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过对30余年水位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在厘定水文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获得了坝基地下水渗流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基本认识,这包括库、管水位关系,代表断面测压管平均位势过程线,特定库水位时测压管管水位过程线,坝基渗流量变化。研究表明,上游铺盖与截水槽结合下游排水的防渗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坝基水位,这为水库投入正常高水位(319.5,327.5,331.8m)的运行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久文 《安徽地质》2010,20(3):213-215
某水库紧靠京沪铁路和国道,为中型水库,地理位置较为重要。该水库自建成蓄水以来,在桩号0+650附近,下游平台坝基测压管水位高出理论值2~3m,出现高水位异常,且长期不下,直接危及坝体安全。为分析该处水位异常的原因,采用综合工程物探的方法,对该处坝基及其下游平台、滩地,进行渗漏状况探测,查明了该处水位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二滩高拱坝坝基渗流场的反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皓东  朱岳明 《岩土力学》2009,30(10):3194-3199
研究运行期高坝坝基渗流特性时,渗流场参数的获取是难点之一。针对二滩工程,利用三维渗流场有限元精细求解技术以及遗传算法等方法和理论,建立坝基渗流场反演模型;选择坝基典型渗压计测点作为实测点,通过特定时刻库水位对应渗流场的反演获得坝基渗透系数,再利用不同时刻点库水位对应的渗流场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渗流场的反演结果是合理的,可作为研究运行期高拱坝坝基渗流场真实工作性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罗长军  胡峰  张磊奇  王会午 《岩土力学》2006,27(8):1305-1311
陡坡水库存在大坝质量差、坝体发育大量裂缝、背水坡出现散浸现象、坝后沼泽化并形成一上升泉以及排水渠和鱼池有絮状析出物、渗漏量增大等问题,这些异常现象都是由坝体及坝基渗流引起的。在阐述坝体和坝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情况下,分析了大坝渗漏成因及大坝的渗透稳定性,指出坝体实际浸润线及坝体渗漏量是不正常的,特别是1987年后当库水位高于194 m,同一库水位呈上升趋势,这是反常的。坝基实际渗漏量异常,存在管涌和接触冲刷问题,尤其库水位低至 193.84 m,坝后上升泉仍有沙沸现象。上述现象表明大坝渗流是危险的,并分析了散浸、析出物、上升泉及沼泽化、坝肩及绕坝渗漏等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陆浑水库坝基断层破碎带渗透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为了论证大坝在水库投入正常高水位(319.5m,327.5m,331.8m)运行时的安全,经过对30余年的水位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在厘定水文地质模型的定性分析基础上,运用现代数理统计原理,成功地解决了困扰水库正常运行的坝基渗流问题,获得了善于坝基渗透稳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认识。结果表明:目前大坝的运行状况是正常的;水库在缓慢蓄水过程中,截水槽的薄弱部位可以得到渗透中固,截水槽中的填土与岩石结合面的抗渗比降可达45以上;上游铺盖与截水槽结合下游排水的防渗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坝基渗流。同时,预测了高水位时坝基渗流是稳定的,水库完全可以投入高水位运行。这为病险水库的论证提供了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1,(3)
库水升降会改变土石坝原本稳定的渗流场,进而影响坝体的安全和稳定,为研究库水升降速率对土石坝渗流的影响,在GeoS tudio中建立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土石坝的坝体—坝基二维模型,采用非饱和渗流模型计算了坝体在不同定水位及库水升降诱导下的孔隙水压力和浸润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坝体稳定性随库水定水位的升高而降低,库水升降速率过快均会造成坝体内浸润线严重滞后,渗流场平衡不及时,稳定性恢复过慢等不利影响,建议加强土石坝的运行管理和区域水文气象监测,防止库水水位突升、突降,保障大坝安全。  相似文献   

7.
引言现场渗透系数,通常是采用斯勒格测试法,由一个测压管来确定,在测试中,测压管的瞬时水位变量,常作为引入的已知水量的产物而出现;其连续变量,经监测、记录后,用于解释、确定测压管外围物质的渗透系数。然而,在至关重要的测试前期,由于水位下降迅速,根难跟踪,因此所得数据一般  相似文献   

8.
