空间饱和土中入射平面SV波进行了隔离分析。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将散射波的势函数展开成Fourier-Bessel级数的形式,利用一组可以求解多散射问题的圆柱坐标系统和桩土界面处位移连续的条件,以及刚性桩的动力平衡条件,得到问题的理论解。对影响排桩隔离效果的桩间距和饱和土的渗透系数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桩间距对饱和土中排桩的隔离效果有较明显影响;与弹性土体中排桩的隔离效果相比,饱和土中排桩的隔离效果有所不同,随着饱和土渗透系数的减小,排桩的隔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树根桩加固地基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根桩加固处理地基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结合树根桩施工实践,论述了树根桩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树根桩对于已建建筑物的地基加固纠偏具有到之处,效果显著。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树根桩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其承载力作用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树根桩在地基基础加固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续平 《湖南地质》2002,21(3):211-213
树根桩对于巳建建筑物的地基加固纠偏具有独到之处,效果显著.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树根桩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承载力进行了阐述,可供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树根桩支护体系在重庆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用 《岩土工程师》2001,13(3):48-50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基坑支护中树根桩的支护和施工,得出了树根桩支护是安全可靠的,并具有限制侧向位移等诸多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树根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参考树根桩应用于托换工程的设计计算方法,根据树根桩的实际特征,详细地推导了树根桩加固边坡后树根桩与土均质化复合“土体”的本构模型,研究了树根桩应用于边坡加固后的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及边坡的稳定性情况。最后,比较了两种本构模型在评价边坡稳定性方面的优缺点,得出采用复合本构模型评价树根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堆载下软土地基的应力隔离与加固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面积堆载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机理与治理对策,结合应力隔离桩与地基加固在大面积堆载条件下的软土地基处理中的联合应用工程实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大面积堆载导致邻近建筑物发生地基事故的原因,深入研究应力隔离桩和地基加固的应用对邻近建筑物地基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有效的治理对策,同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许德华  刘永球 《探矿工程》2009,36(4):63-65,69
通过上海宝山区35kV新罗店变电站基础加固工程实例,介绍了树根桩的应用范围、工作机理,以及树根桩的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树根桩加固技术的优点。实践证明该技术用于地基加固、托换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值得推广的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隧道基底处于软弱地层时,基底的承载力通常较难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为保证隧道结构稳定性,提高隧道基底承载力的地基加固设计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树根桩具有承载力高、可以在狭小空间内作业并最大限度的减少开挖对隧道洞身地层的扰动等特点,将树根桩应用于隧道软弱基底的地基加固中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本文结合神朔铁路复线新小则沟隧道的情况,通过风积砂和黄土地段的现场载荷试验,分别比较了不同骨料、不同桩长、不同桩径、不同桩身配筋情况下树根桩单桩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经比较得出此类地层条件下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从而为黄土地区树根桩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真空预压的环境效应及其防治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小荣  俞建霖  龚晓南 《岩土力学》2008,29(4):1093-1096
真空预压极有可能引发相邻建(构)筑物倾斜、开裂、地下管线变形等环境效应。从加固区外地下水位、侧向变形和地表沉降变化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的影响区为地基处理边线外12.5 m。分别研究了采用水泥搅拌桩隔离、开挖应力释放沟和采用树根桩托换技术三类防治方法对减小周围土体变形的作用。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土体向内侧向变形主要发生在地表下6 m;水泥搅拌桩外侧最大土体水平位移仅为内侧的1/3,堆载后外侧位移远小于内侧位移;应力释放沟内侧最大水平位移仅为搅拌桩内侧水平位移的3/10,外侧最大水平位移仅为搅拌桩外侧位移的3/8。试验中真空预压阶段对于减小侧向变形而言,应力释放沟的作用要优于水泥搅拌桩,而堆载后应力释放沟深部土体向外挤出较为明显;树根桩托换后的铁塔基础在抽真空过程中沉降很小。  相似文献   

12.
对两座坐落在承载力较低的基础上已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居民楼 ,采用树根桩进行基础托换 ,使基础与树根桩联结为一整体 ,施工效果良好。施工中据原建筑物设置资料 ,在大楼轴线布设桩孔 ,下置钢筋笼 ,用水泥砂浆灌注成桩。树根桩具备对原建筑物影响小、所需施工场地较小、施工方便、可用于不同类型土层 ,施工中不干扰建筑物正常使用等优点 ,在我国南方浅基础下松散地层进行地基加固及浅基础托换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采用高压旋喷注浆与树根桩技术对建筑物基础下地基进行加固的工程实例,总结了设计、施工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介绍了树根桩的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下地电缆隧道支护中采用了既挡土又止水的树根桩的施工,进行基坑围护,结合地面侧向位移和周边设施沉降观测,得出了树根桩支护是安全可靠的,并且有限制侧向位移等诸多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魏加志 《探矿工程》2006,33(6):27-29
结合四川某桥基础加固处理的工程实践,对树根桩进行加固桥涵地基的优点、设计计算要点、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于陵 《探矿工程》2006,33(3):22-23
以已建建筑软土地基为实例,介绍在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时,用树根桩对地基进行加固的处理技术,其加固效果好,且施工噪声小,方便灵活,不改变原建筑物的静力平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用频率定域边界元法,数值研究用排柱隔离三维被动建筑物的振动。假设土层振动源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谐波垂直力。假设桩柱和土层的物质特性是线弹性或粘弹性的。土层和桩柱之间通过它们的界面平衡和相容达到耦合。应用连续和不连续的二次四边形元,以及超前的数值积分模式,处理各种奇异积分。使用全空间动态基本解法,以此不仅需要基础界面的离散化,也要求隔振系统周围土层自由面有限区段的离散化。以对称和反对称考虑,可以  相似文献   

19.
雷斌 《岩土工程师》1999,11(2):46-47
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介绍了采用二次压力注冻法施工直径300mm树根桩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复合地基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机理,指出对于该加固工程,可采用静压注浆及树根桩相结合形成的复合地基进行加固。工程实践表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能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