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喜峰口-叨尔登金成矿带上的金矿床产出空间各不相同,矿床的围岩有花岗岩、变质岩及沉积岩.矿体的分布均受控于断层破碎带,矿床成因与热液有关.通过对铅、硫以及包裹体水同位素的研究,确定了金矿在成矿时间上与燕山期花岗岩一致,成矿热液中的水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成矿物质黄铁矿中的硫来源于花岗岩.因此说明研究区的金矿为燕山期花岗岩期后热液成因.产于地壳深部的富含成矿物质的花岗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同化了部分太古宙变质岩并从中汲取了成矿物质,将其带到地壳浅部,最后沿构造裂隙充填成矿.  相似文献   

2.
福建尤溪肖板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板金矿床赋存于闽中前寒武系变质岩中,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从硫、铅、氢、氧同位紊、初始锶比值、稀土元紊特征等资料反映出肖板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麻源群变质岩,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成矿温度190~249℃ ,是受低角度正断层(剥离断层)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周传芳 《地质与勘探》2014,50(6):1024-1037
张宣金矿带和遵化-青龙金矿带是冀北地区两个最主要的金矿带,以其金矿床数量多,储量大备受关注。本文整理了两个金矿带内主要金矿床的硫、铅、氢、氧同位素与成矿时代数据。结果显示,两个矿带硫同位素组成上差距较大,通过与大本图解上相应稳定矿物场进行对比总硫δ34S≈0‰,与主要赋矿围岩太古代老变质岩系的δ34S值接近,说明金矿床具有太古代变质岩系与幔源硫特点;铅同位素数据投影点大部分落于地幔、下地壳和造山带铅叠合区域,与硫同位素具有一致性,均来源于太古代老变质岩系和地球深部混合;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时限较大,从燕山早期到晚期均有成矿作用发生,以早中期为主。两者在矿床成因机制上具有相似性,为印支末期-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地壳重熔,太古宙老变质岩系中金活化,并与岩浆活动带入的深源金混合,随岩浆热液一起运移,最终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4.
王晓鸥 《地质与资源》2014,23(4):339-342
柏杖子金矿系辽西凌源地区重要的岩浆热液型金矿.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长城系大红峪组,其次为太古宙建平群变质岩系.长城系大红峪组为金矿的主要容矿围岩,太古宙建平群变质岩系为金矿的矿源层.柏杖子岩体为区域上大柱子岩体的分支岩体,柏杖子岩体由地壳深部上侵的过程中萃取了建平群变质岩系中的成矿物质,沿北北东-北东方向上侵并在长城系大红峪组地层中形成金矿体.通过总结、分析成矿的主要过程,建立了柏杖子金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省内金矿可划分为岩浆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同韧性剪切变质热液型,变质-岩浆热液叠生型,砂砾岩型及河相冲积型(砂金矿)六种类型,金矿的形成与特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密切相关,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的结晶基底-太古宙变质杂岩(第一矿源层)及早元古宙中浅变质岩(衍生矿源层)含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水,且多为两种水的混合物,大气水在成矿作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台中绝大多数金矿赋存于太古宙地层或侵入于太古宙地层中之燕山期岩浆岩体内。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宙老变质岩,燕山运动使老地块活化,其中之金在岩浆热液作用下析出、迁移富集。金矿是岩浆热液成因。文中分析了成矿区带、矿田和矿区、矿体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河北赤城金家庄金矿田稳定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达骧  金生今 《矿床地质》1992,11(4):341-350
对金家庄金矿田氧、氢、硫、铅等稳定同位素地质研究后指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岩石重熔物质和变质岩类;成矿溶液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其次是变质水,并有一定量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论述了地球、地幔和地壳中金丰度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及世界某些太古宙绿岩带金丰度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华北地台太占宙变质岩的金丰度。国内外太古宙变质岩系的金丰度均比过去人们一般认为的金含量要低。华北地合除胶东群的金丰度可能高于克拉克值外,其它太古宙变质岩如大华群、迁西群、鞍山群、建平群等均低于克拉克值。金丰度的降低对于金矿化探、资源总量预测,矿源层乃至成矿理论的研究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福建邱村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红亮 《黄金地质》2002,8(1):40-43
邱村金矿矿体严格受构造、次火山岩、次火山隐爆角砾岩控制,通过对矿石黄铁矿Pb、S同位素分析以及相邻矿区成矿温度的对比研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元古宇麻源群深变质岩系,成矿热液来源于火山岩浆期后分异的热液,该矿床属火山岩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辽西建平—宝国老太古宙变质岩建造金矿化带成矿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金矿床(点)127处,但随着金矿开发力度及难度增大,急需寻求新的找矿突破。利用前人的地质、矿产、物探及化探等资料,建立了建平—宝国老太古宙变质岩建造金矿化带的空间数据库。重新建立了研究区金矿区域找矿模型,其中主要找矿标志包括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EW-NE-NNE-NW向断裂、Au-Ag-Cu-Pb-Zn-Mo化探异常、金重砂异常、已发现金矿床(点)。采用MRAS中的矿床综合预测模型,对研究区首次进行了基于GIS下的金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据此圈定并优选出12处找矿靶区;并根据成矿有力度的不同由高到低划分为A、B、C 3级,其中A级找矿靶区7处,B级找矿靶区4处,C级找矿靶区1处。  相似文献   