雷国辉  宋修广  潘维宗  赵承忠 《岩土力学》2007,28(11):2369-2374
分析了敞开型测压管在水位监测时产生滞后现象的机理,提出了一种简单新方法估算滞后时间,并与Hvorslev解答进行了对比。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估算的滞后时间约为Hvorslev解答的1/5~1/10。当测压管进水段的长度足够时,敞开型测压管可以应用于渗透系数为10-5甚至10-6 cm/s的土体当中,而不会产生显著的滞后现象。通过28根敞开型测压管的现场注水试验,检验了测压管的灵敏度,并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多元回归模型在坝基渗透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坝的失事事故中,渗透破坏占了30~40%。坝基渗流长期观测资料是病险土石坝渗透稳定性预测的主要依据。多元回归模型是定量处理观测数据的有力工具。本文根据坝基水文地质特征的差异性以及渗流场的非平面性,将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应用于坝基渗透稳定性预测中,给出了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计算算例。通过对陆浑水库的研究分析,对坝基渗透稳定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有了进一步认识,成功地解决了影响水库正常运行的坝基渗流问题,为水库投入正常高水位运行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其研究成果与其它方法结论一致,从而证明多元回归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武中强  刘长征  刘兰芳 《地下水》2013,(6):36-38,143
通过对白洋淀千里堤坝基强渗段渗流水文地质条件和渗流监测数据的分析,确定坝基强渗段的渗流边界及坝基渗流量的计算方法,并采用分段法计算出了坝基强渗段的渗流量,分析淀水位、截渗沟水位与渗流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千里堤坝基渗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相应建议,为保障千里堤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0年实测数据绘制了在不同水位下水库堤坝测压管等水位线图,建立垂向二维有限元法渗流数值模型,模拟了尔王庄水库堤坝11个典型断面稳定渗流状态。综合分析测压管实测数据、现场勘查和计算结果,确定水库渗漏严重坝段。计算得出全封闭、悬挂式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两加固方案下坝体单宽渗流量、浸润线、渗透比降等水力要素,结果表明全封闭设计可降低70.04%~98.32%渗流量,截渗沟或明渠处溢出渗透坡降降至0.001~0.023,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某坝基为砂卵石基础,其下为强风化基岩,坝基渗漏和左右岸绕坝渗漏是该水库坝基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此,采取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与双排帷幕灌浆相结合的综合防渗措施。为了检测水库坝基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防止水库正常蓄水后发生渗漏,选用了高密度电法进行无损检测。工程采用温纳施伦贝尔法观测,分别采用5m和10m电极间距,电极数60个,剖面数16。依据5m和10m道距实测视电阻率剖面与反演结果的解释,对水库坝基和防渗墙的工程质量进行了评价,认为-25m桩号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可能存在渗漏问题,-80m桩号对应一低阻异常,坝体可能存在渗漏通道;其余部位未发现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3.
某水利枢纽厂房基坑开挖渗透变形评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夏艳华  白世伟  张超 《岩土力学》2007,28(11):2435-2439
在对渗流评估方法进行一定探讨的基础上,对某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厂房基坑开挖进行了渗透变形评估。结果表明,在坝轴线方向上,无防渗墙时坡面土体在渗透力的作用下是不稳定的,有防渗墙时坡面水力坡降降到0.05以下。在砂卵砾石层与基岩的交界处仍存在略大的水力坡降(值为0.56),如有水在细砂层、砾质中粗砂层渗出,则有可能出现渗流失稳,但总的说来由于防渗墙使水力坡降已降到很小,出现流土和管涌失稳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
王正成 《地质与勘探》2020,56(3):580-589
深厚覆盖层坝基往往都是强弱互层结构,坝基中存在弱透水层。弱透水层既是隔水层又是软弱夹层,是否利用其作为控渗依托层关系到工程难度、进度及成本。绝大多数工程都将全封闭式防渗体作为控渗首选方案,保守的设计理念导致采用半封闭式防渗体控渗的工程少之又少。西藏多布水电站采用土工膜-防渗墙-弱透水层三位一体半封闭式联合防渗体,在国内外少见,具有一定代表性,其防渗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基于详细的地质构造资料,以非饱和土体渗流、比奥固结理论和土体的非线性流变理论为基础,考虑土体水力学及土力学参数随双场耦合的动态变化关系,借助ADINA建立流固耦合模型,全方位分析多布水电站的渗流场、应力场,以及弱透水层的承载力和液化性。研究表明:土工膜-防渗墙-弱透水层三位一体半封闭式防渗体能有效降低渗透速度、渗流量和抑制渗透坡降,各渗流参量满足控渗要求;大坝及防渗墙的水平位移、沉降和应力相对悬挂式防渗体有一定增大,需提高防渗墙的强度。弱透水层是防渗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经分析弱透水层承载力满足要求,且不会发生液化。对比分析三种防渗体系,多布水电站现采取的土工膜-防渗墙-弱透水层三位一体半封闭式联合防渗体是最佳方案,可减小防渗墙深度近193m。该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某水坝区覆盖层分布广,类型多,深度大.在分析各部位覆盖层成因的基础上,对蓄水前后的坝基渗流场特征和渗漏量进行分析与计算.成果显示,经过防渗帷幕处理后,绕坝渗漏量大幅减少,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重力坝应力-渗流相互作用的无单元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两场交叉迭代解耦技术,建立了应力-渗流相互作用的无单元耦合分析计算模型。详细分析了东方红重力坝在不计应力-渗流耦合和考虑应力-渗流耦合两种情况下,正常蓄水时坝体的位移、应力和渗流位势分布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考虑耦合作用后,坝体的位移略小,但分布规律一致;坝体的水平正应力分布不同,垂直正应力变化较大,但分布规律一致;耦合作用条件下渗流对重力坝坝体应力的影响是不利的。计算成果符合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18.
金沙峡电站闸坝区渗流场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泄冲闸、进水闸和土坝结合部位三维渗流场真实区域的数值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含排水孔在内的闸坝区三维渗流场进行了网格划分。根据计算结果可知,闸基处防渗墙效果微弱,溢出点垂直坡降大于允许值,对工程不利,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某水库坝基渗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仁祥 《岩土力学》2004,25(1):157-159
某拟建高为22 m的混凝土重力坝坐落于第四系冰水堆积层之上。在大坝上下游水头差的作用下,产生库水渗漏。库水的大量漏失,不但可能使大坝蓄水达不到设计高程而影响工程效益,而且,水流的渗透作用还会导致地基岩(土)体的恶化,产生渗透破坏,影响大坝本身的安全。在现场调查基础上,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价了该水库在库内设置175 m长铺盖条件下的渗漏问题,计算了水库的渗流量、大坝基底的水力坡度。因其量值较大,必须在渗流出口处采取反滤层等工程措施,给相关部门提供设计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