11.
张兰生 《福建地质》2011,30(3):205-210
建瓯奖坑金矿(化)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于早元古代大金山组变质岩推覆于中生代早侏罗世梨山组的缓倾角断裂带上及大金山组变质岩内陡倾角断裂中。成矿物质来源于变质岩,成矿热液有变质热液和推覆运动热液,金矿主要成因类型为混合岩化变质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内蒙赤峰红花沟金矿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李延河  丁悌平 《矿床地质》1990,9(3):257-269
本文通过对红花沟金矿铅、硫、氧、氢等稳定同位素研究,及微量金、铅、铀、稀土元素的研究指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太古代变质岩及其重熔产物,成矿溶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强调了大气降水在成矿物质迁移、富集过程中的作用。建立了矿源层、构造、热源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夹皮沟金矿产于晚太古宙绿岩带的下部层位。北西向的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田和矿床分布,而矿体主要受叠加于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断裂构造制约。金主要来源于围岩。华力西晚期—燕山早期为主要成矿期。属多源、多期的叠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杨永林 《地质与资源》1993,2(3):181-187
该金矿产于太古宙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变质岩中,受北东东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矿体呈脉状,矿化类型有黄铁矿-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类,矿化与蚀变呈正相关关系。矿质来自太古宙绿岩建造,金矿与燕山期浅成-超汽成石英正长斑岩、流纹斑岩有着成因联系,硫同位素组成相当于陨石硫,成矿温度主要在120-270℃之间,矿床成因为中低温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从太古宙至新生代整个地质历史时期都产有金矿床、矿点、矿化点。根据成矿特点、成因类型将区内划分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金矿成矿期。其中太古宙和中生代成矿期以内生成矿为主,元古宙、古生代成矿期以外生成矿为主,内生成矿为次,新生代成矿期为外生成矿期。各成矿期成矿地喷条件是:一、太古宙金矿成矿期吉林省太古宙地层为一套变质程度较深的变质岩系,亦称绿岩花岗地体。主要出露在南部地台区。包括龙岗群(早期绿岩),为以基、中性火山岩为主的拉斑玄武岩系列;夹皮沟群(晚期绿岩),为以基、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的拉斑一钙碱性系列。它们都含有规模不等的金矿。但主要出现在晚期绿岩一夹皮沟群中,它呈近东西带状展布在早期绿岩(龙岗群)盆  相似文献   

16.
肖板金矿床赋存于闽中前寒武系变质岩中,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控矿构造是在变质岩构造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蒲洋变质核杂岩构造系统之北西侧的剥离构造——低角度正断层系.低角度断层不仅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其压扭性力学性质决定了交代为主的矿化蚀变类型,而且在成矿过程中也起到地球化学界面作用.硫同位素、铅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初始锶比值、稀土元素特征等资料反映出肖板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麻源群变质岩,并有少量岩浆物质的加入,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并有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温度190~244℃.结合构造演化和构造控矿特征分析认为肖板金矿床是受低角度正断层(剥离断层)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明了王家沟金矿地质特征,矿床产于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受NE向浑河与NW向苏子河断裂控制,通过太古界花岗-绿岩带火山-沉积变质岩建造Au丰度表明,该地层为初始矿源层;金矿与南口前花岗岩体空间分布及成因联系,硫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热液来自地壳深处岩浆水,成矿温度属低温,并讨论了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8.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金矿床成因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平沟金矿床是阿尔金北缘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为数有限的金矿床之一,受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矿化类型主要为蚀变糜棱岩型及少量钾长石石英脉型.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特征和稳定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温度198~290℃,成矿流体密度为0.791~0.971 g/cm3,盐度2.36%~5.5%,成矿压力42~70MPa,成矿深度为1.61~2.68 km.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有少量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入,金矿化年龄200Ma,属于印支期中温动力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江思宏  聂凤军 《地质论评》2000,46(6):621-627
冀西北金矿集中区是我国华北地台北缘金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矿主要产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及邻近的太古宙变质岩内。Ar-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金矿床成矿年龄(172~188Ma)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的形成年龄(304~306Ma)相差达120Ma。综合研究推断金矿床不是碱性岩浆直接演化产物,而是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影响下,地下循环热流体对矿源岩--碱性杂岩体淋滤、萃取,形成富含金的成矿热  相似文献   

20.
对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发现新的大型金矿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宝田 《矿产与地质》2003,17(6):683-686
重新界定的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包括了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和高级变质区两个组成部分。这-太古宙地体除受到新太古宙-早元古宙的金矿成矿作用外,还受到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使该区金矿具有多期成矿特点。有利构造部位上的地球化学异常是寻找金矿的切入点,经查证,在高级变质区内发现了大型构造蚀变岩型六批叶沟金矿。强调了在成矿集中区内找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